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西生死哲学的比较与综合

中西生死哲学的比较与综合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死哲学综述一般哲学通论的著作中没有“生死哲学”的部分。死亡的只是肉体,而灵魂能独立存在,而且是不朽的。(二)中国哲学的长生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灵魂的观念,一般称为“神”或“精神”。

一、生死哲学综述

一般哲学通论的著作中没有“生死哲学”的部分。然而,如果我们阅读古今中外的哲学原著,我们会发现中外哲学家们有很多有关人类生死问题的论述。例如对于灵魂问题,西方与中国哲学家都有较多的论述;而灵魂问题就是生死问题之一。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哲学各领域中,他们可能对本体论、认识论没有多少兴趣,有的人也不愿意谈论政治哲学。但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生死问题,都会对生死问题有一定的思考。有人会从不同的宗教信仰中寻求生死问题的答案,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会关心哲学家对于生死问题的见解。

对生死与灵魂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笔者的《人有灵魂吗——灵魂哲学与科学的理性信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纵览中外哲学家关于生死问题的论述,可以认为:生死哲学主要是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灵魂问题,即人死后有灵魂的存在吗?

2.长生问题,即人有可能长生吗?

对于这两个问题,中西哲学家曾做出回答,不同宗教也曾做出回答。

本章将客观地、不带偏见地介绍他们的观点,同时也加入笔者自己的理性的观点。

二、中西生死哲学的比较

西方哲学,特别在古代与中世纪,十分重视灵魂论;而中国哲学则从不同的角度提倡长生论。

(一)西方哲学的灵魂论

西方哲学中,“灵魂”或“心灵”(soul)的概念与“精神”(spirit)的概念是相通的,但不是完全相同。它们都表达人的思想、理智、情感、意志、信仰与业绩等,是与肉体活动相区别的精神能力。许多哲学家认为,肉体死亡后,人的灵魂或精神并不随之而死亡。这就是“灵魂不朽”的观点。

柏拉图是灵魂不朽学说的积极提倡者。他说:“死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死亡就是……灵魂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裴洞篇》)

柏拉图关于灵魂的几个基本观点是:

(1)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体。人活着时,两者是结合的;人死亡后,两者是分离的。死亡的只是肉体,而灵魂能独立存在,而且是不朽的。这就是柏拉图著名的“魂身二元论”。

(2)灵魂会到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得到最大的福祉。因此,人应该勇敢而快乐地面对死亡。

(3)由于肉体的干扰,活着的人不能真正地认识真理;当灵魂脱离了肉体,人才可以真正认识真理。柏拉图认为,只有灵魂才能真正地达到真、善、美,实现人的最高追求

亚里士多德写出《论灵魂》这一专著,可见他对灵魂问题的重视。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创见是将事物分为质料与形式两部分。他说的形式,有事物的内在本质或规律的含义。关于人的肉体与灵魂,他说:“灵魂,在最首要的意义上乃是我们赖以生存、赖以感觉和思维的东西,所以灵魂是定义或形式,而非质料或载体。”(《论灵魂》)

他认为,对于人来说,灵魂是人的形式,或人的本质,比肉体更重要。

西方中世纪的神学哲学家对灵魂更为重视。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说:“灵魂是某种具有理性的实体,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统治肉体。”(《论灵魂之大》)

经院哲学家阿奎那首先提出“灵魂是一种不依赖于肉体而存在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的重要观点。

笔者认为,“精神实体”是关于灵魂的一种很好的表述。在以后的讨论中,笔者将会应用这个概念。

17—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近代西方哲学家虽然运用理性思维,但对灵魂问题依然给予高度关注。他们有时用“灵魂”一词,有时用“心灵”或“精神”等词汇,而其含义与“灵魂”基本一致。

近代法国著名的启蒙哲学家笛卡尔说:“这个我,也就是说我的灵魂,也就是我之所以为我的那个东西,是完全、真正跟我的肉体有分别的,灵魂可以没有肉体而存在。”(《第一哲学沉思集》)

近代德国最重要的启蒙哲学家康德则说:“至善只有以灵魂不朽为先决条件在实践上才是可能的。”“与道德法则不可分离的联结在一起的这种不朽(指‘灵魂不朽’),是纯粹理性的一个公设。”(《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认为:只有承认灵魂不朽的学说,才能使“德”与“福”两者相统一。他的意思是:在你活着时,你的道德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但是你的灵魂是不朽的,你的灵魂会使你的道德带给你幸福。

