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历史的东西永恒化

把历史的东西永恒化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7]这种“颠倒”包含三个理论层次: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混淆、具体的抽象化、历史的永恒化。[93]这里,马克思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理论逻辑背后的阶级局限——把具有历史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他甚至把工人看作资本家,因为在他看来,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生产中了。[1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四、拜物教观念的核心错误:把历史的东西永恒化

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拜物教性质中产生出了“经济学家们”的一种幻想[86],或者说,在客观的“颠倒”基础上,产生了一种理论的“混淆”:经济学家们一方面犯了把资本的这些元素形式——商品和货币——本身跟资本等同起来的错误,他们另一方面又犯了把资本的使用价值存在方式——劳动资料——本身就说成是资本的错误。这是一种在打开随便一本优秀的经济学指南时一眼就可以看到的“颠倒”:把表现在物中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当作这些物本身的物质的自然属性。[87]这种“颠倒”包含三个理论层次: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混淆、具体的抽象化、历史的永恒化。

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机器(物质内容)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社会形式)混为一谈的做法,马克思批判道:“对他们说来,机器除了资本主义的利用以外不可能有别的利用。因此,在他们看来,机器使用工人和工人使用机器是一回事。”[88]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中,马克思也有类似的说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物质内容——引者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社会形式,或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统一——引者注)。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但是,在政治经济学家的头脑中,它们的这个资本主义灵魂和它们的物质实体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致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当它们正好是资本的对立面的时候,他也把它们称为资本。”[89]

马克思剖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头脑中的“混淆”得以产生的方法论根源:通过“撇开劳动过程的一切历史形式不谈”、通过抽去一切生产过程的特殊差别而只是把它们的共同东西留存下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证明”了生产资料与资本的同一性、劳动过程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同一性、金银与货币的同一性,以及劳动与雇佣劳动的同一性。[90]上述“证明”方法,实际上就是“混同”,比如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所独有的)物化劳动同劳动能力的交换,直接混同于(一切社会形式的生产过程所共有的)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吸收。[91]在此我们可以看出,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混淆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特殊的”(具体的)东西“一般化”(抽象化)。比如,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是“极不相同的经济的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并不必定以资本积累的形式存在。但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节欲论”中,资本积累成了资本家节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把剩余价值吃光用尽)的结果,而利润就成了对这一“牺牲”的回报。[92]在这种“节欲论”中,资本积累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被等同起来了,而且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不见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被“湮灭”了。

马克思还指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使用上述“混同”方法的理论意图:因为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劳动过程的一般要素同任何一定的社会发展无关,所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对劳动过程的占有同劳动过程本身混淆起来,从而把单纯劳动过程的物的要素同资本混淆起来,是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性或证明资本是人类生产本身不朽的自然要素的非常方便的方法。[93]这里,马克思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理论逻辑背后的阶级局限——把具有历史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的积累规律、资本主义的劳动供求规律,都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神秘化为一种“自然规律”,而马克思揭示了它们的“非自然性”。比如,就“资本主义的劳动供求规律”,马克思说,一旦工人识破秘密,知道了他们为什么劳动越多,为别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是提高,他们连充当资本增殖手段的职能也就越是没有保障;一旦工人发现,他们本身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完全取决于相对过剩人口的压力;一旦工人因此试图通过工联等等在就业工人和失业工人之间组织有计划的合作,来消除或削弱资本主义生产的那种自然规律对他们这个阶级所造成的毁灭性的后果,就会破坏这个规律的“纯粹的”作用。不过,此时,资本和它的献媚者政治经济学家就大吵大叫起来,说这是违反了“永恒的”和所谓“神圣的”供求规律。[94]

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理论上的不彻底性:虽然他们看到了生产在资本关系中是怎样进行的,但是他们看不到这种关系本身是怎样被生产的,同时看不到在这种关系中又怎样同时创造出瓦解这种关系的物质条件,从而看不到这种关系作为经济发展的、社会财富生产的必要形式的历史根据是怎样消除的。马克思则不仅看到了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而且看到了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的,以及跟资本进入生产过程时相比资本又是怎样作为根本改变了的东西走出生产过程的。[95]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理论上的不彻底性,马克思曾以李嘉图对剩余价值的认识为例有过进一步的说明:李嘉图把剩余价值看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东西,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他看来是社会生产的自然形式,因而他从来没有考虑到剩余价值的起源;他谈论劳动生产率也只是从中寻找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原因,而不是在其中寻找剩余价值存在的原因。[96]因为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具有正确的本能,他们懂得过于深入地研究剩余价值的起源这个爆炸性问题是非常危险的。[97]

与李嘉图一样,资产阶级的“大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也具有上述“正确的本能”:他在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甚至在它不存在的时候也总是存在的以后,又完全合乎逻辑地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在它存在的时候也是不存在的。他甚至把工人看作资本家,因为在他看来,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生产中了。对此,马克思嘲讽道:“平地上的一堆土,看起来也像座小山;现代资产阶级的平庸,从它的‘大思想家’的水平上就可以测量出来。”[98]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99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02页。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6—427页。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0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0页。

[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这里,有必要对“货币在某些职能上可以用它本身的单纯的符号来代替”作如下说明:货币作为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的货币;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即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可以用货币符号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来代替。

[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111页。

[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1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1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在这里,马克思还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进行了如下解释: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它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它是价格标准。作为价值尺度,它用来使形形色色的商品的价值转化为价格,转化为想象的金量;作为价格标准,它计量这些金量。价值尺度是用来计量作为价值的商品,相反,价格标准是用一个金量计量各种不同的金量,而不是用一个金量的重量计量另一个金量的价值。

