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燕山早期构造变形

燕山早期构造变形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1.1 造山带南侧1.中扬子复合盆山体系结构特征印支期—燕山早期中扬子地区的构造变形受“两山一盆”的复合盆山体系结构控制。综上所述,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中扬子复合盆山体系总体具有对冲干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纵向叠置结构特征。
燕山早期构造变形_东秦岭-大别造山

2.2.1.1 造山带南侧

1.中扬子复合盆山体系结构特征

印支期—燕山早期中扬子地区的构造变形受“两山一盆”的复合盆山体系结构控制。这种体系结构主要由中扬子及南部的江南-雪峰构造带和北部的秦岭-大别造山带组成,其中,南部川东-雪峰山盆山体系在结构上由江南-雪峰构造带、湘鄂西弧形构造带、川东前陆盆地构成,以广阔长距离分布的隔槽-隔档式褶皱、推滑构造、断层相关褶皱为主要特征,时空上自南东向北西递进变形;北部江汉平原-东秦岭-大别造山带盆山体系在结构上由秦岭-大别造山带、大巴山-大洪山弧形构造带、川东北-江汉类前陆盆地构成,以发育基底卷入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为主要特征,受南部盆山体系的限制,其展布范围较川东-雪峰山盆山体系窄,构造相对紧密。

中扬子复合盆-山体系地质结构总体表现为以南部受江南-雪峰造山带控制的八面山-大磨山弧形构造系为主体,与北部受秦岭-大别造山带控制的大巴山-大洪山弧形构造系呈对冲式复合对接,其对接部位位于秭归—黄陵—荆州—簰洲—大冶一线;相应的构造形迹,在北部为北西向转近东西向,南部为近东西向,总体自东向西呈发散状,反映了南北向挤压型收缩构造变形特征,且具有明显的东强西弱的特点。区域上呈现东部对冲挤压、收缩紧闭,西部斜向单冲、走滑逃逸的不均匀收缩变形构造格局。

早燕山期前陆冲断构造体系,发育于造山带外缘,由一系列与造山带近于平行的线性褶皱与冲断层组成,呈带状分布,卷入变形的是扬子克拉通边缘的沉积盖层,具有薄皮构造性质;大型线性褶皱与逆冲断层在剖面上构成逆冲叠瓦断层系或双重逆冲构造,向下往往汇聚于一个或数个巨大的滑脱面或拆离带上;前陆冲断带的形成是东秦岭-大别板内碰撞造山所导致的水平挤压应力,逆冲作用从造山带内部逐渐向前陆方向扩展;在剖面上呈尖端指向前陆的构造楔状体,并具有指向前陆的逆冲推覆方向。

早燕山期以来,由于盆缘冲断褶皱带的递进挤压、冲断、推覆,盆地沉积迁移并被压缩,构造变形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层次性,弧形构造整体结构具有南北分带、纵向叠置的特征,由造山带向盆内,随应力作用的逐渐减弱,依次发育卷入基底及卷入盖层变形的多种构造样式。从造山带向盆地方向,构造变形具有显著的分带性,按不同褶皱型式和变形强度可划分为不同的构造带。纵向上,由于区域性滑脱层的存在,且纵向上形成的逆掩断层其滑脱拆离面层次由深变浅、逐步抬升。因此,前陆冲断带主要与下构造层的构造变形相对应;叠瓦冲断带主要与中构造层的构造变形相对应;前缘滑脱褶皱带和稳定带则既发育中构造层的变形构造,也发育上构造层的变形构造。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江汉平原地区由于构造体制的转换形成了以下部逆冲、上部块断为特点的双层结构,表现出上下构造的不协调性;同时,早燕山期大规模逆冲构造由于受志留系等区域性滑脱层的控制,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下地质结构的变异,并在荆门—潜北地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两层楼式结构。研究区受造山带影响,具由造山带向盆内呈前展式递进的、构造变形强度从北向南逐渐分带递次减弱的特点,构造样式由单冲→推覆构造→断层相关褶皱→层间滑移。

