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传统民居景观评价

陕西传统民居景观评价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聚落景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需要定量判识。本书以陕西传统聚落景观为例,计算其自然环境评价指数,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数,建成环境评价指数,得出关中聚落景观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等结果,并探讨问题诊断与解决。最后讨论了传统聚落景观对社区建设的启示,评价方法的创新与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研究案例尚需深入等问题,并尝试建立一种研究文化景观的定量模式。
陕西传统民居景观评价_新文化地理学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需要定量判识。在指标选取与层次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评价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其评价方法。本书以陕西传统聚落景观为例,计算其自然环境评价指数,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数,建成环境评价指数,得出关中聚落景观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等结果,并探讨问题诊断与解决。最后讨论了传统聚落景观对社区建设的启示,评价方法的创新与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研究案例尚需深入等问题,并尝试建立一种研究文化景观的定量模式。

我国传统民居多位于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之地,与特定地理背景相对应;多设计了种花植草、气息清新的庭院和天并,并通过建筑结构的变换来改善日照、通风、温度,防止噪声侵扰和灾害侵入,以营造良好的小生态环境。传统民居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和地域环境特色有机结合的物质载体,蕴涵该地区历史信息和文脉底蕴,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民居建筑细部构造,如门廊、雕刻以及装饰色彩运用,无一不显示着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聚落”(Settlement)指不同于Urban和City的居民点,它更指一定地域社会中人的生活和生存环境(王冬.传统聚落中的模仿和类比[J].华中建筑1998,16(2):1-3.)。一方面,可以把聚落理解为共同人群在生活事件中的组合;另一方面,也可将其视为一种群体的物质形态和空间图像。对关中聚落(武联,霍小平.浅析陕西关中构架聚落文化[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3):47-53.)、黄土高原窑洞(廖红建,赵树德,高小育等.西部黄土高原窑洞聚落发展中的环境工程问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3):7-10,23.)等传统聚落景观的个案研究,多局限于对其布局和空间形态的文化特质以及和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定性分析;与之相近,借鉴西方,对中国乡村景观评价([1]谢花林,刘黎明,赵英伟.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2):95-98.[2]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02,(5),76-79.)及规划(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3):39-41.)探讨也较多。考虑到中国传统聚落文化景观与当地乡村景观结构、功能、类型等差异,在一个省域单元里对不同地理背景下聚落景观类型应用计量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陕西传统聚落景观是我国北方聚落的典型代表,课题组成员分别于2002年12月、2003年3月、2003年9月三次到陕西紫阳县(安家河村)、西安临潼区、洛川县等地调研,以获得第一手数据。

把“适应”从生态学引入建筑学领域,就聚落生态环境而言,因其为自然、社会、人工环境共同组成的复合的生态系统,其适应的文化机制更为复杂。据聚落生态系统结构分析,聚落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三大部分(李晓峰.以生态学观点探讨传统聚居特征及承传与发展[J].华中建筑,1996,(4).)。假设这个生态系统是处于平衡发展状态,这三大部分各自作为子系统,相互之间应该体现适应与共生关系。(图3-8)三个亚系统中,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地理条件、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是聚落形成和发展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是聚落系统得以延续的资源宝库,是传统聚落体现其地方性特征的根源所在。由于各地自然环境条件有差异,因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能体现地区性特征和人文情怀;社会经济环境(如社区、经济环境、成长性、持续能力等)的发展往往体现时代特征和需求。对其适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聚落环境发展的动力所在。它反映时代潮流和人们的生活愿望及现实需求,是居民价值观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建成(人工)环境系统包括居住人工环境、居住能力、居住条件、人文氛围、景观视觉污染等,是聚落中的居民们长期以来不断改善生存条件的产物,体现人类的劳动和智慧。它既是地域文化信息的载体,又是居民生存质量的直接体现。

由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亚系统共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聚落景观的主体。系统中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维系着居民的生存和聚落的发展,并形成独特的乡土性文化特征。传统聚落景观的承传与发展,即是上述三个亚系统本身及相互间的变异与调适过程。聚落景观中人(居民)既是聚居环境的营造者也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一,因而人地关系调控对传统聚落的景观评价、变异和调适尤为重要。聚落生态平衡实质上就是调适能力与干扰力之间动态平衡,三个亚系统以相互适应的机制达到动态平衡,复合成完整的聚落景观。

