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蒙古族朝鲜族满族服饰视频

蒙古族朝鲜族满族服饰视频

时间:2022-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满族独有的风味食品是白片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满族在节日风俗上受汉族影响最多,因而它的节日与汉族节日大同小异。除此之外,满族生产及交往中还有一些岁时习俗。满族崇拜祖先,现在也有部分满族人信仰佛教等其他宗教。朝鲜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朝鲜族服装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大部分是玉白色和浅青色,故有“白衣民族”之称。“白衣”在朝鲜族百姓心目中成了自身民族的象征。
北方部分少数民族民俗_旅游文化学

一、满族

满族这一名称是17世纪30年代才出现的,但该民族却有着悠久的渊源。其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其余散居于河北、内蒙古及北京、天津、上海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物质民俗

满族民居的特点:传统建筑形式,院落围以木障,院内有影壁,院中立“索罗杆”,大门朝南。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西间设西、南、北三面炕,以西炕为尊,俗称“弯子炕”,供有祖宗神位,西墙上有祖宗神板,中间堂屋为厨房。

满族服饰的特点:束装紧袖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与其能征善战的骑射生活有密切关系。历史上男女都穿旗袍。满族男子戴圆顶帽,穿马蹄袖袍褂,喜在长袍外套马褂或坎肩,下穿套裤,脚穿船形双鼻皮条布鞋。满族女子梳京头或盘盘髻,戴耳环;身穿直领窄袖旗袍,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下摆两侧开衩,腰间挂长手帕,富有独特的魅力。

满族饮食的特点:以小米为主食、吃黄米干饭、黄米饽饽以及饭包,喜欢吃黏食。满族独有的风味食品是白片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过节时吃饺子,阴历除夕晚饭必吃手扒肉。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八大碗的“满洲席”,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此外,满族有种类繁多的风味小吃和点心,“萨其玛”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种。

满族最爱吃猪肉,每逢年节及喜庆日子总要杀猪,阖家或亲朋好友聚集一堂共吃猪肉。祭祀祖先也用猪,祭毕便食之。猪身各个部位的肉各有不同的做法、吃法。猪油是烹调中最重要的油料。

满族还喜食甜食。主要是蜂蜜,蜂蜜可单食和用以制作各种糕点,还可以渍制各种果脯等。

满族还喜欢饮酒和吸烟。酒有白酒、黄酒和米儿酒之分。白酒多以高粱发酵酿制而成,俗称“白干”。黄酒以黄米酿成。米儿酒以谷、麦等粮食酿制而成,其制法简单。善于饮酒是满族豪放性格的一种体现。烟草种植技术是满族兴起之时由朝鲜传入的。东北辽、吉、黑三省出产的关东烟(又称红烟)最为有名。吸烟有旱烟、水烟两种,不论男女几乎都有此嗜好。

()社会民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后因满族人大量入关,受汉族影响,普遍开始习用汉语。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势”、“空齐”中传统舞蹈,多在节庆的宴会上跳。“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创作的一种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骑马、射箭和举重等。

满族在节日风俗上受汉族影响最多,因而它的节日与汉族节日大同小异。如元旦、元宵节、龙抬头日、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都是满族重要的节日。

除此之外,满族生产及交往中还有一些岁时习俗。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全家包面饺日“捏破”。正月十四沈阳实胜寺喇嘛装扮成天神鬼怪,锣鼓喧天,舞蹈出寺至北塔法轮寺,谓之“跳跶”。正月初一至十五,闺房中停止针线活,妇女结伴“抓子儿”。正月十六,满族妇女结伴游行,是为“走百病”,或者联袂打滚以脱晦气。有的地方是在冰上打滚,又称“拔河戏”。十六入夜,满族习俗点燃灯火,并提灯笼照遍屋内各阴暗角落及庭院僻静之处,名日“照贼”。正月、二月两月之内,凡有女之家多架木打秋千,又称“打油千”。三月初三为上已日,妇女结伴赴郊外田野,名日“踏青”。十五盛京北塔法轮寺天地庙会,香火极盛。十六为山神庙会,东北东部山区各地各参户集资演戏。二十八为东岳庙会,又称天齐庙会,各地均举行祀神演戏活动,游人甚多。四月十八为碧霞元君庙会,俗称娘娘庙会,妇女多焚香还愿。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食菊花糕。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也是鬼节,烧纸,扫墓祀祖,称为“送寒衣”。