全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剖面构造形变资料统计结果(表2-2-1)显示:印支—早燕山期,盆地南北向形变量较大(地层缩短率达14.4%~46.8%),东西向(359大剖面)较小(8%)。具体表现为:东部黄石—大冶地区南北向缩短量较大、缩短率达46.8%;中部其次(监利—应城剖面),为35%;西部(宜都—随州剖面)相对较小,仅为14.4%,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这种东、西部构造形变差异可能暗示了中生代以来华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汇聚过程,是自东而西、呈点状接触旋转式碰撞拼贴进行的。

综上所述,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侧中扬子复合盆山体系总体具有对冲干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纵向叠置结构特征。对南北弧形构造的交接与复合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表2-2-1 中扬子地区构造形变量数据统计表

注:黄石—大冶地区数据引自杨坤光等(1996),系用公式λ=1-cosφ求出,式中λ为缩短率,φ为区域性褶皱翼部的代表性倾角,由区域范围内多个大型褶皱翼部产状统计得出;其他剖面采用平衡剖面方法计算

受控于南北造山带的两大弧形构造在中扬子构造区中部交汇,形成了以断褶、断块构造为特征的对冲干涉构造带,对冲交接的部位大致位于黄陵—荆州—簰洲—大冶一线。在南北对冲挤压推覆过程中,产生了刘隔-通海口(北东向)、洪湖-湘阴(北东向)、团风-麻城断裂(北北东向)等纵向剪切断裂带,使江汉平原区呈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自东向西,自土地堂—大冶地区的强对冲断块构造到荆州-沔阳干涉断褶构造再到宜昌斜坡稳定断褶构造,南北对接带逐渐加宽,构造变形逐渐减弱。

在东部土地堂—大冶地区,南部的弧形构造甚至跨过乌龙泉断裂直抵襄樊-广济断裂,武汉南纸坊一带地面构造发育一系列由志留系—二叠系组成的褶皱,走向东西,向北或向南倒转或呈扇状产出,扇状褶皱的发育正是对冲交接的证据。248.7+WT1拼接地震大剖面亦反映簰洲东部的土地堂一带是南北对冲交接部位。

在中部荆州—沔阳地区,对冲作用相对较弱,临黄地震剖面揭示簰洲构造以北以北倾逆冲断层为主,以南则以南倾逆冲断层为主,簰洲构造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巨大的构造三角带部位,是南北对冲的交汇区。由于构造三角带受到南北两侧对冲构造的“压制”,因而没有发生剧烈的隆升剥蚀作用,上三叠统—侏罗系盖层保存较完整。

在西部宜昌—秭归地区,由于处于南北两大弧形构造与黄陵隆起三方围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构造变形弱,无明显的对冲交接现象,属于南北盆山体系的构造相对稳定带或盆内形变消减带。

研究区构造格局除主要表现为南北弧形构造的复合外,还受到北东—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系(包括洪湖-湘阴断层)左旋剪切走滑构造的叠加和改造,使得沔阳地区早期形成的近东西向的褶皱发生旋扭,形成了簰洲南高点-法泗及越舟湖等北东向展布的构造。

2.构造层次与样式

前已述及,中扬子地区自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印支期挤压抬升、燕山早期的挤压冲断、燕山中期的压扭改造、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4个主要构造事件,每个事件由多幕次构造活动组成。多期次、多幕次的构造运动在海相地层中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构造界面(地层间的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关系),依据这些构造界面可将震旦系—新近系划分为5个构造层:底构造层(南华系)、下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中构造层(泥盆系—中三叠统)、上构造层(三叠系上统—侏罗系)、顶构造层(白垩系—新近系)。

底构造层:由南华系沉积组成,北部主要为一套冰期和间冰期沉积,向南部相变为深水沉积,多角度不整合超覆在盆地基底之上,主要出露在研究区的黄陵隆起—神农架隆起一带和湘鄂西地区东山峰构造附近。

下构造层:由震旦系—志留系组成,主要由两套建造组成。一套是海相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含磷)沉积建造(震旦纪—早奥陶世),另一套是海相前陆盆地碎屑岩沉积建造(中奥陶世—志留纪)。由于上部志留系砂泥岩沉积充填为一套塑性地层,是研究区重要的区域滑脱面,因此下构造层总体构造变形弱,常形成大型的背斜构造,如簰洲、董市构造。下构造层在全区分布广泛,在湘鄂西地区和南、北两侧前陆冲断带有所出露,而在江汉平原南部深埋地腹。下构造层在研究区北部形态呈北西走向,南部形态受江南隆起形态控制,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型,厚度大部分在4~6km之间。

