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卫灵公第十五(计章,言)

卫灵公第十五(计章,言)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卫灵公第十五_论语通解卫灵公第十五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布兵打仗的事。孔子主张以德治国、礼义为上,战争则为下策。本篇之19章孔子说“卫灵公无道”,“问陈”大概是重要方面之一。鲁哀公六年,吴伐陈,当时孔子在陈,鉴于楚昭王召聘,匆忙前往。后由于子贡到楚边境城邑负函叶公处求助,才脱离了困境。这就叫“君子固穷”。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而使国家得到治理。

卫灵公第十五(计42章,904言)

15·1卫灵公问陈(zhèn)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注】陈:通“阵”,布阵,引申指布兵打仗之事。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引申作祭祀讲。军旅:战争,此处亦是布兵打仗之意。

【译】卫灵公向孔子询问布兵打仗的事。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曾经听说过一些;布兵打仗的事情,我没有学过。”

第二天,孔子就离开了卫国。

【解析】我们在《子路第十三》之29章解析中曾经说过孔子不反对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但是他并不主张战争。孔子主张以德治国、礼义为上,战争则为下策。他崇尚尧、舜,认为《韶》尽善尽美;他肯定管仲,认为“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第十四》之17章),都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邢昺疏:“孔子之意,治国以礼义为本,军旅为末,本未立则不可教以末事。”

本篇之19章孔子说“卫灵公无道”,“问陈”大概是重要方面之一。

此章所说“明日遂行”可能是到陈国,由于中途受阻(参见《子罕第九》之5章注),未果,很快就又返回卫国。

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注】兴:起。固穷:安于穷困,“固”作安守讲。滥:越轨,此指作出越轨的事情。

【译】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着他的学生全都饿病倒了,爬不起来。

这个时候,子路一脸的不高兴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到如此难堪的地步吗?”孔子说:“君子能够安守于穷困的生活,小人遇到穷困的时候则会作出越轨的事情。”

【解析】“在陈绝粮”所指是厄于陈、蔡之事。鲁哀公六年(前489年),吴伐陈,当时孔子在陈,鉴于楚昭王召聘,匆忙前往。其间所经蔡国,是楚、吴两国多年争战之地,民众背井离乡,千里荒无人烟,孔子一行断粮七日。后由于子贡到楚边境城邑负函叶公处求助,才脱离了困境。孔子对这段经历记忆深刻,以至回到鲁国之后仍念念不忘,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先进第十一》之2章)

从此章我们可以思悟得出:人当努力奋发,不懈追求,然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常有在付出之后不能获得的情况。即使如此,也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心生邪念去谋图不轨,如同孔子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之16章)这就叫“君子固穷”。《雍也第六》之11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视为“君子固穷”的样板。

15·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非:此处意为不完全是这样;孔子不会否定“多学而识之”,有《述而第七》之2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28章“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为证。

【译】孔子对子贡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得多而又记得牢吗?”子贡回答道:“是的。难道说不是这样的吗?”孔子说:“不完全是这样。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将这个学习方法贯穿学习的始终。”

【解析】此章“一以贯之”与《里仁第四》之15章“一以贯之”有所不同。在哪里,“一”指的是一句话,实际上是“忠恕”二字;此处“一”指的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孔子并没有明言这个方法究竟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他反对死记硬背,这从《子路第十三》之5章“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以得知,并且由此可以推论得出,他所说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方法,这是学习中获得、理解、融合、贯通知识的一条捷径。

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注】知:此指真知,真正懂得。

【译】孔子说:“由啊!现在社会上真正懂得道德的人已经很少了。”

【解析】孔子在这里教导子路在道德的学问上要有深入的认识。真知不在口头,而在行动;不仅在个人,而且在民众。要在以德治国上形成共识,并且同心同德去作出努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优良风气。

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无为:意思是不要妄为。恭己:恭谨并且律己。

【译】孔子说:“自己并不妄为,而使国家得以很好治理的,大概只有虞舜了吧?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是持身恭谨,严于律己,端庄地安居于国家最高的统治地位罢了,让那些有才干的大臣们来处理国家的具体事务。”

