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哲学的形成背景

中国哲学的形成背景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学术界关于中西文化形成背景的论述比较多。经济基础的不同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所区别的根本性原因。

我国学术界关于中西文化形成背景的论述比较多。哲学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层次,文化形成的背景与哲学形成的背景当然是有关联的,但是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哲学形成的背景与文化形成的背景相比,更为复杂。

笔者认为,中西哲学体系的形成背景,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①地理条件;②经济基础;③社会结构;④政治制度;⑤学术环境;⑥学者身份与学术精神。

一、中国哲学形成的地理条件背景

西方学术界对环境条件对于哲学与政治思想形成的影响早有所论述。18世纪时,孟德斯鸠(1689—1755)在《论法的精神》中,有专门一章论述气候条件对各国文化与法律的影响。黑格尔(1770—1831)在《历史哲学》中提出:对于文化形成产生影响的有三大地理类型:①干旱的高地与草原;②大河流域平原;③海岸区域。

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国最早的哲学书籍是《易经》;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文王演《易经》。”这说明《易经》来自周代初期。周代发源于豳(今陕西旬邑),后迁到岐(今陕西岐山),而陕西就是黄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中国已知最早的哲学家——老子,据《史记》记载,来自古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孔子,则来自古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这两个地区都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有大面积的平原,主要是华北平原,其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黄河流域在气候上属于中国季风型的南温带气候,零度以上积温3900~5500℃,年雨量为450~600毫米;在古代非常适合于一年种一季旱地作物(主要是粟,即小米)。可以认为,黄河流域在古代是世界上适合于农业发展的、面积最大的地区。

读者可能会问:中华文化或哲学为什么不发源于长江流域?是的,长江流域也是条件非常优越的适宜发展农业的地区。但是,长江流域的年降雨量比黄河流域高得多,大部分地区为800~1600毫米,都集中在春夏秋三季。对于一年一季的旱地作物来说,雨量过多很容易造成水灾与涝害。这里最适合种植的是水稻,而水稻的种植技术要求比旱地作物高很多(包括围田、灌溉、育秧、栽植等)。虽然中国稻作起源很早(距今9000年的湖南彭头山文化,就有种植水稻的遗迹),但是由于上述原因,中国到宋代以后,才在长江流域有大面积水稻的种植。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只能发源于黄河流域,而不能发源于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

春秋时期,古代长江流域有吴、楚等国。两国的王室都来源于周代的分封。由于文化不及中原地区,两地人民早期曾被中原民族视为蛮族。捕鱼是早期吴地人民的重要谋生方法。

总之,亚洲东部以大陆平原为主体的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也是中国哲学的唯一发源地。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所区别的基本出发点。

二、中国哲学形成的经济基础背景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流域,其主要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就是农业。西方文化与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的沿海地区,并不以农业为主体,而是以手工业、商业、航海业为主体。经济基础的不同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所区别的根本性原因。

中国哲学的许多特点都与农业这个经济基础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为什么“重整体”?中国哲学的认识论为什么“重综合”?(这个问题在第五、第六两章中将展开论述。)因为农业是各种产业中综合性、整体性最强的产业。笔者在《农业系统学基础》(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一书中对于农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有详尽的论述。

农业的综合性体现于:农业由农业环境、农业生物、农业技术、农业经济四大要素构成。即使在古代,农民也能认识到农业离不开天(气象、季节等)、地(土地、土壤等)与人(人的耕作等)三大要素,农业是天、地、人三大要素的综合产物。这是与手工业和商业大不一样的。

本书第六章中将要论述:《易经》中讲的“阴阳”与“八卦”都体现中国认识论的“重综合”思想。

又如,中国哲学在情感哲学(爱哲学)中为什么“重孝爱”、“重家庭”?因为农业是依赖于土地的,而土地是与家庭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土地是家庭代代继承的。农业生产需要家庭成员间的亲密的感情联系,需要夫妻和睦,需要父慈子孝。这就是中国哲学“重仁爱”、“重孝爱”的经济原因。

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的特点,都与农业这个产业基础有联系。

三、中国哲学形成的社会结构背景

中国古代,以家庭的模式来建立社会。家庭的扩大就是家族,家族的扩大就是宗法社会。

在《礼记》有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宗法社会: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礼记·大传》)

这段话的大意是:你对父母亲能亲爱孝顺,你就应尊重祖辈,应敬重宗族,应团结同族者,应让宗庙有庄严感,应重视国家,应仁爱人民;使刑罚适当,使人民安居;这样就能发展经济,实现志向,使礼俗规范化,使人民得到幸福。

这段话说明:中国的宗法社会是建立在对家庭长辈的敬爱之上的。它也说明:良好的宗法社会要求对人民的仁爱与对于礼俗的规范,其最终目的是人民的幸福。

这段话同时也说明:中国哲学的许多重要理念,如仁爱、孝亲、守礼、德治等都与中国的宗法社会有密切的联系。

“仁爱”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中最重要的道德哲学与情感哲学的理念。为什么是这样?