中构造层:由泥盆系—中三叠统组成,主要为滨浅海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其中泥盆纪—石炭纪沉积以填平补齐为特征,平面上厚度差异较大,具有东厚西薄、南北薄中间厚的特点。总体上,中构造层变形变位强烈,以挤压构造样式为主,常发育逆冲断层和断层相关褶皱。中构造层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地区,在湘鄂西地区仅残存在局部复向斜地区,在南、北两侧前陆冲断带也有所出露。中构造层在江汉平原地区平均厚度为1km,最大厚度在3km左右,以长阳—天门一线为界,南部区域主要形态呈北西西到近东西走向展布,而北部地区主要呈北北西到近南北走向展布。

上构造层:由三叠系上统—侏罗系组成,与中构造层呈微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印支运动结束了研究区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上构造层为前陆盆地陆相碎屑岩沉积建造,是南北两侧造山活动在盆地区的沉积响应。上构造层变形较弱,多构成宽缓的向斜构造,如秭归盆地等,在研究区仅残存在秭归、当阳、沔阳等地区。

顶构造层:由白垩系—新近系组成,为陆相断陷盆地-凹陷盆地沉积充填,以磨拉石建造-含膏盐碎屑岩沉积建造为主。研究区分布主要局限在江汉盆地,厚度变化快,该构造层以地堑、半地堑型结构为主,主要为拉张构造样式,总体构造变形强烈,局部构造以背斜、断背斜、断块构造为主,圈闭面积小。

燕山早期的构造事件所涉及的为顶构造层下伏的四个构造层系。震旦系—侏罗系经历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变形的改造和叠加,在挤压、压扭两种应力体制控制下,形成了两大类构造样式。

1)挤压收缩型构造有以下七种。

(1)叠瓦状冲断构造:主要发育于在受力较强的位置,如大洪山前陆冲断带,在地震剖面及野外露头上都很常见。宜随地震大剖面的北端、监应地震大剖面(图1-3-9)的南北两端均见有发育于基底岩系中的单冲叠瓦状断层,自造山带向盆地内部,叠瓦状排列的断层逐渐变疏,切割层位变新。

(2)对冲构造:是江汉平原区一种非常重要的构造型式,主要发育于南、北两大弧形构造带的交接部位。2006-LH地震大剖面很好地显示了大型南北对冲构造的发育,簰洲构造以北断裂北倾南冲,以南断裂南倾北冲,簰洲构造处于一个巨大的南北对冲构造三角带部位。另外,从红丰、余积湖等局部构造也具有明显的对冲构造的特征。

(3)背冲构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构造样式,以南北弧形构造带之间的对冲干涉带最为常见。在剖面上反冲构造通常呈“Y”字型或倒“八”字型,两条反冲断层共有的一个上升盘,又称为冲起构造或反冲构造,如宜昌稳定带董市构造(图2-2-1)。

图2-2-1 董市构造ZJ-2004-77测线地震剖面

(4)双重逆冲构造:是叠瓦状构造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也与断层转折褶皱有关。如钟市北构造ZS-01-93测线地震剖面(图2-2-2)反映汉水断层早期为一条自北东向南西推覆的逆掩断层,剖面上与南荆断层具有明显的双层(俗称“两层皮”)结构特点,钟市北构造位于汉水逆掩断层下盘,构造相对稳定,变形较弱。

(5)断层转折褶皱:当冲断岩席沿断坡从下滑脱面爬升到上滑脱面时,在断坡上方形成褶皱,如江汉平原建阳驿、谢家湾、余积湖、麻洋潭、戴家场等构造均属于这种类型。398地震剖面可以看到在逆冲断层前沿发育的纵弯褶皱构造(图2-2-3)。

(6)断层传播褶皱:是研究区较发育的局部构造样式之一,其形成与下伏逆冲断层的断坡有关,褶皱形成于断坡上方,与断坡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当冲断岩席沿断坡从下滑脱面向上爬升时,逆冲断层滑距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于上覆地层内,断层的缩短量被逐渐转移到断层上方的褶皱中去。这种褶皱一般形态不对称,前翼陡、窄,后翼宽、缓,背斜核部变形强烈。此类构造主要发育在前陆冲断带前缘,包括对冲干涉构造带。红丰、珂理、龙湾、半月山(图2-2-4)等构造属这种类型。