【解析】此章告诉我们,一个人能有多大能耐?作为领导,关键在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

儒家的“无为而治”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所不同。儒家的“无为而治”是要任用有贤德有才干的人,以德治国,感化民众,而使国家得到治理,如同何晏集解所云:“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而使国家得到治理。无论是儒家的“无为而治”,还是道家的“无为而治”,都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去做,而是说不要妄为,不要违背民意,不要去做违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

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行:“问行”之“行”,既包括做、从事于某种活动之意,又包括通行、行得通之意;“行笃敬”和“行不笃敬“之“行”作行为、行动讲,“行矣”、“行乎哉”、“夫然后行”之“行”是通行、行得通之意。笃敬:诚厚认真;“笃”者诚也,作淳厚讲,“敬”作严肃、认真讲。蛮貊:泛指周边少数民族。参于前:即“列于前”,意思是站立着的时候能够看到就在眼前;“参”作罗列、陈列讲,此处是显示、显现之意,“前”指眼前。倚于衡:显现在衡上;“倚”者靠也,此处亦是显示、显现之意,“衡”指车厢坐前的衡木。绅:束于衣服外边腰上的大带。

【译】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去做才能使自己所要做的事情通行无阻。孔子说:“言语忠实可靠,行为厚道认真,即使到了周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所要做的事情也是能够通行无阻的。言语狡诈欺骗,行为投机敷衍,即使在你自己的家乡,你所要做的事情能够行得通吗?所以说,站在地上的时候,“言语忠实可靠、行为厚道认真”这些字就好像显现在我们眼睛的前方;坐在车上的时候,“言语忠实可靠、行为厚道认真”这些字就好像写在座前的横木之上,要时时刻刻把这些字牢记在心里,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处处通行。”子张把这些话书写在腰前的大带上。

【解析】做人要做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立得住身,做得成事,能够融入当地群众之中。好人者,“言忠信,行笃敬”是也。

15·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注】史鱼:又作史,字子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刚直不屈著称。《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一章云:史鱼病且死时,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后人赞其“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译】孔子说:“史鱼这个人,真是一个耿直的人啊!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像箭一样的直;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也是像箭一样的直。蘧伯玉这个人,他是一个君子!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就出去做官;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思想主张收藏起来。”

【解析】此章是孔子对于卫国两位大夫的评价。关于蘧伯玉的生平事迹可参见《宪问第十四》之25章注。

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与:当为“与之”,介词宾语“之”蒙后省略,“之”指他人。失人:意为失去帮助自己之人。失言:意为失去言谈的作用。

【译】孔子说:“当着我们应该与人言谈而不与人言谈的时候,那么就会失去帮助自己之人;当着我们不该与人言谈而与人言谈的时候,那么就会失去言谈的作用。聪明的人既不会失去帮助自己的人,也不会失去言谈的作用。”

【解析】与人交谈是再也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交谈的目的,或是闲聊抒怀,或是了解信息,或是求得知识,或是解难释疑等,这其中,首先是要选好交谈的对象,同时要把握好交谈的时机,二者缺一不可。此章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讲的是有了应该交谈的对象而没有与之交谈,结果肯定是回首怅然,后悔莫及;“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讲的是错找了交谈的对象而与之交谈,即使你满腔热情,发自肺腑,结果也只能是徒费口舌,一无所得。交谈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应该向智者学习。选择好对象,把握好时机,该言则言,不该言则止,则既不会“失人”,也不会“失言”。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志士仁人:有着远大志向、高尚品德的人。仁:此处含有“义”的意思,以偏概全。

【译】孔子说:“有着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的人,是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作出伤害仁义的事情的,他所有的只能是舍弃自己的生命而成全仁义。”

