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式

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式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得乃足,復歸於朴。《莊子·天下篇》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

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常得不忒,復歸於无極。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得乃足,復歸於朴。

易順鼎曰:此章有後人竄入之語,非盡老子原文。《莊子·天下篇》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此老子原文也。蓋本以“雌”對“雄”,以“辱”對“白”。“辱”有黑義……後人不知“辱”與“白”對,以爲必“黑”始可對“白”,必“榮”始可對“辱”,如是,加“守其黑”一句於“知其白”之下,加“知其榮”一句於“守其辱”之上;又加“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四句,以叶“黑”韻,而竄改之迹顯然矣。

馬敍倫曰:易説是也。……古書“榮”“辱”字皆“寵”“辱”之借。本書上文“寵辱若驚”,不作“榮辱”;此作“榮”“辱”,亦妄增之證。然《淮南·道應訓》已引“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則自漢初已然矣。

高亨曰:此文本作“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爲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其“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二十三字,後人所加也。請列六證以明之……。

案:自易順鼎以下諸家,皆謂本章“守其黑”至“知其榮”六句二十三字不當有;彼等所據理由,約有下列數端。第一、《莊子·天下》引老聃之語,無此六句;第二、《淮南子·道應》引“知其雄,守其雌,其爲天下谿”,復引“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不及“爲天下式”數句;第三、古以白辱對舉,老子書亦復如此,上節“知其白,守其黑”,以白黑對舉,與老子文例不合,可證“守其黑”至“知其榮”六句爲後人所添。第四、老子以寵辱對舉,此文“知其榮,守其辱”,以榮辱對舉,有乖老子文例,可證“知其榮”以上六句,皆爲後人所增。

今考帛書二本,云:“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俗(谷);爲天下俗(谷),恆德乃足;恆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恆德不貸(忒);恆德不貸(忒),復歸於无極。”與今本相較,可知西漢古本“爲天下式”、“復歸於无極”數句在“爲天下谷”、“復歸於朴”之下;然則西漢《老子》“爲天下溪”“復歸於嬰兒”爲本章第一節,“爲天下谷”“復歸於樸”爲第二節,“爲天下式”“復歸於无極”方始爲第三節矣。《莊子》引《老子》首節爲“爲天下谿”“復歸於嬰兒”,第二節爲“爲天下谷”“復歸於朴”,略第三節不引,所見節次正與西漢古本相合。《淮南子》分别引“爲天下谿”爲第一節,引“爲天下谷”爲第二節,亦略第三節不引,所見節次正與西漢古本相符。易順鼎等據《莊子》及《淮南子》引文,謂二書不及“爲天下式”“復歸於无極”一節,可證“爲天下谿”“爲天下谷”中間“爲天下式”一節,乃後人所妄增;不知西漢以前古本“爲天下式”爲第三節,在“爲天下谷”之後也。且《淮南子》引《老》文,乃分開徵録,不可據此以證明上下引文之中間,是否有所增益或删省也。古棣曰:“《莊子》與《淮南子》所引不能爲據,因其所引并非全文,而是摘引,古人引書常常如此。如説《莊子》、《淮南子》所引無‘知其白,守其黑’一段,就是《老子》原本無此一段,那麽兩書也未引‘爲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未引‘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能説《老子》也無此六句?”其説在拙書之後,可參看。

二案:又考帛書二本“爲天下俗(谷)”上,作“知其白,守其辱”(甲本“知”字殘),“白”、“辱”對舉,與四十一章“大白若辱”相符,且與《莊子》所見者相合;是知古本此處“榮”亦有作“白”者;西漢初年,傳鈔者或改作“榮”;《淮南子》所據者即此本也。

三案:據《莊子》及《淮南子》所見,自先秦至於西漢初年,此處各節次第與今本不同,“復歸於嬰兒”爲第一節,“復歸於朴”爲第二節,而“復歸於无極”則爲最後一節。帛書乃西漢初年傳本,故其節次與《淮南子》所見者合。東漢以後,傳鈔者乃將“復歸於无極”易爲第二節,又將“復歸於朴”移入最後一節;今所見各本,率皆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