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杭州城市空间生态位

杭州城市空间生态位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苏州、杭州、无锡均在全国前10名之列。此外,涉及中心城市建设及强化同城效应事宜,皆为求得一个符合伦理要求的生态环境。以杭州为例,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杭州城市空间生态位_城市生态位论纲

一、杭州城市空间生态位

早在20世纪中叶,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提出了“大都市圈”(Megolopolis)的概念。所谓的大都市圈(或大都市带),不仅仅是单个都市区的过分膨胀或多个都市区的简单组合,而且有着质的变化的全新有机整体。它应该说是城市群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由中心城市布局的空间组织形式,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大中城市和地域共同组成的紧密一体化区域。它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促进城市间经济发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均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虽被列入世界六大都市带之一,但是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带,它还处于城市密集带向大都市带过渡的阶段。在这一地区,城市密集分布,城市辐射范围开始出现重叠,各城市间呈现一定的职能分工,主要城市上海脱颖而出,成为城市密集带的核心城市。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与周边地域连接起来,通过整体地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从生态位的角度而言,即自我“实现”有赖于生态系统整体的“实现”。否则,城市的发展将会失去基石,整体竞争力将会逐步下降,最终走向萎缩。

(一)长三角都市圈

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长三角区域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江苏和浙江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在地理空间上,长三角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形成以上海中心城区(600平方公里),上海市域(6340平方公里)、上海及周边苏州、嘉兴地区构成的长三角密集地区(1.2万平方公里)和长三角地区(10万平方公里)等四层空间圈层形态的架构。这一架构的形成依赖于区域内多中心的联合推动,其中特别是上海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的发挥,而反过来又推动了区域内各中心城市间的功能整合和产业分工。二是在经济空间上,区域经济内部应该形成层级有序、错落有致的产业嵌合布局,在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同时,有效解决产业趋同现象,避免其严重化。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具有四大功能定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2]

《区域规划纲要》确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六带”:“一核”即强化上海这个发展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上海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以促进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和竞争力提升。“六带”即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重点建设长江沿线发展带,建成特色鲜明、规模聚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基础产业基地和城镇聚集带;重点建设沿(杭州)湾发展带,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带和城镇聚集带,以带动长三角南翼发展;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积极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

《区域规划纲要》提出了长三角城镇体系发展的整体思路和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整体思路为:重点优化沪宁、沪杭沿线城镇功能,加快沿江、沿(杭州)湾城镇发展,做大沿海和宁湖(湖州)杭沿线的城镇规模,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重点产业发展布局为:做大做强石化、钢铁、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纺织轻工和旅游业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型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区域规划纲要》还提出了城市群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城市群内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长江)、沿湾(杭州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湖州)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太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按照提升区域整体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营造宜居城乡生态环境的要求,明确杭沪都市圈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科学进行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布局规划,促进杭沪城市功能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已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6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这16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1/10,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从人均GDP水平看,长三角区域的江浙沪为最高,人均GDP为全国水平的2.13倍。在进出口总额方面,江浙沪为1848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29.78%。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江浙沪为175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33.25%。而苏州、杭州、无锡均在全国前10名之列。随着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版图上最大的“闪光点”,“长三角”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全球眼光”。同时长三角的发展也为杭州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明了出路——即杭州的发展以及其未来发展规划是以依托长三角为前提的发展,离开这个前提,杭州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城市生存与发展诸要素

城市的发展规划之中,区位因素是必须首先考量的。此外,涉及中心城市建设及强化同城效应事宜,皆为求得一个符合伦理要求的生态环境。以杭州为例,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全市辖8区3市2县,市域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2009年末户籍人口683.38万,地区生产总值5087.5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4761元[3]。杭州市是长三角的“地理中心”,是沪宁(沪)杭沿线、沿湾、杭湖宁沿线3条发展带的联结点,也是沪杭、杭甬、杭宁三大综合运输通道的重要节点,在长三角、浙江省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45.82亿元,年均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98元。城市功能明显增强,“钱塘江时代”拉开帷幕,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44.2%提高到2010年的48.7%,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2010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35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86元,年均分别增长12.6%和11.5%。

表1 杭州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img12

资料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hzdpc.gov.cn/hzdpc/0301/14217.htm)

