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字设备领域的创新绩效分析

数字设备领域的创新绩效分析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总体创新绩效通信产业是利用有线、无线电磁系统或者广电系统,来实现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言、文字、数据、图像及其他形式信息。而C&C08成为华为在通信设备核心技术方面的第一次突破。

一、总体创新绩效

通信产业是利用有线、无线电磁系统或者广电系统,来实现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言、文字、数据、图像及其他形式信息。广义而言,通信产业主要分为通信运营业和通信制造业,通信运营业是提供语言、数字、图像、视频等信息的传输和网络元素的租赁及其与此相关的服务;而通信制造业指的是为通信运营业提供所需的相关设备的产业,包括各类硬件、软件及其配套服务和产品等。本书的论述将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的制造领域。在通信制造业中又可分为传输(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设备制造、交换设备和通信(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终端制造三个部分。作为整个通信行业的基础和重要载体,通信制造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整个通信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基础,相关的信息、软件、服务等都无法实现快速高效的传递、接收、储存和使用,而通信制造产业本身既具有制造产业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的特点,也具有通信产业的高科技含量、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就使得整个通信制造产业的发展必须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当今世界,比较著名的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制造的主要企业有爱立信、华为、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思科等。而伴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优化,大力发展3G、光网通信、无线宽带等领域,面对“云计算+海服务”的现实需求,以及对以新一代通信设备、设施、智能终端为代表的通信设备和产业日益增大的并呈现出不断升级换代更新趋势的需求,整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资金与技术密集的特点,具有产品品种多、技术门类广、生产规模大小不一等特点,具体而言,大型医疗器械产品是小批量、多品种经营,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而小型常规医疗器械产品则以大批量生产为主。在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中,美国和德国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日本和一些其他欧洲国家在一些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在国内市场上,在PET、CT、MRI、数字影像诊断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生化仪器、高档彩超等高技术医疗器械领域,国外名牌产品还是占据垄断地位,而在中低端的放射治疗设备、医院设备等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所以逐渐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优势。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增长。如图5.1所示,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销售规模约为865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25亿元,增长近20%,2010年的销售规模更是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2002年到2009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医疗器械市场对医药行业整体规模占比从2002年的不足10%,上升到2009年的超过12%。[1]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美国的35%的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未来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图5.1 2006—2009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示意图
资料来源:北京多慧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2009—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整理绘制

借助低成本竞争优势和本土研发力量的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正在成为OEM定制的积极参与者,同时通过与跨国公司设立合资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一些超声波诊断仪、病员监护仪等产品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并获得欧盟的CE和美国FDA的认证,磁共振成像装置、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高端医疗器械设备,通过合资生产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出口稳步增长。根据我国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在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下滑超过10%的情况下,医疗器械进出口表现抢眼,实现出口总额12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主要出口美国、日本和德国,比重分别为26.6%、14.1%、6.2%,同比分别增长5.8%、46.2%、1.3%,医疗器械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医疗器械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可见,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实力。

二、代表性企业创新绩效

面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无论是数字通信设备行业,还是数字医疗设备行业,均通过不断开拓,自主创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数字通信设备行业的华为和数字医疗设备行业的迈瑞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与此同时,也有很多通信设备和医疗器械设备行业的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表现不佳,甚至濒临破产,如巨龙通信和东软集团。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代表性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数字设备领域企业的创新绩效表现。

1.华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三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作为一家成立于1987年的民营企业,从销售、生产用户交换机起家,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发展,华为一跃成为年销售收入1852亿元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毫无疑问,华为的成功关键在于持续的创新,在于对通信行业的不断关注、创新、发展,才实现了现在的发展,而华为也将依靠不断提升的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市场运营、设备生产、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能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创造更大的辉煌和成绩。

华为成立之初,主要是以经营小型程控交换机、火警报警器等开发生产及有关的工程承包咨询等为主,通过代理进口香港富力公司的HAX交换机,凭借质量好、价格低,获得了竞争优势。20世纪90年代初,华为在代理香港产交换机的同时,也开始研制数字交换机,并成功推出了HJD480模拟用户小交换机(最大容量为512门),并逐步开发成功了JK1000端局交换机、2000门数字端局交换机及万门程控交换机。在1992年,华为先后推出了2000门网用大型交换设备C&C08交换机和万门交换机。而C&C08成为华为在通信设备核心技术方面的第一次突破。从90年代中期开始,华为成立了研究所,开始从单一的交换机产品,向移动通信领域、传输等多类产品进军,开始研究CDMA技术,产品逐步实现多元化,成为能够全面提供通信解决方案的公司。

通过人事、工资、股权、治理结构等一系列的改革,华为在稳固国内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步开发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法国、西班牙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并在印度、瑞典、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成立研发中心和技术部门,通过与3Com、西门子、摩托罗拉、赛门铁克等国际通信企业合资合作的形式,为加拿大Telus和Bell、荷兰Telfort、沃达丰、英国电信以及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提供无线GSM、企业数据网络、TD-SCDMA、储存和安全产品、海缆端到端网络、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等整体解决方案。2009年,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无线接入服务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获得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前五强。2011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03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4%,其中研发投入更是高达236.96亿元,近十年投入研发的费用超过1000亿人民币,如表5.1所示。