扎根于中国独特地理环境的传统民居存在的基础是满足人类基本的住宿休憩需要,为居民提供一个稳定的居住休息和文化传承场所;在此基础上可为人类提供对外活动的需要,典型的传统民居以其景观的代表性与美感可作为景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民居基础层次的功能正在弱化,提高和专门层次的功能正在加强,特别是这种层次梯队关系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能力、受教育水平以及审美观点等成正比。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是建立于自然经济时代的生活方式和聚居生态空间。它的功能结构、空间形态是由聚落居民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生命活动(生产和生活)决定的,聚落是其物质空间形态的表现形式。聚落生态空间为乡村居民提供安定的生活、家庭生产场所,它又隐含着特定的乡村社会结构秩序,具有自身的空间发展特征。一个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必然是其三个亚系统整体协调、共同进化的整体机制在村落生态空间上的综合体现(李芗,王宜昌.乡土精神与现代化——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对现代聚居社区的启示[J].工业建筑,2002,32(3):1-5.)。基于此可以从目标层、功能层、因素层、指标层四个层次上构建中国传统聚落景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图3-9,表3-1)。

(1)流程及步骤

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两两判别原理对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进行评价,构建流程(图3-10)与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明确问题并建立层次结构。关键是进行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指标的选取,并进一步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构成多层次指标模型。第二,指标选取按照四个原则: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生态与可持续原则。第三,构造判断矩阵。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各层次因子逐次比较,按照规定标度定量化后,写成矩阵形式。显然,矩阵中任一项应满足aii=1;aji=1/aij;aij=aik/ajk的关系。第四,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因子,本层次与其有关的元素的权重。层次单排序要经过一致性检验,当CR=CI/RI<0.10时,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重新调整矩阵元素值,重复上述步骤。第五,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权重。对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0.10时,则认为层次总排序的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重新调整矩阵元素值,重复上述步骤。第六,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与各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值进行评价结果的加权计算。从而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价。

(2)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多种,常用有Delphi法、AHP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本书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来确定权重,即采用AHP法,结合专家咨询,确定功能层、项目层、因素层、指标层各因子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模型各因子权重,可向全国各大城市有关生态、环境、园林、城建、旅游等方面专家邮寄问卷,然后回收,统计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根据回收问卷反馈信息构造判断矩阵,经过计算机整理、综合与检验,最终得到各层次指标权重值。

(3)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对于环境状况指标,严格执行国家一级环境标准和节能减排指标约束对于经济活力性指标,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教授提出的现代化10项标准、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1990年提出的按贫富区分的社会指标体系21项国家标准,同时参考我国统计局提出小康社会指标。对于逆向指标(即该指标取值越小越好时),则用该指标的标准值去除以该指标的实际调查值,即得到该指标的实际评分值。

其它可度量的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我们采用下式计算:

Iij=aij/max{aij}(正向指标)或Iij=aij/min{aij}(逆向指标)公式(1)

式中:Iii为i研究区j指标的评分值;aij为i研究区j指标的实际调查值;i为研究区的个数;j为评价因子个数。若是评价某一特定区域,即以全国该类型区域某指标的max{aij}或min{aij}作为评价的标准值。

聚落建筑特色、聚落文化品位、资源保存完好率等指标按专家评分法来确定。首先将每一项指标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5个等级,每个等级赋值分别为1.0、0.8、0.6、0.4、0.2。然后由评估专家组各专家按照评价指标打分,根据(2)式计算定性评价指标的评分值。

式中P为评价指标的评分值;Xi为第i位评议专家选定等级系数;N为评议专家人数之和(实例中N=32)。

传统聚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单项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区域景观的状况。本次研究在有效评价各个指标层基础上,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即综合评分法,其函数表达式为:

式中S为总得分(即综合评价值)Ii为某单位指标的评分值(计算方法同前);Cj为因素层的权重;Bi为功能层权重;m、n为对应功能层、因素层因子个数。

按公式(3),可得出评价结果,参照国内外各种综合指数的分组方法,对目标层进行评判集标准的确定。综合评估值>0.45为优异,综合评估值在0.45-0.35为较好,综合评估值在0.35-0.25为一般,综合评估值0.25-0.15为较差,综合评估值<0.15为很差。

在windows2000环境下运行spass10.2软件,实现数据的整理、统计与结果分析,统计方法与运行环境快速方便,容易更改修正,可以进行运行过程重复、模拟与更换实例。

(1)指标权重的确定

从目标层、项目层和因素层结构进行简化,最终得到AHP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模型各因子权重,本次实例研究中课题组向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长江大学等研究旅游地理、文化地理、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园艺植物的32名专家邮寄了问卷,共回收27份,回收率84.37%,有效率100%。根据回收问卷反馈信息构造判断矩阵,整理、综合、检验后得到各层次指标权重值(表3-2)。