近代德国另一位重要哲学家黑格尔关于灵魂观点是:“生命的概念是灵魂,这个概念以肉体为其存在。”(《逻辑学》)

黑格尔所说的“概念”有事物的本质的含意。“生命的概念是灵魂”的意思是:灵魂是人的本质。

他指出:灵魂是生命的观念性与实体性两者统一的存在。这个认识与古代哲学家所说的“灵魂是精神实体”是一致的。它有实体性的存在,因此,它不是虚妄的,它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它又与肉体不一样,它是一种精神性的(观念性的)存在。

以上简要的介绍可知:自古代到近代,“灵魂不朽”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主流性观念。

(二)中国哲学的长生论

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有灵魂的观念,一般称为“神”或“精神”。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一本著名的哲学著作。它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招徕的一群门客集体编写的。

关于人的形神关系,《淮南子》的主要论点是:“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淮南子·精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有精神和身体,精神来自于天,身体来自于地。

汉代以后,形神关系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恒谭(前23—56年)是西汉与东汉之交时期的著名学者。他提出“烛火”的比喻。他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也不能独行于虚空。”(《新论·形神》)

意思是:身体像烛,精神像火;离开了身体,精神也不能继续存在。

慧远(334—416年)是南北朝时期东晋的著名佛教高僧。他用“薪火论”来驳斥恒谭的“烛火论”。他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沙门不敬王者论》)

意思是:火在薪与薪之间是可以传递的,因此,火并不随着薪而消亡;精神在人与人之间也是能传递的,因此,神也不会随着某人的死亡而消亡。

本书不准备过多地论述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灵魂”或“神”的学说。笔者的观点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的生死问题,重点不在于“灵魂”的有或无,而在于提出了“长生论”的各种理论。

长生论,并不讨论人死之后是否有灵魂的问题,而是认为人的生命是永恒的。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长生论,主要有三种学说:

(1)《周易》的“天行健”

在《易传》的“象辞上传”中,对于“乾卦”的解释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现代哲学家熊十力指出,这是一种“刚强、日新的宇宙观、人生观”。

熊十力认为,这种“刚强、日新”的精神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理念。

熊十力精通中国传统哲学,阅读过中国传统哲学的许多著作,他没有突出强调老子、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阳明等最著名的中国哲学家的思想,而独独突出强调《周易》中的“天行健”这句话,并且将这句话提升为“刚强、日新的宇宙观、人生观”。

笔者认为,这是熊十力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的提炼。

请注意,熊十力首先提出的是“刚强、日新的宇宙观”,这句话概括了整个宇宙与大自然的本质性的规律,即“刚强、日新”。

《周易·系辞上》中说:“生生之谓易。”宋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这里的“生生”两字,有“生生不息”的含意。它与“天行健”以及熊十力讲的“刚强、日新”的意思是一致的。

现代天文学证明:宇宙诞生于近14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这14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宇宙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太阳系形成的时间约在90亿年前。人类的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以前;晚期智人阶段大约开始于5万年以前。

我们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最早的渔猎时代,到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直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不正是生生不息吗?

如果我们走出城市,到野外去观察大自然,会见到郁郁葱葱的草木花卉,会见到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植物与动物都在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地繁育滋生。

2014年8月在南京召开了世界青年奥运会。当你看到欢腾跳跃的各国男女青年,你会体会到人类的生生不息!

即使在自己家中,如果你已进入老年,当你见到自己的子女都已事业有成,当你见到自己的孙子、孙女背着书包欢快地去上学,你不是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生生不息吗?

这就是熊十力所说的:宇宙与人生的“刚强、日新”。

因此,笔者十分同意熊十力的主张:“天行健”,“刚强、日新”。

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个人的生命确实是很短暂的,每个人都有死亡的一天,但是宇宙与人类是永恒的、长生的。只要你将自己的生命融合于大自然与人类之中,你会感到自己也是长生的、永恒的。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第一种“长生论”,与西方的“灵魂论”是不一样的。

(2)儒家的“三立论”

《左传》中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虽久不废。”(《左传·襄王二十四年》)

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经·开宗明义章》)可见,孔子是支持“三立”思想的。

立德、立功、立言,是儒家的重要的人生观,也可以说是生死观。

孔子是不谈鬼神、不谈生死的。《论语》中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第十一》)