图2-2-2 钟市北构造ZS-01-93测线地震剖面

图2-2-3 398测线地震解释剖面

(7)断层滑脱褶皱:滑脱背斜或断滑背斜常发育于冲断构造带前缘或中部较弱应变区,典型实例为簰洲构造JP-6地震测线。印支期,南北向挤压应力相对较弱,此时以发生基底与盖层及盖层内部的滑脱为特征,是大规模滑脱褶皱形成的时期。从剖面分析,簰洲构造滑脱作用发生在基底与盖层之间,造成震旦系—中三叠统褶皱。

2)走滑压扭型构造。

早燕山期,强烈的南北对冲挤压构造发育的同时,郯庐断裂系也开始发育,研究区内洪湖-湘阴断层形成并发生左行压扭,使得早期形成的一些近东西向构造受到改造,发生左旋,从而形成北东向构造带。该构造型式在平原区主要发育于紧临洪湖-湘阴断层的沔阳干涉断褶带及大冶对冲带,包括簰洲构造南高点-法泗-珂理及越舟湖-西流河西等北东向展布的构造。平面上压扭构造呈左行展布,剖面上具类花状构造特征。走滑压扭作用很好地解释了簰洲构造南、北两个高点构造线不一致的现象。

图2-2-4 半月山构造ZJ-2004-137地震解释剖面

花状构造是走滑断裂系的一种特征性构造,其中,负花状构造是离散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张扭性应力场中形成的构造。潜江凹陷南部拖谢地区构造上处于总口和吊堤口凹陷之间,该区在区域上处于一隆起部位,地层向两侧洼陷平缓地倾斜,断裂集中发育于构造的顶部,从剖面上看(图2-2-5),主断层上陡下缓,深部断层直立,次级断层多交汇于主断层之上,主断层很可能从基底的某一软弱层上消失,也即该走滑断层的滑动仅在软弱层之上地层进行,而软弱层之下地层没被干扰。

2.2.1.2 造山带北侧

1.南华北盆-山体系结构特征

发生在中晚三叠世的陆-陆碰撞作用,结束了秦岭-大别造山带以板块拉张、洋壳俯冲为代表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经历了由东向西剪刀式的拼合(吴汉宁等,1993;刘育燕等,1993;张国伟等,1995),使华北、秦岭与扬子陆块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统一陆块,进入了板内构造演化阶段。秦岭-大别造山带强烈的碰撞挤压作用使得北秦岭晚加里东造山带在印支—燕山早期进一步扩大,造山带北侧地区则主要表现为由南向北的挤压逆冲构造及递进变形序列:基底卷入的弧形厚皮冲断构造带→薄皮冲断构造带→逆冲前缘反冲三角构造→南华北背侧平缓构造带。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挤压构造运动控制了石炭系—二叠系及中-下三叠统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的形成。从目前盆内所见比较多、完整的背斜构造均发育这一层位,呈东西向展布,且两翼倾角不对称(南缓北陡),表明受力方向为由南向北挤压。另外,太平洋板块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对中国陆块东部的强烈北北西—北西向斜向俯冲,造成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构造发生转换,总体呈左旋压扭性构造应力场环境,郯庐断裂带发生大规模的左旋走滑活动,使豫皖块体发生翘曲,靠近郯庐断裂带的东部地区首先隆起并逐渐向西扩展,这种作用与区域隆升运动相结合,使得晚三叠世沉积盆地不断向西退缩,沉积中心不断向西迁移。

图2-2-5 拖谢地区负花状构造

东秦岭北侧复式前陆褶皱逆冲带以著名的“北秦岭北麓逆冲推覆构造”为代表。其前锋逆断层为“三门峡-伊川-临汝(温泉街)-鲁山”断层,它向西可连渭河地堑,向东可接“阜阳-淮南”逆冲断裂。断层上陡下缓呈犁式,南侧熊耳群、古生界和中生界依次向北逆冲推覆在侏罗系或三叠系之上,逆冲断裂带中卷入晚白垩世和古近纪地层。该带前陆褶皱不甚发育,而以顺层拆离滑脱为主,石炭系—二叠系煤层和侏罗系煤层是主要的滑脱层和拆离面,形成前进式逆冲推覆构造,属于典型的薄皮构造。

