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当代文化整体转型重建的前瞻

对当代文化整体转型重建的前瞻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更加突出了这一文化重建模式的基本特征。回顾自1840年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重建的历程,在15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由封建主义的农业文化,转向现代化的工业文化,经历了艰难和曲折。
对当代文化整体转型重建的前瞻_东方智慧与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使新时期的文化转型重建工作,出现新的发展生机,并在文化结构的物质、制度、思想层面顺序展开,逐步由浅而深,实现全方位变革,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模式。

八十年代中期,先后出现的文化讨论热潮,既是对十年“文革”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体制改革的一种回应,其来势之猛,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始料未及的。八十年代的文化讨论,具有自发性和民间性,以及参与性和自觉性,其观点林林总总,其过程曲折复杂,但总体来看,从多维视野考察中国文化,从世界格局审视未来发展,严肃慎重地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正确处理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实事求是而又客观冷静地思考和重建新的文化体系,则是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主要方面。

综观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全过程,在理论观点方面,虽然仍就五四时期,有关中国文化的古今之辩、中西之争及其出路问题,进行讨论,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讨论之中又曾提出,应当防止片面的激进的反传统,应当反对崇古复古的国粹主义,因而在思维的层次上已经远远超越了五四时期。尽管激进的“彻底重建”论(诸如以反传统继承传统、打破超稳定系统、西体中用、全盘西化等),以及保守的“复兴儒学”说(主张以复兴儒学解决中国出路等),这两种好走极端的文化重建主张,仍是具有代表的两种观点,但同“坚持马列”派的“综合创新”论相比,无论就其思想理论的深刻性,或实际操作的可能性,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五四运动前后的文化重建实践,已经多次证明“西化”和“复古”的极端主张,不但是完全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综合创新”的文化重建理论,是在反对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主张。是由著名中哲史专家北大教授张岱年先生提出的,并得到多数学者的拥护和认可。这一理论认为,探寻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和文化建构模式,必须跳出简单化的中西两极对立和体用割裂的思维方式,因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既不是传统的连根拔除,全部否定,也不是传统的自我复归,卷土重来,而是中西文化在初步结合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母体上,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这就是说,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模式,既不应简单地归结为华夏中心主义的国粹论,也不应片面地强调为欧洲中心主义的西化论,而是二者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有机结合。正如张岱年先生在《文化与哲学》一书的“自序”中所说:“我反对东方文化优越论,也反对全盘西化论,主张兼取中西文化之长而创造新的中国文化。我这种主张可以称为‘综合创新论’。”后来,有的学者则将其概括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更加突出了这一文化重建模式的基本特征。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正是在八十年代文化讨论前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已基本形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不但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现代化的文化转型和重建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构新型文化模式的理论框架和基本要素。

首先,在文化价值目标方面,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论述,关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不但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种种扭曲和错误的理解,确立了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而且,也为新型文化模式的建构,提出了整体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要求,奠定了整个文化价值系统的新的思想基础。这一“义利并举”、“以义制利”的价值观念,对于破除过去那种“重义轻利”甚至反对讲利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的论述,也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要求,对于推进和实现现代化文化转型重建的伟大工程,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在文化精神和理想方面,邓小平关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关于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反对自我封闭和孤立的论述,不但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中国新的文化精神和理想,而且,要以改革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和未来,把握时代精神,从而使中国文化不但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这为中国文化教育的现代化新型重建,以及新型文化模式的建构,指出了现代发展的精神和理想。

再次,在文化基本构成方面,邓小平关于“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论述,关于“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指示,都明确地指出,新型文化模式的构成要素,不但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且也包括了精神文化和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和高雅文化,外来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中外古今、雅俗文野等各种文化特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同一的新型文化模式。

可以看出,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已经包含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重建的未来构想和理论框架,特别是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文化教育建设同步进行,对全方位的实现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推动新型文化模式建构,都有着巨大作用。

回顾自1840年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重建的历程,在15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由封建主义的农业文化,转向现代化的工业文化,经历了艰难和曲折。中华民族虽然创造过古代人类最辉煌的历史,但十九世纪却成为中华民族衰落的世纪。中国文化不得不在外国列强的侵略干涉之下,被迫向西方学习,走自强维新,渐进发展的转型重建之路。二十世纪则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走向振兴的世纪,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随着相继推翻清王朝、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文化从五四运动开始,转向批判传统,清理传统,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突变转型时期。这个世纪的后五十年,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经历了曲折发展,又经历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文化又从深刻反思中走向八十年代以来的全面转型时期。这不但是中国新型文化模式的建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实现转型的重要时期。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世纪,这个新世纪的前五十年,随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型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也将基本建成。因此,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大放光彩,再度辉煌的时期。一些外国朋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赞美中国文化,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或亚洲的世纪。这里仅从其未来发展而言,决不能以此作为中国文化中心主义论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