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2-02-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乌当区人大 汪洁白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校园文化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
浅谈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_常青树

浅谈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乌当区人大 汪洁白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校园文化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通知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一、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1.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其内涵分析,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不同的结构层次,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最浅层的是物质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校园物质产品,中间层是制度文化,包括学校人际关系及规范化了的学校制度,然后是组织文化和行为文化,而精神文化则是最高层面的文化,它包括学校价值观念及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群体目标及种种思想意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育高素质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2.中小学校园文化特点

历史性、积淀性:校园文化形成必须走由认同、整合向塑造学校精神的内化过程,需要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充实、发展、提高和完善。

教育性、科学性:校园文化体现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方面,显性课程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隐性课程则体现在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标识建设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以及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的无形环境里。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

审美性、艺术性:校园环境是一个特殊环境,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营建,要注重校园环境的文化精神,尤其是现代中国学校文化精神的注入,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丰富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校园环境既是满足学生“可居”需要的物质产品,又是满足学生“可赏”需要的精神产品,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启蒙性、针对性:校园文化以它特有的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情境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施加给学生。

普遍性、群众性:校园文化具有普遍性,它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表现在校园的每一个层面,就如同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我们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都说话”;校园文化又具有群众性,它一旦在广大师生中形成共识,对内可凝聚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可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

情境性、渗透性:学校规划和布局,要注重发展传统风格、时代特色,具有其强大的美的熏陶和同化力,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潜移默化地涤荡着学生的心灵。

二、当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误区

校园文化是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中小学又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总是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在貌似热闹的表面下显露出偏离其价值意义的真实面貌。主要表现为:

——认识不到位。一些中小学,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校园文化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位,认为校园安全、教学成绩好就足已;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搞花架子等,这些观念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育人作用的发挥。

——特色不明显。校园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感召力的根源所在。但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趋于一般化,个性不明显,校园文化形式大同小异,这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功能过于局限。在部分学校,只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业余活动的开展,随意性大,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规划的大背景下来实施。有的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有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单一,措施、手段不能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注重外显形式,忽视文化本质。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但是,有些学校热衷于建设物化的环境文化、有些学校热衷于搞各种气派、漂亮和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活动、有些学校热衷于搞形象设计等,从而忽略、弱化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存在的误区: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注重校内活动而忽视社会实践

三、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1.始终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是非标准,我们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为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开阔新视野、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校园文化才能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用文化。再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只有主动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关切,并自觉地融入到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校园文化才能日益显现出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坚持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方向性原则,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校园文化阵地,注重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确保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二是坚持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各校地域不同,校情也各具特色,因此,校园建设、景点设计和宣传品的布置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情冶性、修身养德的花园、乐园和学园;三是坚持参与性原则,校园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要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四者应同时着力、协调发展。

3.注重提炼自身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的建设,而精神文化的灵魂就是“学校精神”。离开了这个灵魂,校园文化就如同一个空壳,学校应该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构筑起自己独有的“魂”。校史在形成校园文化,教育师生方面有着独到的功效。一所学校有着什么样的文化气氛,从横向来说来源于师生的共同创造,从纵向来说来源于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就会形成自己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

4.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

每一所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都要善于依托和利用名人、名山、名城等地域文化资源,注重挖掘、提炼其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同时,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要以此形成自身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格。还要注重将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和人本化,将其积淀、内化和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使之广泛而深刻地作用于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5.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以广大教师端庄的仪表风范、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渗透校园文化建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以先进典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现、总结、推介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以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技术和艺术、实用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切实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让学校的每一扇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文化味浓的校园环境。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创造、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要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一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基础建设的关系,既要着眼于全面发展,又要抓好薄弱环节;二是学校文化建设中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校文化建设中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形成学校文化鲜明的个性;四是学校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倡导与教师学生的参与共建。

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构建起来的,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做才行。因而,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构筑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校园文化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