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如何理解“实践”概念兼及美学理论建设的再探讨

关于如何理解“实践”概念兼及美学理论建设的再探讨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界就有一批学者力求以“实践”为基点来构筑美学理论体系。但对“实践”概念的理解,还需深化,或许有待校正。“实践”概念何以又如何成为未来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但又不可否认,意念端毕竟是任何实践动态单元结构不可或缺的始端。上述同构并行之所以断然不可理解为“同一性”,是由于两者分别处于“质料理式关系”的两个不同层面。

关于如何理解“实践”概念兼及美学理论建设的再探讨

赵宋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界就有一批学者力求以“实践”为基点来构筑美学理论体系。今天回顾,这一意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实践”概念的理解,还需深化,或许有待校正。现在有必要重新提出这样的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提出的“实践”概念,如何理解才更准确?准确的“实践”概念与有活力的美学理论体系,彼此关系如何?“实践”概念何以又如何成为未来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

本文表达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教于诸位学者。

从人类社会实践总体取出某一动态单元来考察,可以发现:实践单元结构有其始末端点与工艺学两侧结构。

始末端点:始端是意念端,末端是实效端。就“实践”一词的汉译而言,强调的是其实效端,取“实”字强调其实在、真实、确实、落到实处,取“践”字强调“足踏实地”、“切实践行”。20世纪拨乱反正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强调实践有其实效,实效之正与反,成与败,有力地检验认识之真与伪,构思之对与错。但同时不能忽视,实践的任何动态单元结构都有其始发之端,在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某种意念,某种目的想象,通常用“自觉意识”予以概括。马克思指出:最差的工程师也高于蜜蜂本能之处在于具有人类所特有的预想目的意识。目的意识并非初始需求,而是在诸多需求推动下,凭借对因果联系的认识,为保证满足需求而确立起来的目标,这目标作为某一实践动态单元结构的终宿而引导着行动,但目标并非现实的终宿而仅仅是想象中应有的。意念端与实效端相比,有许多相反的性质,它是心理的、主观的、未外化的、未实现的;它是否具有可实现性,或者说,它究竟会导致实践的成还是败,还是有待检验的。也正因此,意念端本身不能杜绝滑向唯意志主义的危险。但又不可否认,意念端毕竟是任何实践动态单元结构不可或缺的始端。

在始末两端之间,作为主干部位存在的是一个中介结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395—396页脚注里用“工艺学”来指称它。工艺学结构必定分化为两侧:外化侧和能动侧。马克思首创的“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译名习惯如此,我只得沿用)着重强调的是工艺学结构的外化侧的成长历程,这样着重强调,在19世纪中叶欧洲思想界的状况下,有其必要性,遗憾的是后人却不免因此忽视了能动侧不可或缺的存在。《资本论》该脚注所强调的,恰恰是能动侧在工艺学结构中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写道:“工艺学会把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类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暴露出来,因此也会把人类社会生活关系及从此生出的思想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暴露出来。”在这里,值得警惕的是,假如把工艺学结构仅仅理解为外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等等)因果链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行,而排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心理活动机制对于这些过程的主宰作用,那就是对“工艺学”概念的曲解,也必然导致对马克思所倡导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重误解。

实践操作—交往言语两层面相互作用,是自从猿到人过渡完成以来人类本质结构固有的内在动态机制,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导致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社会分工。要对社会实践的总体达到完整的认识,不可忽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分工状态下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1.同构并行

在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都存在着外化侧和能动侧的相互作用和双向进展的发育。在物质生产领域,中介结构表现出两个方面双向进展的发育:从外化方面看,是生产资料的材料、能量与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能动方面看是人类大脑皮层中同使用工具的肢体(手占有特殊地位)活动相应的、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相配合的反馈性神经联系系统的结构及其心理活动功能的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双向进展同时发育的两方面结构是相应相称的。在精神生产领域,中介结构也表现出两个方面双向进展的发育:从外化方面看,社会意识对象化表现为符号的物质形态的结构,以客观承载物身份展示出来的物态化意识随着社会意识的历史发展而多样化、复杂化、丰满化,从能动方面看,是人类大脑皮层中同使用语言等等符号的器官活动相应的、言语运动中枢与言语感觉中枢相配合的反馈性神经联系系统的结构及其心理活动的多样化、复杂化、丰满化;这双向进展同时发育的两方面结构也是相称的。两大领域的两侧双向动态机制相比较,可发现显然的同构并行。

