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想象的作用

想象的作用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审美鉴赏活动中,拓展心理空间的联想、想象是重要的心理功能。音乐形象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抽象性,听众需要通过想象来进行审美鉴赏。此外,利用通感、联想的心理活动形式,打破不同艺术门类的某些界限,使欣赏者获得对艺术作品的全面欣赏。这是在审美表象的基础上,审美想象和体验联合作用的结果。联想想象可以使整个审美过程空灵活泼,自由舒展。

在审美鉴赏活动中,拓展心理空间的联想、想象是重要的心理功能。能动的、积极的审美再创造使审美欣赏对象静中生动、由物及人,产生思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效应。使整个审美过程空灵活动起来。可以产生因虚得实、虚实结合的效果,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刻的美感享受。与一般的想象比较,审美想象具有更大的自由性、能动性、超常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1.艺术创造要求虚构

艺术美的创造本身就要求想象虚构。虽然艺术美的根基源自现实,但它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人类的愿望和理想,其原则是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为此,不仅允许虚构,而且必须虚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培根说:“想象可以任意将自然界所分开的东西结合起来,把自然界所结合的东西分开,就这样创造了事物的不合法的结合与分离。”[26]在艺术作品中审美想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的两点是创造出想象形象和想象情境。

想象形象。审美想象以创造新的个性化的形象为目标,这使审美想象成为创造艺术形象最重要的手段,它可以把对象的某种性质特点凸现出来,着重加以渲染,从而塑造出特殊的形象,比如三毛;可以将不同的表象加工取舍,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新的形象,比如美人鱼;也可以把现实中的人物、事物作大胆的制作处理,形成崭新的神奇怪异的形象,比如孙悟空。这种新的形象不是原有记忆表象的简单再现,甚至是审美主体从未感知过的形象。可以使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如在目前,使审美视野极大地扩展开来。所以,成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一种新奇的吸引力。

想象情境。审美想象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能动性,不受客观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时间序列和空间范围的局限,合情合理的夸张,是在合规律性的基础上对自然事物的能动把握。并以此调动欣赏者的自由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驰骋。“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不仅能飞,而且要和落花一起飞到天边。1936年,陈毅同志在赣粤地区坚持游击战争时,不幸被敌人围困在梅山,带病在草丛中躲藏了二十多天。由于敌人日夜搜索,陈毅同志考虑难以脱险,在生死关头,他写了三首诗,抒发自己的感情。诗曰:“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依然是个造反的人物。

2.艺术欣赏自由驰骋

康德指出:鉴赏是关联着想象力的自由的合规律的对于对象的判断能力。审美鉴赏者拥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审美就有了广阔的的领域。

从艺术形态上来说,对听觉艺术、意觉艺术的欣赏尤其需要想象力。音乐形象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抽象性,听众需要通过想象来进行审美鉴赏。阅读文学作品时,直接感知的只是语言文字符号,必须通过想象和其他心理功能的共同作用,才能把文字符号转化为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文学与音乐虽不能给读者提供直观感性的视觉形象,但却给欣赏者充分发挥心理想象的能力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

从艺术形象上来说,主要在于还原和补充。如果说艺术创作是创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的,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在对生活的重新体味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我们在生活中得到的表象尽管很丰富、很生动,但都是片断的、零散的。想象把原有的表象和当下的形象内在的联系沟通结合起来,遵循着特定的情感逻辑或生活逻辑,加以补充,加以美化,创造出充满情趣的、生动活泼的完整的生活图画。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卡之路》,描绘了荒凉的原野上,笼罩着乌云的天空,一条坎坷不平的小路一直伸向西伯利亚的远方,人们在欣赏这幅画时,自然就会想到经过这条小路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革命者,会看到画面上看不到的东西。此外,利用通感、联想的心理活动形式,打破不同艺术门类的某些界限,使欣赏者获得对艺术作品的全面欣赏。例如欣赏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可以在想象中倾听那淳朴的悠悠笛声,联系起《长征组歌》的音诗效果。

从审美心理来说,在于交流和体验。审美欣赏是一种在想象中的交流活动,审美鉴赏者同艺术世界的角色进行着一种潜在的审美心理对话,卡冈称这种对话为“准交往”,“因为它仅仅在我们的想象中展开,用心理学家的术语来说,仿佛是一种‘自动交际’;或者用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术语来说,是一种‘自我交际’”[27]。在艺术的审美欣赏活动中,欣赏者在审美想象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时,总是设身处地地把自己与人物形象融为一体,去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人物的各种复杂的感受和情绪,在想象中过着人物所过的内心生活。欣赏者和自己热爱的作品、人物、形象、意境进行情感交流,如痴如醉,物我两忘,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赋予他所看见的一切事物以自己的人的性质并加以想象”[28],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想象最大的功用是将本来无情无趣的自然物感受为有情有意的生命体,赋予对象以生命。人们把这种想象体验能力投入到一切事物中去。于是诗人舒婷就有了《致橡树》的爱情宣言,而舞蹈家杨丽萍又使这爱情的《两棵树》舞动起来。

从想象的性质来说,关乎着情感和感悟。审美想象具有丰富的情感特征,充满了主体强烈的主观情感。审美想象以主体的愉快与否为尺度,依靠想象力对感知材料进行情感判断。审美的想象可以违反日常逻辑,这使它不但不排斥感情色彩,而且需要情感这个推动力,情感的色彩越浓烈,则审美想象的愉悦越强烈。想象体验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识形式。审美想象的认识指的是在主客体交融的心境中潜意识把握客体、创造知识的一种认识形式,是主客体交融心境中的认识活动,即“无自我”的认识活动。这种潜意识的认识活动,即非理性、非逻辑的认识活动,具有自由性、模糊性、不可言性、形象性等特点。这是在审美表象的基础上,审美想象和体验联合作用的结果。

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刘勰描述审美想象的状态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联想想象可以使整个审美过程空灵活泼,自由舒展。“在那种受感情影响,而创造想象形象的进一步创造过程中,这些想象本身就成为感情的源泉了。”[29]审美想象对原有表象按照主体特定的审美理想所进行的超越性建构常表现出一种虚幻性,表达出逻辑思维概念所不能或难以传达的情怀、心境和意绪的体验,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

想象这种开拓性的心理活动,难在把感知到的形象与头脑中储存的形象加以改造,铸成全新的意象。一般说来,随着人们生活实践和思维活动的发展,联想也就不断丰富复杂起来。但生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冷峻的社会现实往往使人在踏入社会的同时就开始扼杀自己的想象力。所以,培养想象力除了在于积累丰富的表象和培养丰富的情感以外,更在于培养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在复现和改造表象时寻找不同事物的联系和沟通。要想获得这种本领,首先就要从对于“胡思乱想”的否定的否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少小的时候,心中常常充满了幻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心中的想象情怀,即心中的诗情画意却消失殆尽,这不仅是悲哀的,也是需要反思的。审美活动可以修补我们心灵的缺失,恢复想象的快乐,这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