表2 “十二五”时期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img13

续表:

img14

资料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hzdpc.gov.cn/hzdpc/0301/14217.htm)

不过,未来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个质量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4],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杭州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杭州虽然在环保、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然而较诸国内其他名城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名城,还须经过很漫长的发展历程。比如,如何加快杭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杭州、苏州和上海同城效应,提升杭州区域发展水平,对于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携领长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mg15

图1 浙江在长三角经济总量的比重推移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我国大陆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平原,北连波光浩瀚的太湖,南濒“天下第一奇观钱江潮”钱塘江,西接千峰凝翠的天目群山,东距南太平洋东海200余公里。这里阡陌交错,江河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全市包括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临安五个县(市)和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滨江、萧山、余杭等8个城区,全市有33个街道、139个镇、95个乡、4000多个行政村,1000多个居民区。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向外扩张,尤其是余杭、萧山、临安等区块城镇建设相向发展,城市空间呈现连绵发展态势,同城化发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杭州的新发展,只能是符合其生态位的发展。

一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杭州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有它无可置疑的区位优势,也有它千百年的文化积淀。杭州三面环山,依江傍湖。北有贯穿京杭南北的大运河;南有沃野千里的杭绍平原;东有蜿蜒浩瀚的钱塘江;西有河港交错、桃红柳绿的西溪景区。早在4700多年前,举世闻名的“良渚文化”便在这里诞生,唐宋以降,“吴越”和“南宋”曾两度建都杭州。于是,杭州便有了“人间天堂”的美誉。

二是第三产业大有可为。杭州是一个经济大市、资源小市,缺地矿资源、缺港口资源、缺政策资源,没有大规模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特色鲜明。杭州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杭州拥有发展服务业的人才优势、环境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是发展服务业的“风水宝地”。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杭州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与上海、苏州等城市错位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完善对接。“九五”规划实施以来,长三角三大省市和16大城市都建成了一大批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综合交通项目,各行政区内的交通体系得到进一步整合。在“十一五”期间,为发挥长三角城市经济比较活跃、总量比较大、辐射比较强的优势,促进与周边省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高速铁路,不仅时速快、客流物流量大,而且节地、节能、高效、环保、舒适。未来20年内需要规划研究和尽快建设的重大项目,建设目标是建成并开通时速在300公里以上的宁波—嘉兴—上海—苏州—无锡—南京—马鞍山—芜湖—宣城—长兴—湖州—(或南京—合肥—铜陵—宣城—)杭州—绍兴—宁波环长三角12城市的双向高速城际列车,形成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交通圈。

四是社会生活联系紧密。长三角地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通勤、交往及跨市居住、就业、消费等日趋频繁,教育文化资源共享逐步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协作逐渐增强,体育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民间艺术来往日益密切,随着社会事业和公共事务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成果不断显现,“杭沪生活圈”初步形成。

五是同城发展成效初显。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最先明确提出竞争力的核心是“集群”这一概念。同城效应,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融为一体,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同城效应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

(三)生态杭州的战略定位

就全球经济和世界经济格局而言,环太平洋地区是21世纪发展的重点,是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场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具有优越的环洋区位和交通、科技、文化优势,将崛起为环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大都市区,成为我国建设国际大城市的首选地区。未来杭州应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首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同城化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和谐城乡,开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同城化发展道路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高端发展战略取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杭沪创新圈和浙江科技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世界级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引领长江三角洲乃至华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引擎。

在沪杭宁都市圈中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建立健全同城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同城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全方位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携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依托上海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建设,形成高度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资源配置、决策管理和产业创新功能,逐步确立国际性金融、贸易、会展、交通、科技、文化中心地位,发挥杭州的综合性门户城市的优势,创新对内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机制,全面加强与发达国家和重要地区的经贸联系,推进与日、韩等国紧密合作、融合发展,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提升杭沪都市圈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枢纽地位,构建接轨世界、服务全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努力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区和国家重要综合性门户区域。

