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许多国家正在广泛地宣传环境保护思想,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全球变暖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地球告急_环境保护_生物王国趣话

4 地球告急——环境保护

知识导航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UNEP,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将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机构之一。

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专门机构成员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均可加入环境署,到2009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其活动。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全球环境状况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前景愈加深切关注的21世纪,环境署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究竟怎样来保护环境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还得从环境问题说起。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机器的广泛使用,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而工业生产排出的废弃物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人工制取的有毒化合物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扩散、迁移、累积和转化,不断地恶化环境,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

特别是最近数十年时间内,人们惊奇地发现,工业的发展已把人类带进了一个被毒化了的环境中,而且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是全面的、长期的、严重的。

img90

机器设备

例如,每年有200万人口死于空气污染引起的各类疾病。全世界大约有7.5亿辆汽车在路上行驶,并且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不断递增,汽车尾气的污染占城市整个大气污染的60%以上。

中国仅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电脑5种电器的年报废量就超过1.5亿台。制造一台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含有300多种对人类有害的化学物质;一个纽扣电池泄漏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而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14亿只电池中,回收却不过1%。

人类没有保护好环境的教训其实自古就有。古代,经济比较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区,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成了不毛之地。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由于滥伐森林,水土严重流失,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土地日益贫瘠。

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并非现在才有,我国古代就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类朴素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

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工业发达国家兴起了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保护运动”。

img91

空调

今天,我们保护环境不仅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而且要继承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我们应该懂得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许多国家正在广泛地宣传环境保护思想,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国于197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在1983年底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大会上将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包含: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保护。

知识放大镜

环境保护的内容

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就是环境保护。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境保护也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防止建设和开发的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img92

铁路

(2)保护有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3)防治生产和生活的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知识扩展

各国对环境恶化的对策

联合国报告称: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并将导致海平面升高18~59厘米。普通百姓对这些数字的具体意义恐怕并不十分清楚。根据专家的解释,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地球上15%~4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危险;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1世纪中叶,全球将有2亿人口会因海平面升高、洪涝或干旱而不得不放弃家园。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保护地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节约资源善待地球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经历的漫长岁月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土地、矿产等,仍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主体。如果我们不能善待地球,而是毁坏环境,浪费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受到威胁。

img93

矿产

“节约资源重在行动。”节约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在全社会加强资源国情国策国法教育,增强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创造出更多的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和节约型社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美国——民众呼吁国会行动

“一年当中只有地球日这一天来关注我们生存的地球,这根本不够——也许人们需要‘地球周’‘地球季’。”美国“行动起来气候活动”将4月14日作为“气候行动国家日”。

这一天,全美各地同时发起1400多场游行集会。人们打出了统一的口号:“行动起来,国会!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0%”。美国民众自发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地球日前奏”,是美国迄今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规模最大的“草根行动”。

日本——全民应对气候变暖

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全球变暖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为此,日本确立了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暖的机制,从意识和技术层面推动节能、新能源开发等计划。

img94

浮游植物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如不遏制气候变暖,到21世纪末,日本全年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将增加到目前的2~3倍。气温升高还造成海平面上升,而日本临海城市集中了全国约半数人口。

受气温上升影响,日本著名的“越光”大米50年后将减产10%,同时水稻发育不良,品质也会下降。日本粮食自给率低,气候变暖对世界主要粮食产地,尤其是对亚洲季风带粮食生产的影响,将使粮食产量发生较大波动,影响日本粮食安全。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水还会对海水中浮游动植物以及鱼类、贝类等产生潜在影响。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迈出了建设节能国家的步伐,而现今越来越多的日本国民认识到,降低能耗仍然是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主要方式。

俄罗斯——专家还在争论利弊

世界很多研究专家认为气候变暖对地球和人类构成严重威胁,但俄罗斯学者认为,气候变暖对俄是利弊兼有,俄学者在此问题上尚存不少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气候变暖未必不是好事,因为气候变暖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相反,暖冬可以减少供暖开支,此外,气候变暖对俄罗斯农业及冬季的水运也有好处。但另一部分人认为,由于气温升高,积雪覆盖地面时间减少,这对传染病的蔓延极为有利。全球变暖导致的永冻土融化问题对俄威胁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