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进玉溪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径

推进玉溪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径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着力点应放在结构调整力度上,通过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产业结构调整,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价格企稳,企业盈利能力恢复,以达到实现转型再平衡。紧紧围绕“两红”集团整合、统一的改革发展战略,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对接和争取,全力支持红塔集团推进卷烟品牌战略结构调整。抓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打造全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家禽生产基地和畜禽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推进玉溪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路径_社会科学专家话玉溪

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着力点应放在结构调整力度上,通过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产业结构调整,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价格企稳,企业盈利能力恢复,以达到实现转型再平衡。

(一)着力推进工业“产业链协同创新

1.以“精细特色化”为方向推进烟草工业升级

牢固树立“烟草兴、经济兴”的思想,支持云南中烟公司进一步推进烟叶和卷烟产品结构调整,继续坚持做大、做精卷烟骨干产品规模,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卷烟产业基地。紧紧围绕“两红”集团整合、统一的改革发展战略,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对接和争取,全力支持红塔集团推进卷烟品牌战略结构调整。推进卷烟配套企业“二次”创业,加大技改和产品研发力度,提升产品配套水平,巩固提高与红塔集团配套份额,加快配套企业技改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升与卷烟企业配套的能力。深度挖掘消费者的需求热点,开发适销对路的卷烟新品种,不断丰富和完善“玉烟”特色品牌产品体系。

2.以“集群高端化”为方向推进冶金产业升级

发挥面向西南开放优势,按照矿产资源、能源和市场“三头在外”的经营模式,适度发展钢铁产业。以玉溪钢铁集团为载体,加快矿冶产业重组整合步伐,建立集群发展产业优势;在建立钢铁产业联盟的基础上,推进建立钢厂直销平台,直接跳过代理商,为用钢单位提供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拓宽钢材市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支持改造升级,淘汰过剩产能,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结构用钢、耐候性钢、汽车结构用钢、热轧特殊钢等高端产品。合理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有序新建铜、镍等资源接续基地,发展铁、铜、镍深加工产品。

3.以“基地一体化”为方向推进磷化工产业升级

以澄江、华宁工业园为依托,大力推进基地化布局,提高投资效率,形成集群效应;推进一体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耦合集约程度。改造提升现有磷复肥产业,大力发展食品级、电子级、医药级精细磷化工产品和氟碘化工产品。推动磷化工产品产业链从上游、中游向下游的洗涤剂、金属表面处理、工业水处理、建筑工业、医药、塑料增塑剂等领域延伸。

4.以“绿色生态化”为方向推进建材产业升级

加强新产品研发,大力发展高标号水泥、中高端装饰石材、钢结构、预制部品等新型建材产品,培育新型建材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开展水泥错峰,生产实施水泥窑燃料替代推进计划,推进水泥窑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化石燃料;积极推进木竹材料及其废弃物、粮食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工业废渣、尾矿及建筑垃圾等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总量。建材行业要发展绿色建筑结构件、绿色墙体产品部件、绿色屋面系统材料及产品、绿色门窗产品、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材料和产品等。

(二)着力推进农业“价值链整合提升”

1.以“强精品”为重点推进烤烟产业升级

大力发展有机烟叶生产,建设中国一流的清香型烤烟基地。保持优质烟叶种植面积的稳定和轮作,建设一流的烟叶生产基地。以新平、华宁、峨山、易门、江川、澄江、通海、元江等县区为重点,以优质、高效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提升和巩固150万亩基本烟田,确保年优质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收购量稳定在150万~200万担。全力保障红塔集团优质原料需求,确保烟草产业支柱地位不动摇。

2.以“稳生产”为重点推进粮油产业升级

以稳定为主,继续做好粮油生产。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以新平、华宁、峨山、易门等县区为重点,以优质、高效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建设150万亩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抓好“双低”油菜生产,确保本地油菜加工龙头企业的原料供给,促进玉溪油脂产业由主要依靠草本油料向主要依靠木本油料转型。以峨山、新平、易门、江川等县区为重点,以优质、高产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建设20万亩优质、高产油菜籽生产基地。