(三)精神民俗

满族的先世曾笃信萨满教,“萨满”为通古斯语,意为巫师。满族崇拜祖先,现在也有部分满族人信仰佛教等其他宗教。萨满教有许多禁忌。对所祀神灵平时避免谈论,本姓的神话一般不外泄。萨满的神衣神器不能放在寡妇的住所和家庭成员有夭亡的人家,也不能放在棺材前。萨满用来做神偶的原料是经过特殊挑选和“神验”的,外人不能摸。所以,神偶平时放在神匣中不得打开,只有祭祀时才能请出。有的姓氏平时也供神偶,外人进屋切忌仔细察看。平时,供奉“窝车库乌勒本”的西炕不住人。在做打糕的时候,打糕人不喧哗,不吐唾沫,身板要直。做神糕的女子必须身体洁净,作牺牲用的喜猪不能有杂毛。祭过神的阿木孙肉,族人围坐分食,以肉为饭,而且必须在祭祀期间吃完,如有盛肉和骨头,则要埋在高岗上的洁净之地。路人可以分享神糕、神肉,但一般不能带走。

满族有尊祖敬老的习俗,以西为上,忌讳一般人坐西炕;不得杀狗,不吃狗肉;不得打喜昔鸟和乌鸦;不得在索罗杆上拴牲畜。

朝鲜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为了统一全国,内迁大批满族,造成东北很多地区荒芜,给朝鲜人迁徙提供了空间地域。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主要聚居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自治县。

()物质民俗

朝鲜族民居的特点: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屋顶四面斜坡,房屋朝南。屋内分成寝室、客房、厨房和仓库等。屋内盘平地炕,炕底有火道,进屋则脱鞋,席炕而坐。

朝鲜族服饰的特点:传统的妇女是短衣长裙,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上衣斜襟无扣、以长带在胸前打结;长裙的腰间有细褶,脚穿船形布胶鞋。朝鲜族男子的传统服装是穿白色短上衣,深色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

朝鲜族服装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大部分是玉白色和浅青色,故有“白衣民族”之称。这种尚白习俗,自古有之。而今,青壮年男子即使不穿素白衣服,也要在衣襟上镶一道可以经常拆洗的白布边。老年妇女不仅喜着素白衣裙,还习惯用白绒布包头,这不仅体现了朝鲜族爱清洁、朴素的特性,也反映了朝鲜族人的敬天思想和顺应自然的民心。“白衣”在朝鲜族百姓心目中成了自身民族的象征。

朝鲜族饮食的特点:朝鲜族地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故以大米为主食。传统风味食品以辣、酸、甜为特色,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面、大酱汤、泡菜、辣椒和狗肉。

朝鲜族爱喝汤,汤是家常饮食中必备的。最常见的是冬季喝的大酱汤和三伏天喝的凉汤,凉汤清凉去暑。

朝鲜族喜欢吃素。副食品主要有泡菜、海带、桔梗、蕨菜、辣椒酱及各种蔬菜。凉拌的多,很少炒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菜必放辣椒末。

泡菜是朝鲜族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副食品,以白菜为主要原料。它酸辣适中,清爽可口,在东北、华北一带享有盛誉,备受欢迎。

肉食中,朝鲜族爱吃牛肉、鸡肉、海鱼,特别是明太鱼等。但最爱吃的还是狗肉,狗肉皮更被认为是一道上等佳肴,且有“三伏天喝狗肉汤,可大补”的说法。

朝鲜族男子多喜欢饮酒,家里来了客人,一般都要摆席以酒款待。除白酒外,还有民间自酿的“马利格”酒,它比汉族的黄酒稍甜,是乡间最为流行的一种酒。

朝鲜族的炊具和食具也有独特之处。一般每家均为一灶两锅,一锅做饭,一锅或做菜或做汤。

()社会民俗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与汉族交错居住的朝鲜族人通用汉语言文字。

朝鲜族的节日:除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节外,还有家庭的节日,如回甲(六十大寿)及归婚(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等。逢这两个喜庆日子,子女们要为老人举办家宴,身穿盛装的子女向老人敬酒祝福祝寿,并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剑舞和僧舞等。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如《桔梗谣》、《诺多尔江边》。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揶琴。

