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人,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其门客多达三千人。数年后,齐、卫两国关系恶化,卫国国君欲联合其他国家去攻打齐国。秦昭王因此没有任命,反而把孟尝君囚禁起来,企图将他杀死。孟尝君知道后,赶忙派人请求秦昭王的宠姬帮助,因为秦昭王最听这位宠姬的话。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原文】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庄子·逍遥游》)

【译文】

同是一个不皲手的药方,有的人因此而封侯,有的人却不免于继续漂洗丝絮,这就是运用所致的不同结果了。体一而用多,结局大不同,勉励人们要善于用物,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

【解析】

《逍遥游》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日惠子笑话庄子道:“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把它种了,长成的葫芦能盛五石。用以盛水,质地脆弱,不能胜任;把它剖开作瓢,又平又浅,没法盛东西。这葫芦不能说不大,但我认为它无用,把它击破了。”这里暗喻庄子理论不切实用,就像那大葫芦一样。庄子回答说:你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不皲手的药,他家世代靠漂洗棉絮过日子。有个外乡人听说有这种药物,要用百金的高价买取药方,那个人和全家人商量说:“我们祖祖辈辈漂絮,收入无几;而今一卖药方可得百金,就卖给他吧!”那个外乡人得了药方,去游说吴王,当时越国入侵,吴王派他率军抗战。正值冬天,与越军水战,把越军打败了,于是吴王割地封他为诸侯。同一个不皲手的药方,有的人因此得到封侯,有的只是利用它以助漂絮,这是运用它的不同结果啊。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愁它平浅盛不下东西。可见,你的心好比茅塞而不豁达啊。

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人身上,便能发挥截然不同的功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庄子认为,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普通的人常常用世俗的和墨守成规的观点去判断一个事物的价值和功用。而眼界高远的人却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发挥他的最大价值。

而很多时候,一件很有价值的事物,不是因为没用,而是因为用错了地方,从而浪费了其真正的价值。道家认为,大用无用。具有伟大功用的东西没有处于适宜其发挥才能的时空环境里,还不如一般的东西效用大。凤凰落地不如鸡,蛟龙失水虾蟹欺,但鸡永远达不到凤飞云天的高度,虾蟹也没有蛟龙那翻江倒海的神通。

土地干旱,但是种出的瓜最甜,土地涝湿,却可以用来种稻米,懂得这点的人,即使是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能使他发挥出巨大的价值。惠子反驳庄子说:“我有一棵很大的臭椿树,树身木瘤盘结,不合绳墨;小枝弯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见了都不理睬。你的言论虚假空大而无实用,大家都抛弃的。”庄子说:你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它们屈身埋伏,等着出游的动物,东西跳跃,不避高低,一旦触动机关,却死在猎网里。你看那牦牛,庞大得像无边的云彩,虽不能捉老鼠,但它有大的用处。现在你有这样一棵大树,愁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栽到一无所有的地方,宽阔的旷野里,你可以徜徉于树旁而无所事事,也可以逍遥自在的躺在树下。它不会被斧子砍伐,没有来侵害它的,看似没有什么用处,躲去被人砍伐的祸患,最后便能长成参天大树,最后甚至会成为人们朝圣用的神树。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人,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其门客多达三千人。他能够充分利用好手下的每一个门客为其效命。话说有一次,有人向孟尝君密告,说他们客中有一人和他夫人有暧昧关系,还对他说:“这种门客如此无礼,简直是对您的极大不敬,简直是您的莫大耻辱,您应该派杀手把他秘密杀掉,以洗雪您的耻辱!”孟尝君听后,稍加思忖,便回答说:“男女相见,产生好感,互相爱慕,也属人之常情,不应因此而大惊小怪!”然后,孟尝君再嘱咐这位告密者:“以后再不要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之后,虽然孟尝君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他转念一想:那位宾客能博得夫人的欢心,一定很善于交往,善于交往,一定善于心计、善于辞令、善于应变。这样一来,孟尝君便释然了,当时,齐国正打算派一个人到卫国去,名义上是帮卫国赠送人才,实际上是去做间谍,孟尝君觉得这个门客就是很好的人选。很快,孟尝君召见了那位门客。此时这个门客得知孟尝君已经知晓夫人和他不光彩的事,以为孟尝君肯定是要他性命了,所以他战战兢兢地来到孟尝君跟前。没想到孟尝君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先生在我这儿已经许久了,我没能力让先生你做大官,而做小官又是委屈先生之才。我和卫国国君是好朋友,我听说目前卫国国君正急于选用一位善于交往的人才,所以,我想举荐你到他那儿去做官,不知先生意下如何?”于是那位门客便感激涕零,暗下决心要以性命相报孟尝君的大恩大德。尔后,孟尝君赠他车马、金帛,还特地为他给卫国国君写了一封推荐信,称赞他的才能等等,希望卫国国君能够重用他。那位宾客更是激动得眼含热泪,俯首而拜,暗自发誓要报答孟尝君。

