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教材始终是授课的重要依据。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而言,这一转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相对而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较强。按照“05”新课程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设3个学分,通常对应48~54课时。

1.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首先应该肯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从其基本内容和目标指向而言,在根本上是相一致的。就内容而言,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依据,梳理和阐释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目标指向而言,它们都是要向青年学生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他们理解、认同并最终信仰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教材始终是授课的重要依据。如上所述,最新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汇聚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经过了严格的审阅审议程序,反映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流水平,它的出版为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有一本好的教材并不意味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照本宣科;相反,要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阐释和反映教材内容,体现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还须付出一系列艰苦的努力,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中间要完成一个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而言,这一转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考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出的,其教材编写被列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编写必须反映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准,体现国家意志,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同时考虑和兼顾教材实际使用的要求。基于这样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都力求做到内容准确,依据充分,思想深刻,逻辑严密,表述严谨。

教学过程直接面对青年学生,因而考虑的重点与教材编写时略有不同。我们的课堂教学当然要以教材为蓝本,坚持教学的导向性、思想性、逻辑性,但不能不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考虑他们当下的所思所虑,考虑他们的接受心理和思维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引发逆反心理。因此,课堂教学应当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努力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

第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其思辨性和抽象性上与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存在反差。相对而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较强。因为根据课程要求,它要着重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知道,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而基本规律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必然联系和不可移易的趋势。因而讨论人的世界观、讨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必然要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等诸多领域的现象进行最高程度的抽象和概括,必然要面对诸多人的终极关怀问题,更多地谈论“形而上”的问题。

然而,人无论是作为类的存在还是作为个体的存在,其认识规律都要经历一个从主要依赖感性到更多凭借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高校教育面对的是年轻学生,一般而言,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大多长于感性认识,其理性思维尚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尤其是当代青年学生,从小接受或接触的多为应试教育、快餐文化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销蚀人的独立思考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使得年轻人变得更为感性、更为功利、更为浮躁。反观历史,往往是动荡的岁月和苦难的人生经历更能培育人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深沉的理性思维,而现代青年常常缺少这种历练人的环境,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要弥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特点与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存在的这种反差,必须努力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使得教学过程更适合青年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

第三,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课时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课程内容由“绪论”加7章共计25节组成,全书有26余万字,横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众多学科领域。按照“05”新课程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设3个学分,通常对应48~54课时。考虑到实际教学过程还要抽出部分时间实施其他一些教学环节(如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实际授课时间可能更少一些。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教材编写的首席专家逄锦聚教授也提出了“妥善处理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根本的出路是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特点出发,按照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神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8]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这一精神运用到教学中,运用到缓解“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之中,我们的理解,其主要含义是教师在授课时应以教材为蓝本,有重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但以什么为重点?如何进行取舍?这正是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或者说是这一转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