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城市生态伦理研究

中国城市生态伦理研究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中国生态研究会设立城市生态伦理专业委员会。这一阶段,中国城市生态伦理研究已由静态描述走向过程分析和动态机制研究。随后,从事城市生态伦理研究的任务愈来愈繁重,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市生态研究呈现方兴未艾的态势。
中国城市生态伦理研究_城市生态位论纲

二、中国城市生态伦理研究

(一)研究历程

我国的城市历史漫长,与农业文明同步;但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发展却是十分滞后的。新中国成立之前,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仅仅是“大”与“小”而已,城市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片空白。城市生态研究在我国更是20世纪末才开始兴起。最初,我国生态研究工作者学习苏联的经验,将生态研究划分为自然生态研究和经济生态研究,自然生态研究方面关涉生态哲学自然辩证法;经济生态研究关涉城市经济社会。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以农业为主,农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农业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因此,全面的生态研究,包括经济生态研究的重点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城市生态研究是生态研究体系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规划工作受到重视并且得以普遍开展,带来了城市生态伦理研究工作的迅速繁荣,80年代末达到有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大量有关的论著出版。1994年,中国生态研究会设立城市生态伦理专业委员会。

我国城市生态研究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

1.城市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及中观研究,如国家和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系统的研究。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宏观和中观研究不断深化,微观研究开始增多,如对城市内部交通、环境、用地、就业、空间结构的研究。这一阶段,中国城市生态伦理研究已由静态描述走向过程分析和动态机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数学方法逐步被运用于城市生态伦理研究,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使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2.城市生态研究的跨学科趋势

城市生态研究旨在从各个层面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剖析城市地域结构及其性质、规律和功能方面的发展模式,建立合理的空间布局的实体,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而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又包括了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优质化。然而,要深入开展这些研究,城市生态研究的自身准备稍显不足,于是城市生态研究开始与生态研究其他分支学科和相邻学科交叉。这种交叉是在多层次上进行的,包括对理论体系、方法论和结论的引用、移植和交叉。通过学科的交叉渗透,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3.城市生态伦理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而增多,城市研究自然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城市生态伦理的研究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城市生态研究主要限于一些综合性大学及有关科研院所,开设了城市环境伦理性质的课程,举办城市规划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人才,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和相关研究工作。随后,从事城市生态伦理研究的任务愈来愈繁重,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市生态研究呈现方兴未艾的态势。

(二)研究领域

1.城市化研究

我国的城市化研究最早是以社会学为视阈展开的。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地区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创造积极性,不仅在很短的时间里改观了农村地区的面貌,而且由于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参与城市建设,从而大大加快了城市建设的速度;同时,随着户籍制度的放松,人口迁移和流动量增加,城市生态研究界与人口生态研究界一起,广泛开展了人口迁移等课题的研究,重点侧重于人口迁移特点、原因及其变化的研究,包括迁移量、迁移方向、迁移类型、迁移构成、迁移原因等方面。鉴于城市中暂时性人口的迅速增加,学界又对暂时性人口的现状、特征、结构、类型、成因、对策、发展趋势等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近年来,出现了生态学视阈下的城市文化研究等理论成果。

2.城市发展研究

我国长期采取“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的方针,1980年又明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场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辩论在学术界开展起来。讨论中,众说纷纭,各家观点分歧较大,分别有小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和中等城市重点论,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不应该是“规模政策”。同时,理论界还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了小城镇的功能结构、战略地位、小城镇分类、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与政策等,并对中国大城市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大城市发展规律、内在机制进行探讨。

3.城市体系研究

一是着重传统的研究领域,包括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等;二是着重城市体系更深一层的研究,即城市群体研究,包括城市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分布特点、形式、动态过程和空间结构特征等。城市生态研究者一般采用数学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演变,建立全国城市体系、分省区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模型;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和人口、工业、交通等影响因素来研究城市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对城市基本职能进行划分,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特征,探讨城市职能地域组合类型;从分析区域城市化程度、工业、交通布局、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以及城市体系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等方面着手,探讨区域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影响因素、发展前景,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经济特区、东部沿海地区、港口城市的带动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为了抢时间争速度,迎头赶上世界发展潮流,中国采取了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差异迅速扩大,沿海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城市密集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生态研究工作者开展了城市群体研究,包括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类型、特征、发展模式和趋势,以及城市群体的实例研究。

但是无论是什么区域的城市,也无论是否属于城市群,有关城市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都是不可回避的;实际上,这些方面的研究,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停留在介绍国外理论的水平上,而对国内城市的研究几乎是乏善可陈。近几年来才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呈现为两大板块:一是有关中国城市形态研究,是从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等角度对中国城市形态发展演变作动力学机制的探讨;二是有关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功能分区和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方面。

改革开放带来了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和贸易的大发展,促使城市生态研究展开对城市市场空间的研究,但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内部商业网点结构分析。这些研究均是采用数学方法,对商业中心的规模、结构和等级体系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商业企业区位布局的意见,或建立城市商业中心系统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与该系统发展规划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事务活动愈益活跃,城市中心商业区(CBD)的特征日渐鲜明,影响渐大,因而逐渐开展了对CBD的研究,包括CBD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等。同时,城市生态研究者还与规划师一起,参与了旧城改造的基础分析工作,探讨旧城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提出旧城改造、旧城维护的构想和对策。

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方面,仅有少数学者介绍过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和实例分析,并用数学方法研究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要集中在识别影响社会空间结构的因素、社会空间形成的机制,以及社会空间的类型方面。另外,对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主要运用西方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我国个别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意象空间的类型和影响意象空间的因素等。

【注释】

[1]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主编:《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2]参见本书第七章第三部分:生态园林城市——以安吉为例。

[3]周膺、吴晶:《生态城市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4][美]丹尼尔·A.科尔曼,梅俊杰译:《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的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