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身似繁花却不惊

身似繁花却不惊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数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的韵律与舞蹈的节拍结合得巧妙而和谐。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末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同样的戏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比如南曲。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一种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细腻优雅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做了进一步改进。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学习昆腔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数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笔间波澜

每一种戏曲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昆曲则格外注重动作的细腻。因为追求细腻,所以就不得不放弃粗犷豪放的表达。这就如同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特点,女性的性格显然要比男性细腻得多,所以举手投足间就显得温婉细致,摒弃了粗枝大叶。与女性交朋友,就要格外地用心,多注意细节,否则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粗心而让对方觉得你忽略了她,不在乎她;相反,跟男性相处,彼此之间就不会计较那么多,如果你注意太多,对方反而会觉得你很麻烦,太小家子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