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案例的选取和写法问题

案例的选取和写法问题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案例的选取和写法问题工程创新案例的对象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可是,并不是所有真实的工程事件或项目都适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于是就出现了关于应该如何选取案例的问题,对于作者来说同时还有一个关于案例写法的问题。工程案例的选取不但必须注意其典型性、启发性,而且必须注意其多采性。因此,通过特殊案例探索和揭示工程创新的内在规律性,既是案例分析和研究的重要功能,又是它的理论使命。
案例的选取和写法问题_工程创新突破壁

第一节 案例的选取和写法问题

工程创新案例的对象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可是,并不是所有真实的工程事件或项目都适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于是就出现了关于应该如何选取案例的问题,对于作者来说同时还有一个关于案例写法的问题。一般地说,案例在选取和写作时,必须综合考虑“对象本身”的特征和案例研究的目的与要求[1],否则,就难以成为有影响力、有启发性的案例。在案例的选取和写法上,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 案例的典型性、特殊性、启发性、多采性

工程案例的选取必须具有典型性,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案例选取与写作中的“常识性”观点了。可是,如果有人要问究竟什么才是“典型性”,那就又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了。一般地说,所谓“典型性”,其具体含义不但“取决于”对象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而且往往“依赖于”一定的“理论框架”、“研究背景”、“对话语境”和“读者的需要”。由于“理论框架”、“研究背景”、“对话语境”和“读者需要”的不同,对于究竟什么案例才是典型案例的答案必然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本书案例选取和写作来说,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或者说“理论背景”就是“工程实践智慧”——特别是“壁垒”和“陷阱”——问题。

典型性案例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够使人“窥一斑知全貌”。人们一提起“工程”,头脑当中马上会浮现出都江堰工程、金字塔工程、万里长城工程、曼哈顿工程和阿波罗登月工程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工程无一不具有代表性。简直可以说它们就是工程的“代名词”,通过这些“典型”,人们可以找到一个“理解工程”的“个体化”的“简捷进路”或“途径”。

所谓典型,不但包括现代的典型而且包括古代的典型。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全世界最为丰富的关于许多古代工程活动的历史文献。在研究中国古代工程案例时,明清以来所积累的数量多达8000多部的地方志可以作为重要的资料来源。这些“原始资料”虽然十分宝贵,但其中许多材料过于简略,实验观测少,定量分析不多,抽象概括不够。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如何才能在深入发掘史料的同时又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包括考古发掘的方法),选取出确实具有典型性的工程案例就成为一个困难的、有挑战性的任务。

选取古代典型案例不容易,选取现代典型案例也有重重困难。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正是由于重重困难的存在,才为“案例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学术创造性的用武之地。

案例的典型性和案例的启发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应该能够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启迪作用。

工程案例的选取不但必须注意其典型性、启发性,而且必须注意其多采性。所谓典型性,绝不意味着某种没有生命的、“僵化的标本”。工程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物质世界,唯一性和当时当地的独特个性是工程活动的灵魂。今日之中国是世界上工程实践最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工程建设,从长江三峡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到神舟载人航天工程,无论数量、类型还是规模,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但是所有这些工程,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每一项工程都有它的特定的对象、目的、内容,有其独特的个性化色彩。正如陈昌曙所指出的那样,“工程项目是强对象化的,有其特殊对象。工程项目不同于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生产项目,它常常不是批量化的,而是‘唯一对象’或‘一次性’的”[2]。工程都是以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为目标的,随着这一特定目标的实现,工程即告一段落或完成。因此,工程案例必须揭示具体案例的各不相同的独特色彩,如恩格斯所说的分析和研究必须是不容混淆的“这一个”,只有这样,案例才能有生命力。