1.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到2020年)初步实现同城化。带动和携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能力有显著增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转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轨道,高端产业不断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互利共赢的科学发展局面基本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均GDP达10万元人民币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开放便捷和安全有序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成,市政、信息、能源、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联网,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港、杭州新客站等枢纽型基础设施在更大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杭沪城市功能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空间利用效率提高,交界地区同城化先行先试取得重大突破,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功能显著提升,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00公里,每新增亿元GDP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资源共建共享,产业空间布局基本协调,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新格局基本形成,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5%,绿色优质生活圈初步建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率先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等领域资源协作共享,社会保障、就业、人才等领域服务基本实现一体化,城市管理、社会治安、人口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基本实现同城化。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第二阶段(2000年到2030年)全面实现同城化,率先实现现代化。区域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工科学合理,基础设施体系联网,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社会事业发达,公共服务均等,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优质生活圈全面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经济社会全面融合,科学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强大,跻身世界较发达地区行列,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区,携领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人均GDP比2010年翻一番,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城镇化水平达9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总体发展空间格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体系由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城市。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城镇分布密度极高的地区,在10万平方公里内有大中小城市54个,建制镇1000多个,且城市等级序列较为完善。沪宁、沪杭铁路、沪宁杭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沿海地带已经成为本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轴线。目前,长江三角洲已基本形成了由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组成的在数量上呈“宝塔型”的六级城镇体系。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核两翼两主轴”。处于核心地位的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已初具框架,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城镇体系的组织者和支撑点。上海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及城市职能的建设与提升,必将强化其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从而将整个区域的城镇体系组织和带动起来。以杭州为中心的浙北地区以及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地区是这个城市群的“两翼”,是中心城市的影响向外扩张、吸收和重组时的空间载体和产物。两主轴是沪宁、沪杭甬(宁波)高速公路,是上海向两翼辐射的主要空间经济轴线,沿海大通道的建成将进一步强化上海的辐射作用,使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格局演化为“反K形—网络状”的空间格局。

(1)杭州与上海的关系。杭州与上海的关系是一种领域互补、产业分工的关系,由于空间范围、区位条件、资源分布、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文化传统、市场偏好、地理位置方面的相似性,使得沪浙两地的经济天然具有产业分工和互补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利用上海的集聚—扩散效应来拉动自身的发展,培育了自身的市场实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路径主要通过上海承接国际资本的溢出效应、利用上海作为商贸中心城市的市场效应以及产业转移和科技人才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上海的发展构成了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发展杭州经济需要继续打“上海牌”。但是,必须认识到,杭州利用上海的资源,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发展能力,当杭州的经济发展势头好于上海时,我们对上海的资源吸收就会大于资源输出,反之,我们的资源输出就会大于资源输入。从这个角度讲长三角一体化,对杭州来说是一种压力,也是动力,在新的五年规划期间,杭州有必要利用这种外部的压力和动力,加快杭州产业升级步伐。积极接轨上海并与其保持密切的合作,形成一种“趋同求异、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合作竞争战略格局,以达到互利共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就是要发挥杭州自身的生态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打造新的增长极、提高首位度,就是要使杭州成为长三角经济中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综合服务功能最全、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综合型中心城市之一,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加快提升杭州对全省和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贡献率,增强其辐射力,确立其经济中心地位,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5]

(2)杭州与南京的关系。杭州与南京的区域经济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竞争中的合作关系,属相近生态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上海资源的竞争,二是市场的竞争。由于两省在比较优势、发展阶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方面的相似性,在市场上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但是必须看到,这种竞争其实更多地具有正面效应,它对竞争双方形成市场差别化发展优势,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纺织服装领域、机械电器领域,都已经出现这种在产业集群、市场区隔、产品定位方面的差别化发展、专业化分工的格局,也就是在竞争中存在合作,在合作中孕育竞争。三是要素资源的竞争。杭州和南京在争夺上海资本溢出的同时,也在积极地争取国家层面的资金和外国的投资;同时,基于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江浙对高端人力资本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四是腹地资源的竞争。如安徽、江西等都临近江浙地区,是长三角的腹地,伴随着区域间产业转移,江浙两省在腹地的要素资源争夺也是在所难免的。

市场经济下的有序竞争将促成合作与发展,进而形成各自的差别化优势,特别是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两大经济区域,杭州与南京在互相竞争中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这种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民间领域的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政府层面的分工与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双管齐下才能实现,而且,这对江浙两省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国务院长三角规划把杭州确定为特大城市(明确提出杭州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在市区常住人口不超过700万),明确要求杭州等中心城市要增强城市功能,要完善和提升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杭州科技优势和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一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四中心”(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一圈”(杭州都市圈)。杭州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按照“一基地”、“四中心”、“一圈”的城市功能,规划好杭州“十二五”城市功能定位及布局好发展空间。要突破行政区划在区域一体化的概念,进一步提升杭州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错位发展,扩大辐射半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3.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杭州都市经济圈在空间结构上,目前初步形成了圈层加放射轴线的空间框架,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圈层形式。同时,受地形和交通通道的影响,杭州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主要呈轴向伸展,区域空间发展呈轴线结构。