3.以“提品质”为重点推进果蔬产业升级

做强生态蔬菜产业。稳定和控制100万亩蔬菜的种植规模,转变发展方式,以降低蔬菜生产对重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做优、做强蔬菜产业为目标,以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发展生态种植为抓手,逐步引导蔬菜产业向适宜区集中;积极推广蔬菜有机种植技术、绿色种植技术、节肥增效技术、立体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促进蔬菜产业向生态、安全、高效方向发展。

做大生态水果产业。积极发展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突出的水果产业,扩大生态水果种植规模,调整水果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柑橘芒果、火龙果、香蕉、荔枝、龙眼、青枣、葡萄、蓝莓等受市场欢迎的水果,使水果产业成为继烤烟、蔬菜之后又一种植业主导产业。

4.以“顺市场”为重点推进中药材产业升级

优化区域布局,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土地成本过高对药材产业发展造成的短板效应,利用部分药材植物对光照要求不高的特点,缓解药材种植与其他高效农作物争地矛盾,提高药材种植效益。重点发展芦荟、露水草、龙胆草、金银花、灯盏花、三七、除虫菊等中药材,鼓励林农积极发展林下药材种植,打造一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和示范性民族药种植及良种繁育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生物药业健康发展。

5.以“创特色”为重点推进花卉产业升级

充分发挥玉溪在花卉栽培方面的自然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转变花卉产业发展方式,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齐抓,做美、做强花卉产业。要围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建立以鲜切花为主导,观赏苗木、地方特色花卉、花卉育种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扩大洋桔梗、食用玫瑰种植基地。建立航空专线和陆路冷链运输相结合的现代花卉物流体系,促进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巩固“云南花卉在玉溪”的优势地位。

6.以“调结构”为重点推进畜牧业升级

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抓手,大力扶持发展规模养殖,以生猪及蛋鸡规模化养殖推进全市畜牧业从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稳定生猪生产和能繁母猪保有量,提升优质种猪标准化养殖能力,培育规模养猪、养牛、养羊大户。积极发展禽蛋业,针对生态禽蛋品质好、不愁卖的特点,继续扩大产能。抓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打造全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家禽生产基地和畜禽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三)着力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精品化发展”

1.以“文化玉溪”为主题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推进旅游文化建设融合发展,将聂耳音乐文化做成精品,将米线节、水果文化旅游节、花腰傣文化节等特色演艺、节事打造成品牌,加快发展陶瓷、江川铜文化、通海银饰品产业、民族刺绣产业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品业,加强工业设计服务、咨询营销服务和文化创意策划等服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印刷包装、文化信息服务、歌舞演艺等文化产业发展。

2.以“庄园玉溪”为主题打造产业旅游精品

推进文化旅游与产业建设融合发展,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工业跨越发展,综合开发提升以红塔工业旅游、玉溪庄园、褚橙庄园、樱花庄园、竹园等为代表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

3.以“生态玉溪”为主题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精品

推进文化旅游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围绕“美丽玉溪”建设,推进“三湖”环境整治、湖滨生态旅游、生态公园、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开发建设,着力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精品。

4.以“科技玉溪”为主题打造智慧化旅游精品

推进文化旅游与科技建设融合发展,以旅游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途径,打造“旅游管理智慧化、旅游服务智慧化、旅游营销智慧化”等方面的智慧旅游精品。

(四)着力培育“行业高端、技术前沿”的新兴产业

1.以“高精尖”为方向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以研和数控机床、太标集团、上海电气风电设备、蓝天重工、通海CY集团等60户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为依托,做强铸造产业,做大数控机床产业,做精五金及制品业,做专电力装备产业,做特农机和工程机械产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支持发展电动车。建立覆盖产品生命全周期的智能化工厂,争取创建一批国家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

2.以“云治疗”为方向培育医药健康产业

依托沃森生物、维和制药、达利食品、斯贝佳生物医药及食品企业,积极推进沃森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植物原料药、民族药、中成药、化学药、生物疫苗,形成区域医药经济产业集群。立足玉溪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传统特色食品、生态食品及现代食品工业,推动以绿色健康消费品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结合大数据的技术基础,以“云治疗”为方向,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云、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健康,健康医疗大数据、医药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智能医疗设备等产品和服务,打造“云端”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发展高地。