最好的解释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业地区,而农业必须依靠以家庭与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家庭与家族内部关系的建立与巩固,显然并不依靠法律,而是依靠感情联系,依靠互相的仁慈与关爱。

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等中国哲学中的经典性论述,都与中国特有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家庭与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有关。

四、中国哲学形成的政治制度背景

中国古代的社会基础是家庭,由家庭扩大到宗族,由宗族扩大到国家。因此国家就是一个最大的家庭。

中国的政治哲学强调的理念是:①集权;②民本与仁政;③礼治与德治。

由于君王(或皇帝)是国家的家长,根据中国的宗法理念,全国都应该服从君王的意志,因此,两千多年来,中国在政治哲学上一直是专制体制,强调“集权”。

中国历史上,政治体制有过多次变革,各次变革都是围绕着“集权”问题。主要的变革是:

(一)周代建立后实施分封制。君王的原意是用分封的制度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与集权,但是实践的结果却造成春秋战国时的“五霸”和“七雄”的纷争。

(二)秦始皇取消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由皇帝对全国实现全面性的管理。

(三)汉代初期部分实行分封制(分给同性亲属),导致诸侯叛乱。汉武帝时,彻底废除分封制。

(四)唐宋时期,宰相有较大的行政管理权,以协助皇帝进行统治。但是,皇帝的近臣——外戚与宦官往往专权。

(五)明清时期,免除宰相的权力,皇帝大权独揽。

为了巩固君王的统治,中国古代哲学家一直强调“民本”。“民本”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从“民本”出发,因此而有“礼治”、“德治”、“仁政”等重要理念。“礼治”的含义是:强调社会之间要讲究礼法。“德治”的含义是:君王和官员要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民众,为民众做出表率。“仁政”的含义是:君王应对人民实行仁慈的治理。

笔者认为,不能用“专制”两字来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全部特征。从政治哲学上讲,“民本”与“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理念。这两者的结合,有一定的合理性,否则很难解释中国为什么能够维持两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化与政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五、中国哲学形成的学术环境背景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发展的学术环境方面有较明显的区别。

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有几个重要的阶段,其学术环境并不相同。

(一)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代政权的衰落,全国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政治势力,因而形成“五国争霸,七国称雄”的政治局面,同时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宽松的学术环境。中国古代许多杰出哲学家都出现在这个时期,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惠施、公孙龙、韩非等。

(二)秦汉时期: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施“焚书坑儒”,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之外的所有书都要烧毁,还坑杀了460多个儒家书生。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严重的学术专制。

进入汉代,初期几个皇帝(惠、文、景、武)恢复经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将儒学上升为官方学术,排斥所有其他的学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严重的学术专制。

第二次学术专制的影响比第一次要深远得多。笔者认为这种影响即使到今天都还没有完全消除。中国哲学中道家、墨家、法家、名家中有许多高水平的哲学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三)东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隋唐时期道家也有较大发展。佛教与道教中的一些优质哲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结合,引导出宋代的理学与明代的心学,使中国哲学在春秋战国之后,达到第二个高峰。

(四)明代后期,开始引进西方哲学。但是明清两代,学术控制依然很严重。科举考试中,儒学特别是朱子学(朱熹学说)始终是官方核定的正统学术。清代又有以捍卫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文字狱。因此明清两代,官方的学术控制一直很严厉。

(五)民国初期,五四运动前后,形成了以引进西方哲学、探讨中西哲学融合为内容的又一个学术活跃期。1927年国民党稳定统治之后,以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学术思想的控制方面都很严格。1966—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与西方文化(包括哲学)全盘否定,实际上是在文化与哲学思想上的大倒退。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较大改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提出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要学习世界的有益知识和思想。笔者期望中国在文化与哲学思想方面,会出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对于中国哲学的深入理解,不可能离开上述中国哲学发展的曲折历史。

六、中国哲学家的身份与精神因素

对于中国哲学的理解,不能不考虑中国自古以来哲学家们的身份与精神的背景。

如果说,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哲学家多数是“自由学者”,他们与政权的联系是不紧密的(下一章中会论述),那么,中国古代哲学家,除很少数(如庄子等)外,可以说都是“谋政学者”。他们都有一定的官职,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吏”,是管理藏书的官员;孔子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中都的长官),后提升为鲁国的司空(管理工程)和司寇(管理公安);孟子和荀子都是齐国稷下学宫(齐国的官办学府)的著名学者。中国古代哲学家几乎都以为执政者献计献策为自己的重要任务,都有一种忠君爱民的精神。

《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庄子·天下篇》讲的“内圣外王”,就是中国士大夫的传统精神。

哲学家们这样的身份与精神,与中国哲学对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特别重视是密切相关的。

上述中国哲学形成的地理、经济、社会、政治、学术环境条件和中国士大夫或哲学家的身份与精神因素,是综合在一起而起作用的,很难说哪个因素是最主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