杭州都市经济圈,包括杭州市以及嘉兴、湖州、绍兴三市近杭地区,呈现以杭州市区为中心,杭宁、杭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及104、320国道主要交通走廊为轴线的圈层状结构。杭州都市经济圈中四个主要城市杭湖嘉绍,以占浙江省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近二分之一的GDP,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态势呈现出以民间自发合作为主、政府推动为辅;以产业分工协作推动为主、基础设施对接为辅:以县(市)、区级政府(下沙开发区、萧山和余杭等区与6县市)推动为主、市级部门推动为辅的“三主三辅”格局。

(1)“5411”的现代产业体系。杭州都市圈在划定了环杭州湾产业带、沪杭高速公路产业带、杭宁产业发展带、杭徽高速公路产业带、杭金衢高速公路产业带、杭千高速公路产业带、环太湖产业发展带等七条产业发展带的同时[6],提出打造“5411”的现代产业体系。所谓“5411”的现代产业体系,包含“5”大支柱性产业集群、“4”大生长性产业集群,“1”手发展现代服务业,“1”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2)一城七中心。

①旅游休闲中心;

②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③创新创业中心;

④综合交通物流中心;

⑤先进制造业中心;

⑥服务业中心;

⑦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目前杭州都市圈已经初步实现“八个一体”,即:社保一体化、公交一体化、邮政一体化、通信一体化、区域旅游一体化、产权交易一体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重点工业发展规划一体化。

——社保一体化。民生保障一体化重点之一便是推动社保一体化。根据《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2008—2013年)发展规划》,杭州都市经济圈将推进社保卡“全国通用”在圈内先行。今后,都市经济圈将借鉴这一模式,探索医保互通新办法,从政策、技术、管理、服务上寻求突破,为区域内人员交流、异地提取养老金和就医结算等提供便利。

这一改革,不仅将方便百姓,更可以解决老年人异地养老的后顾之忧。这样的变革,将会让其他基本生活消费较低的城市从中获益——异地养老,给房地产业、医疗单位、社会办养老机构等带来不少的发展机遇。

2009年,杭州将进一步扩大与湖嘉绍及其他周边城市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确保都市经济圈内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新增3家以上。

——公交一体化。杭州将借鉴与德清、萧山、余杭公交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步开通杭州市区至市域5县市和海宁、桐乡、安吉、诸暨、绍兴等5个节点县市的公交线路,统一公交卡的使用,努力实现公交一体化。2009年,杭州将加快推进富阳、临安、安吉、海宁、绍兴等地公交一体化进程,并力争到2010年底全部开通杭州至其余节点县市公交线路。

——邮政一体化。邮政一体化将在中国邮政EMS主品牌下,打响“同城速递”品牌,实现邮政快递“一日达”。此外,还将统一杭湖嘉绍四城市报纸、特快、信函、包裹等的投递时限和服务标准,实行同城待遇。邮政快递“一日达”项目在2009年已启动。

——通信一体化。通信一体化将以定向长途优惠等方式,推进圈内城市及节点县市与杭州实现固定电话同城化,并通过漫游包或省内漫游优惠等方式实现杭嘉湖绍四城市移动电话同网同价。此外,争取共同的长途电话区号也是一个主要的工作内容。都市经济圈内移动用户可通过漫游包、省内漫游优惠等方式,先获得一定的通信优惠,渐次在与杭州电信实现同城化方面取得突破。

——区域旅游一体化。依托杭湖嘉绍四城市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合作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打造旅游信息平台,实现圈内互为旅游目的地、互为旅游客源地。都市圈内市民卡旅游一体化,凭借圈内的市民卡、身份证、户口簿、暂住证、学生证等,在相关景点旅游时享受五折的优惠。今后,圈内百姓出游,还将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