2.质料理式关系

上述同构并行之所以断然不可理解为“同一性”,是由于两者分别处于“质料理式关系”的两个不同层面。在人类的本体存在与本质结构中,工具作为物质生产手段的使用所建立的中介结构提供质料,语言等等符号作为精神生产手段的使用所建立的中介结构提供理式;两者分别以质料与理式的身份互相作用,彼此既不可颠倒,也决非等同。若概括为“同一性”,就取消了这对辩证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用“物质性”与“精神性”这对范畴来指称,前者是第一性的,是社会存在,是基础,后者是第二性的,是社会意识,是上层。从哲学本体论的视角看,质料与理式这对范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是古老的话题,又是当今仍然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

3.互养作用

物质生产过程揭示了自然界的众多规律及其种种被运用的可能性,而物质生产的工艺学结构自身的物质存在也含有各环节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目的性的结构形式,其实际运行的相互作用也贯穿着大量规律。这些已被认识或尚待认识的、已被运用或尚待运用的规律,这些业已建立或尚待建立的结构形式,给精神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精神生产过程对于诸多规律与诸多结构形式的深化认识,以及从整合运用的视角提出的结构调整、形式创新宏观调节,则对物质生产结构进行改塑,或消除其自发的异化症状,或消除其在自发状态下难免发生的自相冲撞。从反面来讲,精神生产领域的病态能抑制和破坏物质生产结构的成长,因此,精神生产领域内必须萌生治疗自己病症的机制,以求为物质生产工艺学结构的更快成长开拓空间。

4.相向运动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都有彼此互相转化的需求,因而有相向运动的动势。

物质生产的多侧面、多方式、多功能发展,自然超越生产手段相互间的生产力结构而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并要求对不适应的生产关系予以更新,这一持续进程就牵动了精神生产建立、调整乃至改造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的体制与观念的能动作用。

精神生产通过对规律性与结构形式的深化认识而提出的或宏观规划或微观设计的种种方案,也自然要求投入物质生产过程而得以实施与检验。

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在社会实践总体内的地位与作用,究竟何在?从这一视角来考察审美意识,理顺关系,才有可能看清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何以离不开“实践”。

1.以社会群体功利价值为目标的实践作为意志行为必须得到监护,监护所依据的是对意志行为正反面实效的敏感,敏感中包含着对正负价值的情感应答,这敏感是审美意识的核心。

实践本身是意志行为,无论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实践,还是精神生产领域的实践(这是第二性的),或者从社会实践总体上讲,包括两大领域的相互作用,都是意志行为。行为的效应有正面反面须予以分辨,换句话说,须取直觉而伴有情感态度的方式及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这就是不断萌生的审美意识基因。审美意识作为向监护意志行为的社会自觉意识不断提供依据的敏感状态,是从意志行为的心理状态分化出来的,它可以暂不参与意志行为的实际过程,但是对意志行为的实效所具有的或正或负的价值品性却能保持更高的反馈性感受反应能力,因此,这敏感性就伴有鲜明的情感态度,这就是“具有能动性品格的评价情态”。

正由于审美意识以这种“具有能动性品格的评价情态”为自己的核心,它才有可能给监护意志行为的社会自觉意识提供依据,给导致正面实效的意志行为开绿灯,给广阔范围可享用的正面实效亮起各色彩灯,在即将造成损失、危局、异化状态、负面实效的实践意向前面发出警报。

2.审美意识的基因嫩芽一经萌生于主体心理结构,就急切要求对象化。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旨在将这敏感从少数先觉成员传播到社会广大成员。

审美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就是要通过设置对象化条件,诉诸感官,来重新唤起具有能动性品格的评价情态。这种对象化条件通常是某种可感事象的复现、回顾、观照。可感事象或诉诸听觉,或诉诸视觉,或诉诸其它感官,或展开于时间,或展示于平面,或展现于空间,其物态化感性对象媒体的多样化决定了艺术门类品种的多样性。这种可感事象之所以被选择来予以复现、回顾、观照,是由于它们具有激发评价情态的功效。因此,这种对象化条件的设置也就表现为“具有能动情态激发功效的可感事象的自觉重新编织”。

