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帝的形象

上帝的形象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上帝的形象——无亏的良心汪维藩承认人是按上帝形象造的,他所理解的“上帝的形象”不是指外形或外貌,因为上帝本是无形无象的,而是指“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就是说人在仁义、圣洁等伦理道德层面具有上帝的形象。汪维藩继承贾玉铭牧师的观点认为,“上帝的形象”就在人的良心之内。

一、上帝的形象——无亏的良心

汪维藩承认人是按上帝形象造的,他所理解的“上帝的形象”不是指外形或外貌,因为上帝本是无形无象的,而是指“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就是说人在仁义、圣洁等伦理道德层面具有上帝的形象。

汪维藩继承贾玉铭牧师的观点认为,“上帝的形象”就在人的良心之内。“良心”(conscience),即为良知、是非之心,在人被造之初就有了,它是人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意识,特别是涉及伦理道德活动的一种意识、一种自知、一种判断。良心在平时是静止的,感觉不到,一旦人做了坏事,心里立刻会感到不安,这时就是良心在起作用。汪维藩说,这就是保罗所指出没有律法的外邦人接受上帝审判的依据“律法的功用(功能、作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良心、天良、良知)同作见证(同时有所意识并作出判断),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类似思想斗争,处于两难之间),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2:14-16)。他认为,“上帝的形象”就是始祖亚当犯罪前所具有的那种“无亏的良心”,始祖的失败使人类原来完整的良心成了“有亏的良心”,这实际上是缺失了上帝的形象,亏缺了神的荣耀(122)

汪维藩采纳现代心理学和现象学的研究,认为人的良心包含内疚感、同情心和责任自觉三个方面。他说,上帝对人的审判,首先是对良心的审判,“我们的心(良心、良知)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约壹3:21),这责备,即为良心的内疚,远胜于皮鞭的抽打;同情之心,圣经译之为“怜恤的心”(约壹3:16-17),并把一个人有无怜恤的心,看为他里面有无上帝之圣爱的凭证和依据(123)。良心的这三方面在人孩提时的赤子之心里特别敏锐,人从孩提时起就有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们“不要这样做”或“你不能占有它”,这就是影响并约束我们行为的我们身体之内的东西——良心。但由于人有“偏离正路”(罗3:12)的原罪倾向,加之后天的社会影响,人的良心已在不同程度上缺损、模糊、蒙尘、失聪甚而麻木(124)。但始祖的失败并未使人的良心完全丧失,完全败坏,无可救药,在人里面,仍有出于本性的“是非之心”(罗2:14-15),即良知或良心,仍有敬拜那“未识之神”的敬虔或“宗教心”(徒17:22-25);仍有寻求、揣摩、并得以认识上帝的可能(徒17:26-27)(125)。因此,基督徒的一生要不断洗净蒙尘的良心,一辈子保持一颗对神对人的“无亏的良心”。

他又说,因为原罪的倾向,再加上后天的影响,人的良心不可能做到完全清洁,完全无亏,“无亏的良心”只是基督徒一生应当不懈追求的一个最高目标和最高理想。所以,人的良心还不是最高最终的权威,在进行是非判断时,必须依赖一个最终的权威,即上帝的权威。当自己的良心和他人的良心发生矛盾时,必须保持良心的开放性,等待、依靠上帝恩典的介入或裁决(126)

由上观之,汪维藩关于人具有“上帝形象”的解释是道德性的,“无亏的良心”的追求实际上是人类最高道德理想的追求,他所认为的“有罪之人仍具上帝形象”,仍然具有“出于本性”的道德性的能力——良心的观点,也与福音派神学人性彻底败坏,完全丧失上帝形象的观点大不相同,这主要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性善说”和“四端说”(仁义礼智四端之心)以及王阳明心学的很大影响。这和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人性论有相似之处,莱茵霍尔德认为有罪之人并没有彻底摆脱其本质上所具有的“上帝形象”,由此引发的灵性复苏使人产生负罪之感,萌生忏悔之心,从而给人的获救仍然带来一线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