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抔土为陵葬伟人

抔土为陵葬伟人

时间:2022-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抔土为陵葬伟人孙中山中山陵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的墓地,位于钟山主峰南麓。同年4月18日成立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在宋庆龄等人参与下,选定钟山第二峰南坡作为建陵地址,了却了孙中山生前的心愿。游人立于陵墓广场上仰视中山陵时,往往只见碧瓦银墙隐现于青山之中,几与钟山化为一体,使人生出孙中山先生如常青之山、生命虽逝而精神永存的感叹。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中山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抔土为陵葬伟人_钟山文化之旅

第一节 抔土为陵葬伟人

img62

孙中山

中山陵是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的墓地,位于钟山主峰南麓。这里前临平川,后拥青嶂,视野开阔,气势雄伟。

早在1912年4月1日,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曾在这一带打猎。当时孙中山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同年4月18日成立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在宋庆龄等人参与下,选定钟山第二峰南坡作为建陵地址,了却了孙中山生前的心愿。建陵工程由陵墓设计一等奖获得者吕彦直主持。

陵墓于1926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周年时破土奠基,到1929年春基本完工。同年6月1日,举行了奉安大典,将自北京运来的孙中山灵榇安葬于中山陵。

中山陵占地2000亩,建于钟山南坡海拔158米处,比明孝陵高出90多米。自陵墓大门至墓室,高差70米,平距700米,共分大小10个平台,计392级台阶,全部用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游人立于陵墓广场上仰视中山陵时,往往只见碧瓦银墙隐现于青山之中,几与钟山化为一体,使人生出孙中山先生如常青之山、生命虽逝而精神永存的感叹。

陵墓入口为博爱坊。这是一座三门冲天式花岗石牌坊。中门横额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牌坊风格别致,融会了中外建筑的特色,是一中西合璧的杰作。

过博爱坊大门,是一条长达480多米的墓道。墓道分为三道。中道宽约12米,为钢筋混凝土路面。左、右二道各宽4.2米,柏油路面。墓道两侧分列4行高大的雪松,好似绿色的卫士守护着长眠的伟人。

墓道尽处是一水泥平台。平台两侧建有两间东西相向的卫士室,仅是象征性建筑。

过了平台便是陵门。其平面为长方形,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全部用福建花岗石砌成。陵门设有3个拱门,各装有对开的镂花仿古铸铁大门。中门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表达了他毕生奋斗的理想。陵门进口两侧还有一对石狮,高约3米,造型生动,形态逼真。

img63

博爱坊

陵门后是碑亭。亭正中立有一块高达9米的花岗石碑,上刻谭延闿所书“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24个镏金颜体大字。

再前为8段用苏州金山石砌就的石阶,共290级。每段石阶上都有一平台。中间一段平台上,可看到一对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敬献的铜鼎。西侧一只鼎壁上留有两处残孔,是1937年日本侵略军造成的伤痕。依着山势,最上三段石阶的坡度陡然加大,更加突出了祭堂和陵墓的雄伟气势,拾级而上,步步增添庄重崇敬之感。走完石阶到达顶层大平台,回首俯视,则一个台阶也看不见了,只见其间八个平台连成一片,如同平地。举目眺望,那绵延起伏的江南丘陵白练如带的秦淮河,那苍翠欲滴的方山诸峰,那步步登高的陵园景致,无不尽收眼底。

img64

碑亭

大平台为祭堂所在地。祭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面阔30米,进深25米,高29米。祭堂外壁用香港花岗石砌成,堂顶作重檐歇山式,屋面覆以蓝色琉璃瓦,重檐之间嵌有花岗石直匾,上刻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祭堂正面开3大拱门,各装对开的镂空花格紫铜门,门楣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的阳篆字体。祭堂外面,立有两座高耸的花岗石望柱,增添了祭堂的庄严气氛。

img65

仰望祭堂

img66

祭堂门额

走进祭堂,大厅正中是一尊孙中山白色石雕坐像,像高5米,孙中山一身长袍马褂,坐在太师椅上,膝头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显出一位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睿智风貌。坐像基座四面,还镌刻着以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为内容的六幅浮雕: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振聋发聩、护国讨袁、国会授印。这尊坐像采用的是意大利白石,由波兰雕塑家保罗根据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的要求创作雕成的。大厅四周墙壁用意大利黑色大理石作护壁,上刻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

祭堂用料主要是黑色大理石,它与坐像的纯白一起,烘托出浓重的哀悼、静穆的氛围。白玉般的坐像经黑色背景的衬托,也显得更加高洁,一如孙中山先生的品格。

祭堂之后紧连墓室。进墓室须经过内外两道铜门,外门对开,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外框,门额上刻有“浩气长存”四字。内门为独扇铜门,门面上铸有“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体铜字。这两道铜门使前后相连的祭堂和墓室之间产生了神秘的距离感。

墓室为封闭式圆顶建筑,形如覆釜,直径18米,高11米。外部用香港花岗石砌筑,中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室内墙壁用妃色人造石砌成,顶部为彩色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党徽。墓室中央是一大理石圆圹,直径4.3米,深1.6米。圹内置一具象征性的大理石棺,棺面上仰卧着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塑像(出自捷克雕塑家高琪之手)。孙中山身穿中山装,双手放置胸前,安详而眠,脚边还有素洁的雕花。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就安葬在圆圹底部的墓穴里,长眠在一副美国制造的紫铜棺内。大理石圹围有一圈汉白玉栏杆,可供瞻仰者绕场一周。

中山陵是近代中国建筑师规划设计大型建筑组群的重要作品。它结合钟山地势,依靠天然屏障,采用大片坡地,满铺石阶平台,把孤立的个体(如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建筑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用宽广通天的石阶,连成大幅度的整体,显得庄严宏伟。它的建筑材料为本色花岗石和蓝色琉璃瓦,色调简朴纯净,使完整的建筑结构更加精美,一望而生景仰之情。周围冈峦叠翠,松柏浩瀚,亭台楼阁,气象万千。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中山陵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