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你知道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怎么回事吗?

你知道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怎么回事吗?

时间:2022-02-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布哈林遭批判后,斯大林决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在党的号召下,农村集体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各基层苏维埃和集体化工作队员在上级严令督促和警告下,纷纷采取命令和威胁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3月2日,报刊公布了经联共中央修订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文章和决议发表后,集体化运动中的一些极端作法得到纠正。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集体化运动也存在

你知道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怎么回事吗?

20年代中,苏联为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改善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全面实施后,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日趋繁荣,但也产生了众多问题:一是出现社会分化,许多人害怕分化,要求加强国家干预,控制分化。苏联上层领导人布哈林则认为中农仍是农村的中心人物,应鼓励农民发财致富;二是价格调整不好。政府时而向农民让步,放松对价格的控制;时而又打击私人贸易,压低农产品价格。这种摇摆政策造成城乡供销和工农关系多次出现紧张情况。

1927年底,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讨论了农业问题,明确提出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提出这一过渡的基础是进一步开展对富农的进攻。另一方面又说,这个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这种相互矛盾的决议内容反映党内(www.guayunfan.com)还尚未找到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

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后,危机立即暴露出来。1928年初,国家收购上来的粮食只有5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9万吨。斯大林认为,粮食收不上来是富农反抗造成的。1月,党和政府决定采取同新经济政策相违背的非常措施,强迫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否则按刑法第107条规定没收他们的粮食和农业机器并判处徒刑。

苏联农业的悲剧:集体化

1928年初,在联共中央的指示下,先后组织了3万名征粮队员,采取了“非常措施”来征收粮食。

在执行过程中,不少地方挨门挨户搜查粮食。富裕农民终于忍无可忍,一起反抗政府的决定,全国发生150多起骚动事件。许多富裕农民缩减耕地,屠杀牲口,甚至弃地出逃,自我消灭经济,农村形势十分紧张。

1929年2月9日,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三人在中央会议上联合发表声明,批评现行政策。

4月,斯大林在党中央工作会议上作报告,全面批判布哈林的观点,指责他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富农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观点。四月全会谴责布哈林等人为右倾机会主义集团,并决定撤销布哈林在《真理报》和共产国际的领导职务,撤销托姆斯基的工会领导职务。1930年12月,李可夫失去人民委员会主席职务。

布哈林遭批判后,斯大林决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1929年6月到9月,全苏有90多万户新加入集体经济组织,占全国农民总数的3%多一点。斯大林据此宣称农村发生了“根本转变”,决定改变政策,不再支持个体农民经济,更不允许富农经济继续存在。

1930年1月党中央通过会议,要求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河流域等主要产粮区在1931年春天完成集体化任务,非主要产粮区在1932年春天完成。这一规定大大超过原有的要求。几个月前通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公有经济的播种面积到1933年只达到播种总面积的17.5%。

全盘集体化运动兴起后,1930年1月5日,联共中央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把全国完成集体化的速度分成三类:

第一类:包括主要产粮区,预定在1931年春季完成;第二类:包括全国所有其他的产粮区,预定在1932年春季完成;第三类:包括其余的边区、州和民族共和国,预定在1933年完成。

在加速集体化步骤的同时,政府还开展了消灭富农的斗争。1930年1月,通过决议,决定没收富农的财产,把它转交给集体农庄。对富农本身分为三类处置:对进行反苏维埃活动的富农,采取逮捕镇压政策;对大富农,把他们迁徙到国家北部和东部地区从事伐木、采矿、开荒等劳动;对其他富农则迁出农庄地界,安置在本区的边缘地带,拨给他们一定土地耕种。官方宣布,从1930年初到1932年秋,一共有24万户富农被迁徙到西伯利亚等边远地区。

苏联学者认为,绝大部分富农户是被扫地出门、驱逐到国家边远地区的,还有100-110万农户被暴力消灭,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被错划的中农户。

在党的号召下,农村集体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1930年1月,加入集体农庄的有300万户。2月,又增加了700户。在惊人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都发生了过火行为和严重错误。各基层苏维埃和集体化工作队员在上级严令督促和警告下,纷纷采取命令和威胁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仅1930年2~3月间,全国就出现1400万大牲畜被杀的局面。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农的利益,一些地区出现了反苏维埃暴乱。

3月2日,报刊公布了经联共中央修订的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同时,《真理报》发表了斯大林《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批评在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做法。

3月14日,联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反对歪曲党在集体农庄运动中的路线》的决议,纠正全盘集体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允许解散条件不具备的集体农庄。

文章和决议发表后,集体化运动中的一些极端作法得到纠正。在纠偏初期,大约有1000万农产退出农庄。但从秋天起,集体化运动重又开展起来,到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全国60%以上的农户走上集体化道路,建立了20多万个集体农庄。

这一年,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80%。联共中央在1933年1月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在集体化过程中,国家把全部农业机器集中在自己手里,组成机器拖拉机站为农庄服务,同时通过它监督农庄的生产活动。农庄的管理分配体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确定下来的。

1935年,通过了《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规定农庄的土地为国家所有,农庄和农民只有使用权,不得买卖和出租。农庄组织生产队,负责某一地段的农业生产或其他专业生产。农庄的收成,首先应完成国家下达的义务交售定额,其次要留下必要的种子和储备粮,剩余的按劳动日在庄员中进行分配。庄员可以拥有小块宅旁园地,饲养一定数量的家禽家畜。

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农阶级被消灭,个体农民变成农庄庄员,分散的小生产变成集体中的大生产,农业成为直接听从政府指挥的部门。这一变化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生产的原料供应得到一定保障,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但是,集体化运动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和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它违背了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的原则,使千百万农民在这场变动中遭受了许多苦难和死亡

2.它建立的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3.它忽视了农民的物质利益,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用超经济手段去剥夺农民的一部分劳动果实。

所有这些,使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重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读史心得】

集体化运动使苏联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粮食收购不断增多,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料供应得到了保障。但这场运动也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在多数地区集体化是强制实行的。在极左思想的指导下,千百万农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受到了迫害,仅哈萨克地区在1930年到1933年间就有200万人死亡。

有着大面积肥沃土地的苏联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好农业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系列错误政策造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