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自2000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后的10年来,围绕中心工作,在人员、项目、成果、经费等方面建立和健全了管理体系和制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和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并对学院和学校的相关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了研究基地的创新平台优势。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自2000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后的10年来,围绕中心工作,在人员、项目、成果、经费等方面建立和健全了管理体系和制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和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并对学院和学校的相关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了研究基地的创新平台优势。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0年来,此研究院充分利用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资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着力打造一流的科研和教学平台,承接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了一批在会计和财务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并对实务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和著作,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博士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科研成果丰富

在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等国际顶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Finance、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等国际权威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等国家权威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0多部,承接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承接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多项、省部级项目70多项;10多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学术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此研究院形成了老中青结合良好的研究团队,一批青年学者在全国崭露头角。此研究院已经引进4名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对其实施“常任轨”考核制度,并有1名本土研究员因科研成果突出转入“常任轨”制度,研究员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此研究院积极开展与国(境)外一流大学的学术交流,每年聘请海外教授做学术报告,定期举行“现代会计研究方法”等研究生密集课程,举办专题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多名研究员经常出境与海外学者开展合作研究。10年来共举办近20次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举办100多场专题学术报告。

4.人才培养体制逐步完善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推出了硕博连读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开发了若干高质量的硕士和博士课程。已毕业的四届博士生大多应聘到国内著名高校和国内相关的研究机构,其研究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10年来有2篇博士论文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4篇研究生论文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

5.社会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在坚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积极主动承担国家、上海市及企业的委托课题和咨询研究课题以及相关人员的专业在职培训工作。10年来共有20多项咨询报告被证监会、保监会、上海市等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采纳,4项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对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有近10名专兼职研究员分别担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员”、“会计准则咨询专家”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和咨询专家”。

6.制度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此院制定了《驻院研究制度》、《专兼职研究人员科研考核和管理办法》、《重大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10年来,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购置国际国内著名的学术期刊、通用数据库和计算机软件,开发专用的数据库、案例库,满足了科研人员对通用科研条件的需求。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0年来,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围绕财务会计、公司财务和管理会计三个专业研究领域,合理配置学术资源,鼓励团队合作,产出了一批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下面分别从三个方向选择若干篇代表性成果予以介绍:

(1)夏立军教授与海外学者合作发表在国际顶尖会计期刊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上的论文State Ownership,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and Auditor Choice: Evidence from China,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制度环境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中国地方政府(省、市、县级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本地的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此研究结果加深了对中国审计市场的理解,尤其是有助于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制度根源。此论文曾被2006年8月7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香港《南华早报》)专文介绍;时任专职研究员原红旗教授与海外学者合作发表在国际顶尖会计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上的论文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apital Resource Alloca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Accounting—Based Regulation of Rights Issues,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否导致了资源错误配置的问题。此研究发现,证监会的资格审查可以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资源配置的消极影响。该文是大陆学者首次在该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有关中国会计问题的学术论文,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原红旗教授以该文为基础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结题项目绩效评估中被评为“特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商管理学科自1992年以来评出的第一项特优项目。

(2)靳庆鲁教授与海内外学者合作完成并已被国际三大顶尖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接受发表的论文InvestmentGrowth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Equity Value,Earnings,and Equity Book Value,以基于实物期权的公司价值模型为理论基础,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和检验了投资增长如何影响权益账面价值、会计盈余在公司定价中的作用。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这项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和分析师重新思考价值评估和预测的相关问题;李增泉教授、孙铮教授和唐松博士与海外学者合作的发表在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两篇论文Rent-seeking Incentives,Corporate Political Connections,and the Control Structure of Private Firms:Chinese Evidence以及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hina,分别研究了政商关系对企业治理结构和投资行为的影响,发现我国民营企业通过建立政商关系来规避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所有制劣势,需要一种集权的组织结构,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的公司价值;而国有企业的政商关系则伴随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导致公司价值的下降。上述两篇文章同时发表在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为研究新兴市场中的财务行为而做的专刊中,为海外学者了解中国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的相关财务行为提供了经验借鉴。

(3)潘飞教授与海外学者合作发表在欧洲顶尖会计学期刊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上的论文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An Innovatio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继电气从2001年到2005年长达5年的作业成本实践过程。作者将卡普兰的ABC首次应用于我国的上市公司,使人们了解到企业的组织文化和制度背景对成功推行西方的管理会计工具是非常必要的。该文为中国企业如何采用ABC树立了一个典范,是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者在该杂志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围绕该研究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作业成本系统设计——企业成本管理的模式转换”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而后续完成的财政部立项课题“作业管理的系统设计”获得优秀评价。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院“十二五”期间建设的目标是:继续保持会计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拿出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使会计学科成为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会计教学和科研中心,为实现长期目标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以会计学科带动财务学科的发展,使公司财务学科于5年后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为实现以上目标和发展定位,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需要全院研究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将超常规地引进海外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尤其是资深教授;经常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尤其是与高水平学校的合作,走国际化道路;重视制度建设,政务公开,充分发挥全体研究员的积极性;发挥由海内外专家形成的学术委员会的咨询功能,科学论证本研究基地的重大研究项目,实现研究团队在集体攻关方面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