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江源区蝴蝶种类和区系

东江源区蝴蝶种类和区系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4只在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南岭东江源区采获,后4只则发生在江西省境内。到目前为止,源区约有蝴蝶480多种,标本大都藏在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和刘良源、贾风海、刘国春等民间蝴蝶收藏者手中。蝴蝶种群在该区分布较多。
东江源区蝴蝶种类和区系_蝶苑东江源

第二节 东江源区蝴蝶种类和区系

东江源区是我国蝴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1922年,英国人在江西全南县与广东交界的连平县采获世界珍蝶——金斑喙凤蝶Teinpalpus aureus Mell雄性标本3只;后又在江西铅山交界的福建桂敦(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采到1只雄性标本;1980年8月,原上饶地区林科所宋世藩先生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采到1只;笔者分别于1996年、2003年、2007年在江西境内的五指峰、龙王山、井冈山看到过。这是此蝶第8只雄性蝴蝶。前4只在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南岭东江源区采获,后4只则发生在江西省境内。足以证明,这种世界珍稀蝶种在东江源区有分布,那么其他蝶种肯定也分布不少。到目前为止,源区约有蝴蝶480多种,标本大都藏在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和刘良源、贾风海、刘国春等民间蝴蝶收藏者手中。

一、东江源区蝴蝶种类与区系分布

(一)种类

全世界有蝶类17800余种,大部分在南美洲,尤以巴西境内的亚马逊河流域最多,有1600种,欧洲550种,日本230种,我国有蝶类2100多种,源区480多种,金斑喙凤蝶是世界最珍贵蝶类之一;二尾凤蝶、三尾凤蝶、多尾凤蝶被日本推崇为“梦幻中的蝴蝶”;中华虎凤蝶被欧美国家视为珍宝。

东江源区蝴蝶分布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有的则在多种森林类型中分布,其中亚热类常绿阔叶林中有389种左右,占总数的81%,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有38种左右;高山草甸16种;平原、丘陵农作物37种;还有藤本植物、草本植物、附生植物上分布也不少,源区亚热带的森林植物群落凹凸不平。上下呈交错的多层结构,生境极为复杂,为多种蝴蝶提供了营养和栖息的良好环境。

(二)区系分布

国际上通常将世界动物地理分为东洋、古北、新北、澳洲、非洲、新热带等6大区域。

源区蝶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占总数的69.5%,属主导分布型;其次是东洋、古北区共有种的比例占12.9%,也有东洋、澳洲区共有种;古北区蝶种呈零星分散。

据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的论述,我国动物地理可分为蒙新、东北、青藏、华北、西南、华中、华南7个区。

源区蝶类以华南、华中、西南3个区域共有种所占比例较大,占总数的39.19%;其次为华南、华中2个区域共同拥有种,占13.8%;第三为西南、华中2区,占11.2%;第四为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华中5区共同拥有种,占7.6%。还有其他各分布类型。源区的蝶类大部分种类属于分布于我国东部的蝶种组成,特别是与我国东南各省(区)、西南各省(区)组成相似,而与秦岭以北的青藏、蒙新2区联系甚少。

(三)垂直分布

东江源区植物垂直分布很有特色,因而蝴蝶的垂直分布也随着海拔高度和森林植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现以龙南县(最高峰黄牛石海拔1430m)重点带谱为例:

海拔300m以下常绿阔叶林区,植被主要有樟科、木兰科、壳斗科、山茶科、黄杨科、芸香科、马蔸铃科、十字花科、禾本科植物。蝴蝶种群在该区分布较多。青凤蝶Graphium sarpedon(Linnaeus)在樟树下楤木花上(约0.6m2)访花采蜜的多达30余只;白带鳌蛱蝶Charaxes bernardus(Fabricius)则栖息在有柑桔树、樟树和板栗树地块,6月份,数只蝴蝶聚在柑橘、樟树上吸食树汁;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Felder et Felder)从4月中旬至9月上旬均可采到成虫。铁木剑凤蝶Puzala timur(Ney)和金斑剑凤蝶Pazala alebion(Gray)是在该区的胡萝卜、油菜、大葱的花上捕获的。

海拔300~800m的针阔混交林区。成片常绿阔叶乔木分布较少,一般均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针阔竹混交林或次生林较为普遍。斑缘豆粉蝶Colias erate(Esper)原报道仅产于黑龙江到江苏,在这里4月份初就可采到。台湾星弄蝶Celaenorrhinus horishanus Shirozu和孔子黄室弄蝶Potanthus confucius(Felder et Felder)原报道仅产于台湾,这两种是在该区的小溪旁采获。新月带蛱蝶Athyma selenophora(Kollar)11月初仍在交尾繁育。