【解析】“仁”是人的诸多美好思想品德的源点和归宿,人只有去培养“仁”的义务,没有去伤害“仁”的权利;义是应有的处事的基本原则和准绳,我们只有去践行“义”的义务,没有去伤害“义”的权利。一个地方仁义成风,这个地方才能变得和谐美好;一个国家仁义成风,这个国家才能变得和谐美好。

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注】善:好,此处是做好之意,活用作动词。利:使……精锐,使动用法。是:此,代词。

【译】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去培养自己的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使自己使用的工具精良锐利。居住在此一国家,就必须敬奉其国有贤德之官,结交其国有仁德之士。这样才会有助于自己仁德的培养。”

【解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起兴句,其意在引起和说明下文。

此章在教导我们与人相处,要与善者交往。请参见《里仁第四》之1章解析。

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注】夏之时:即“夏时”,此指夏朝的历法。《论语译注》言:“据古史记载,夏朝用的自然历,以建寅之月(旧历正月)为每年的第一月,春、夏、秋、冬合乎自然现象。周朝则以建子之月(旧历十一月)为每年的第一月,而且以冬至日为元日。这个虽然在观测天象方面比较以前进步,但实用起来却不及夏历方便于农业生产。就是在周朝,也有很多国家是仍旧用夏朝历法。”殷之辂:商朝的车子。《论语译注》言:“商代的车子,比周代的车子自然朴质些。”冕:礼帽,此处包括衣服在内。《论语译注》言:“周代的礼帽自然又比以前的华美,孔子是不反对礼服的华美的,赞美禹‘致美乎黻冕’可见。”舞:当为“武”。放:舍弃,废止。郑声:此指郑国的爱情民歌。“郑”指郑国,姬姓,始封周宣王弟友(郑桓公)。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初封于郑(今陕西华县)。后,郑武公灭郐(kuài。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在今河南密县东北)与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虢”为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后有东虢、西虢、北虢之分),建立郑国,都新郑(今属河南)。“郑声淫”是孔子对于郑国音乐的批评之语,“淫”是说它情感放纵诱惑,因为与孔子所倡导的雅乐不同而受儒家的排斥。《论语正义》云:“《五经异义》:‘《鲁论》说,郑国之俗,有溱(zhēn。古水名,源出河南密县东北,东南会洧水,为双洎[jì]河)、洧(wěi。古水名,源出河南登封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与溱水合)之水,男女聚会,讴歌相感,故云郑声淫。’”佞人:奸邪谄媚之人。

【译】颜渊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说:“施行夏朝时的历法,乘坐商朝时的车子,穿戴周朝时的衣帽,音乐嘛则还是《韶》《武》。要抛弃郑国的乐曲,远离奸佞小人,这是因为,郑国的乐曲让人感情放纵、奸佞小人让人处境危险。”

【解析】治理好一个国家,要广泛继承和借鉴以往各个朝代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所能够说的。就今而言,已经不只是我们自己的过去了,还有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然而需要注意的,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把臭草当作香花。

为什么“乐则《韶》《舞》”,《八佾第三》之25章“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说《武》“未尽善也”是从武王以武力伐纣次于以德禅让的角度上讲的,但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歌声威武雄壮,能够激励斗志、振奋人心,则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较之情意绵绵之郑声,更能唤起人的觉醒。所以,孔子主张“乐则《韶》《舞》”而反对“郑声”。

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近:近时,此指眼前。

【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深远的思虑,则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解析】一个人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特别是个人眼前的蝇头小利,要放眼长远,有宏图打算。这样,在前进的道路上才能少有忧心和挫折,才能做到处险不惊、有备无患。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提示】此章与《子罕第九》之18章重,不同在前者无“已矣乎”三字。“已矣乎“作算了吧讲,更能衬托出对世道的无望。

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yú)?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jǔ)立也。”

【注】窃位:窃取名位,尸居无为之意。柳下惠:姓展,名获,字禽,私谥惠,因食邑柳下(今山东新泰桞里,又有今河南濮阳东桞下屯一说),故又作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臧文仲执政时任士师(掌管刑狱之官)。《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公元前634年,齐攻鲁,他以“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为由,至齐劝说齐侯退兵。孔子赞其为贤者。与立:推举,亦是重用之意;“与”通“举”,推举、推荐,“立”亦作推举、推荐讲。

