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言和实在

语言和实在

时间:2022-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如何解释实在、思想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在西方语言哲学家中也存在着意见分歧。维特根斯坦提出图像论,认为命题是实在的图像。我们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和图像论,下面第三节将着重阐述卡尔纳普和蒯因这两种在语言哲学中颇有影响的理论。

第十章 语言和实在

在西方语言哲学家看来,语言和实在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语言哲学的最根本的问题。语言哲学家之所以对研究语言怀有浓厚兴趣,部分地是因为他们认为研究语言大大有助于对思想和世界的理解,换句话说,研究语言是通往理解思想和世界的途径。要了解世界,就要了解与世界相对立或相平行的人们的思想,而要了解人们的思想,就需要了解表达人们思想的语言。从哲学上说,思想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本质的区别,语言本身就包含有人们的概念图式。因此,世界、思想和语言这三者是紧密相关的,或者说,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哲学这三者是紧密相关的。

西方语言哲学家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本体论问题的,他们注意研究语言所指称的对象是否具有真实的存在,并试图从语句的语法形式或逻辑形式中考察语句所表达的内容的真实性或实在性,考察主谓语句中主词的本体论地位,特别是考察作为谓词的“存在”这个词的作用。他们试图弄清楚“存在”这个动词在语句中处于何种地位,是否代表一种属性,是否它不仅是一个语法谓词,而且是一个逻辑谓词。围绕着这些问题,他们展开了一场热烈的争论。下面第一节我们将首先介绍这个争论中双方的观点。

不论是否同意“存在”是一个逻辑谓词,哲学家们不得不研究宇宙中究竟存在着什么这个本体论问题。一般说来,西方哲学家们大多不否认桌子、树木、山河以至星辰等等具体事物的存在,尽管他们在如何论证这些事物的存在这一点上存在着意见分歧。争论更多的问题还是:是否存在着迈农所说的那种虚存的或潜存的实体?是否存在着上帝、幽灵、天使等等神秘的实体?是否存在着属性、关系、类、数、命题等等所谓“共相”或普遍词项的指称对象?是否存在着原子、电子、质子、场等等通常无法观察的理论实体?如果它们存在着,是否它们以像桌子、山河、星辰那样的存在方式存在着,还是以另外的方式存在着?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些另外的存在方式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涉及什么是存在的一般特征,或者什么是关于存在的论述的一般特征。我们在这里不可能讨论所有这些问题,而只从语言和实在的关系这个角度,讨论抽象实体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即虚构人物的名字是否具有指称对象?属性、关系、类等“共相”或普遍词项是否具有指称对象?以及原子、电子、质子等理论名词是否具有指称对象?对这个问题的考察是下面第二节的主题。

对于如何解释实在、思想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在西方语言哲学家中也存在着意见分歧。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或对称的关系。问题在于,这种协调或对称的关系的性质和功能究竟是怎样的?维特根斯坦提出图像论,认为命题是实在的图像。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语言基本上是符号,它不能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另一些人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毕竟告诉我们语言对实在作了某种报道,问题是要找出什么是语言和实在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基础。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在他们的逻辑原子论中对这个问题作了一种回答。他们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感性材料开始的,我们关于世界的语言是一种逻辑构造,其中的基本单位是与我们经验中的原子事实相对应的原子命题。他们把我们关于事实的语言分解为与原子事实相对应的原子命题,来补充说明语言如何成为实在的图像。不过,仍然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是否可以把所有关于世界的陈述统统还原为这样的逻辑构造?是否可以把关于价值和心理状态的陈述还原为这样的逻辑构造?如果不能这样还原,这是否意味着这样的陈述不是关于世界的陈述?或者,是否我们应该修正我们对于语言和实在的关系的理解,以便把这一类陈述纳入关于世界的陈述中去。这些问题都相当复杂,不易解决,因此另一些语言哲学家不强调研究世界、思想和语言这三者的关系,回避实在、世界是否客观存在的问题,而从约定论、相对主义或工具主义的立场出发,把本体论看作是一种方便、有用的理论假定,一种随人而异的东西。在这方面,卡尔纳普关于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的区分,蒯因的本体论承诺概念,在不同程度上都表现出这种倾向。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认为物质对象和理论对象的存在或设定,或者取决于某种语言构架,或者取决于某个有关的理论体系。无论语言构架或者理论体系,都是人们随意制定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和图像论,下面第三节将着重阐述卡尔纳普和蒯因这两种在语言哲学中颇有影响的理论。

最后,我们还要考察最近二三十年来实在论者和反实在论者在理论实体的实在性和命题真值的形而上学基础这两个问题上的争论。前一个问题,论战的一方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和历史社会学派,另一方是科学实在论者。后一个问题,论战的一方是以戴维森等人为代表的实在论派,另一方是以达米特等人为代表的反实在论派。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论争在西方哲学中有悠久的历史,以上所说的迈农和罗素等在虚构人物的本体论地位上的争论,弗雷格、蒯因等人在普遍词项的指称对象上的争论,都是这一论争的重要内容。最近二三十年来在理论实体的实在性和命题真值的形而上学基础这两个问题上的争论,不过是这个传统论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