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勇者不惧的气概

勇者不惧的气概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日 勇者不惧的气概 不迁不愠的修养《论语》这部书记录了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人才观。孔子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称之为“君子道者三”,也就是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种境界是构成君子道的三种不可或缺的素质。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在孔子看来只有见义敢为才算是勇。

第七日 勇者不惧的气概 不迁不愠的修养

论语》这部书记录了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人才观。孔子不仅要求培养和造就仁者不忧、知者不惑的仁且智的人才,而且希望能够造就和培养出仁爱、智慧、勇敢等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孔子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称之为“君子道者三”,也就是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种境界是构成君子道的三种不可或缺的素质。由此可知,孔子所要培养的人才,是仁、智、勇三者统一于一体的人才。孔子所要求的仁者是既智慧聪明又勇敢顽强的仁爱之士,孔子所要求的智者是既仁慈博爱又英勇顽强的智慧聪明之士,孔子所要求的勇者是既仁慈博爱又智慧聪明的英勇顽强之士。所以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以为孔子这位备受尊敬的老师谦虚,因此赞美道:“夫子自道也。”

皇侃《论语义疏》卷七: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言君子所行之道者三。夫子自谦,我不能行其一也。我者,孔子自言也。)仁者不忧,(一,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是无忧。)知者不惑,(二,智者以昭了为用,是无疑惑。)勇者不惧。(三,既有才力,是以捍难卫侮,是无惧敌也。)”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云无,而实有也。故子贡云:孔子自道说也。江熙曰:圣人体是极于冲虚,是以忘其神武,遗其灵智,遂与众人齐其能否。故曰我无能焉。子贡识其天真,故曰夫子自道也。)[1]

孔子的这一仁、智、勇三位一体的人才观在《中庸》一书中被称之为通用于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的达德。

《中庸》第二十章: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2]

《中庸》认为,孔子的仁、智、勇三位一体的人才观揭示了天下各种人群所通达的道德要求,是修身、治人、治天下国家的根本。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一部《论语》所体现的孔子勇者不惧的气概,就是指的具备了仁者知者素质的勇者的气概,是仁且智之勇,是敢于知耻之勇,是敢于改正错误不贰过之勇,是不迁怒之勇,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之勇,是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之勇,是事君能致其身之勇,是见危致命之勇,是有仁有智有义之勇,是敢于立己立人立亲之勇,是敢于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勇,一句爱话,是大仁大智大义大忠大孝大爱之勇,是一种敢于牺牲、善于牺牲、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而不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之勇。

《论语》第七篇《述而》记载了孔子批评子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盲目牺牲的冒险主义思想。一天孔子对颜渊说:用我的话,我就干起来;不用我呢,我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听到孔子论行藏独赞美颜渊,想到自己勇敢,于是问孔子:先生如果率领三军出征作战那又找谁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去打老虎,打着赤脚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做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需要的同事,一定是面对任务便恐惧谨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善于深谋远虑而能出色完成任务的人。孔子听到子路炫耀自己勇猛,故批评他,希望他能够将自己塑造成为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希望他能够克服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冒险主义思想。三国时的名将关羽,事实上也是孔子所批评的子路一样的冒险之勇,他奉命守荆州,任务十分艰巨,但他却掉以轻心,骄傲自满,逞匹夫之勇,既丢了荆州,又丢了脑袋。这就是暴虎冯河之勇的血的教训。关羽失荆州、关公走麦城说明了缺乏临事而惧、缺乏好谋而成的匹夫之勇必然失败。孔子虽然不是个军事家,但孔子关于智者之勇的观点却与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的智者之虑的观点相类似。《孙子兵法·九变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就是说聪明的人考虑问题,必须将利害关系彻底看清楚,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全方位认真仔细权衡利害得失,才能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才能顺利地解除祸患。可见春秋时期的一文一武孔子与孙子在考虑军事问题时具有同样的思想。用《孙子兵法》来解读孔子的“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的主张,使我们看到了孔子不仅是位仁慈爱人的长者,而且又是一位善于思考好谋而成的智慧勇敢的长者。诚然,《论语》中关于孔子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仁智勇三位一体的人才观主要是伦理层面上的,所以《中庸》上强调仁、智、勇三达德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五达道的通用的道德规范。

