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试解“或者之惑”

试解“或者之惑”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览古今,“或者之惑”是很有代表性的,道出了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内心里共同的困惑。那么,应当如何深刻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以及伯夷、颜回这类现象呢?基于此,我们可以具体地解释“或者之惑”了:伯夷、叔齐,积仁洁行如此,可谓善人矣!死而不朽者为寿,跻身圣贤者为贵。子路这种看法是有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一哲理的,但反映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世俗观念。

纵览古今,“或者之惑”是很有代表性的,道出了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内心里共同的困惑。那么,应当如何深刻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以及伯夷、颜回这类现象呢?

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或同于)道、合于德,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42],由此便可谓天道“常与善人”。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所谓“常与善人”,是指充实或丰富他这个人(善人)内在的道德品性,也即充实、光大他内在的人性之美,而非“与”(给予)他以别的什么东西。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善人”自为的结果,而非有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在暗中帮助他。我们还可借用《庄子》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43]所谓“造物者”,就是指“天道”;所谓“其人”,泛指某个人,引申为人在社会中的名利地位,祸福荣辱等;所谓“其人之天”,指人内在的自然天性、本性、德性等。综合起来,大意是说,上天(天道)对人的回报,不是回报他人间的祸福荣辱,而是回报他本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本性。总之,“善人”如果真善,那么“善”本身就是上天对他最好的、最真实的回报了。行仁得仁,何复他求?反之,“恶人”若真的作恶多端,那么,“恶”本身即是对他个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品性的戕害和毁灭。他的心灵是污浊的,他的境界是卑劣的,毫无“天爵”可言。这就是上天对他最严厉的报应了。至于“人爵”再高,权极一时,或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亦何足道哉!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能够以慧眼识“天”而不蔽于“人”,就可以看到,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实质就是老子所谓“道法自然”的一种表现,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一样。所以应当肯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本是一种哲理性的认识,而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观念。基于此,我们可以具体地解释“或者之惑”了:伯夷、叔齐,积仁洁行如此,可谓善人矣!颜回好学,三月不违仁,可谓真能践道而成就其德性矣!这就是天道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了!盗跖之徒,纨绔子弟,其或终身逸乐,富贵累世不绝,但终有命归黄泉的一天。不亦悲乎!何以为寿?何足为贵?死而不朽者为寿,跻身圣贤者为贵。其颜回、伯夷、叔齐之谓乎!

作为一个有力的旁证,我们再来看看《韩诗外传》中的一段话:“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子路进谏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贼。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意者当遗行乎?奚居之隐也!’孔子曰:‘由来,汝小人也,未讲于论也。……故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贤不肖者,材也;遇不遇者,时也。今无有时,贤安所用哉?故虞舜耕于历山之阳,立为天子,其遇尧也;傅说负土而版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管夷吾束缚自槛车,以为仲父,则遇齐桓公也;百里奚自卖五羊之皮,为秦伯牧牛,举为大夫,则遇秦缪公也;虞丘于天下,以为令尹,让于孙叔敖,则遇楚庄王也;伍子胥前功多,后戮非知有盛衰也,前遇阖闾,后遇夫差也;夫骥罢盐车,此非无形容也,莫知之也。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夫兰芷生于茂林之中、深山之间,人莫见之故不芬。夫学者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尤困,而志不衰,先知祸福之始,而心无惑焉。’”(《韩诗外传》卷七)这段话的例子很丰富,其实质在于所谓“贤不肖者,材也;遇不遇者,时也”。材性与时机之别是一种内外之别。心不忧、志不衰,是个人所能把握的内在品质;而机遇、穷通则有赖于外在的客观条件。孔子的回答表明,圣贤所能做到的,就在于有一种自知之明、乐天知命,这种涵养、这种境界就是“天报”,就是他平日所谓“积德累仁”的自然结果,其间不存在什么神意的问题;而子路所谓“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贼”,则是一种误解,其所谓“天”,是一个有人格意志的上帝,其所谓“天报”,即是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待的。子路这种看法是有悖“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一哲理的,但反映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世俗观念。尽管这个观念很可能即是源于《易传·文言》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但对它的理解却是因人而异的。对普通人而言,它可能意味着一种宗教内涵;而对君子来说,则不过是一种哲学道理,正所谓“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易传·文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