【译】孔子在讲到臧文仲这个人的时候,说:“臧文仲这个人大概是一个尸居其位的人吧?明明知道柳下惠有贤才却是不予重用。”

【解析】要想把国家治理得好,把事情办理得好,必须重用有才德的人。然而,这就要求在上者必须具备识才的智慧眼光和无私的宽广胸怀。没有识才的智慧眼光,则不能举直措枉;没有无私的宽广胸怀,则可能嫉贤妒能。

关于臧文仲其人,《公冶长第五》之18章,孔子说他为了养一只叫做蔡的大龟,给它盖了“山节藻棁”的华丽房屋。

此章与《宪问第十四》之18章公叔文子推荐自己家臣僎为大夫并与之“同升诸公”可谓相反。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躬自厚:即“厚躬自”;“厚”是“厚责”,“责”蒙后省略,“厚责”是严责、重责之意,也可以作多责讲,“躬自”指自己。薄责:既可以作宽责、轻责讲,也可以作少责讲。

【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严于责己而轻于责人,那么他就可以远离抱怨。”

【解析】为人处世,理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自厚”有利于促使自己提高、进步,“薄责于人”有利于与人团结、和睦。

一个人怎么才可以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呢?孔子告诉我们有两个方法:一是有了问题首先检查自己,二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论语》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前者,较为多见。请参见《学而第一》之16章解析。

关于“薄责于人”,有两点是必须要加以说明的:一是孔子总是在鼓励人的前进,看到人的进步,注重人的现在,而不主张过多地追究他的过去,如《述而第七》之29章“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絜己以进,与其絜也,不保其往也’”。二是孔子很少去揭他人之短,如《颜渊第十二》之21章樊迟请教他怎样才能做到“崇德、脩慝、辨惑”的时候,他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孔子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思想,到了唐朝,韩愈发挥写成了一篇文章,叫做《原毁》,其中言道:“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并且具体讲道:“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己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是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韩愈的这篇文章,特别是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对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最精彩的注释,能够使我们受益终生。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不曰:此处含有不去考虑之意。如之何:古汉语常见凝固结构,此处作怎么办讲。

【译】孔子说:“一个人不经常考虑一些‘怎么办、怎么办’的问题,那么对于这样的人,我也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解析】我们需要去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脑子里应该经常考虑着眼前急切的一些事情应该怎么去做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好。《礼记·中庸》说得好:“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障碍,阻塞);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倘若是整天脑子空空,无所用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什么事情都不去想,遇到事情毫无准备、不知所措,则事情必然不能做好。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注】群居:许多人在一起。义:此指义理。行:实施,引申作卖弄讲。慧:聪明。

【译】孔子说:“许多人整天聚集在一起,然而所说却都不入义理,只是喜欢卖弄各自的聪明,这样的一些人是很难求得进步的。”

【解析】此章可视为是承上章。上章说的是个人,此章说的是群体,皆是旷费时日、虚度光阴的一类。生活是美好的,但是要过得美好,则必须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只是喜欢整日空谈、卖弄自己,于己无益,也于人无益。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义以为质:即“以义为质”,介词宾语前置,意为把义作为立身之本;“质”者本也,下“礼以”、“孙以”、“信以”亦为介词宾语前置,“以”作依、依照讲,只是为了语言上的优美,下边翻译时将其改造成把动句子,以形成排比。行:行动。出:此指与人交往。成:成功,此处活用作动词,作达到成功讲。

【译】孔子说:“君子要把义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把礼作为行为动作的根据,把谦恭礼敬作为与人交往的原则,把诚笃信实作为达到成功的必需。这才是君子的应有品格!”