3.以“信息化”为方向培育现代物流产业

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智慧物流云、智慧交通云、电子商务云建设,打造全市统一的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活发物流、金水国际物联港、九溪润特物流、玉溪交运、玉溪通力等重点企业,以研和综合物流园区、通海农产品物流园区等为重点,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转型、加工型现代综合物流枢纽。

4.以“前瞻性”为导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公司,加快通信运营商领域建设,依托云南掌赢天下、慧达万里、中磷磷资源交易等科技公司,加快商务建设,加强与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企业合作,全面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抓好“无线城市、智慧玉溪”建设,推进国家信息消费城市、信息惠民城市、“宽带中国”“宽带乡村”工程,优化信息产业空间布局,把玉溪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语种呼叫中心,大数据产业基地,全省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

依托贵研铂业、蓝晶科技、太标太阳能、汇龙科技、中广核等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大力发展光电子、太阳能光热应用,建设西南最大的太阳能设备基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开拓电动助力车和电动汽车市场,积极发展光伏储能电池,推动大容量动力电池产业化。加快稀贵金属资源再生科技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玉溪风能、水能、太阳能资源优势,建成全省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五)着力培育“质量高、效率优”的要素供给新系统

1.以“盘活市场”为重点推动资本供给多轮驱动

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深度、广度,创新交易品种发展商业信贷、融资租赁、金融租赁、融资担保、保险融资等方式,激活间接融资市场;发展股权融资、股权交易、股权质押、PPP合营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激活直接融资市场。针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制订专项应对预案,以市场化手段加强资本风险监管,完善监管机制,逐步形成成熟、完备的资本市场。

2.以“培育转化”为重点实现技术供给量质双升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势,加大创新平台的培育和引进,着力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培育创客空间或创客实践室;引导企业引进建设高水平的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研发载体。改革创新体制,完善创新生态,市级层面制定出台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办法,创新技术转化鼓励办法,打破技术转化的制度障碍;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平台,扩大市级技术交易市场规模,畅通技术转化的体制渠道,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最终实现技术供给的量质双升。

3.以“放松约束”为重点提升人力供给质量

通过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等系列制度的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升劳动力供给层级和供给质量。重点是理顺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三个“关键少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保护产权、知识产权使企业家既有实际“恒产”又有经营“恒心”;通过激励制度的改革,使创新人才既有荣誉的“面子”又有收入的“里子”;通过党纪规范和考核提拔制度改革,使各级干部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充分激发三个“关键少数”干事创业的激情。

4.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结构,加快实施有利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用地政策,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业用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集体性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等系列制度的改革创新,优化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结构,盘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改革土地供应主体,打破政府垄断供应局面。推进土地供应主体多元化,创造出真正负责任的市场交易主体,让土地使用者作为主体来上市交易。提升土地配置效率,逐步形成土地资源按照市场需求、配置效率更优的土地供给体系,从而全面提升经济效率。

(六)着力培育“活力强、环境优”的市场新体系

1.以“减管制”为重点建立廉洁高效政府、强力落实政府

强力落实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系列制度改革,推进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政府对市场、企业和个人的管制,建设廉洁高效的现代服务型政府,激发个人的积极性,推进企业的发展,促进市场的发育,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构建“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2.以“减垄断”为重点推动形成开放化经济系统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严格市场标准,降低各行业、各经济性质企业的准入门槛,适应新形势制定《垄断性行业竞争性业务开放清单》,在竞争中提高各市场对内资、外资、国有、民营等不同类型企业的开放程度,大幅减少各个领域的垄断特权,鼓励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同时,严肃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在企业治理、会计准则、技术专利等制度方面与国际对接,进一步提升玉溪市经济的对外开放度,提升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以“减成本”为重点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点围绕降低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电力、物流、税费、经营等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活力,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采取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探索“阶梯降费”机制、建立电力置换交易机制等方式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采取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物流技术创新、“互联网+物流”等方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切实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现有收费体系、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管理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