(2)评价结果

陕西地跨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单元,横跨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三大气候带,环境差异鲜明。陕西各地聚落景观差异很大,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主要有陕北的窑洞、关中“一面盖”、陕南土木砖石结构三种类型,依据上述体系与方法进行评价(表3-3)。

(3)问题的诊断与解决

根据中国传统聚落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探求差异的原因与寻求解决优化办法。

第一,人地关系矛盾分析。

从聚落的自然环境评价指数来看,陕南土木砖石结构型优于关中“一面盖”型,关中“一面盖”型优于陕北窑洞型。陕北窑洞在自然环境评价指数上是最低的,只有0.263。这主要是因为陕北窑洞在自然环境与生态背景的相关因子上明显劣于关中与陕南地区。

从聚落的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数来看,关中“一面盖”型优于陕北窑洞型,陕北窑洞型略优于陕南土木砖石结构型。关中“一面盖”型的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数为0.339,明显高于陕北窑洞型和陕南土木砖石结构型。这是因为社区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成长性、可持续能力等评价因子的贡献使得关中“一面盖”的社会性指数有了很大提升。

从聚落的建成(人工)环境评价指数来看,陕北窑洞型优于关中“一面盖”型,关中“一面盖”型略优于陕南土木砖石结构型。陕北窑洞型的建成(人工)环境评价指数最高达到0.371,它无论在选址、格局安排上,还是装饰、节约资源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受到“天人合一”朴素生态观念的影响,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从居住人工环境、居住能力、居住条件、人文氛围、认识程度、人造景观协调度、景观开发潜力以及景观视觉污染来看,陕北黄土窑洞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具有最佳的建成(人工)环境。

从中国传统聚落评价综合评价指数上来看,关中“一面盖”型优于陕南土木砖石结构型,陕南土木砖石结构型优于陕北窑洞型,三者综合评估值均为“一般”。自然环境评价指数、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数、建成(人工)环境评价指数等方面的影响因子,特别是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数的提升使得关中“一面盖”综合评价指数最高,达0.329,而陕北窑洞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只有0.292。同时说明应谨慎对待三种聚落景观反映的突出人地关系问题,特别是保护与旅游开发应引起重视。

第二,生态调适。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的承传与发展实际是三个亚环境系统本身及相互间的变异与调适过程。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对其生态特征及现实危机分析,指出“生态发展”是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模式(邓晓红,李晓峰.生态发展:中国传统聚落未来[J].新建筑,1999,(3):3-4.)。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人类的能动作用,遵循生态建设原则,提高聚落系统的生态适应能力,使其进入人地主动的良性运转状态。从而既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又解决文化承传问题。要消除人地关系危机,传统聚落发展必须是可控的,通过人为处理促成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调适以达到动态平衡,强调以“调适”为手段,促使聚落发展重心向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点接近的“生态发展模式”。聚落景观的更新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生态均衡发展的整体目标相一致,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调适,使其获得永恒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保持地区性特征和文化灵魂;通过对社会环境的调适,使其满足居民现实生活的要求,并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对建成环境的调适,使聚落文脉得以延续。

随着人类物质及精神需求的提高,创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规划工作中必须着重关注的课题,因此聚落景观的保护要充分体现“尊重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调适思想。陕西聚落景观的持续发展须以“文化生态”为前提,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坚持与自然谐调共生的营建态度,聚落的设计建设中应有生态观,保证“自然之根”(翟辉.从传统聚落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迫庆藏族聚落为例[J].建筑学报,2000,(11):26-28.)与“文化之根”。其次,应体现“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表现,以可持续发展为锲机”的思想。对不同聚落景观保护,要充分考虑不同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和其渗透历练的文化价值观,使地域文化得以持续(赵群,刘加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浅析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J].新建筑,2003,(2):24-25.),凸现与自然谐调共生的营建思想、中庸适度的发展目标、经验为本的承传模式上“人—地—神”和谐共生。第三,以旅游开发作为传统聚落保护的有效途径(刘源,李晓峰.旅游开发与传统聚落保护的现状与思考[J].新建筑,2003(2):29-31.)。开发利用传统聚落的旅游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而提供保护所需的资金,同时也能促进全社会对传统聚落的关注并增强保护意识。对传统聚落进行旅游开发是继承和发扬聚落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传统聚落适当的旅游转型可以促进其原真性保护和文化更新。第四,遵循整体保护的原则,坚持有机更新。聚落景观中众多民居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对其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第五,控制环境容量与游人密度。引用旅游环境承载力到聚落资源管理中,使其环境质量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水准,而不致破坏聚落景观环境资源。