在工程案例的典型性中,必然生动地体现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通过特殊性揭示普遍性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从哲学观点看,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任何一个具体的特殊的现象,都包含着一定的普遍性,即任何一项工程创新事例中,都包含有一定的共性。因此,通过特殊案例探索和揭示工程创新的内在规律性,既是案例分析和研究的重要功能,又是它的理论使命。从大禹治水到三峡工程,从万户火箭升空到阿波罗登月,人类工程创新永无止境。没有哪一项工程可以完全照搬其他工程的方法,不同的“成功工程”遇到的壁垒和陷阱不同,其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时所体现出的工程智慧也无不在“闪耀”出各自的“特殊”光辉的同时又“融汇”成了“普遍”的光辉。

要在众多工程中识别出有典型性、特殊性、启发性、多采性的工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案例的写作者在选取案例时,这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忽略或“忘记”的。

二 案例写作既要符合历史学的“实录要求”又要表现事件的生动性

工程创新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应该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需要符合历史学的“实录要求”,不能歪曲事实,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随意捏造,必须把历史的真实性作为一个基本的写作要求。所谓实事求是,所谓“实录要求”,绝不等于要求以“机械照相”的方式进行写作。在写作时,作者可以采用“特写”方式,可以着重从一个或多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反映、表现和描述,避免像记流水账那样没有重点地平铺直叙。

案例编写中需要处理好“客观描述”和“个人观点”的关系。写案例不是写论文,案例写作必须把“客观描述”当作一个首要的写作要求,而不能粗暴地用“个人观点”来“改造”事件的“本来面目”。在案例的写法上,有人认为案例写作不宜夹述夹议,掺入个人的善恶褒贬,甚至不宜流露个人倾向。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应该承认这可以成为写作案例的一种模式,但它不应——而且也不可能——成为案例写法的“普遍原则”,实际上本书中的案例分析都是渗透了作者的深入理论分析和思想观点的。

工程案例研究不是文学作品,一般地说,无需花费太大力气于修饰与铺陈。案例意在启发读者思考,所以在写法上可以藏而不露。但这不等于案例写作无文学性的要求,好的案例总是文笔流畅生动,内容曲折跌宕,应该避免语言机械呆板,陈述平淡枯燥,味如嚼蜡,甚至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应该努力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来激发读者的兴趣、想象与思考。[3]

写出一个好的工程创新案例往往需要叙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并且加上精彩的点评。叙述应该引人入胜,它虽与“故事”一样生动有趣但它不是杜撰的而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叙述结构要完整,片断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工程活动不能作为一个案例。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不能仅仅是对工程创新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工程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描述中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说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并按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要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4]总而言之,工程创新案例的写作应该努力既符合“实录要求”又有生动的描述,以促使和帮助读者更形象、更具体、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工程创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三 理论分析的贴切性、深刻性和开拓性

案例分析不是“纯事实”或“纯历史”的“镜像”记录,案例写作和案例研究必须揭示和展示案例中蕴含的各种价值。案例只有经过认真分析、剖析后,才能“成为”一个案例。于是,对案例研究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理论分析的贴切性、深刻性和开拓性的要求。案例分析不能停留在事件的如实记录、内心思想感受或事件意义点评的层面上,它需要在选择确定典型真实的案例基础上,逐步理清其本质、机制和内涵。案例研究者为做到分析贴切,常常需要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努力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努力将自己置于当时当地的情景之中,认真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认真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

案例的描述与分析是不能脱节的。有些作者在案例的描述与分析上出现矛盾,让人不知所云;有时事件反映的是一种观点,分析阐明的却是另一种观点,虽不矛盾,但联系不紧密;也有案例写作者在分析中热衷于抄录一些理论教条,脱离案例描述的事件而空谈理论,这些情况都是应该避免的。[5]

案例研究特别强调分析、归纳和演绎过程,注重数据、事实与逻辑之间的关系,论证严谨、方法科学是十分重要的。要对所研究的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这种“了解”应该贯穿于案例研究的整个过程。要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自始至终紧扣案例事件,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把问题点明,道理说清。案例分析不能就事论事,要把案例写作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使案例研究成为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有人说,历史是检验工程价值的审判官。无论是历史案例还是现实案例,对其价值的分析和研究都是一种“后评价”。案例研究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和高度上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整体思考,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在反思历史、分析现实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对工程创新进行超前的开拓性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