鬼神与灵魂是有联系的。因此,孔子是不谈灵魂问题的,而支持“三立论”。

儒家要求人们在世时应该在三方面(至少其中之一)有所建树:一是为人的道德操守,值得人们的尊敬(立德);二是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立功);三是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学说或思想(立言)。

“三立”的思想,实际上也是儒家的灵魂观。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人的身后影响是长久的,在身后影响中,德、功、言,就是三个最重要的方面。这三方面,确实可以让他在身后留下久远的影响。例如孔子本人,他的为人道德、他创立儒学的贡献、他的学说思想,是永垂不朽的。

“立德、立功、立言”既是指人在世之时的贡献,也是指人身后的影响。每个人在世时的贡献(不论大小),在他身后都会留下长久的影响。这就是孔子与儒家对于“长生论”的观点。

“三立”思想并不只适用于一些名人,任何一个普通人,他的为人道德、他的劳动成果或工作成绩、他的思想和言谈,都会在他的子女与晚辈中,也会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留下较长久的影响。这些影响并不随他的死亡而消亡。

中国人对于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与子女对父母的孝爱特别重视。慈爱与孝爱都与“三立”思想有关。事实上,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与教育,就是将父母的爱心(德)、父母的生育养育(功)、父母的教诲(言),传递给子女;子女又会将之传递给他们的子女。父母会在子女与孙辈身上,理解自己生命的永恒。

(3)道教哲学的“长寿论”

在道教早期文献《太平经》中,就有“长生不死”的内容。东晋葛洪对于“长生不死”提出详尽的论证,并且提出完整的方法,即内修外养。内修就是要休养身心;外养就是要服用丹药。从此,“长生不死”成为道教最吸引人的教义。从皇帝到大众,他们信仰道教,就是为了追求“长生不死”。

但是,丹药的方法久试不灵。历代皇帝或其他人,因服用丹药而死亡的不少。因此五代之后,“外养”的学说已经式微。

其实排除不合理的丹药方法,可见到道教的长生不死的教义包含着一种以生为乐、以生为贵的积极人生观。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篇》说:“我命在我不在天。”意思是:生命的存亡、年寿的长短,取决于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修养,而不取决于天命。

《道德经》中说:“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

道教主张的养生活动是:“形神并重、性命双修”(“性”是精神或心灵,“命”是身体),强调身体健康与道德修养并重,将心理修养与生理健康相结合,将德行与长寿相结合,这种思想构成中国传统哲学中又一种“长生论”。应该说,这种“长生论”,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它积极的意义。

三、中西生死哲学的综合

西方哲学强调“灵魂论”,中国哲学强调“长生论”,这两种哲学思想有可能综合吗?

笔者的观点是:灵魂论与长生论是可以综合的。

西方哲学的灵魂论其最重要的论点是:灵魂是人的精神实体。

什么是“人的精神实体”?

在人的肉体死亡后,能够保留下来的精神产物主要是:

(一)人的道德和爱心;

(二)人的贡献和影响;

(三)人的思想和创作;

(四)人的形象和神态。

凡是人的不随着肉体死亡而消失的精神产物、精神影响等,都可以归结为人的精神实体。

儒家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实际上就表达了前三方面。除此之外,人的精神实体或灵魂还可以包括人的形象、人的气质与神态;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如摄影、录像等)更有此可能。这些也是精神性的,而不是肉体性的。

因此,西方的灵魂论与儒家的“三立论”的基本含意是一致的。

笔者认为:《周易》中的“天行健”和熊十力提出的“刚强、日新”以及“生生不息”的理论是一种关于宇宙观与人生观的高于灵魂论的学说。

一般来说,灵魂论着重于从个人的角度看待人生;而“生生不息”或“刚强、日新”的学说,是从宇宙、大自然与人类的角度看待人生。它将个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结合起来。个人的生命固然是短暂的,但大自然与人类的生命是永恒的。如果你将自己的生命与大自然及人类的生命融合在一起,那么,你个人的生命也就是永恒的。

四、本章小结

综上所述,西方的灵魂论与儒家的“三立论”是可以综合的,两者都是强调人的精神实体的永恒价值。而中国哲学的“刚强、日新”和“生生不息”的理论高出西方的灵魂论,它提倡将个人生命与自然以及人类的生命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生命的永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