【解析】以义为本,依礼而行,谦虚谨慎,诚实守信,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中都必须牢记在心并且严遵力行的。

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注】病:忧虑,担心。

【译】孔子说:“君子所担心的是自己没有能耐,不是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解析】此章言君子当严于责己,与《宪问第十四》之30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意同。

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注】疾:怨恨。没世:到死之意。名不称:意思是名字不为人们称道。

【译】孔子说:“作为君子,他应该抱恨的是,自己到死都没有作出成绩而被世人称道。”

【解析】“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总还是要做一些好事留给社会,至少是留给宗族后人,不妄虚度一生。要多留好名,不留或是尽可能少地留一些恶名。

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求:要求,此处是严求之意。诸:于,介词。

【译】孔子说:“君子总是严求于己,小人总是严求于人。”

【解析】此章言君子和小人在严于求己还是严于求人上的根本不同,与本篇之19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皆可视为是对孔子所倡导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本篇之15章)的补充说明。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矜:端庄,庄重。

【译】孔子说:“君子端庄稳重而不争强好胜,结群而不偏私。”

【解析】君子也有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但不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更不是“好行小慧”(本篇之17章),而是如曾子所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第十二》之24章);君子也有发生争执的时候,但不是私利之纠缠,而是是非之明辨。此章所说就包含着这样的一些意思。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孔子说:“君子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说过一两句发人深省的话就推荐他,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有了缺点错误就否定他曾经说过的发人深省的言论。”

【解析】“以言举人”和“以人废言”都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和做法。生活中,特别是在政治生活中,常常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个人对了,那就一切皆是;一个人错了,那就一切皆非。这其实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人是很复杂的一种动物,人的言语和人的行为许多时候并非是完全一致的,人的一时的言行不能反映人是一贯如此。而且,人是在变的,要看到他的过去,更要看到他的现在,看到发展的一种趋势;再好的人也有他的缺点,再坏的人也有他的长处。因此,我们在识别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地看,看到他的主导的方面;要历史地看,不要被一时一事、一言一行所蒙蔽;要有变化的、发展的眼光,不要把人看得一成不变。孔子的“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要求我们凡事一定要实事求是,切勿从情感出发、主观片面,切勿好则一切皆是,坏则一切皆非,切勿“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颜渊第十二)之10章)。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言:字也,“一言”就是一个字。

【译】子贡向孔子请教道:“有没有一个字就可以终生奉行的呢?”孔子说:“要是有的话,这大概就是‘恕’了。‘恕’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和不愿意的,切勿强加在别人身上。”

【解析】“恕”在这里是仁爱之意。爱是人类的最为根本的一种感情,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人类。不同人的爱,有不同层次的表现。最为起码的爱是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应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较高层次的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第六》之30章),是“成人之美”(《颜渊第十二》之16章),是尽自己的一切所能,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而最为崇高的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第六》之30章),让天下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提示】《颜渊第十二》之2章亦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句。在那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就其所达结果——“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而言的。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注】谁毁谁誉:即“毁谁誉谁”,宾语前置句;“毁”是诋毁、说人坏话,“誉”是称赞、赞美。如有所誉者:当为“如有所毁誉者”,“毁”承前省略,“所……者”为特指代词凝固结构。其:大概,此处含有肯定语气,副词。试:考查。民:此处作人讲,主要指的是统治者。直道而行:意思是按照正道行事,“直道”活用作状语。

【译】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又称赞了谁呢?如果我有说过谁的坏话或是称赞过谁的话,那大概都是经过考查之后才这样说的。现在的人啊,他们不知道夏、商、周盛世之时社会上之所以能够按照正道行事的原因就在这里。”

【解析】考查的目的在于识别,用人在任用贤人,用其所长;做事在益人益己,符合实际。无论是识别人或是识别事,都需要去认真观察并且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样才不至于出现问题。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注】及:达及,此处是得知意思。阙文:有疑空缺的文字。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知者。”

【译】孔子说:“我现在还能得知史籍中有疑空缺文字的那些内容。能够像我这样下苦功夫沉迷学习、认真体会的人,就好比过去有马的人宁可自己不骑也要借给别人使用,现在已经没有了。”

