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分层标准的冲突论观点

社会分层标准的冲突论观点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与此同时,赖特提出了造成剥削的其他两个因素,即组织资产和技术资产。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在美国社会学界非常受欢迎。吉登斯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代价流动和代内流动类型及其封闭程度促成基本的阶级体系的形成,这三个阶级体系包括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结构的特征。
社会分层标准的冲突论观点_美国移民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基于冲突论视角

1.冲突论者分层理论的演变

(1)马克思的一元分层观。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对经济方面生产关系的界定决定了他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框架,即在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中,只存在两个主导的阶级,他们分别是属于被统治阶级的劳动者与依靠剥夺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统治阶级。可以将这种分类结果归为一元论,即将阶级视为划分社会结构的唯一标准,这种简单分类模式是捕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理想类型。虽然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还存在其他阶级,但马克思认为,这些阶级最终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消失,因为社会最终会形成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直至无产阶级消灭资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一统。但是时至今日,马克思的预言尚未实现,相反的,无产阶级人数逐渐减少,并逐步被中产阶级所取代,这就使得其追随者不断调整、修正马克思的观点。

(2)赖特的“剥削”及“中产阶级”概念。作为马克思忠实追随者的埃里克·奥林·赖特,坚持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提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阶级是由关系而并非由等级来确定;阶级的中心轴处于生产的社会组织而不是处于市场中;阶级关系的分析是根源于剥削关系的考察而不是劳动技术分工或是权威关系。[19]赖特认可马克思所提出的阶级结构决定阶级意识和阶级形成的观点,但并不认为前者是社会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唯一因素,相反,其他机制,如种族、民族、性别、法律制度等都在发挥作用。[20]同样的,赖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即阶级是由生产领域中的社会关系来决定,基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而形成的剥削关系是阶级划分的基础,这些被赖特称为资本资产。不过与此同时,赖特提出了造成剥削的其他两个因素,即组织资产和技术资产。从赖特的枟阶级枠一书中可以看出其思想和观点的转变。在其早期的阶级分析框架中,他还是坚持一元的分析框架,强调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阶级分类。而枟阶级枠第二版的分类标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是否占有生产资料为唯一的划分标准转向三元的分类标准,这种分类的取向越来越向新韦伯学派的阶级理论靠拢。根据这种标准,赖特提出了中产阶级的概念,这个阶级处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这一结论不仅促使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发展更适应社会现状,更推动了其他许多国家的社会学者尝试通过增加中产阶级这一阶层进行国际化的比较研究。

(3)布迪厄的“场域”概念及三种资本形态。虽然受马克思影响很大,但布迪厄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的社会只能用阶级和由阶级决定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模式来分析;相反的,他更多地关注教育和文化因素的独立作用,强调社会正规教育的重要性。他用“场域”概念取代阶级分析范式。布迪厄说,资本依赖于它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场,并以多少有些昂贵的转换为代价,这种转换是它在有关场中产生功效的先决条件。资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的形态。一是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它是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的。二是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文化资本能转换成经济资本。这里强调文化资本的经济效应,文化资本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三是社会资本。它是以社会义务(“联系”)组成的。这种资本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是以某种高贵头衔的形式被制度化。[21]从布迪厄的分析看,他认为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经济资本,可见布迪厄对经济水平的重视,其中的社会资本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声望,或者社会关系网络。

2.分析冲突论的多元分层观

代表人物包括戴维·洛克伍德、安东尼·吉登斯、弗兰克·帕金、约翰·戈德索普等,这些学者重新阐释和发展韦伯的阶级理论,构建不同于传统多元分层取向理论。

(1)韦伯的多元分层观。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在美国社会学界非常受欢迎。虽然他也认为阶级是由经济来划分的,但除此之外,与市场有关的职业技能等因素也可以在无财产的人中间进行分配。因此,单凭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来划定阶级地位的做法过于简单化,所以韦伯在阶级划分方面提出了技能和教育的重要作用。实际上,韦伯在枟阶级、身份和政党枠一文中就指出了他对社会分层秩序的看法,即法律秩序、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秩序,分别是指的是政党、阶级和声望。他提出的有关经济、声望和权力的三个纬度对当代社会分层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研究学者都对马克思的一元划分标准采取保留态度而更多地倾向韦伯的多元分层模式。他们在这三个纬度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其他纬度,包括种族、性别、宗教、年龄等分层方面的相关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分层理论的研究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更全面和细致的研究。基于这样的阶级定义,韦伯划分出具有两大确定特权的阶级,即占有财产的阶级(那些拥有不同种类财产的人,如拥有土地和房产的人)、具有技能资格和经营商贸的阶级(如拥有市场所提供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人,如工农业企业家、商人、银行家、专业人员等)。除了这两个特权阶级,韦伯相应提出了无特权阶级,即完全没有财产特权的阶级(不自由的人、下等人以及贫民)、没有商业特权的阶级(技术工人、半技术工人、无技术工人)。在有无特权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产阶级”(农民、手工业者、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官员、自由职业者和具有文凭证书和技能的工人)。[22]

