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刚柔相济,不可偏废

刚柔相济,不可偏废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时,要懂得变通之道。如果自己的主张与别人有分歧,要避免与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兼顾灵活性和原则性,既办好了自己的事,又处理好了与别人的关系。清廷万般无奈,命令曾国藩率军增援湖北。此时,曾国藩正处在十分无奈的两难之中,他只好采取拖延之法。当曾国藩接到“赴山东剿捻”的旨令时,他明白清廷的着眼点是在于解救燃眉之急,确保京津安全。这是清廷的一相情愿,而此时曾国藩所面临的出征困难却很大。

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并用,不可偏废。太柔就导致委靡不振,太刚则容易招致折断。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的道理也很适用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时,要懂得变通之道。如果自己的主张与别人有分歧,要避免与别人发生正面冲突,兼顾灵活性和原则性,既办好了自己的事,又处理好了与别人的关系。

曾国藩是晚清最有实力的大臣。他一方面靠自己的忠心,消除了朝廷的顾忌,使朝廷敢于向自己放权。另一方面,他同时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权势,即使朝廷有顾忌,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清朝毕竟是满洲贵族的天下。为了防止曾国藩离心离德,朝廷在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的同时,也安插了湖广总督官文、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等满蒙贵族钳制他们。对此,曾国藩心知肚明。为了消除朝廷的疑忌,太平天国刚刚被镇压下去,曾国藩就下令将湘军大部分裁撤。

同治三年(1864年),正当曾国藩分期分批裁撤湘军之际,僧格林沁及其马队被捻军在湖北牵着鼻子走,接连损兵折将。清廷万般无奈,命令曾国藩率军增援湖北。朝廷的这次调遣,对湘军非常不利,所以曾国藩的态度也十分消极。其一,攻陷天京以后,清廷咄咄逼人,大有卸磨杀驴之势,曾国藩不得不避其锋芒,自剪羽翼,以释清廷之忌,为此曾国藩也满腹愁怨;其二,僧格林沁骄横刚愎、不谙韬略,向来轻视湘军。此时,曾国藩正处在十分无奈的两难之中,他只好采取拖延之法。

曾国藩十分清楚,僧格林沁大军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早晚的事。因此,曾国藩按兵不动,静坐江宁,观其成败。

果然,高楼寨一战,僧格林沁全军覆没,这位皇亲国戚竟然被一个无名小辈杀死。捻军声势更加浩大,咄咄逼人。朝廷不得不再次请出曾国藩,命他办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务,所用三省八旗绿营地方文武员弁均归其节制。两江总督由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为曾国藩指挥的湘军、淮军筹办粮饷。这本是曾国藩预料中事,当接到再次让他披挂出征,以解清廷于倒悬之急的命令时,他却十分惆怅。在这瞬息万变的政治生涯中,他很难预料此行的吉凶祸福。因此,还是采用拖延之法。

当曾国藩接到“赴山东剿捻”的旨令时,他明白清廷的着眼点是在于解救燃眉之急,确保京津安全。这是清廷的一相情愿,而此时曾国藩所面临的出征困难却很大。湘军经过裁减后,曾国藩北上剿捻就不得不仰仗淮军。曾国藩心里也清楚,淮军出自李鸿章门下,要像湘军一样,做到指挥上随心所欲,是很难的。另外,在匆忙之间难以将大队人马集结起来,而且军饷也不能立刻筹齐。

曾国藩做事向来是未雨绸缪,对于清廷只顾解燃眉之急的做法,实在难以从命。况且,一个时期里,朝廷处处防范,若继续带兵出征,不知还将惹出多少麻烦。因此,他向朝廷推辞缓行。

尽管他向清廷一一陈述了不能迅速起程的原因,但又无法无视捻军步步北进而不顾,正在其左右为难之际,李鸿章派潘鼎新率鼎军十营包括开花炮一营从海上开赴天津,然后转道赴景州、德州,堵住捻军北上之路,以护卫京师,给曾国藩的准备和出征创造了条件。这样,经过二十几天的拖延后,曾国藩才于六月十八日登舟启行,北上剿捻。

正是通过拖延的办法,曾国藩赢得了应付事态的时机,也避免了与朝廷上司的直接冲突,能够在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之际,促使或者等待事态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于万难之间做到了游刃有余。对于现实中左右为难之境,我们也要尽力灵活处之,可拖延的就拖延,能躲避的就躲避,需求助的就求助,该投靠的就投靠,就是不能傻乎乎地坐以待毙。

我国古代有许多刚柔相济的事例。

前秦时苻坚即位后,任用汉人王猛治理朝政,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先后攻灭前燕、仇池、代、前凉等割据政权,占领了东晋的梁、益两州,把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汉水上游都纳入了前秦的控制。为了争取支持者,他对各族上层人物极力优容和笼络,如鲜卑族的慕容垂、羌族的姚苌,都委以重任。谋臣王猛曾多次劝说苻坚对那些异族重臣有所制约,甚至还不止一次利用机会,设法除掉这些人。但苻坚阻止他这么做。

在鲜卑贵族慕容垂、慕容泓相继谋反后,苻坚面责仍为自己手下的原前燕国主慕容玮说:“卿欲去者,朕当相资。卿之宗族,可谓人面兽心,殆不可以国士期也。”在慕容玮叩头谢过之后,他又说:“《书》云,父子兄弟无相及也……此自三竖之罪,非卿之过。”但是,慕容玮并未被苻坚所感化,在暗中仍企图谋杀苻坚来响应起兵复国的慕容氏鲜卑贵族,后来阴谋泄露才被苻坚擒杀。苻坚这才后悔不听王猛的忠谏,但这时大局已无法挽回了。这就是做人只知圆,不知方的后果。

只有懂得中庸调和的人,才是深谙方圆之道的人。大凡固执于一种极端的人,往往凭一股冲动或者习惯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他们的特点,同时又是其致命的弱点。

俗语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在历史上留名,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人往往是那些懂得审时度势、适度融合的人。

无论我们倾向于哪一类型的人,都要注意留有一定的尺度。内向的人如果时刻封闭在自己的世界就会失去为生活调味的人与物,外向的人,如果不适时收敛自己的光芒,难免会让人觉得浮躁。所以我们应该在大自然动静结合的悠然意境中,学会中庸调和的艺术。为人时,好动的人适时沉静,沉静的人则要适时灵动。处事时,忙碌和安闲调和。当我们做出这样的调试,生活、工作以及人的内心都会多些从容的余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