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的人口问题

我国的人口问题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许多问题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同人口问题有关。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还有赖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人口问题_现代社会

三、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发展必须与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就会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过程也一定要遵循这一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产生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的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从当前世界的总的发展状况看,这种失调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也是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由于我们忽视了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我国人口已从1949年5.4亿增长到2005年的13亿[48],即总人口迅速增长了一倍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平均每年高达20%。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达到1 370 536 875人。这一人口增长速度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已不相协调,人口规模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口的迅速增长加重了社会的负担,影响了国家资金的积累,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与就业岗位的增长不相适应;人口太多影响了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物质生活资料的占有量,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人口控制政策又造成人口结构失衡并进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众所周知,人口问题实际上是我国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就业问题、犯罪问题,以及机构臃肿、劳动力浪费、工作效率低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经济方面和体制方面,但是人口因素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许多问题的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同人口问题有关。人口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鉴于我国当前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已经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且确定,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外普遍提倡和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制定并实行了世界历史上最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49]这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使人口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但是,由于我国对人口过程的控制主要是靠政府的行政干预来实现的,它对人口过程的影响特别显著,所以,在人口控制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

首先,是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说明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其相反方向过渡时必然产生的人口现象。这种过渡进行得愈快,人口老龄化就有可能愈严重。诚然,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但是,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后果则是社会负担和在职职工负担日益加重,与西方发达国家“先富后老”的进程不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 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问题”和“少子化问题”叠加效应的影响,老年人身边会缺人照顾,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排都会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其次,是独生子女问题。我国自1973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以来,计划生育政策部分演变成独生子女政策并且在城市中得到了严格的执行,进而使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今,我国独生子女总量已超过一亿。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这一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衡也在现实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早先受到人们关注的是独生子女的培养与教育问题。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此外,新增劳动力资源不足已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用工荒”问题,也会提前迎来“刘易斯拐点”(Lewis Turning Point),人口红利窗口期也将随之关闭,新生人口性别比造成的婚姻家庭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迫切需要有更多的政策创新

第三,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冲突,这一问题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较为突出。一方面,一些农村干部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出现“机械执行”以及工作方法简单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自觉地执行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此导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予以调节。如: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问题,注意发展老年人福利和保险事业,安排好老年人的生活,进一步发挥老年人的余热;提高独生子女家长和学校老师对独生子女培养教育的水平;提高农村干部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水平;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说服教育工作;在适当的时候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50],等等。

总之,我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还有赖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也要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与创新。

讨论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的论述有哪几个基本观点?

2.社会有机体概念表达了哪些基本思想?

3.什么是社会结构?它可以从哪些方面加以考察?

4.如何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5.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注释】

[1]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2]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4]《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17页。

[5]Herbert Spencer,Principles of Sociology,Vol.1(NY:D.Appleton and Co.,1910),Part II:The Inductions of Sociology,chs.1 and 2,pp.447—463.

[6]《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页。

[7]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8]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0]Sewell,William H.,Jr.1992.“A Theory of Structure:Duality,Agency,and Transform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1—29.

[11]Welch,Cheryl B.(2001),De Tocquevill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59—60.Also see Welch,Cheryl B.(2004),“Tocqueville’s Resistance to the Social,”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Vol.30,Issue 1,pp.83—107.

[12]T9nnies,Ferdinand.1905,“The Present Problems of Social Structur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No.5,pp.569—688.

[13]Parsons,T.,1951,Social System,New York:Free Press.

[14]Giddens,Anthony.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377.

[15](奥地利)康拉德·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1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17](美)埃里希·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5—114页。

[18](美)埃里希·弗罗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页。

[19](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20]Marcuse,H.(1972)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Boston,M A:Beacon Press.p.4.

[2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等:《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8—129页。

[2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15页。

[23]参见(加)本·阿格尔(Ben Agger):《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日)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2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26]《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2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2页。

[28]同上书,第391页。

[29]Arthur Haupt,Thomas T.Kane,and Carl Haub.2011.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s Population Handbook(6th Edition).p.4.http://www.prb.org/pdf11/prb-population-handbook-2011.pdf.

[30]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也称总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超过了5;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它则低于2。(美国人口咨询局《人口手册》第四版)

[31]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64—65页。

[32]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的构架,在进行教育成果的国际比较中考虑到了国家间不同的高等教育结构。ISCED构架分为三个层次,涵盖了美国的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第一专业学位(或等同于这些学位)。ISCED 5A类别对应美国的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在医药、牙科、法律等领域的第一专业学位,ISCED 5B类别对应副学士学位,ISCED 6类别对应博士学位。

[33]所谓“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34]Ehrlich,Paul R.(1968).The Population Bomb.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35]1987年7月11日,在前南斯拉夫出生了一位婴儿,联合国将其象征性地认定为世界第50亿个人。这标志着世界人口终于突破50亿。当时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提议,将这一天命名为世界50亿人口日。

[36]《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1页。

[37]Petty,Sir William.1899[1662].A treatise of taxes and contributions.Reprinted in.The economic writings of Sir William Petty,Vol.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97.

[38](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页。

[39](奥地利)康拉德·洛伦茨:《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40]Bongaarts,John(1978).“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Proximate Determinants of Fert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4,pp.105—131.

[41]参见桂世勋:《人口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332页。

[42]顾宝昌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0页。

[43]Coale,Ansley J.1973.“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pp.53—73 i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Vol.1,Liege: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

[44]Knodel,John E.and Etienne van de Walle.1979.“Lessons from the past:Policy implications of historical fertility stud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5(2):217—245.

[45]华泽:《面向21世纪上海女性高等教育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46]Demeny,Paul.1975.“Population Policy:The Role of National Government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1):147—161.

[47]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常被称为“一胎化政策”或“一孩政策”。

[48]2005年1月6日被确定为中国13亿人口日。

[49](美)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页。

[50]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曾明确承诺:“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