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宝贝东西”马王堆帛书《老子》

“宝贝东西”马王堆帛书《老子》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种帛书《老子》写本。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完整的《老子》古老版本。对马王堆帛书《老子》,毛泽东直接做了四件事情:接见发掘人员,详细了解出土经过,密切关注这部古籍的古本的重新面世。

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种帛书《老子》写本。一种写本的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称甲本。另一写本用隶书抄写,称乙本。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完整的《老子》古老版本。1976年3月,文物出版社予以刊行。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则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在上下篇中分章次第,以及《道德经》的题名都是后人所加。然而,魏王弼注本、唐初傅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两者恰恰相反。

1974年下半年,已处于步履艰难、双目几近失明的毛泽东,秘密离开北京赴长沙休养。来到长沙后,毛泽东住进了湖南省委招待所的蓉园一号楼。就在这座楼房里,毛泽东得知了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转载的有关马王堆发掘与出土帛书的消息。

毛泽东对古书的偏爱是众所周知的。当身边为其读报的工作人员读到《老子》《战国策》《黄帝外经》等书名时,毛泽东不时露出兴奋与激动的神色。当工作人员读完最后一句:“出土的帛书、简牍、帛画等珍贵文物,已由国家严格保护,并正在组织专业工作者进行整理、修复、释文和研究中”时,毛泽东吐了口烟雾,兴致勃勃地微笑着说:

“好嘛,他们干了一件大好事,挖出了这么多宝贝东西,了不起啊。中华民族的历史了不起啊!你们有时间要多看一点历史书籍,对提高政治、文化水平都有好处。不知道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才能整理出来?”(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李凯旗编著:《毛泽东读书学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195页)

机灵的工作人员见毛泽东意犹未尽,便趁机进言道:

“听说这个墓是湖南省委书记李振军同志主持挖的,主席若有兴趣,何不让他来给您讲讲。”

毛泽东态度温和地说:“好呀,看看振军同志在不在办公室,要是在,就让他过来讲一讲。”

李振军接到电话,很快从省委大院的侧门来到蓉园一号楼。毛泽东一见便说:

“刚才我看了马王堆的发掘报道,你们可是干了一件大好事呵!你坐下来给我讲一讲。”

李振军在毛泽东对面沙发上坐下,详细谈了马王堆汉墓的发掘经过,以及周恩来等人的关怀。毛泽东听罢,说道:

“我见过这个墓出土的帛画,还送了日本的田中一本,那幅画很好看,内容也丰富,不知这批帛书什么时候能整理出来,印不印书?”

“这个我现在还不清楚,不过我想书肯定会印的,只是早晚的问题,这个我可以跟国家文物局的王冶秋同志联系一下。”李振军答。

“印了书,也给我一本看看。”毛泽东说。“这个我跟王冶秋同志联系,争取尽快办到。”李振军极其干脆地表示道。“好啊……”毛泽东说到这里,稍作停顿,脸上闪过一丝淡淡的悲凉:“我老了,怕是看不清上面的字了。”李振军沉思片刻,以安慰的口气说道:“请主席放心,我会和冶秋同志共同想办法,让您看清那些字的。如果主席有兴趣,我陪您先到马王堆发掘现场和省博物馆看看其他文物吧。”

“好,好,等我的身体再好些,你就陪我走一趟,我也好开开眼界,换换脑子。”

10月2日,王冶秋在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将黄逖从家中紧急召来说道:“毛主席想看帛书,但他老人家眼睛不好,小字看不清楚,我们研究了个办法,你能不能把上海出的线装书改排成大字本,以最快速度印出来?”言语表情中透着此项任务的紧迫与重要。

黄逖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下来,并迅速投入紧张的工作。他把从上海带回的两册样书,一页一页地拆开,标上改排三十六磅的字号,再设计成八开竖排外加丝栏的形式,在文物出版社社长高履芳和其他编辑人员的协助下,一部八册一函用玉扣纸精印的大部头线装书,只用三天便由北京新华印刷厂印出。王冶秋接过此书,检验一遍,很是满意地通过有关渠道转交给仍住在长沙的毛泽东手中。毛泽东见到后十分高兴,用极弱的视力浏览着这稀世珍宝。

对马王堆帛书《老子》,毛泽东直接做了四件事情:(1)接见发掘人员,详细了解出土经过,密切关注这部古籍的古本的重新面世。(2)即兴对帛书《老子》做出评价,认为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东西”,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了不起”!(3)关注帛书《老子》的整理出版。在他的提议关怀下,出版了八册一函用玉扣纸精印的大部头线装书。(4)要求人们“有时间要多看一点历史书籍,对提高政治、文化水平都有好处”。即关注帛书《老子》的阅读普及。

毛泽东是有幸的,在他生命终点前看到了“千年等一回”的帛书本《老子》;老子是有幸的,他的著作失传古本刚刚重新面世,就受到千古伟人的如此爱重!

附记: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楚墓出土了八〇四枚竹简,共约一万三千字,包含十五篇文献古籍的内容,而二千余字的《老子》,引人注目。根据竹简的长度、形状、编线槽数、编线间距等,考古学家把楚简《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组。可惜,这已是毛泽东逝世十七八年以后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