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探析

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探析

时间:2022-09-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需要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现状、形势以及工作的方向进行思考。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要实现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还要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思考、总结、提升的过程。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团委书记 殷文娟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提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民族素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重要历史时期。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部署我国教育事业,开启了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明确提出大学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今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体,承担教育传播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更加艰巨。需要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现状、形势以及工作的方向进行思考。

一、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要实现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还要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高职院校一直在进行不断地探索、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现状及问题:

1.高职共青团文化素质教育背景。

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较本科院校而言较短,从1999年国家开始设立首批高职至今也就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北京高职学校都有行业企业的背景,甚至由中职学校整合升级而成,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历史文化积淀的时间较短,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文化处在激荡、碰撞、求同存异,凝炼提升的状态,亟待传承和发展先进的、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思考、总结、提升的过程。文化的土壤需要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阳光雨露,需要学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高职文化育人条件和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2.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高职学生来自于高中、中专、技校,通常被认为是中考和高考评价机制的不适应者。高考起点的学生学习了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课,但是中考起点的学生升入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较少,部分学生还存在行为、习惯等素质不足的现状,有文化素质特长的学生数量也非常少,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相对高等院校而言,面临基础弱、内容多、任务重、见效慢的实际问题。

3.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第一课堂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第二课堂主要是发挥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通过在第二课堂开展寓教于乐的素质教育活动,并通过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艺术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提升文化修养,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所以文化素质教育质量一直差强人意。比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一直在积极的建设管乐团、民乐团,但是有这方面基础的学生凤毛麟角,乐队一直难成规模。再如,由于缺乏相关文化素养较高的老师指导,部分社团处在学生自娱自乐、仅充实课余生活的基本状态,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较难提升,社团的文化育人作用较难发挥。

二、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今后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定为实施素质教育,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部要求首都职业院校在全国率先打造产业文化与大学精神相融合特色的文化育人精品,开创新世纪职业院校育人工作新局面,走在全国职业人才素质教育前列。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之一,有传承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和义务,面临以下新形势新任务。

1.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要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大学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和理念,需要青年进一步传承和发展。目前,全国中高职学校达15200余所,在校生人数达3000多万人,“十一五”期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800多万人,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左右。目前,北京有25所高职学院,大部分为北京籍学生,在校生约20万人,每年毕业约7万人在北京就业。实践证明,高职在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青年劳动者的战略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需要学校发挥教育传承的作用,需要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培育青年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要融入职业文化教育。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尧学在2009年6月16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高职教育要坚持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职业道德第一,职业技能第二。只有把职业道德放在高职教育的第一位,才能培养出找得到工作、干得好工作的人。我校近几年企业用人需求显示,多数企业更重视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的基本修养,在招聘员工时明确提出:“先看道德品质,再看职业技能。工作不会干可以培训,但品质有问题是不受企业欢迎的。”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学子文化素质教育,要在职业化的工作技能、工作形象、工作态度和工作价值观的培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3.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要融入企业文化教育。

今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与企业的密切联系。高职专业的设置分类详细,涉及经济发展领域各个产业、行业和企业,甚至涉及各个工种。在当前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急需对所在企业行业归属感强、懂工作岗位工作规范、同时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员工,这对文化素质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的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在企业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和发展中有所作为。

三、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途径探索

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当前面临的形式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必须找到自己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的具体内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在文学艺术教育,而是要根据国家对技能型职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需求,在新形势下凝练党团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熔炼职业文化,感悟企业文化,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定位,在现有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途径探索素质教育实践。

1.深入研究党团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引领青年跟党走。

党团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的能够反映组织状态的意识形态,以共青团组织来讲,具体表现为共青团组织的思想、行为、制度、作风、愿景、使命等。文化有历史的积淀,近90年历史的共青团在建团初期、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后…在不同的时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甚至在不同时期党赋予团的重要任务和活动也是一种表现,可以一一的梳理、总结、提炼,形成共青团系列文化。比如:通过用90后熟悉和喜欢的现代语言方式编写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共青团系列文化教育教材,开发陶园亭公园高君宇、石评梅这样的共青团先驱者长眠之地建立共青团文化教育基地等形式,在发展新团员、在新团入团宣誓仪式、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等工作上可以有实际的载体、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共青团爱国精神的历史传承,精神的力量,使学生从了解共青团文化开始增强对团组织的归属感。

2.探索利用现代教育科技技术提升职业学子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活动。

在当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础上,把握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探索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开展适合青年的活动。在采用传统的方式如报告会、讲座、展陈、视频等可以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学生喜欢新媒体,喜欢开微博,那就把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放在微博上,把文化的载体如人物、故事、符号、图像进行集成,分类编辑出知识点,小故事,小漫画,或精品歌曲定期发布。学生喜欢手机游戏,可以把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和过程编成游戏,让学生体会在游戏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进行闯关的乐趣,通过“严肃游戏”传播传统文化,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3.探索实现职业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教育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

企业急需的人才是具有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人文素质相统一的高技能型职业人才。职业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在高职实施,可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下功夫。

在第一课堂,专业教育融入职业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相当于将员工的入职培训提前到学校进行了。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奔驰汽车生产班为例,在第一课堂学习专业技能,奔驰公司安排在职人员讲专业课,并且安排和指导学生进入奔驰公司生产一线实习实训,用奔驰公司“5S”生产管理标准的职业操守严格训练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会良好的职业习惯,这就是职业文化的传承。

在第二课堂,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团组织可以通过组织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的职业文化素质教育的活动,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比如,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汽车营销人员职业风采展示、生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文化素质教育。

4.探索建立“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尝试企业文化教育的新途径。

北京市教委委员孙善学曾经说过,职业教育想要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要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用人需求的零距离。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实现学生与企业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学校要大力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可通过开展“校企互动,领航职业人生”学生社会实践,通过“走进百家企业”行动、“引进百家企业文化”行动、“聘请职业学子成长导师”行动、“跟进百名在企毕业生”行动实现建立企业文化教育校内校外基地的工作目标。比如,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学生如雪铁龙汽车班,学校组织学生去雪铁龙公司参观学习、聘请公司的能工巧匠担任职业学子成长导师、邀请在公司工作的已经毕业的学长回校给学生讲成长故事、与企业团组织联合宣传雪铁龙的企业文化等,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雪铁龙汽车设计、制造、生产、装配、销售、售后服务、回收等环节的企业运转情况,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感受企业的真实工作状态和发展前景,逐渐认同企业的各种文化和社会地位,逐渐找到人生的努力方向,提升掌握职业技能的信心,树立进入企业工作的目标,这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实际作用的企业文化素质教育。

总之,高职院校要适应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新的途径和方法,力争形成一种“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为根本,以党团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以企业文化体验提升职业素养为目标”的文化素质教育新的工作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