(2)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H.Giddens)阶级结构化。安东尼·吉登斯在1973年出版的枟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枠一书中,发展了韦伯的阶级概念并提出阶级结构化理论,成为新韦伯主义阶级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认为社会阶级分层由市场能力进行划分,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教育和技能资格(比如学历)的拥有状况以及体力劳动力;但是个人市场能力大小决定的客观地位状况并不意味着必然形成阶级分层,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共同的利益或阶级意识才能导致阶级的形成。吉登斯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代价流动和代内流动类型及其封闭程度促成基本的阶级体系的形成,这三个阶级体系包括上层阶级、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结构的特征。

(3)兰德尔·柯林斯的四种资源及三分法。兰德尔·柯林斯的著作被认为几乎囊括了冲突论中所有主要因素,比如他强调个人利益,认为社会是由斗争性群体所构成,群体的相关资源赋予成员以权利。可以说,柯林斯受到马克思与韦伯两个人的影响都比较深。比如他的主要思想来源于前者,而其解释范式则主要吸收了后者。柯林斯的基本假设是,在所有的社会中,人们都会追求某些被称为财富、权力和声望的东西。他的研究内容一部分涉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决定因素,如人们进行斗争的资源包括四部分,分别是物质和技术资源(不仅包括财富、工具和读写技能,还包括武力)、人际关系中力量与身体吸引力的作用、个人可进行交流并可能就商品和地位进行协商的人的数量和类型、占有文化图示的资源。根据自己的研究假设、研究内容,柯林斯在吸收韦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分层的模式的三个方面:职业、生活的社区(其中有不同的地位群体,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以及教育水平)、政治领域。[23]由此可见,在分层的标准方面,柯林斯不认为有一个最基本的分层标准,他认为人们总的位置仅仅是他们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的资源和位置的总和。由此可见,他更倾向于韦伯的多元分层范式而不是马克思的单一因果论。

(4)戈德·索普(John Goldthorpe)综合分层理论。戈德索普的分层理论带有综合性,他反对支配美国分层研究的“地位连续统”方法,吸收了洛克伍德关于职业的市场位置和工作位置的区分,在分析过程中把职业分类作为阶级分类的基础,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区分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学分割,提出了分析了两个标准即市场状态和工作状态。市场状态是根据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特征所分享的共同的生活机会和经济利益,工作状态指工作场所中人们享有的权威的量和自主性。戈德索普阶级分析的一大突破是将利用社会关系和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两种划分阶级的方式加以整合。具体操作上,他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再根据市场状态把各类职业合并成几大阶级,这样的阶级分类反映了职业功能和就业身份的高度分化,这样就融合了生产的技术关系和社会关系来区分阶级,这样做既是为了方便,也是试图在一个阶级框架中将韦伯理论中涉及的两个阶级因素结合起来,其中包括了财产占有与涉及市场概念的知识与技能。根据戈德索普的最基本划分,他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公务人员阶级、工人阶级、由低层非体力雇员和小业主组成的中间阶级,其中大企业主也被归于公务人员阶级。但这一归类受到很多学者的批评。1987年开始,戈德索普提出了代表其新韦伯主义阶级理论的分类框架,将职业分类和市场状态结合起来作为划分标准,进行阶级分类,并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修正、调整、充实自己的分类形式和分类内容。他首先根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状况区分出三大类,分别为雇主、自雇工人、受雇者。但随着20世纪工业社会关系的变化导致生产资料所有权及经济活动中人口比例的变化,戈德索普对雇主和受雇者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并在阶级分类过程中考虑了行业的因素,根据这一系列阶级划分原则,戈德索普勾画了当代英国的阶级结果。[24]戈德索普对英国的阶级分类框架在其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得到许多社会学家的认可,有的认为这种分类方式更适合于分析当代社会的阶级结构。但是由于其分类忽视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根本性的问题,即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区别,导致了新马克思主义的诟病。此外,该分类方法由于忽视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也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强烈批判。

戈德索普及之后的社会学者对阶级概念的认定与马克思有着极大的区别,在他们的社会分层理论中,阶级只表示相同社会地位的群体,并与社会经济地位所规定的等级式形成对比。如戈德索普的“社会阶层”的分层方案只是一种名义类别,完全不同于先前我们所探讨的马克思基于剥削与不平等理论所提出的剥削理论。[25]虽然这种对阶级的使用方式受到了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但是本书在把握美国社会分层的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考虑美国国情,在基于不平等理论的基础上借鉴戈德索普等人的相关阶级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