海拔800~1430m地带。其中800~1000m是针、落阔、竹林混交;1000~1200m是以黄山松为主;1400m以上是高山杜鹃、檵木等灌丛和高山草甸。源区新纪录的腌翅弄蝶Astictopterus jams(Felder et Felder)和黑豹弄蝶Thymelicus syluaticus Bremer在海拔1420m处采获。1989年7月9日傍晚见到碧凤蝶Papilio bianor Gramer,从山下(海拔1200m)小溪中避暑纳凉后,飞回高山入林。箭环蝶Stichophthalma howqua(Westwood)也是在傍晚从半阳坡的毛竹林中,飞越山谷、小溪,飞回阳坡的阔叶林中过夜,飞翔较慢。

中国宽尾凤蝶Agehand elwesi(Leech)、宽带青凤蝶Graphium cloanthus(Westwood)均是在海拔1400m处采获。可见,由于森林植被分布区域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蝴蝶种群也相应发生变化。

二、东江源区蝴蝶的特点

(一)优势种

蝴蝶是白天活动,而多在上午9~12h出来活动。通常我们把种群数量较多的称之为优势种,9h前有露水、气温低,鳞片紧闭保持体温,所以就谈不上外飞访花采蜜了,人们也目睹甚少。12h至下午3h,蝴蝶要纳凉饮水,补充水分,此时会从树梢上飞到山溪泉水之处纳凉、午休,下午3~6h,蝴蝶又开始外出访花采蜜,但此时见到的没有上午见的种类多,因为有的蝴蝶经过上午访花采蜜后已经吃饱了,不需要为了进食而劳作了。

在源区优势种有,菜粉蝶Pieris rapae(Linnaeus)、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Sparrman),在南昌地区一年可发生5~6代、在源区则可发生6~8代。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Linnaeus)、檗黄粉蝶Eurema blando(Boisduval)、尖角黄粉蝶Eurema laeta(Boisdural),在丘陵山区道路两侧多为常见,一年发生2~4代。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 Linnaeus、柑桔凤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源区可发生2~3代,特别在柑桔园中容易发现其幼虫以芸香科柑桔植物嫩叶为食。9月13日还发现有老熟幼虫在橘园旁的茅草下部结蛹。碧凤蝶Papilio bianor Cramer,源区有分布,一般一年1代。巴黎翠凤蝶Papilio paris Linnaeus、玉斑凤蝶Papilio helenus Linnaeus、宽带凤蝶Papilio nephelus Boisduval,源区多见。美凤蝶Papilio memnon Linnaeus也是如此,大都在柑橘园中捕获。箭环蝶Stichophthalma houaua(Westwood)源区从北到南分布在毛竹林和箬竹林中。斐豹蛱蝶Argyreus hyperbius(Linnaeus)、青豹蛱蝶Damora sagana(Doubleday),遍布全区。拟旖斑蝶Ideopsis similis(Linnaeus)的幼虫以木兰科植物嫩叶为食,只要有木兰科植物分布的地方就有分布,源区尤为多见。虎斑蝶Danaus genutia(Cramer)源区有分布。稻暮眼蝶Melanitis leda(Linnaeus)分为夏、秋型,在林缘的稻田中呈跳跃式的飞行,源区有分布。连纹黛眼蝶Lethe syrcis(Hewitson)特别是在雨后的毛竹林中,在离地面60cm左右的高度一上一下呈跳跃式的飞行,源区有分布,平时在晴天的上午,一般都生活在林中,你不去碰它,它根本就不飞翔,且飞行距离很短,一般只飞3m~5m,就停下来。曲纹黛眼蝶Lethe chandica Moore也是在竹林中捕获,在箬竹林中尤为显见。白点褐蚬蝶Abisara bumii Nicèville在全区的常绿阔叶林下较为多见,飞翔不高,顶多在1m左右。波蚬蝶Zemeros flegyas(Cramer)也是在常绿阔叶林缘中捕获,飞行高度在0.6m左右,飞行速度很慢,易捕捉。苎麻珍蝶Acraea issoria(Hübner)其幼虫是苎麻作物的害虫,呈块状分布,危害极大,成虫飞行能力极弱。朴喙蝶Librthea celtis Godart全区有分布,为数不少。尖翅银灰蝶Curetis acuta Moore和齿突亚种C.acuta denta Erans在全区的杉木林缘的杉木树上飞行,雄蝶有领域行为,一般高度都在2~5m,偶尔有时也会飞行攀缘在杉树上藤本植物上寻求婚配。

豆粒银线灰蝶Spindasis syama(Horsfield)和银线灰蝶Spindasis lohita(Horsfield)全区都有分布,大都在林中或林缘小溪旁的灌丛上飞行,其正面呈褐栗色,但其反面的斑纹甚为艳丽。大伞弄蝶Bibaisi miracula Evans,1999年在云台山自然保护区设置诱饵,一网捕获12只,体型较大,且飞行时老是贴着地面飞,且飞行速度较快。黑弄蝶Daimio tethys(Ménétriés)全区有分布,主要在溪旁的醉鱼草(马鞭草科)植物的花、叶上飞翔停降。曲纹黄室弄蝶Potanthus flavus(Murray)在胡萝卜的花上飞行,幼虫是水稻的害虫,5月份成虫较多。

