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经肽与蛋白偶联受体

神经肽与蛋白偶联受体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多数神经递质的作用是通过结合到一个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配基与GPCR结合后导致受体构象变化,再导致细胞内G蛋白的激活。G蛋白的激活导致α亚单位上的GDP-GTP交换。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位点,解剖学上表达特定肽的部位和表达其相应受体的部位,可能在脑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所谓“失匹配”。看来,进一步用超微结构方法来定位神经肽受体的工作,可能会显示在特定脑区域神经元质膜上面的表达情况[9]。
神经肽与蛋白偶联受体_脑研究的前沿与展

多数神经递质的作用是通过结合到一个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有数百个这样的受体已经得到鉴定,对它们的正常配基也已了解。有几个GPCR孤儿受体的配基还没有被鉴定。配基与GPCR结合后导致受体构象变化,再导致细胞内G蛋白的激活。许多G蛋白以非活性的异三聚体形式存在,包括Gα、Gβ和Gγ。G蛋白的激活导致α亚单位上的GDP-GTP交换。由于交换,G蛋白就与GPCR解离[9]

肽信号的传送因为诱导了多个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而被放大,信号转导通路可以是腺苷酸环化酶、cAMP、MAPK、ERK、PKA(1),以及一系列靶蛋白质磷酸化。单聚体G蛋白也可能有贡献于调制某些离子通道及肽的作用。某些肽可以利用多个G蛋白效应器,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肽对GPCR的作用可以在效应器水平被调制。例如,有一类叫作G蛋白信号传递调节者(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家族的蛋白质,它们可以加速G蛋白的失活和激活,从而改变受体与效应器的耦合。有关GPCR的文献太多,在这里不可能详细地考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其他相关综述[9]

在脑的许多部位,肽和同源性的肽受体表达互有重叠,这与神经肽的局部作用是相一致的。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位点,解剖学上表达特定肽的部位和表达其相应受体的部位,可能在脑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所谓“失匹配”。关于这方面已经讨论得很多。肽和受体的失匹配可能是一种简单的非功能性返祖(throwback)现象,通过它部分地保留了以前在进化上重要的相互作用,但现在已经不再是有意义的了。另一种看法是,像有些肽如催产素(OT),由于脑内大部分OT神经元的同时活动可能导致大量OT的释放,这样就可以提高细胞外液的OT浓度。据报道,视上核脑区的OT比血液循环中可以高100倍。这样高浓度的肽经过弥散可以到达更远的部位如乳腺和子宫,作用于那里的OT受体。这种模式可能比异步放电还更有效[9]

作为一个普遍性的看法,肽可以长距离释放及引起反应。不过对此也有反对意见,因为有事实表明,某些神经肽,例如NPY、强啡肽、生长激素抑制素,它们可以从不同的脑区,由许多不相关的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任何一个肽的特异作用都与释放的神经元有关,这种看法将被否定,因为如果同一肽要从其他脑区弥散过来才能起作用,那还有什么特异性可言呢?此外,在细胞外液中的肽酶可以主动地分解肽,这样就减少了肽的有效弥散距离。这依赖于肽分子的大小,有无可以增加肽半衰期的二硫键,以及肽的酰胺化作用。由于所用肽的化学鉴定方法不同,肽的半衰期也可能有很大差异[9]

肽受体在脑内呈异质性(heterogeneous)分布,可表达于细胞体、树突、轴突末梢。某些肽例如神经肽Y(NPY),可以激活靶神经元表达的多个不同受体,而另一些肽则似乎主要作用于单种受体,例如吻素(kisspeptin)主要作用于吻素受体——GPR54。我们对于肽受体亚细胞定位的认识,远远落后于氨基酸受体的定位,其部分原因是某些肽受体抗体的特异性是不够的。可能最清楚地描绘出来的是神经元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这些受体的功能类似于神经肽的GPCR,却是由谷氨酸激活的。这种GPCR可以通过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形式而起作用。mGluR的亚细胞定位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去认识潜在的神经肽GPCR的定位。有8个不同的mGluR已得到鉴定。有趣的是,它们在不同脑区的不同神经元上表达,mGluR7经常表达于突触前活动带。mGluR4还有mGluR7α、mGluR8α,它们表达于抑制性轴突的突触前活动带,而且仅仅是那种支配其他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轴突,而不是那种支配兴奋性锥体细胞的抑制性轴突。mGluR1α还表达在突触后神经元的突触周边膜上。其他的mGluR在突触前、突触后都有分布。因此,mGluR的表达是根据神经元的不同、mGluR亚型的不同而不同的。看来,进一步用超微结构方法来定位神经肽受体的工作,可能会显示在特定脑区域神经元质膜上面的表达情况[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