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捍卫辩证唯物主义车尔尼雪夫斯基

捍卫辩证唯物主义车尔尼雪夫斯基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逮捕,1864年被判处服7年苦役并终身流放西伯利亚。1889年,经俄国政府批准,车尔尼雪夫斯基得以返回故乡。虽然早期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宗教唯心主义观念在他的身上根深蒂固,但在中学时期,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宗教信仰就已经发生动摇。另外,车尔尼雪夫斯基还提出了关于对立力量斗争的思想,并把对立力量的斗争看做是自然界一切现象发生的原因。

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艺评论家、作家。他是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也是一位执著于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他虽身陷囹圄数年,却依然不改最初的信仰。

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生于俄国一个神父家庭,18岁时进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在大学期间,他潜心研究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并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教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宣传进步思想的斗士。

185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回到彼得堡,成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两家进步杂志的撰稿人。1855年发表著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这篇论文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同年冬天,他开始发表论文《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过程。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逮捕,1864年被判处服7年苦役并终身流放西伯利亚。在囚禁与流放中他写下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优秀作品,如《怎么办?》《序幕》等。1889年,经俄国政府批准,车尔尼雪夫斯基得以返回故乡。然而,由于多年来的流放生活严重摧残了他的身体,同年10月,他因病逝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

在哲学上,车尔尼雪夫斯基一直致力于批判贝克莱、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观点,力图以唯物主义精神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早期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宗教唯心主义观念在他的身上根深蒂固,但在中学时期,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宗教信仰就已经发生动摇。为摆脱因循守旧的宗教观念束缚,他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为他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在大学时代形成的,最初他认为黑格尔所宣传的真理像火炬一样照亮了一切,但不久他就深刻地指出黑格尔是“现状和现实社会制度的奴仆”。之后,他又开始追随费尔巴哈。他称费尔巴哈为自己的“宗师”,声称“读了费尔巴哈的著作,就能知道我的世界观的一般性质”。他追随费尔巴哈把人作为自己唯物主义基础的理论,并把他自己的哲学称之为“人本学”或“人本主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把哲学定义为解决科学中最有普遍性问题,即形而上学问题,例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等问题的理论。在他看来,唯心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人们往往只把为主观所有、而为客观所没有的东西强加到自然头上。车尔厄雪夫斯基则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看做是普遍联系的,他认为:不能说石头和植物,无机界和有机界彼此绝对无缘,因为一切物体都是由相同的物质元素构成的,所以它们都具有统一性。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之间根本不存在绝对严格的界限和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同一领域内的各个具体事物之间也没有非此即彼的绝对界限。另外,车尔尼雪夫斯基还提出了关于对立力量斗争的思想,并把对立力量的斗争看做是自然界一切现象发生的原因。

在认识论上,车尔尼雪夫斯基强调感觉的产生必须有引起感觉的客观对象(外界物体)和感觉主体(有感觉的生物),并指出感觉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是引起机体内部状态改变而产生的,他的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唯物主义的感觉论。

学海拾贝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康德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给予了有力的驳斥,他把那些高谈哲学的自然科学家形象地比做一个坐在树枝上用劲砍伐这根树枝的农夫,认为他们恰恰是在挖掉自己的科学根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纪念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