【解析】这一段话或许是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系统编辑《春秋》、整理经书时说的。那个时候,他所付出的努力应该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孔子曾经说他自己如果有别人难以比及地方的话,那就是好学(见《公冶长第五》之28章),识别“史之阙文”正是好学的结果。

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乱:败坏。小:此指小的方面,活用作名词。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败坏人的德行。在小的方面不肯作出忍让,那就将会打乱大的整个的谋略。”

【解析】大丈夫能屈能伸。孔子告诉我们,做事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要识大体,顾大局,不要因小失大。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他的为人究竟怎样也一定要经过自己的亲身考察;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他的为人究竟怎样也一定要经过自己的亲身考察。”

【解析】此章与本篇之25章“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有相通。凡事都必须经过自己认真观察和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万不可人云亦云,随风摇摆,随波逐流。

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注】道:此指学问之道,包括知识、道理和科学。

【译】孔子说:“人应该努力宣传、阐发、延展、创新并且脚踏实地地去实施推广学问之道,而不能凭借对于学问之道的掌握来打扮、装饰、显示、炫耀自己,在人前夸夸其谈和哗众取宠。”

【解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皆是就“人”而言,前“人”字泛指,含指每一个人,后“人”字特指,指的是每一个人自己。“非”是对“能”的否定,作不能讲。后“道”字是“弘”的状语,作以道讲。“弘”是动词,扩大之意,但在此处它所包含的意义要比扩大多得多,可以是宣传、可以是阐发、可以是延展、可以是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实施推广,这样来理解时含有褒义。“弘”还可以引申作张扬讲,可以是打扮、可以是装饰、可以是显示、可以是炫耀,更多的是在人前夸夸其谈和哗众取宠,这样来理解时则含有贬义。本章中,前“弘”字为褒,指的是对于学问之道的宣传、阐发、延展、创新和脚踏实地地去实施推广;后“弘”字为贬,指的是借着学问之道打扮、装饰、显示、炫耀自己,在人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

孔子是一位善于连比的大师。他常常通过不同的视角把相反、对立的两种人或事物并列一起来说明问题,从正反的连比中,启发人的思考,让你获得教益。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第四》之16章)是人群爱好的连比,“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第六》之23章)是一种心性品格的连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之15章)是学思关系的连比,等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是一种连比,是属于行为是非的连比,从句子语法结构上分析,是“(人)能……不能……”的一个句式,亦即“(人)应该……不应该……”的句式。孔子针对当时的不正学风,明确指出人应该去阐发学问之道的意义,而不能借学问之道来张扬自己。可以为此章佐证的还有《宪问第十四》之24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的也是当时学习中不正之风的问题,不同在于是古今不同的纵向变化的连比,而在显示、夸耀自己这一点上则是相同的。

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能改正,那才是真正的过错。”

【解析】世界上怕是没有哪一个人敢于说他自己没有犯过错误,或是说他永远不会去犯错误。圣人也有过错,更何况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过错而不愿意和不能改正过错,所以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学而第一》之8章)。人应该做到过而能改,哪怕是噘着个嘴,很不高兴,也可以,最终他会懂得将是有益于人、有益于己。而且,这既不会伤身破财,也不会丢失脸面,《子张第十九》之21章子贡说得好:“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当然,要做到闻过而喜,那可就不容易了,必须要有圣人的思想境界。

孔子不但是一个过而能改的人(见《阳货第十七》之4章),而且是善于三省、善于及时发现并且弥补不足的人(见《为政第二》之5章),同时也还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由《述而第七》之31章引申而出)。也有不承认自己有错、不愿意改正错误的人,谁呢?小人。《子张第十九》之8章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承认不承认会犯错误,有没有勇气改正错误,是判断君子与小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以:而,连词。

【译】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不喝,整夜不睡不眠,而进行思考,得不出结论,这个时候,不如暂停思考去读书学习。”

【解析】此章言学之重要。学是基础,思是在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而不思,则不会将知识化为己有;但是思而不通,则必须再学,否则就不会进步,甚至误入歧途。孔老夫子说得好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之15章)。