[1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121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21]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二节。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页。

[2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2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146页。

[2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562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6—568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9页。

[3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2—683页。

[3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2—691页。

[3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46页。

[3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35]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3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37]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38]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227页。

[39]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40]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4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0页。

[4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1—432页。

[4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2页。

[44]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425页。

[4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0页。

[4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0—361页。

[47]马克思指出,在工人的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中,商业经理和产业经理的管理工资,都是完全同企业主收入分开的。(《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6页)

[4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438页。

[49]该句的德文原文是:Wie das zinstragende Kapitalüberhaupt die Mutter aller verrückten Formen ist。(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Dietz Verlag,Berlin.Band 25.1964.S.4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的译文是“生息资本总的说来是各种颠倒错乱形式之母”。

[5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8页。

[5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8—729页。

[5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9页。

[5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02—704、877页。

[54]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1—572页。

[5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0页。

[5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72—976页。

[57]这也就是说,“颠倒”是“现实的颠倒”与“观念的颠倒”的统一。

[5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1—982、985页。

[5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6—987页。

[6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7页。

[6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3页。

[6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2页。

[6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2页。

[6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2—923页。

[6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4页。

[6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3页。

[6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4页。

[6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5页。针对“土地—地租”的公式,马克思质问道:“土地怎么会创造一个价值,即一个社会地规定的劳动量,而且恰恰又是它自己的产品中形成地租的那个特殊价值部分呢?”他还说:“如果在一个方面摆上一个使用价值,即土地,在另一个方面摆上一个价值,而且是一个特殊的价值部分,借此形成一个对立,那是愚蠢的做法。”(《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4—925页)

[6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5页。对于“资本—利息”这一公式,马克思还有如下补充说明:“正是在资本—利息这个形式上,一切中介都消失了,资本归结为它的最一般的、但因此也就无法从它本身得到说明的和荒谬的公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庸俗经济学家宁愿用资本—利息这个公式,而不用资本—利润这个公式,因为前一个公式具有价值和它自身不相等这一神秘性质,而后一个公式却和现实的资本关系较为接近。不过,由于庸俗经济学家不安地感到,4不是5,因而100塔勒不可能是110塔勒,所以他又抛开作为价值的资本,而求助于资本的物质实体,求助于资本的作为劳动生产条件的使用价值,如机器、原料等等。这样一来,为了代替前一个无法理解的4=5的关系,就又重新搬出一个完全不能通约的关系,即一方是使用价值,是物,另一方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剩余价值;这就像在土地所有权的场合见到的情形一样。”(《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5—926页)

[7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6页。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对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的论述。就“劳动—工资”公式的不合理,马克思还说:就劳动形成价值,并体现为商品的价值来说,它和这个价值在不同范畴之间的分配无关;就劳动具有雇佣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来说,它不形成价值;当我们把劳动确定为形成价值的要素时,我们不是从它作为生产条件的具体形式上来考察它,而是从一种和雇佣劳动的社会规定性不同的社会规定性上来考察它。(《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2页)

[7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3页。

[7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3页。

[7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3页。

[7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4页。

[7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5页。

[7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4页。

[7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5页。

[7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6页。

[7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7—948页。

[8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5—946页。

[8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9页。这也就是说,通过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交换[Ⅰ(v+m)=Ⅱc],一举实现了第Ⅰ部类中形成收入的部分,以及第Ⅱ部类中不变资本部分的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了Ⅰc的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有马克思在此并未提到的一种“补偿”的实现——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了Ⅱ(v+m)的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8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1—952页。马克思还补充说,从单个资本家角度看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纯收入与总收入的关系是有区别的:从单个资本家来看,纯收入不同于总收入,因为后者包括工资,前者不包括工资。如果考察整个社会的收入,那么国民收入是工资加上利润加上地租,也就是总收入。但是,这种区别也只是一种抽象,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整个社会持有资本主义的观点,认为只有分解为利润和地租的收入才是纯收入。(《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2页)

[8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4页。笔者以为,这里的译文似乎有问题:一、应该是问句,而不是陈述句;二、第二句中的“怎么能够”应是支配整个句子的。所以译文似乎应该修改为:如果全部产品的价值都可以以收入的形式消费,旧资本又怎么能够得到补偿?怎么能够出现“每一个资本的产品价值等于三种收入加上c(不变资本)的价值总和,而所有资本的产品价值加起来的总和却等于三种收入加上零的价值总和”的情况?

[84]对于这里的“混乱”,马克思在下文有说明:“商品的不同价值组成部分,首先会在各种收入上取得独立的形式,并且作为这样的收入,它们不是把商品的价值当作自己的源泉,而是把各个特别的物质生产要素当作自己的源泉。……现在人们可以设想,这些价值组成部分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分解而成,相反,由于这些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于是形成了这样一个美妙的恶性循环:商品的价值来自工资、利润和地租的价值总和,而工资价值、利润和地租,反过来又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等等。”(《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8—959页)

[8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5—958页。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7页。笔者以为,这里的“幻想”改译为“幻觉”更为准确。因为,“幻想”可以是“胡思乱想”,“幻觉”的产生则有其“真实的”现实基础。

[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56页。

[8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8页。

[8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8页。

[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

[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

[9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2—691页。

[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7页。

[9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7页。

[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6—127页。

[9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0页。

[9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0页。

[9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