朝鲜族人民注重礼节,儒家“孝”的思想对朝鲜族影响最为深远。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言,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就餐。晚辈和长辈同席时,晚辈不能当着长辈的面抽烟喝酒。老人外出,全家人都鞠躬礼送。陪客人吃饭时,如果主人先把匙子放下,便是失礼。节日的饮食,不管多少,多与邻居分尝。

(三)精神民俗

朝鲜族信仰多种宗教,其中既有萨满教,也有佛教、基督教等宗教,还有晚近出现的大倧教、天道教等本民族宗教。

朝鲜族的原始信仰除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外,还有守护神崇拜。守护神崇拜最普遍的是村落公共祭祀,以祈祷村落的安宁和五谷丰收。最普遍的私人信仰有星立神、萨丹神、帝释壶、风神、七星神等,满足人们安住宅、保平安、祈丰收、遂心愿等心理需要。

二、蒙古族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以后,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从此,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部分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

()物质民俗

蒙古族民居的特点:蒙古包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住房,由细木杆编成网状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以及圆顶天窗,外部围以厚羊毛毡,包内地上铺毡子和地毯。蒙古包易于装拆搬迁,很适合牧民的生活。农区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

蒙古族服饰的特点:传统的服装是蒙古袍,束腰带,头戴皮帽,足蹬蒙古靴。蒙古袍为大襟长袍,身长宽大,右侧系纽扣,高领长袖,并在领口、袖口、边沿处镶以色彩鲜艳的花边。蒙古妇女的帽饰和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

蒙古族饮食的特点:大致有四种,即茶食、粮食、奶食和肉食。茶食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饮品,尤其是在夏、秋两季,不少人更是多饮茶、少吃饭。茶食分为淡茶、奶茶酥油茶和油茶。炒米,也叫蒙古米,是蒙古族的主要食品之一,系用糜子米经蒸、炒、5展等工序加工而成,炒米的吃法有好几种。奶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分食品和饮料。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最爱吃的食品。羊肉的吃法不下几十种,最负盛名的有手扒羊肉、全羊大席等。

农区蒙古族人以面食为主。用糜黍制作的炒米是常备的食品。牧区蒙古族人的传统肉食有煮羊肉、手扒肉和烤全羊等;奶制品有黄油、奶皮子、酸奶和马奶酒等。

()社会民俗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语,至今仍在使用传统的蒙古文。

蒙古族主要的传统节日除春节外,主要是“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和游戏之意,起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那达慕”大会上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马术、射箭、赛骆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歌舞表演。

蒙古族人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蒙古族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旷的气质。“好来宝”是一种自拉自唱、即兴创作的表演艺术,在草原上流行很广。蒙古人的传统乐器是马头琴,表现力非常丰富。

农区及城镇接待贵客时要以酒菜礼待,席间还用哈达托酒盅向客敬酒。隆重迎送有敬献哈达的礼节,客人相见互相递鼻烟壶。蒙古族古有拜火的习俗,故平时禁止用刀接火或在火旁拿斧子砍东西。

(三)精神民俗

“东蒙无处不见庙,祭天祭地祭敖包”,这是蒙古族人民宗教信仰的真实写照。蒙古族

主要信仰喇嘛教,但由于该族人民分布很广,在国内多与其他民族杂居,因而也有少数信仰天主教、伊斯兰教和道教等。

四、回族

从元代到明代,各种不同来源的回族人逐渐形成一个民族。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新疆等地,其余分布全国各地。

()物质民俗

回族民居的特点:回族的住宅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根据山大沟深、丘陵纵横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特征,修成窑洞居住。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山区的回民,因本地林木少,经济基础薄弱,大多住这种窑洞。第二种:根据地势较平坦的川、坝、塬、台、平川的地形特征和缺钱少木材的自然经济条件,利用地面空间,用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回民叫箍窑。第三种:根据地形特点和经济条件,建造上栋下宇的房屋。人类社会发展的水平越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就越高。回族的房子讲究工艺和装潢,颇具民族特色。如宁夏同心县的有些回民盖小高楼式的房子,门窗全是拱形,大门楼采用绿色的大圆顶式,显得肃穆典雅,格外别致。宁夏吴忠、同心、三营,甘肃临夏、张家川等地的回民,特别是临夏的回民房子的檐头、檩榫、砖墙、门窗、廊前等处搞木雕砖雕。用聪明的智慧刻牡丹、葡萄等各种花卉图案,抽象多变的几何形以及卷草式的植物纹样和吉祥如意的图案,古朴典雅,别具风格,在全国也颇有名气。有的回民还在大门口做一照壁,照壁用石灰石或水泥装饰,绘上秀丽的自然景色和各式图画。