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谋道:此指谋求治国之道。馁:饥饿。

【译】孔子说:“君子要谋求治国学问的获得而不要去谋求在农耕中获取粮食。从事于农耕,常常是饿着肚子;从事于学习,俸禄就在其中。君子只要忧虑不能获得治国的学问就可以了,不要忧虑暂时处于贫困之中。”

【解析】此章所言不只是在孔子当时,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事实。孔子是赞同“学而优则仕”的,但是他的目的在于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人民安居乐业,又何愁没有在上者吃的、喝的?孔子的“谋道”不是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作威作福,而是为百姓做事,首先让百姓富裕起来。《颜渊第十二》之9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就包含着这个道理。

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庄以莅之:即“以庄莅之”,意思是以庄重严肃的态度掌管它;“以”作用、拿讲,介词,“莅”作掌管讲。

【译】孔子说:“个人的聪明才智达到了去获得它的程度,但是自己的仁德却不足以去保护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得到了它,一定还会失去它;个人的聪明才智达到了去获得它的程度,自己的仁德也足以去保护它,但是不能用庄重的态度去掌管它,那么人们对你还是不会敬服;个人的聪明才智达到了去获得它的程度,自己的仁德也足以去保护它,并且能够用庄重的态度去掌管它,但是倘若行动中有不符合礼的规定的地方,那也是不好的。”

【解析】此章言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包括治国和做事,应该具备的几个要素条件——智慧、仁德、庄重虔诚的态度以及对于礼的认真遵循。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大受:承担重任,“受”作承担、承受讲。

【译】孔子说:“君子不一定能在小的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聪明,但是能够承担起大的责任;小人不能承担起大的责任却可以在小的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聪明。”

【解析】此章言君子与小人在承担责任上的不同。

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注】甚:超过,胜过。蹈:踏入、投入,引申作陷入讲。

【译】孔子说:“当前,人民群众对于仁德的需要,甚至超过了对于水和火的需要。水和火,我曾看见有人深陷其中而死去的情况,但是却从没有见过因为深陷于仁德而死去的人。”

【解析】年荒饥馑、社会败落,这个时候人民最为期待的就是统治者关爱民生。可是,那些当政的最高统治者们,却是偏偏为了一己的享乐,而不顾人民的死活。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当仁:面对仁义之事;“当”作面对讲,“仁”以偏概全,既包括仁行,又包括义举。

【译】孔子说:“面对仁义的事情,要抢着去做,连老师也不谦让。”

【解析】当仁不让是测评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风尚好差的重要尺度。倘若当仁不让能够成为社会的普遍的自觉行为,那么人间真情、真爱将会遍及祖国山河大地。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注】贞:此指大的诚信;下“谅”与之相对,作小的诚信讲,皆活用作动词。《论语译注》言:“贞——《贾子·道术篇》云:‘言行抱一谓之贞。’所以译文以‘大信’译之。”

【译】孔子说:“君子坚守大信,不固执小信。”

【解析】此章告诉我们,信有大信、小信之分。这里所说的大信、小信皆“近于义”,且“言可复也”(《学而第一》之13章)。由此可将“义”视为有大义、小义的不同。大义相对于大信,小义相对于小信。在大信、大义与小信、小义的选择上,首先应该服从于大信、大义。所谓大信、大义者,是关系国家、民族、人民的信义,是大节、大事和大的是非原则问题的信义;所谓小信、小义者,多指个人、家族、局部的信义,是小节、小事和小的是非原则问题的信义。当然,就个人、家族、局部而言,也还可以再作大、小的划分,大、小是相对的。在孔子看来,大信、大义是层次很高的信义,是志士仁人的信义;小信、小义是层次较低的信义,是匹夫匹妇的信义。应该肯定的是,孔子对于小信、小义也是认可的,比如他所说的“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路第十三》之20章),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只是就今而言,“言必信,行必果”在理解上已与孔子当时大有不同。《宪问第十四》之17章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是他在把对管仲之信义和对召忽之信义作了对比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他称赞管仲对桓公的信义是大信、大义,认为召忽从死公子纠的信义是小信、小义。因此,如何守信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的,那就是必须以义作为守信的标准,同时小信必须服从于大信,这也如同小义必须服从于大义一样。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注】事君:服务国家;“事”是服事,于此引申作服务讲,“君”指国家。敬其事:意思是严肃认真地做好国家所赋予给自己的职事;“敬”是严肃认真之意,“事”作职事讲,活用作动词。食:此指享用俸禄。

