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德规范的遵守

道德规范的遵守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民个体的价值目标的追求、道德规范的遵循,是实现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基础。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保障性工程。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党员。
道德规范的遵守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读本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同我们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厚滋养,而且还要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面对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结合当下国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性、多向性和多层性的现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在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既有各自的丰富内涵,又有各自的实践目标,更有各自的责任主体。但是,所有核心价值观,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个的个体去践行,例如,国家要富强、社会要和谐,必须靠全体国民的共同奋斗。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公民个体层面上。公民个体的价值目标的追求、道德规范的遵循,是实现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基础。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保障性工程。基础性、保障性工作要做实、做好,必须把握关键环节,抓好重点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一是领导干部和党员这个群体。

首先,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 “关键少数”。习近平同志讲,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百善孝为先等,核心也就是 “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尚书》讲 “为官九德”,即 “宽宏包容而又严肃谨慎,温良柔和而又富有主见,真诚坦率而又恭敬谦和,才华横溢而又恪尽职守,兼听明信而又果敢刚毅,正直坦荡而又儒雅随和,简易朴素而又廉明高洁,刚正坚定而又求真务实,坚强勇敢而又施行仁义”。这 “为官九德”也是古代对为官从政者的要求和追求的境界,在今天也不失其时代价值。人们常说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和民风,代表着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毛泽东同志讲 “政策和策略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做人为官如视自己为公仆,视群众为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既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就有 “官德”,“官德”好,党风正,就能给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就能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社会就会呈现天清地宁的和谐景象,就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能为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党员。共产党员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带头垂范,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时刻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来警醒自己,坚决杜绝那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假、大、空现象,从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着眼,把社会主义公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价值观落实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在 “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约9000万名党员,他们都生活、工作在人民群众身边,老百姓看我们党,主要是看他们身边的党员,党员的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群众,共产党员的这种引领和带动作用,历来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每个党员都能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带头践行公民价值观,必将形成有利于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必将推进全社会培育和践行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观入心见行工程的进程。

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群体。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青少年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能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抓起,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才,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建》杂志社总编辑刘江俊说:当今中国正经历社会转型的忙乱、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道德表现的尴尬、利益调整的复杂,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光明面与阴暗面并存、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社会思潮复杂多样,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并存;人们的进取意识、社会意识、维权意识增强,信仰危机感、道德模糊感、思想疑惑感、观念错位感加重,必然对学校、学生产生严重影响。在这一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化的基本内容。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和实践,促进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识层面和理论层面内化,做到真正认同、入脑入心,自觉践行,并最终形成以其为内核要素的人格,这就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目标。

家庭是一个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引导和实践示范作用。我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从某种意义上讲,子女的价值观是父母价值观的再现。自古以来,我国传统的家庭和国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所倡导的主流价值和社会所推崇的主流价值观与家庭价值观存在高度的合一性。当下在全社会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继承弘扬这种家国一体式的传统,在家庭教育中,以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善、孝、礼、勤熏陶子女,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从爱父母、爱家庭、爱身边的人做起,上升到爱家庭赖以生存的国家,培养其爱国情怀;培养子女懂礼貌、守道德、讲文明的习惯,久而久之,我们的下一代就有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进而培育和践行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教育是主阵地、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一个社会之主导性、根本性的价值观。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学校这个意识形态重地,充分发挥正能量的导向作用。利用教育教学等各种活动和载体,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其中,让学生了解、掌握其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做到真正认同,自觉践行。党只有在理论上赢得青年,才能在政治上赢得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青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关键所在。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走进学生。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倡导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植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贴近各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而不是理论对接理论,空对空的口号,要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之中,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对自己的成长是有用的,让这种贴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浸透于学生的内心,收到 “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和实践相结合。习近平同志强调的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都是强调要落实在个人身心实践上的道德。没有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教育而理解把握了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如果不付诸实践,不能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能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就将失去任何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重在实践,学校应结合各自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广泛深入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学雷锋、做好事、讲道德、守纪律、讲文明,争做志愿者,丰富第二课堂,加强实习实训、拓展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利用这些实践平台和载体,让学生进一步走近生活、走入社会,让他们切身感知到核心价值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息息相关。通过实践,既增进了他们的心智,增长了知识,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既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国情,又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既促进了他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的增强,又强化了他们的社会担当与责任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感知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做人做事不仅要有道德观念,还要有道德行为,有助于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道德观念上是巨人,道德行为上是矮子”的知行脱节的现象,增强学生培育和践行公民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三是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的营造,不仅需要构建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需要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更需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中,融入每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中国人的“精气神”,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意义非同寻常,是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奠基性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的实施,随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风气将根本好转,崇尚真善美,追求团结、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将形成,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部大环境将进一步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将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