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本对于译者的遮蔽

文本对于译者的遮蔽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文本对于译者的遮蔽现象。因为,首先,文本中所包括的作者意图、形式特征、风格特点、风俗传统等都会形成对于译者的遮蔽,让他无法做到如作者一样了解作品。由于已经具有了明确的翻译目的,译者就会着手做相关的准备,包括对翻译可行性的考察,这时译者需要接受来自把关人的严格审查,这里的把关人是指例如政治语境、意识形态、出版发行部门等方面的限制,只有先得到他们的许可,翻译才能进行。

一部作品之所以会激起译者的翻译兴趣,必然是因为其中的某些内容和思想引起了译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他希望能够使这一作品在自己所处的语境中获得生命的延续,让它可以感染和启发其他读者,并获得更多读者的接受和认同。毕竟,“对于语境的依赖(contextdependence)是无可避免的人类本性,它对翻译的影响并不亚于它对任何一种其他形式的人类交流所产生的影响。”Ernst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p.230. 可以说,译者对于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是一种主动与被动交错的复杂过程,因为文本对于译者而言,难免存在由历史、文化、时空等形成的距离间隔,因此在译者阅读原作的过程中,原作会对译者形成一定的遮蔽;而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也需要尽力为译作读者消除这种距离间隔,尤其是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隔膜,因此是一种积极的去蔽过程。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文本对于译者的遮蔽现象。让·斯塔罗宾斯基指出: “被遮蔽的东西使人着迷。……在遮蔽与不在场之中,有一种奇特的力量,这种力量使精神转向不可接近的东西,并且为了占有它而牺牲自己拥有的一切。”转引自 郭宏安,《从阅读到批评——“日内瓦学派”的批评方法论初探》,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41页。 一般而言,如果译者可以做到文从字顺,并且他的译作的语言和文体特征也没有让读者觉得难以接受的话,读者和批评者就容易产生译作透明的错觉,即会认为自己正在阅读和评价的就是原作本身,译作与原作之间是没有距离的。“‘透明’这一错觉是通顺话语所形成的效果,是译者通过采用通行的用法、坚持连贯的句法和明确的意义所形成的效果,也是竭力保持译文的可读性所形成的效果。”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p.1. 韦努蒂认为,读者和批评者之所以会要求译者的隐身和译作的透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因为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研究在经济和政治上取得了权威地位。二战后先进的通讯技术的革新扩展至广告、娱乐等产业,带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繁荣,并影响了包括出版业和电子印刷业在内的一系列媒体的发展,从而将语言限定为一种使用工具,强调其即刻理解性和真实呈现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作者的权威性在英美文化中仍然居于主导性的地位Ibid, pp.5—6.。事实上,完全透明的译作只能是一种理想的翻译境界。因为,首先,文本中所包括的作者意图、形式特征、风格特点、风俗传统等都会形成对于译者的遮蔽,让他无法做到如作者一样了解作品。其次,译者自身的语言能力、翻译水平、文学素养、人生阅历等也会影响他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使他有可能会形成与作者在认识上的分歧,也有可能会读解出一些超出作者原有意图的意义,因而译作会出现与原作的部分偏离,但是也会因此而丰富原作的意义,“翻译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本的崭新历史。”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 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访谈代序,第25页。 再次,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由于语言的转换,原作的语言土壤变了,原作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必须在另一种语言所积淀的文化土壤中重新构建,而这一构建所遇到的抵抗或经受的考验则有可能来自于目的语的各个层面: 文化层面、语言层面、读者的心理层面以及读者的接受层面等等。”许钧,“试伦译作与原作的关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15—21),第22页。

再来看一看译者的翻译过程可能会遇到的文本的遮蔽: 首先,在译者解读一部作品的过程中,由于译者自身的语言水平和翻译能力的局限,文本会对译者形成一定的限制。除去译者是被动地接受某一翻译任务的情况以外,大多数译者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译者往往都是以普通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的,他首先被作品所深深吸引,这时文本本身对于他的诱惑会极大地激发他对之进行阐释和翻译的兴趣和愿望,一种强烈的要将这一作品与读者分享的愿望,加上对于作品在现实世界会产生的影响力的估计,就是译者最初的翻译动机。但是,这时译者自身语言能力、翻译水平、相关资料占有情况等都会对其形成限制,这影响并决定了他能否翻译这一文本;而如果是要接受外来的翻译任务,译者有时还需要对自身的语言和翻译水平进行证明;其次,在译者认识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外部的权威机构的“把关人”的限制。由于已经具有了明确的翻译目的,译者就会着手做相关的准备,包括对翻译可行性的考察,这时译者需要接受来自把关人的严格审查,这里的把关人是指例如政治语境、意识形态、出版发行部门等方面的限制,只有先得到他们的许可,翻译才能进行。再次,在译者对作品意义进行阐释和传达的过程中,译者又会对自己形成必要的限制。这时的译者一般都会尽力做到隐身,即便是带着明显的引导读者的意图,他也会倾向于把这一意图潜藏在字里行间;他会尽量将自己和作者合而为一,表达作者的立场和态度,传递作者的意图和思想,表现原作的意义和价值。所谓“译者的隐身(invisibility)”,韦努蒂在其《译者的隐身: 一部翻译史》一书的第一章的开首,曾经援引了诺曼·夏皮罗(Norman Shapiro)的一段生动的论述: “我把翻译看作是创造透明文本的尝试,透明得就像未经翻译一样。好的翻译犹如一片玻璃。只有当上面有刮痕、气泡等瑕疵时,你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理想的情况是不应有任何瑕疵。它本身根本就不应惹人注目。”Quoted from 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p.1. 当然,译者并不能真正使自己从译作中消失,他的阅读方式、理解角度及其对于原作的阐释无一不彰显出他的个性特征,但是,作为一名认真负责的译者,他会努力让读者得以接近作者,让译作展现原作的风貌,尽量减少个人的情感、意志、偏见等对原作的干扰,而让原作所包括的作者意志、文化信息、异域风情等得以充分展现。正如同罗塞蒂(Rossetti)所言: “翻译是一种需要自我克制的工作。”转引自 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