【译】孔子说:“服务国家,首先是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国家所赋予给自己的职事,而后再去心安理得地享用国家所赋予给自己的那一份俸禄。”

【解析】此章言担负国家公职人员应有之思想和态度。

就社会言,做事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是常理。但是未做其事,先言其酬,像是生意人那样讨价还价,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则显得俗气。然而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之下,倒也似乎渐渐成了天经地义。这大概是因为雇佣者多有不仁,受雇者智生对策而慢慢形成的规矩。人心不古,世道的变化有时让人难以猜测。然而多作付出、无私奉献,这恐怕是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提倡和鼓励的。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社会则难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那样一种昂扬上升的正气。

15·39子曰:“有教无类。”

【注】有:助词。类:类别,此指差别。

【译】孔子说:“教育无贵贱贫富之分,人人皆得享而有之。”

【解析】“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教育超然于阶级之外的著名思想。孔子虽然不能完全摆脱阶级的束缚,但是“有教无类”却表达了全人类的普遍良知和共同心声,而无论是古是今。

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注】不相为谋:不互相商议之意。

【译】孔子说:“思想、立场、观点、志向不同的人,是不会坐在一起相商共议的。”

【解析】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一般的情况下,作为个人和个人之间,你我思想、立场、观点、志向不同,我们不来往或是少来往就是了,于大局并无妨碍。但是,在一个大的生活圈子,却是不可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同阶层的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富人和穷人,强者和弱者,各种不同政见者和形形色色的人以及这个群体和那个群体、这个民族和那个民族,乃至于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之间,既然都生活在一个管理的圈子之中或是这个地球之上,却是不可能完全断绝来往,而幻想着按照某一方的愿望去行事也是不可能的。为此,企图通过强权武力去解决或是去灭绝对方也是行不通的。即使一时能够解决,取得认识上的统一,也不能持久,新的问题很快就又产生。所以,即使“道不同”,大家也得坐下来谋求一个解决的办法,要以和为贵,相互之间该退让的就退让一些,该包涵的就包涵一些,你过得去,我也能过得去。只要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不把自己的思想作为裁决这个世界的唯一尺度,事情总是可以相谋的,大家可以求得一个相安无事,相交双赢。不然的话,势死不共戴天,不能并存两立,最后只能是全都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

【注】辞:文辞,既含有言语之意,又含有文章之意。达:通晓,此指意思表达清楚。

【译】孔子说:“言语、文章,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

【解析】说话、写作,目的是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知道和了解。孔子反对画蛇添足、艰涩隐晦。

15·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yǔ)师言之道与(yú)?”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注】师冕:乐师冕,“师”是乐师,“冕”是人名;古代乐师多是用盲人充当,故有下言。席:坐卧铺垫用具,一般指的是用竹篾、苇篾或草编织而成的平片状物,此处可作席垫讲。斯:此处、这里,引申指左、右。与:同、跟,介词;下“与”为表疑问的语气助词。道:方法。相:辅佐,扶助。

【译】盲人乐师冕来见孔子,孔子前去迎接。到了要上台阶的时候,孔子说:“小心,这里有台阶。”到了席垫的旁边,孔子说:“这里是席垫,请坐。”而后,孔子告诉他:“某人在你的左边,某人在你的右边。”

盲人乐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向孔子询问道:“这是同盲人乐师交谈应有的一种方法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辅助盲人乐师的一种应有方法。”

【解析】孔子礼貌待人于此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