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与“大学之道”

《大学》与“大学之道”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以谈论“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为形式,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对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了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八条目”。关于《大学》一书的内容,朱熹认为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程颢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大学”时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大学》以谈论“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为形式,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对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了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八条目”。

1.《大学》的来历及其内容

《大学》载于《小戴礼记》。该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都不详,引发了一些猜测和争论。有人认为《大学》的作者是曾子及门人,也有人认为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实的证据。宋朝程颢比较含糊地说:“《大学》,孔氏之遗书。”朱熹认为,《大学》分为“经”和“传”。“经”是曾子述孔子之意,“传”是曾子之意由其门人记述。关于《大学》的成书年代,徐复观经过对“大学”观念的形成以及在文献中的出现时间等,得出《大学》是“秦统一天下以后,西汉政权成立以前的作品”[1]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比较可信的。

《大学》起初并没被人重视,唐朝韩愈开始引用其中的话,到宋朝,《大学》得到众多儒者的重视。二程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作为儒家的单独经典。朱熹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儒家经典“四书”。朱熹对《大学》最为重视,一生对其注疏不辍。

关于《大学》一书的内容,朱熹认为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程颢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认为,《大学》概括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学习儒家经典,应当首先从《大学》开始,因而将其列为“四书”之首。

历代学者对《大学》的解释都是从学校教育的意义上展开的,通过“小学”与“大学”的区分理解《大学》的内容。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认为: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之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据徐复观的研究,包括朱熹所述的关于中国古代学制的各种观点都非历史事实。因而,《大学》是关于“大学”教育目的和内容的理解可能只是出于表面的理解,《大学》如果是秦朝的作品可能也是利用“大学”之名来保存其儒家的思想内容。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大学”时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对于这个解释中的“大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与“小孩”相对应意义上的“大人”,这种“大学”即朱熹所说的十五岁以上的成人所进入的学校,这种理解仍是在学制意义上对不同年龄的人的理解;另一种理解是,“大人”是社会上层的人,与其相对的是“小人”,即社会下层的人,在这种对应关系中,“大人”等于“君子”。在孔子思想里的“君子”和“小人”之分,也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社会地位意义上的区分,另一层是道德意义上的区分。儒家后学大多倾向从道德意义上对“君子”和“小人”进行区分,而忽视从社会地位上的区分。在孔子的思想里固然有在道德意义上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但从他对其思想的现实化所做的努力(游说诸侯),以及在思想上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的理解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来看,孔子的儒家学说实际上首先是教育社会上层人士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学说是“君子之学”,即教化社会上层人士的思想学说。《大学》如果是在社会地位意义上的“大人之学”则等同于孔子的“君子之学”。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大学》的主题得到证明。《大学》的主题是“修己以安百姓”[2],而“修己以安百姓”正是孔子对“君子”的理解。按照这种对“大人之学”的理解,则《大学》表达的是对孔子儒家之学的主题的理解,即儒家之学是一种针对社会上层人士的“大人”之学。

2.“三纲领”和“八条目”

《大学》首先提出了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纲领”以“明明德”和“亲民”明确表达了儒家“修己以安百姓”或“内圣外王”的思想主题。“三纲领”是传统的说法,即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看成是“大学之道”并列的三个内容,“明明德”是原则,“亲民”是根本任务,“止于至善”是根本目的。从“大学之道”的主题是“修己以安百姓”或“内圣外王”来看也可以说是“两纲领”,“明明德”是“修己”与“内圣”,“亲民”是“安百姓”与“外王”,“止于至善”是“两纲领”的程度或境界。如果从“止于至善”来看,“明明德”与“亲民”都是向善的具体方面,都可以从属于“至善”,而且,“明明德”与“亲民”也不是内外截然分开的,修明自己的德性要在与人的交往中实现,而“亲民”不仅是爱民的行动也是一种德性的表现,在这种活动中也能对个体道德的提升和修养起到积极作用,这样看来,“三纲领”也可以说是“一纲领”,冯友兰就是这种主张。如果说“三纲领”就是“一纲领”,那么这代表“一纲领”的“止于至善”正是孔子之“仁道”的另一种表达,也可以说是“仁道”的价值方向就是“止于至善”。

对于“亲民”,二程和朱熹解释为“新民”,因为在《大学》中关于“三纲领”的解释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及“作新民”的说法,但王阳明认为,“亲”就是亲近而不是除旧布新。其实可以从这两种理解的结合上理解“亲”,即“亲”既具有亲近之意也有除旧布新之意,“新民”的前提是“亲民”、爱民,“亲民”的目的是“新民”。不论怎样理解“亲民”,可以体会“亲民”总是社会上层对社会下层的一种态度(亲)或者一种事业(新),而不是民与民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这也是“大人”之学作为一种社会上层人士的学问的具体表现。

《大学》在讲完“三纲领”后,接着讲: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大学》本身的内容来讲,这段话是讲按照大学之道去做的心理和思想过程,其核心是“知止”。“知止”从主观上说就是知道方向,知道所应停留之处。然而从“止于至善”的方向上来说,“知止”就是要求人的思想与行为不能按照主观的意愿随意而往,而是应当止于德性;“知止”之后就会意志坚定,就会心灵宁静、内心安定,就能用心去思虑,就能得其当得。《大学》在解释“知止”时说: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显然,这段话中的“止”就是止于各种事情之德性。“知止”从人的生活选择来说具有普遍意义。由于人的生命本性的自由性,人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可能的世界,因而人总是处于面临选择的境地。“知止”就是个体面对各种可能做出明确的选择,既是选择应然的方向和目标,也是终止其他各种选择以及之前的习惯等等。从个体生活的特殊性来说,“知止”就是在不确定中确定自我,找到自己,在不属于自己和不正确的道路上停止下来。人能“知止”,才能明确生命的方向,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事业,这其实也就是《易传》所讲的“各正性命”。

《大学》接下来讲: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是为“八条目”确定一个次序的前提,因为“八条目”是一个具有先后次序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随意排列,也不能混乱。按照这个本末、终始、先后的次序,《大学》从逆序和顺序两个顺序排出了“八条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三纲领”的具体展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明明德”,“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亲民”。前五条属于“内圣”,后三条属于“外王”。

在“八条目”之后,《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了“修身”是所有人都应当遵循的根本。然后以“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一段话强调“本”的重要性,并结束了朱熹认为是《大学》之“经”的内容。

《大学》从其“经”来看,仅有205个字,其核心内容就是“三纲领”和“八条目”。虽然其篇幅很短,但所表达的内容抓住了儒家思想的根本,即认为儒家之道乃“大人之道”,儒家之学乃“大人之学”,其内容就是《庄子》所言的“内圣外王”之道。除了在思想主题上对儒家的外内之道进行了综合外,《大学》还在“修身”方面综合了道德与知识,诚意与正心等前期儒家修身的主要方法。可以说,《大学》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的总结,对儒家思想主旨的明晰具有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大学》才成为宋儒高度重视和不断解说的一部重要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