数年后,齐、卫两国关系恶化,卫国国君欲联合其他国家去攻打齐国。那位已被卫国国君信赖、重用的门客得知后,急忙向卫君阻谏说:“齐国孟尝君是大王您的好朋友,您曾经和他约定卫、齐要世世代代友好,永不互相侵犯。如今大王您却准备伐齐,这不是背信弃义、欺骗好友么?”还说:“大王您若罢兵则已,若不罢兵,我就立刻死在大王您的面前!”说罢,这位门客就要拔剑自刎。卫国国君一听这话,震惊不已,又前思后想,终于收回成命,免去了一场恶战。

孟尝君应秦昭王之邀,来到秦国。秦昭王准备任命孟尝君为相国,有谋士劝秦昭王说:“孟尝君是个非常贤明的人,他本是齐国人,您让他辅佐秦国,他只是怕得罪大王而已,要让他辅佐秦国的话,他所考虑的绝对是以齐国的利益为先,而以秦国的利益为后,这样下去,秦国不是很危险了吗!”秦昭王因此没有任命,反而把孟尝君囚禁起来,企图将他杀死。孟尝君知道后,赶忙派人请求秦昭王的宠姬帮助,因为秦昭王最听这位宠姬的话。这个宠姬说:“这个忙我倒是可以帮,不过呢,我听说孟尝君有一件价值连城的狐白裘,如果他可以把那件狐白裘送给我,我就帮他。”,孟尝君的确有这样一件狐白裘,价值千金,天下无双。可是在他刚到秦国时,他已经将那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现在还在秦昭王宫里呢。在这个关键时刻,孟尝君想到了他身边的一个门客,这个门客本领有点特别,他能学狗走路,还会学狗叫,并且非常像,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来。于是,孟尝君就让这位门客装扮成一只狗,在黑夜中混入秦宫,盗取了孟尝君所献的那件狐白裘,然后再献给了秦王宠姬。孟尝君因而被秦昭王释放,他当即便打点行装,连夜往齐国方向逃奔。当他们一行来到边境函谷关时,此时半夜已。秦昭王把孟尝君放走之后,马上就有些后悔,但孟尝君已经走了,于是秦昭王火速派人骑快马传令各关口,不要放孟尝君出关。此时,函谷关的关门紧闭,无可奈何之际,孟尝君忽然想起,秦国有一条法令,只要听到鸡叫声,守关士兵就会打开关门放人过境。此时孟尝君又想到身边一个门客,这个门客嗓门洪亮,学鸡叫简直惟妙惟肖。孟尝君马上命他学鸡叫,并一连叫了数十声,于是,周围所有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守关士兵一听到鸡叫声,就迷迷糊糊地开了关门。刚出关不久,秦昭王派的使者才来到关前,可是孟尝君已走出好远了。

成语“鸡鸣狗盗”其实说的就是以上的历史典故,孟尝君不愧是善于发挥别人长处的高手,一般人会认为,对于这些鸡鸣狗盗之徒,理应将这宾客杀死,至少也要将他赶走。

要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就是要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顺其规律,发挥长处。我们不能要诸葛亮去冲锋陷阵,也不能要张飞去运筹帷幄。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要找准方向,都是可用甚至有大用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