大别山北侧信阳以东地区,主要发育一种逆冲变形带(索书田等,1991),不发育典型的前陆褶皱逆冲带。大别杂岩向北逆冲在北淮阳变形带之上,信阳群向北逆冲在石炭系之上,石炭系向北逆冲在早古生代变质岩系之上。大别山北缘逆冲变形带总体上是向北逆冲,断层面产状较陡,多条逆冲断面构成叠瓦状组合形式(图2-2-6)。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北西斜向的俯冲进一步加强,断裂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活动,加之造山带右行走滑运动,南华北地区在这种多种应力场的联合作用下,早期形成的近东西向挤压褶皱冲断带或被改造或被复合,部分地区还形成一些走滑拉分盆地,形成了本区“南北分带、纵向叠置、东西分块”的初始构造格局。以周口坳陷为例,印支—燕山中期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运动,导致了五种类型的构造复合现象(表2-2-2)。

图2-2-6 大别山逆冲变形带构造示意图

F1.十堰-随县断裂;F2.信阳-霍山断裂;F3确山-肥西断裂;F4.鲁山-阜阳断裂

表2-2-2 周口坳陷复合构造类型表

纵观南华北地区不同方向、不同构造带的构造变形强度,以综合HF99—700、NHB07、XY239三条平衡剖面收缩量计算、残余地层分布统计和地层埋藏统计资料,确立了研究区构造变形强度差异(表2-2-3)。

从表2-2-3中可以看出,收缩挤压变形中,以南华北东段和西段作用最强,而中部相对较弱,因此,在其中段桐柏—遂平—上蔡一带,为东西两侧强收缩变形的过渡区。在该构造区,前中生界主要以断裂褶皱变形为主,而在东西两侧,则主要为断裂变形,形成系列断夹块样式。

2.构造层次与样式

根据构造运动、不整合、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可以对构造层进行划分。根据研究地层接触关系,以印支期界面为主要分界面,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地区可分为七大构造层(表2-2-4)。

1)前印支构造层:由前震旦系变质岩系、古生界地层以及少许三叠系构成,在研究区有着较好的出露。

该构造层经历过多期构造作用,具有复杂的构造变形特征。受后期构造作用,前印支期构造层以逆冲推覆和伸展构造为主要构造特征,而且该两类的构造特征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逆冲推覆主体位于义马-漯河-阜阳-凤阳断裂带以南,伸展构造位于以北。对于研究区两个主要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合肥盆地和周口坳陷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的差异,前印支构造层表现为不同的构造特征。合肥盆地前印支构造层构造线的方向以北西西向为主,同时还存在部分北东向构造。侏罗系之下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及上古生界均遭受印支期冲断叠覆。大致以六安断裂为界,其北为具有典型薄皮构造特点的卷入沉积盖层的叠瓦冲断体,其南为具有厚皮构造特点的卷入结晶基底的强烈冲断带。冲断体东西分异明显,由西向东叠瓦冲断片增多,单个冲断片变小,尤其以肥中断裂以北表现突出。以蚌埠-长丰断裂为界,其西为上元古界—古生界被全部剥蚀的结晶基底隆起带,东部仍保留有上元古界—古生界,造成此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印支早期至晚期的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由东向西依次碰撞拼贴直至完全碰撞有关,由此造成结晶基底强烈挤压缩短而强烈隆升剥蚀,从而缺失上元古界—古生界。盆地主要的构造样式为挤压构造,其次为张裂构造(逆反转构造)。挤压构造由南向北依次发育强烈褶皱带、基底冲断带、后缘冲断带、前缘叠瓦冲断带和前缘复向斜带,构成了完整的演化序列,张裂构造则表现为冲断层逆反转成正断层,发育后继盆地。

表2-2-4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构造层划分

南华北盆地中部坳陷带的周口坳陷是在华北地台南缘构造带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坳区,具有地台和陆内造山过渡变形带的双重构造特征。横跨华北地块、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紧邻北秦岭褶皱带。其形成与演化既受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控制,又受到中新生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及郯庐断裂系的影响。周口坳陷主体构造为北西西、北北东向,前侏罗系的上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三叠系均遭受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的伸展作用,受北西西、北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研究区内发育系列小断陷,与相邻凸起构成了盆岭构造。小断陷与凸起在空间上呈北西西向展布,同时受北北东向断层的分割,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即周口坳陷现今的构造格局,是受前侏罗系的构造体系的控制。