第三,民居景观的保护。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人们对完美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随着人类物质及精神需求的提高,创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规划工作中必须着重关注的课题,因此民居景观的保护要充分体现“尊重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思想。

陕西民居景观的持续发展须以“文化生态”为前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坚持与自然谐调共生的营建态度,民居的设计建设中应有生态观([1]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J].地理科学,1998,18(1):58-64.[2]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J].人文地理,1997,12(3):25-29.),保证“自然之根”。建立以景观综合评价为前提的陕西民居生态保护规划概念,就应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为支撑;科学重视气候、地貌与水文、地质与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对陕西传统民居建筑的格局、型式、风格、特色的影响,通过合理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实现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追求。

其次,坚持以传统的地方风格为民居设计源泉,保证“文化之根”(翟辉.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迪庆藏族民居为例[J].建筑学报,2000,(11):26-28.)。对窑洞的装饰应以门窗、炕墙为重点,以门画、窗花、门帘、炕围等贴花和绣花的形式出现。一般将花、草、动物和人通过抽象组合形成图案,质朴而生动。门窗在窑洞的前部,呈半圆形拱,在上部半圆与下部右侧开窗,左侧为长方形门。利用传统具象装修手法和民间工艺,体现黄土高原独有的文化生态取向。

第三,应体现“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表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的思想。对不同民居景观保护,要充分考虑不同自然、人文地理背景和其渗透历练的文化价值观,使地域文化得以持续和弘扬(赵群,刘加平.地城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浅析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J].新建筑2003,(2):24-25.),体现在与自然谐调共生的营建思想、中庸适度的发展目标、经验为本的承传模式上“人——地——神”和谐共生。

因此,不只是纯建筑形象和环境的“标本式”的保护,而必须深入探索开发民居景观潜在的可能性,使“开发”与“保护”互动,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促进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周霞,杨春.从“天人合一”的理想看我国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J].华中建筑1998,16(4):130-131.)。

第四,民居景观的旅游拓展。

传统民居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促使传统民居景观向旅游景观拓展,中国传统民居(黄芳.浅议中国传统民居旅游资源[J].武陵学刊,1997,18(6):39-41.)作为旅游景观开发的典型案例分别在平遥古城(刘家明,陶伟,郭英之.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以平遥古城为案例[J].地理研究,2000,19(3),264-270.)与客家民居(梁锦梅.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6):165-169.)得以研究。传统民居利用旅游业获得经济收益来促进自身发展,是一种深层次整合过程。

首先,开展传统民居旅游,为传统民居保护提资金支持和重塑文化适应新形象;其次,开展旅游必然会对传统民居重修、重建和复原,有利于传统民居的实物保护;再次,由于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和其所依托的民俗民风具有较强吸引力,所以开发旅游业有利于地方文化保护与弘扬;第四,开展旅游业会带来对传统民居的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传统民居旅游是一种文化艺术审美,它与自然审美和社会文化审美的区别是,自然审美注重形式,社会文化审美注重内容,文化艺术审美则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因此传统民居旅游业发展富有生命力,必定有利于传统民居社会环境的保护。

各地民居特色各异,必须结合资源评价、旅游需求预测、当地旅游开发综合条件及旅游承载力大小确定合理的开发数量与规模,根据当地民居特色分阶段、分地域进行具体研究,总结出不同地域的民居开发模式。依据美感性评价指数陕北窑洞的旅游拓展潜力最大,最适宜于开发。但是三者综合评估指数“一般”,决定了其不宜于大规模开发。此外,并非所有的传统民居都能进行旅游开发,而须有选择进行。

在旅游拓展过程中,陕北窑洞作为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胡云杰,赵建利,王军.黄土窑洞到绿色住区的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1998,13(4):63-66.)是资源,也是旅游产品;将具象的窑洞物质实体与抽象的“黄土、黄河、黄帝”风情有效结合融入到旅游线路规划与地方经济建议洪流之中。陕北窑洞旅游开发与其他类型的资源开发不同,少有物耗,因此不会因开发而减少或损耗,相反在开发的同时会因为有了经济支持而得到更好地保护,真正实现“有效保护、永续利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将得到更深文化旅游产品和精神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