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的主要途径

企业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的主要途径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应对自身的环境事件承担主体责任。按照ISO14001的要求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环境保护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当企业面临突发环境事件时,其应急响应能力往往决定事件的走向。环境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潜在环境风险分析、预防措施、应急组织架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及事件的善后处理等。
企业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的主要途径_环境应急管理

第五节 企业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的主要途径

根据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应对自身的环境事件承担主体责任。为了预防环境事件的发生,企业应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资金投入、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应急预案等方面做出努力。

一、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为了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施行)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

为了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12月11日发布行业标准HJ/T169 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正式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畴。

企业对新建、改建、扩建、迁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均应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委托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这类项目主要包括:

(1)工业建设项目;

(2)水利工程(含江河整治)、围海(江)造地工程;

(3)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含货场、编组站)、公路干线(含高速公路、城镇高架路等)、电讯工程;

(4)危险化学品仓库

(5)饮食业、屠宰业、旅馆、娱乐场所、旅游区;

(6)医院、疗养院、教学和科研单位实验室、广播电视发射设施、电影制片厂;

(7)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废物)处理场、城市环境整治工程;

(8)各类开发区(含工业区)项目;

(9)其他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

以上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恶臭等环境污染因子影响环境质量。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投入资金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环境风险评价专篇所提出的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对项目选址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正确的选址是降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的第一步,建设单位和审批机关应予以足够重视。

二、确保环保资金的有效投入

企业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污水处理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噪声治理设施等,下同)的设计、设备采购、建设安装及调试环节的费用。

(2)项目建成投产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包括药品费、电费人工费(含培训费)、维护费等。

(3)以低能耗、低污染、低环境风险的工艺设备,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产品及生产工艺,实现本质环境安全所需的投入。

(4)环境应急准备,如应急物质贮备、应急培训与演练的资金投入。

以上四类费用,是企业必须付出的经营成本,也是“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具体体现。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投入,污染物就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有的企业还出现偷排污染物等违法行为,导致环境污染,甚至突发环境事件。

三、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

为了搞好企业的环境事件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有必要就以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科学、适用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1)废水处理操作;

(2)废气净化操作;

(3)除尘作业;

(4)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管理;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6)噪声控制;

(7)环境监测与日常环境检查;

(8)环保法规的收集、更新与运用;

(9)污染治理设施的安全运行;

(10)环境应急预案;

(11)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

企业环境保护的制度化建设应重点抓住3个环节。

其一,制度的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的相关要求,企业规章低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是不能接受的。

其二,制度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做到言之有物,脱离实际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其三,严格执行各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是关键。为了严格执行环保制度,企业应对相关人员实施专业培训(污水操作工应按国家劳动部门或环保部门的规定持证上岗),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加强监督检查,避免走形式。

按照ISO14001的要求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环境保护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抓手。ISO14001按照策划、运行、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的模式推进企业环境管理,强调文件(制度)化、法规的符合性和三级监控机制,是科学化、标准化的环境管理模式,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四、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当企业面临突发环境事件时,其应急响应能力往往决定事件的走向。如果应急准备充分、响应及时、措施得当,就可能起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功效;反之,则可能使事件失控,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或公众伤害。

一般地,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1)针对企业潜在的环境风险,建立科学、可操作的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潜在环境风险分析、预防措施、应急组织架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及事件的善后处理等。环境因素复杂的企业还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如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预案、废水超标排放专项预案、火灾爆炸次生环境污染专项预案等。

(2)进行必要的应急物资贮备。应急物资的种类、贮存量应根据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状况决定,应急物资的贮备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浪费,但必备的应急物资不可缺少。

(3)做好应急队伍的专业训练。主要靠培训和演练来实现应急响应技能的提升,演练的内容包括报警、现场污染控制、应急监测、消洗、人员疏散与救护等,演练方式既可以是桌面模拟也可以是现场模拟,既可以是单一内容的演练也可以是综合演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