回族服饰的特点: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腿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或蓝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回族饮食的特点:传统的面食有油香和馓子,肉食有烧羊肉、牛羊肉夹馍等。根据《古兰经》规定,回族人只吃牛、羊、驼等反刍偶蹄食草动物的肉,食谷物的禽肉及带鱗的鱼。回族人喜爱喝茶,有八宝茶、红糖砖茶、白糖清茶等,因都讲究盛在盖碗里而被统称为“盖碗茶”。同时,他们一般不饮酒。回族讲究饮食和卫生,注意沐浴和洗涤。

()社会民俗

回族早期同时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后通用汉语,使用汉文;但在日常用语和宗教活动用语中夹杂着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

回族的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花儿”是西北民歌的一种,广泛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群众中。回族群众也十分喜欢唱“花儿”。旋律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花儿会是花儿歌手们竞赛与交流的聚会。

(三)精神民俗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也称其为清真教。伊斯兰教与回族人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用于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

五、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在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也有小部分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地,人口约700多万。

()物质民俗

维吾尔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新疆的“绿洲农业”以盛产粮、棉和瓜果闻名于世,其中的哈密瓜、葡萄、香梨等驰名中外。

维吾尔族民居的特点: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房顶开天窗,屋外有带护栏的廊子。屋内设壁炉用于做饭取暖,砌实心土炕,供起居坐卧。室内铺花毡,墙上挂壁毯,并且有壁橱用于放置日用物品。房屋内外装饰着各种纹饰和色彩,鲜艳夺目。维吾尔族人喜欢在院落中栽植花草和果树。

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衣服禁忌短小,上衣一般都要求过膝,裤腿长达脚面。他们特别禁忌穿短裤在户外活动。花帽、裕袢和连衣裙是维吾尔族人民的典型服装。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喜欢戴称为“尕巴”的小花帽。维吾尔族男子喜欢穿的长袍称为“袷袢”,右衽斜领、无扣宽袖、腰系长带。女子喜欢穿色彩鲜艳的宽袖连衣裙,带外罩黑色对襟背心或西服上装,喜欢戴项链、耳环等作装饰。

维吾尔族饮食的特点:习惯以面食为主,喜欢吃牛羊肉、家禽及鱼。最常吃的有馕、抓饭、拉面、清炖羊肉、包子和烤肉等;同时还多食瓜果及奶制品,喜欢喝奶茶和红茶。烤羊肉串以其独特的风味风行于中国各个地区,成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小吃。此外,新疆的各类小吃,如羊肚、面筋、羊心、羊肝、羊头、羊蹄等,都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的佳品。

()社会民俗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11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后,开始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吾尔文。新中国成立后,曾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立过新文字,20世纪80年代初又恢复使用老维吾尔文。

维吾尔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和库尔班节,也是伊斯兰教的节日。肉孜节即伊斯兰教的开斋节。是日,维吾尔族男子要去清真寺会礼,人们互相登门拜访赠送礼品,还要举行刁羊、赛马、歌舞等娱乐活动。库尔班节即宰牲节,节期三天。节日清晨要去清真寺会礼,观看宰牲仪式并把宰的羊肉分送给清真寺或亲友,节日期间,人们举行盛大的歌舞和体育集会。

维吾尔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歌舞民族之称。维吾尔族的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民族传统艺术精华,带有古龟兹音乐的韵味,被誉为“东方音乐的瑰宝”。维吾尔族最富有特色的民间乐器有独它尔、热瓦甫及手鼓等。

维吾尔族在接人待物方面很讲礼貌,对长辈异常尊敬。维吾尔族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沐浴和洗涤。

(三)精神民俗

维吾尔族在古代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祅教(拜火教)和佛教等教,12世纪以后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其经济、文化和生活均受伊斯兰教的深刻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