2)印支构造层:印支期作为研究区的重要构造演化时期,构造变形强烈,造成了三叠系的大量缺失,目前仅在研究区西段零星分布,因此对印支亚构造层的构造面貌不甚清楚,但在伊川县少许分布的三叠系均呈北西西向展布,反映该构造层的构造特征主体受南缘造山带所控制,以逆冲推覆为主。

3)早燕山构造层:早燕山亚构造层由下侏罗统构成,主体构造格局受前印支构造层所制约,整体构造走向为北西西向,为系列北西西向断层与其间所夹断夹块或褶皱所构成。控制下侏罗统分布的断层具明显的负反转性质,反映在下侏罗统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挤压环境,发生逆冲作用,部分下侏罗统被剥蚀,受后期伸展作用所控制,断层现今表现为正断层性质。

4)中燕山亚构造层:早、晚白垩世为研究区的一关键构造变格期,研究区由挤压环境转变为伸展环境,因此以该时期的不整合面作为中燕山亚构造层和晚燕山—早喜马拉雅亚构造层的分界面。在侏罗系和下白垩统中,下白垩统与上侏罗统亦为高角度不整合接触,而上侏罗统与中侏罗统为低角度不整合,甚至为微角度不整合,因此,将该亚构造层还可细分为中上侏罗统构造层和下白垩统构造层两个次级构造层。

(1)中、上侏罗统构造层:中上侏罗统构造层的展布受前印支构造层所制约,整体构造走向为北西西向,为系列北西西向断层所分割,其间为系列断夹块或褶皱,具有与下侏罗统较为相似的构造格局和结构特征。控制中上侏罗统的断层亦具负反转性质,早期中上侏罗统沉积时,断层为逆断层,造成部分地层缺失,进入晚燕山期后发生构造负反转。

(2)下白垩统构造层:下白垩统主要分布于合肥和信阳盆地,构造线为北西西向和北北东向,其中北北东向构造主要位于郯庐断裂的西侧。北西西向构造基本继承了侏罗系的构造特征,受基底断裂的控制,而北北东向构造则主要受郯庐断裂的影响。

印支—燕山中期多期构造事件与多幕次构造活动对上述四个构造层系进行多期次构造叠加与改造,形成挤压、走滑两类构造样式,以周口坳陷为例来进行说明(表2-2-5)。

表2-2-5 周口坳陷构造样式表

挤压构造样式:由于侏罗系及其以前的地层地震反射品质较差,加上后期的伸展作用,导致印支—燕山早期形成的基底卷入型的背冲和冲断构造组合难以识别,仅发育以下构造组合,主要有:①挤压背斜构造组合。该类构造主要是印支—燕山早期受南北挤压应力作用形成,其次是早白垩世末期、大仓房末期和古近纪末期坳陷回返时形成。这类构造的特点是构造形态宽缓、两翼倾角小且微不对称,轴向多为北西西向,如鹿邑凹陷中的大连背斜。②挤压断鼻构造组合。发育在缓坡、陡坡地带,与挤压背斜同期形成,一般规模小,数量大,如郭平楼南等构造。③断裂活动产生局部挤压形成的构造组合。该类构造发育在以断裂活动为基本特征的古近纪,断裂的发生和演化控制了该类构造的特征,如商水断裂,由于它的活动,下降盘下落时产生横向挤压,使凹陷南部地层翘起,形成与商水断裂走向平行的砖桥-双楼田断鼻构造带。

走滑构造样式:走滑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基底卷入型,大多发育于谭庄-沈丘凹陷和临泉-阜阳凹陷。叶鲁-新桥断裂在早白垩世的左旋走滑,以及早白垩世末的构造反转,形成了近北西西走向的正花状构造,断裂向上撒开,向下收敛成一支,插入基底,未切割上白垩统;商水断裂在古近纪的左旋走滑,以及古近纪末的构造反转,亦形成了近北西西走向的正花状构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