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六大”和“十七大”

“十六大”和“十七大”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系统的、宏观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探讨与指标设计。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际上从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角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了详细部署。
“十六大”和“十七大”_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跨入21世纪,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系统的、宏观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探讨与指标设计。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奋斗目标。首次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时间是20世纪前20年。这20年是中国现代化,特别是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关键阶段。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67]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际上从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角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了详细部署。中共“十六大”设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见表8-4),包括经济小康、政治小康、文化小康与生态小康四大系统。经济小康的基本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社保化、和谐化、中产化。政治小康的基本指标包括民主化与法制化。文化小康的基本指标包括民族素质、科教文卫体系、知识化、人的现代化。生态小康的基本指标包括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人与自然和文明发展。除了GDP增长指标之外,其他指标均属于质性指标。

在中共“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包括经济小康、政治小康、文化小康、社会小康和生态小康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同时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中共“十六大”比较,中共“十七大”设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见表8-5),既有很强的继承性与共通性,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社会小康从经济小康中独立出来,全面小康的四大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为五大建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第二,经济小康方面,经济增长指标强调消费驱动,GDP增长指标为人均GDP增长指标取代;在经济增长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发展指标,强调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增加了科技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指标。第三,政治小康方面,民主化和法制化指标得到大大扩展,新增了公民政治参与、国际亲和力、法制观念、制度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等指标,并增加了服务化指标。第四,社会小康方面,在和谐化、社保化、中产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管理、社会结构与知识社会化指标。中产化指标大大扩展,在家庭财富(人民富裕程度)指标的基础上,新增了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绝对贫困消除率、生活质量指标。第五,文化小康方面,在民族素质和人的现代化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产业化、文化大众化和文化国际化方面的指标。第六,生态小康方面,在环境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生态化、工业生态化、产业结构生态化、增长结构生态化、消费结构生态化、能源结构生态化、观念生态化一系列新指标。

表8-4 中共“十六大”(2002年)设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68]

表8-5 中共“十七大”(2007年)设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69]

续表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设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根据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指标的基本要求,把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方面的基本指标,如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民主化、法制化、中产化、社保化、服务化、知识化、人的现代化、生态化等,纳入了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包括经济小康、政治小康、社会小康、文化小康、生态小康五个分指标体系在内的全面的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于指标体系具有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与前瞻性,因此,在目标值方面,除GDP、人均GDP指标属于定量指标外,其他指标均属质性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