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召开,前后共开了7次会议。会议立即中断,代表们迅速分头离开。  各位团友,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由“一大”会议室、中共创建史陈列室和革命史专题临时陈列室3部分组成。这是1956年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返会址参观时留下的八字题词。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_华东导游实战宝典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纪念馆是由两栋具有20世纪20年代典型上海民居风貌的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组成。这里原来是“树德里3号” (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大家请看,纪念馆的建筑是典型的“石库门”,中西合璧式的。这青砖主体,黑漆大门,格子厢房很有传统特色,但点缀的红砖,与教堂相似的拱门浮雕(怒放的“铿锵玫瑰”),以及仿西假窗都透出“混血”的味道。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召开,前后共开了7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会议(马林后来又出席了第六次会议)。他们代表共产国际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马林还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情况。接着拟定了会议日程。在24日的会议上,各地代表汇报了工作,并交流了经验。25日至26日,大会休会,由党纲起草委员会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27日至29日,大会继续进行,连续3天详细讨论了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各地代表在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时,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闯进了会场,当询问他时,他答走错了地方。其实这个人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一个暗探。他的行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警觉。会议立即中断,代表们迅速分头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赶来,包围并搜查了会场,但一无所获。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她是浙江嘉兴人)的提议下,决定到嘉兴南湖去开完最后一次会议。7月31日,代表们来到南湖,在一艘游船上举行了第七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至此,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他们代表着全国53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也参加了大会,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 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各位团友,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由“一大”会议室、中共创建史陈列室和革命史专题临时陈列室3部分组成。中共创建陈列室有历史文献、文物和照片170余件,陈列内容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产生及其活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上海租界的历史——看到当时统治者的皮垫座椅,巡捕的三种警棍,外国银行发行的钱币,下层人物的破旧衣衫;也可以满足对知名人士的关心好奇——看到邹容的水晶印章,黄兴用过的军刀,李大钊生前的英文打字机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瞻仰一大代表的照片生平与根据原景复制的栩栩如生的蜡像。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照片的陈列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前,纪念馆内其实只陈列了8名出席者的照片。

  直至1986年建党65周年之际,经过批准,13名出席者的照片才全部陈列。但当时照片的大小,仍有所区别。

  到1999年人民共和国迎来五十华诞时,一大会址纪念馆完成了大规模的扩建,此时13名出席者的照片不仅一同陈列,而且照片尺寸大小也完全一致了。

  13名出席者的照片陈列所经历的变迁,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落实的结果。尊重历史事实是一个基本的态度。这13人无论后来发生了哪些变故,1921年均参加了党的一大会议,都是党的创始人,照片均予以陈列,这也是党史研究更客观、更进步的表现。

  仔细观察13幅照片的排列顺序,也能切实感受到我党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既不是按照人员的地位高低,也不是按照姓氏笔画或拼音排序,而是按照当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间的先后,依次排序。

  因此,今天我们看到的照片排序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湖北的董必武、陈潭秋,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东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委派参加会议的包惠僧。

  一大会址会议室约18平方米,家具与物品均按当年原样陈列。雪白的墙壁,朱红的地板,窗明几净。中间放置着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长方形会议桌,桌上放着茶杯与火柴盒架,桌周围有12只圆木凳,东、西两侧靠墙各摆着一只茶几和两把椅子,整个会场显得十分庄严。

  各位团友,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实物见证,虽然建筑不会言语,但它默默注视着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当年,来自各地的13名代表,聚集在这狭小的石库门厅堂里,探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最初全国只有53名党员,发展到今天7 000多万名党员,在这里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革命与建设之路。最后我想引用一句古话作为今天游览的结束语“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这是1956年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返会址参观时留下的八字题词。这句话出自《庄子》,寓意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在初创期很简单,但使命崇高、任务艰巨,要坚持不懈、不断前进,前途必然光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