——区域市场一体化。产权交易、金融市场及重点工业统一规划。杭州、嘉兴、湖州和绍兴都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型综合、专业批发市场,杭州都市经济圈节点县市也拥有众多特色专业市场。同时,各种城乡集贸市场也星罗棋布。市场一体化将使未来的市场建设布局更加合理,避免近距离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扩大特色市场的辐射范围,每一个市场的经营户都将从中获益。

首先,市场一体化集中体现在产权交易的一体。杭州都市经济圈还将整合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统一产权交易规定,逐步形成覆盖经济圈的一体化产权交易网。

其次,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杭州都市经济圈也非常重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今后,经济圈内将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同城汇兑、拆借业务,推动杭湖嘉绍四城市间商业银行票据交换业务和银行卡、POS机、ATM机、金融IC卡系统的同城化。对于四地百姓而言,这样的变化将减少金融业务成本和中间环节,更省钱,更便利。同时,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也将更加便利。

其三,产业布局与发展一体化——都市圈统一规划重点产业。都市经济圈致力于构筑一个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也是今后重点扶持的对象。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将吸引更多外地人才,这些,无疑将给物流业、仓储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交通发展空间格局

“十二五”期间,杭州将继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加强“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两岸”生态景观规划、保护和建设[7]。以杭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交通干线为依托,以城镇空间为基础,形成“拥江依湖、三区三态、一主三副、两翼三极、组团强镇、网络都市”的市域空间总体布局框架[8]。构建“中心城市(杭州市区)——中等城市(五个县市)——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功能配套、以大带小、节约土地的网络化、组团式城镇规划体系。

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三副六组团”、县(市)城、中心镇特别是新城转移,优化市域空间和生产力布局。建成“三纵五横”快速路网,初步形成主城区轨道交通重点骨干线路,推动轨道交通向五县(市)和杭州都市经济圈延伸。建成钱江通道及接线(钱江大道)、杭长高速(杭州至长兴)杭州段及延伸线(吉鸿路)、之江大桥(钱江七桥)、萧山机场路、杭新景高速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段、江东大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9]、临金高速[10]、千黄高速[11]、望江路过江隧道等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建设。基本建成“三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骨架具体建设规划和进度。加快杭长、宁杭、杭甬、杭黄铁路专线[12]和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使杭州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5.主体功能区划

主体功能区划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

按照杭沪区域总体发展战略部署以及产业、交通和生态空间格局,统筹考虑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包括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等等,并整合已有规划,合理划分:(1)核心提升区;(2)调整优化区;(3)重点拓展区;(4)适度发展区;(5)限制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明确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开发建设有序性,努力实现都市圈空间结构一体化、总体功能最优化和整体效能最大化。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环杭州湾和温台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密集区,以及金衢丽地区开发强度较高的城区。主要任务是优化城镇与产业空间布局,提高整体开发效益。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和创新功能,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严格限制低水平盲目开发和空间扩张;加快卫星城镇培育,吸纳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的合理转移;构建城市(镇)间生态廊道和绿色开敞空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产业优化、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城市群。该区是杭州都市圈的核心载体,发展引领都市圈发展与能级提升的高端服务功能,完善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建成辐射和带动杭州都市圈乃至更大区域发展的行政外事、商务会展、商贸金融、科教文化和创新中心,集中反映城市功能和现代都市文化品质,增强杭州都市圈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园区)、城市新兴工业功能区块,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和临港工业发展区,金衢丽地区具有开发前景的低丘缓坡和河谷盆地。主要任务是实现高起点的规划与建设,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加快人口的有效集聚,力争形成若干新的产业高地和城市新区。该区是支撑杭州都市圈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培植壮大产业功能区,合力确定开发强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创建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环境,推动杭州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

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森林覆盖地区、江河水系源头地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任务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着力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转移,精心选择少数条件较好的陆域和海岛进行点状式集约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该区是杭州都市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乡,承载区域集聚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发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人口和产业集聚水平,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与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宜居宜业环境,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杭州都市圈区域功能、产业和人口布局优化。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是指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主要任务是依据法律法规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该区自然限制条件大、生态功能极其重要,承担维护杭沪都市圈生态安全、保护自然文化景观、提供休闲游憩场所等重要功能,需逐步引导人口、工业向区外转移,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各种开发建设行为,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加强生态建设,适时适地设立“不开发区”,增强生态功能,适度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