孔子提倡见义勇为。他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只有见义敢为才算是勇。因而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才是真正的勇士,真的勇士在大是大非面前,在仁义道德面前,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安贫乐道,敢于为真理、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孔子倡导的见义勇为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中记载反映中华民族品格的文献比较丰富,其中“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则初步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在《阳货》第23章中,记载了孔子倡导君子尚勇要以义为前提,既反对君子有勇而无义的非理性之勇,也反对小人有勇而无义的非理性之勇。他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为盗。因此,孔子回答子路“君子尚勇乎”的问题时说“君子义以为上”。孔子希望人们成为理性君子。他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只有为关爱他人生命而献身者的勇敢才是理性勇敢品格,具备这种理性勇敢品格的人是不会去伤害他人生命以求得自己的生存。所以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是具有关爱生命、崇尚理性这种民族品格的勇者。孔安国曰:“无求生以害仁,死而后成仁,则志士仁人不爱其身也。”志士仁人非不爱其身也,实乃因立志于仁爱,恒欲仁爱他人,而不愿自求己之生存以害于仁爱他人之生存。生而有害于爱仁爱他人之生存,则志士仁人不为也。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唯有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勇敢的志士仁人能够践履之。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真正的勇者不惧。这样的理性的勇士才能将自己真正的立起来。志士仁人不仅要将自己真正立起来,而且要将他人、将亲人立起来。

《论语》第六篇《雍也》第30章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与孔子讨论仁人的标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勇于立己,勇于立人,勇于达己,勇于达人,勇于将心比心,勇于关爱他人,是达到仁爱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仁爱之忠,忠于自己仁爱之志,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朋友,忠于亲人,忠于他人。

在《论语》中,孔子的忠是勇于仁爱的一方面,孔子的恕是勇于仁爱的另一方面。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恕之道实质是勇于仁爱之道。忠恕之道表现于仁爱之道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勇于仁爱之忠。人不知而不愠,在家无怨,在邦无怨,是勇于仁爱之恕。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前贤释“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二事明敬,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恕。认为恕与敬乃为仁之则。谓“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乃是敬恕之效果。认为在邦为诸侯,在家为卿大夫。既出门,使民皆敬,又能恕己及物,三事并足,故为民人所怀念,无复相怨恨者也。[3]我认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者是仁爱之忠,“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是仁爱之恕,二者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仁爱之道。仁爱之忠体现出了诚信意识,是仁爱之忠诚。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是仁爱之勇。所以我们说,孔子的仁爱忠恕之道体现在仁爱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仁者之仁、仁者之智、仁者之忠、仁者之恕,还是智者之仁、智者之智、智者之忠、智者之恕,都需要勇者之仁智忠恕之勇来实现。也就是说需要仁爱之勇来实现实践。仁爱之勇可以视为理性之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实现“克己复礼”需要仁爱之勇,做到非礼勿视需要仁爱之勇,做到非礼勿听也需要仁爱之勇,做到非礼勿言离不开仁爱之勇,做到非礼勿动依然离不开仁爱之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需要仁爱之勇方能达到。安贫乐道,赖仁爱之勇以实现。

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颜回之所以贤良,就在于他勇于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不仅能够勇于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艰难困苦与贫穷,而且能够在艰难困苦贫穷的环境中享受自己追求仁爱之道的快乐。所以孔子一再赞美贤哉回也!孔子赞美颜回勇于克服困难,乐于建设精神家园。孔子对于子路那种忽视仁爱精神家园建设的勇猛之举也是予以轻视的,而是赞赏曾参的父亲曾点那种精神风貌的。在《先进》最后一章中,即第26章记载了子路、曾img17、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着,孔子让大家谈谈自己的理想抱负。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当冉有、公西华回答之后,孔子问曾img18,“点,尔何如?”曾点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了起来答道:我的志向与他们三位所讲的志向不一样。孔子鼓励他,让他说出来。曾点便说:暮春三月,春天衣服都穿定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赞美说:“吾与点也!”曾点展现的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画卷,因而得到孔子赞许。故朱熹注云:“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规规于事为之末者,气象不俟。所以夫子叹息而深许之。”[4]这种理想的和谐精神家园,被我们的先贤誉为孔颜乐处。吾与点也,追求的是一种上下和谐、左右和谐、内外和谐、师生和谐、社会和谐的幸福和乐的精神家园。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自由幸福快乐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孔颜乐处之所乐所处。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论语·雍也》)不迁怒于人,尊重他人不拿他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不重复自己的错误,孔子认为这是好学的标志,也是好学的目标之一,是美好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孔颜乐处所乐者美好精神家园也,所处者美好精神家园也。不迁怒,不贰过,唯仁智勇者能为之也。不迁怒,不贰过,是和谐精神在好学的颜回身上的反映,也是孔颜乐处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瑰宝。《论语》开宗明义第一章记载孔子赞美的三种精神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揭示了中华民族好学的精神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揭示了中华民族好友好客的精神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揭示了中华民族勇于担当、勇于宽容的精神境界。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建设,学而时习之章是这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章也是这样,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和谐,只有人的自身精神和谐了,修养到家了,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才能不迁怒于人,才能人不知而不愠,才能建设好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校院、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注释】

[1]何晏撰,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七,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第264页。

[2]邓球柏:《大学中庸通论》第108—11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2版。

[3]何晏撰,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六,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第243页。

[4]朱熹:《论语集注》卷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儒藏》精华编本,第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