3.从意志行为分化出来的审美意识,所进一步要求的对象化活动,处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层面的交接边缘。

对象化所依托的感性物质媒体,可从物质生产广阔领域的千万种产品中自由选取,灵巧组合。语言艺术所用的媒体,除了语音外壳的可听声响,主要是语词的语义表象,这些表象作为各具特色的心理过程当然并非物质媒体,但是这些被调动起来的心理表象之所指,却必须是充分感性的,是充分诉诸感官的,是充分贴近社会物质生产领域空间场景的亲切事象。

然而,借助对象化物质媒体所要传达的审美意识,却有其内藏的“具有能动性品格的评价情态”核心,则必须得自精神生产领域所提炼所掌握的价值体系、褒贬意向和社会理念,其源头乃在社会精神生产领域的深层。

4.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就何种视角哪些关系来考察是非功利的?就何种视角哪些关系来考察又毕竟有其功利价值?

审美意识为了提高反馈性感受反应对价值正负的灵敏度和分辨价值层次等级的精微度,必须从社会实践总体意志行为的指令长链闭锁中解脱出来,必须跟种种直接的具体功利目标拉开距离,以免囿于个别实践动态单元的一孔之见、一线之索,以免使灵敏度与精微度蒙受遮蔽。从这视角看,从这些关系来考察,审美意识必须超越功利性的实践链条而在心理结构的意识场中取得非功利盘算的特性。

然而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的行为主体必须考虑有关对象化成败的这样两件事:(1)自己所借助的对象化媒体的结构形式,对于自己所致力的审美意识传达这一目标而言,传达得是否准确?是否充分?是否能透过形式的过滤臻美而给受众提供尽可能饱满的审美享受?(2)自己所力图传达的审美意识状态究竟能否向监护社会实践意志行为的社会自觉意识提供可凭可据可依可靠的敏感性?能否给预计中的实践效应的正负价值亮出准确的信号灯?这也就是说,要用这样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自己正在传达的审美意识状态:这状态在众多社会成员间的传播能够给社会实践总体的意志行为昭示正确的导向,做好有益的预备。就这两个视角来看,就这两方面的关系来考察,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不能没有其功利价值的功能定性。

人类自身生产,是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相并列的又一大实践领域。对这领域假如不作为生产活动来考察,那就不能说对人类的实践总体有了全面完整的理解。有关思考可概括为如下六点:

1.人类自身生产的界定

如何界定“人类自身生产”这一领域呢?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者在生产所需产品的同时,也构建起自己的人类化的、能动的生理心理结构。可见,在成功的物质生产或精神生产过程中,工艺结构能动侧的发育成长也是人类自身生产的实际过程,并呈现人类本体成长的实效。既然如此,我们还如何能界定一个跟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有区别的、相对独立的“人类自身生产”领域呢?树立教育意念,设定教育目标,并由此引导自觉地组织作为受教育者的社会成员提高其物质生产能力或精神生产能力的活动,这就标志着人类自身生产独立出来,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并列起来自成领域。

在人类历史上,教育意念的设立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单项到复合、从单薄到丰满、从片面到完整的漫长发展过程。由于受到社会分工体制实际状况的深刻影响,由于精神生产的脑力劳动与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曾经长期相割裂甚至相排斥,教育意念及其所制约的教育过程被划分切割成许多细条碎片。其整合,至今障碍重重。成熟而完整的“人类自身生产”至今还是一个诉求于未来的理想状态。尽管如此,人类自身生产作为一个区别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而与它们并列的人类实践领域,自古以来就已存在了。

当然,人类自身生产的活动并不限于教育。那些在生物学水平或生理学水平上保证和改进族类生命生存状况的活动,诸如生殖、养育、饮食、居住、迁徙、医疗、保健等等,也都可以理解为人类自身生产领域内的活动,但是在跟教育相比、相关来考察时,不难看出,它们处于预备、补给、修复的地位,而并非人类自身生产活动的主干成分。