(二)消长规律

东江源区地域是一长形地带,其北边和南边的气温略有差异,北边掺有暖温带植物,南边掺有热带植物,因而其蝴蝶物种数量和发生发展都略有不同。

从时间来讲,在冬季无论山上、山下、林区、平原、农作区都不曾有蝴蝶出现,但例外的是在每年的春节过后的早春(初七、初八)遇上无风、气温在28℃左右的晴朗天气的11~15h,以成虫越冬的大红、小红蛱蝶会出来晒太阳飞翔,以聚集热能。整个源区都会出现。

春夏之交,各种蝴蝶会相继出现,特别是在柑橘园中,以芸香科植物的嫩叶为主要饵料的玉带凤蝶、柑桔凤蝶、宽带凤蝶、白斑凤蝶的幼虫纷纷取食叶片,半个月到20天左右就化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形成2根丝,牢牢挂在树枝上,经10天左右,第2代蝶大批出现。丝带凤蝶同样也是如此,主要以蛹越冬的,当气温在20℃左右,成虫出现交尾,产卵在藤本植物青木香叶片背面,10天左右大批幼虫出现掠食其叶片,幼虫多时,可把嫩茎都吃掉,待到5月下旬女贞树开花时,大批成蝶出现在女贞树的花上采蜜,补充营养,交尾产卵去繁育它的第2代子民。

从气温来讲,7~8月气温都在36℃左右,蝴蝶种群数量大多趋少,蝴蝶也是生物,它也知道要息夏。如碧凤蝶、黑凤蝶等大型体重的蝴蝶上午在外访花采蜜婚恋,12~15h则飞到溪旁小憩躲过闷热的高温天气。

从降水量来讲,因为源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4~6月为雨季(汛期),春夏之交(春季始于3月20日左右,结束在5月底;夏季始于6月初,结束9月中旬),又是各种植物生长旺盛期,给蝴蝶提供了大量的饵料,因而这段时间,是源区蝴蝶出现最多的时期。这中间虽有暴雨时间,但蝴蝶身体轻盈,挂在林中树叶下面,根本就不会威胁它的生命安危,到了7月上旬,雨季已过,气温升高,这时蝴蝶会出现二次高峰,一直持续到10月份。冬季始于11月15日左右,结束于次年的3月20日左右,此时降雨量少,加之寒潮的来临,气温低,植物停止生长,幼虫也失去了饵料的场所,因而此阶段的蝶成虫期相应较少,甚至连1只都看不见,特别是高山地带,气温太低昆虫都会以各种形态越冬了。

从地形来讲,丘陵山地比平地农耕区的种群数、虫口数都要多,因为丘陵山地的植被种群较多,蝶虫的饵料多。另外,农耕区使用化学农药等人为因素破坏了昆虫的生存条件,因而虫口数和种群数相应也较少。源区山地泉水叮咚,空气新鲜,空气质量比农耕区要好,因而蝶成虫相应也要多些,蝴蝶同样需要清洁的环境。为什么有山泉的地方,偶尔会发现有成片的粉蝶聚集在那里吸水呢?就是这水没有被污染

(三)种类多,种群数量少

我国有蝴蝶2100多种,海南609种(1997顾茂彬)、台湾400种(1997陈维森)、浙江340种(1993童雪松)、源区有480种(刘良源),相比之下,可见源区蝶种资源丰富,当然不能和云南、台湾、海南比,因为这三省是热带,源区是亚热带。

蝴蝶种群的多少与各地的植物种群成正比。目前,源区丘陵山地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外,大多数林种均是湿地松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树种为主要树种的纯林,而组成成分复杂的常绿阔叶林较少,且呈斑块状分布。针叶树的树叶硬、厚,又含树脂(杉脂、松脂),弱小的蝶类幼虫啃不动,因而蝶类的饵料较少,这是造成源区蝶类种群数量少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气温的原因。不像海南、云南橡胶林内的白翅尖粉蝶Appias albina(Boisd)、宝玲尖粉蝶Appias paulina(Cramer)那么群集。

(四)掺有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种类

如鹤顶粉蝶Hebomoid glaucippe(Linnaeus)和橙粉蝶Ixias pyrene Linnaeus属热带区域种类,《中国蝶类志》记载在我国只分布海南、台湾、云南、福建、广西,而东江源区仍然有分布,同属亚热带的浙江、湖南却没有发现。本属40°N以北分布的稻暮眼蝶Melanites leda(Linnaeus)(河南济源)但在源区三百山也有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