2.人类自身生产的主体与成果

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这一视角来考察人类自身生产跟其它两类生产的异同,可发现根本性的相异之处。在物质生产或精神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被动地接受主体运用工具或语言符号的活动对它所作的加工而转变为劳动产品。可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并非被动接受加工的对象,而是人类自身生产这一实践活动的生产主体的一分子,在教育者的指导(提出目标、指点方法、纠正错误、评价激励)下,受教育者必须主动地构建自身的心理生理结构,主动地增强自身的心理身体能力。这里存在着“生产主体自我构建”这样一个进展成长规律。教育的成果并不呈现为“对象转化成产品”,而是呈现为生产主体的一个个成员的发育成长。

3.对象化与自我构建互为条件的双向进展

受教育者作为主体一员的发育成长,仍然服从“能动侧与外化侧双向进展发育”这一人类本质结构成长规律。换句话说,主体能动侧结构与能力的发育是以物质生产或精神生产活动的中介结构对于劳动对象的加工这种外化侧的明白呈现为条件的。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讲,外化侧加工的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完满成就正是以主体能动侧结构与能力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发育成长为条件的。这就是教育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完成各种“作业”的意义之所在。“作业”作为动词,是指受教育者所从事的某一份额的物质生产或精神生产的过程,正是必须在这样的对象化过程中,主体能动侧的结构和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发育成长。“作业”作为名词,是指该份额的物质生产或精神生产的劳动产品,这产品的臻美程度标志着主体发育成长的进展程度。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应能保证受教育者的作业尽可能完满地体现“按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使得作业成为外化侧的自觉立美的产品,以此为目的意念,促使能动侧的自觉立美成为主体自我构建发育成长所沿的轨道。这是“按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自身生产”的第一层意义。

4.双层次交融是克服异化的重要前提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彼此割裂和排斥,教育过程中的作业早已分化为使用物质工具和使用语言符号这么两大类,两者也往往处于互相割裂互相排斥的境况中,这样的教育过程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可能没有片面发育的缺陷。这正是人性异化的深刻根由所在。为了征服这种片面性导致的异化,必须郑重地思考,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保证受教育者所从事的作业既有物质生产实践的成分,又有精神生产实践的成分,使两个层次全面发育,互相交融。这是“按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自身生产”的第二层意义。

5.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整合力量

审美意识对象化活动应当在人类自身生产过程中有恰当的位置。怎么才算恰当?这也就是艺术创造的教育在教育工程整体中应当占什么样地位的问题。在国民义务教育的课程中,在学前教育的活动中,在非艺术专业的专科学校和高等院校课程中,艺术课程宜采取多种艺术门类相综合的方式,所占课时的百分比不宜膨胀,但也不可欠缺;它们好比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其欠缺会严重危害生物体的健康生存。

这是狭义的美育课程。这种课程在教育工程里的作用、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多元课程张力结构的整合力量。对于受教育者的全面成长而言,课程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是不可缺少的,发展精神生产能力和发展物质生产能力,两个层次不可偏废,在每个层次内部还都有众多不同的方面和指向,这样就在总体上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处于这样的张力场内的受教育者主体的生理心理结构与能力若不能适应,就会形成“负担过重”,感到难以承受。综合性艺术创造课程能提高受教育者承受张力的生理心理整合能力:艺术精品所传达的“具有能动性品格的评价情态”,其欣赏过程所唤起的审美愉悦,其反复体验、深入领悟所激发的立美意志,能有效地消解各种作业过程所积累的“立美的辛劳”,又有效地巩固这些“立美的成果”,使它们及时转化为主体能动侧发育成长所需的营养素,转化为主体存在的有机构成要素。这是“按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自身生产”的第三层意义。

6.价值论意义探寻视角下的教育目标

上述三重不同意义的“按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自身生产”,使得“立美育人”具有多层多侧的立体化有机结构。从这样的视角反观教育目标的设定及其实现过程,将对“人类自身生产”的价值论意义有崭新的发现:将发现教育目标有可能具有人格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不再是原样重复的凝固模式,而是既能随着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总体水平的上升而持续升高臻美,又能发扬每个受教育者个体的创造性自我开拓而呈现斑斓的格局。

在整合性的艺术教育中培养起来的灵敏多向的评价情态,将进一步引导、激发、支持、顶推立美意志,让它来调动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已获得的种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来主宰统率自己的实践创新,准备来日投身于创新新型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的宏伟实践之中。

(作者赵宋光系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