表5.1 华为2007—2011年销售、利润、研发投入情况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年报整理绘制

2.巨龙

巨龙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龙通信”)成立于1995年3月,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邬江兴主持研制出HJD-04(简称“04机”)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础上成立,由04机技术持有方——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与分属于邮电部的八家04机生产企业组成,是一家跨地区、跨部门的国有大型通信高技术产业集团,生产厂家分布在北京、长春、洛阳、郑州、深圳等城市,主要从事程控交换机、通信系统产品、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通信终端、电子设备及配件等业务,遍布交换、接入、传输、移动、网络、数据通信等领域,是通信建设信息网络产品及服务的全方位供应商。

凭借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交换机的优良性能和低廉价格,巨龙通信将众多国外知名品牌挤出了中国市场,鼎盛时期,巨龙通信几乎占据了中国交换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当时的中兴、华为都还是无法与之比肩的。[2]

从1995年成立,到1998年的三年时间里,巨龙通信累计销售超过1300万线,总销售额高过百亿,成长为一家实力雄厚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利润过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第二十八位。为了实现持续增长,1999年巨龙通信进行了重组,改名为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巨龙信息成为国家520户重点企业,教育部首批确定的“三高用人单位”,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产业化基地,拥有一个研究院、一个全资子公司、两个控股公司和两个海外合资公司,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的市场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工程维护体系,相关配套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并在莫斯科、达卡、哈瓦那、中亚、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欧亚非拉都建立了分支结构,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进行了多方位的国际技术合作。

随着国内通信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朗讯、西门子等国外通信设备商开始不断降价,华为、中兴等国内企业实力不断提升,面对来自国内国外竞争对手的夹击,而巨龙在04机之后在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进度上一直停滞不前,没有抓住新世纪之初接入网、无线通信、光传输、宽带网络等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加上1999年国家不再允许军队参与市场经营,军队技术团队的退出导致巨龙研发能力大大降低。到2001年,巨龙销售额只有不足4亿元,亏损达9000万元[3],而华为、中兴、大唐的销售额分别为255亿元、140亿元、20.5亿元,利润分别为20亿元、5.7亿元、3600万元,而在全国百强电子企业名单中已经没有巨龙的名字了。到2002年巨龙已经在国内通信设备市场上难觅踪影[4],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

3.迈瑞

迈瑞医疗国际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迈瑞”),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商,也是全球医疗设备创新领导者,主要从事临床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产品主要涉及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数字超声波、放射影像等四大领域,销售范围已经拓展到全球近200余个国家和地区。迈瑞以深圳为中心,在全国31个主要城市设立了分公司,还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德国、印度、墨西哥、巴西、埃及、越南等设立了近20个海外分公司,在全球各地形成了完善而强大的分销和服务网络,并在深圳、北京、南京、成都、西安、上海,美国的西雅图、新泽西、迈阿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2006年9月成功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医疗设备企业,并于10月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医用医疗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8年实现对美国Datascope监护业务的收购,成为全球生命信息监护领域的第三大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创新,迈瑞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医疗设备提供商。

2011年迈瑞实现销售收入8.8亿美元,利润总额超过4亿元,纯利润更是达到了1.67亿元,如表5.2所示。多年来,迈瑞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研发管理,贴近市场,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不断融合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本优势,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和服务。迈瑞有近三成的员工服务于研发工作,从事过俄中与临床应用相关的产品研究,专职研发人员更是近2000人。迈瑞每年坚持将营业收入的10%用于产品创新和研发,建立起了符合CE、FDA、ISO等体系和标准的研发管理流程,在所有产品开发过程中都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并进行包括电磁兼容EMC、安全、环境等在内的专项试验验证,确保医疗设备产品的安全可靠。自成立到现在,迈瑞已经相继推出了80余项新产品,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及1400余项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科研、开发的空白,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如中国第一台血样饱和度监护仪,第一台多参数监护仪,第一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第一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相波除颤监护仪,第一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款具有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检测功能的高端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第一台双模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在海外市场上得到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医疗机构的广泛认可,而在国内更是以卓越的品质和服务赢得了95%以上三甲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的青睐,如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截至2011年年底,迈瑞监护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销量连续12年稳居榜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九年摘取国内市场装机量桂冠,全数字超声诊断系统十一年服务了国内数千家医院,连续七年黑白超声产品销量第一,彩超2011年国内装机量第一。

表5.2 迈瑞2007—2011年销售收入、利润及研发费用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迈瑞公司年报作者整理绘制

针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和力度的不断加大,迈瑞结合社区、农村等广大基层对相关医疗器械设备的需求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大对基层卫生装备的研发投入,为广大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量身定制了十余款高性能价格比的医用诊疗设备,并利用强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医疗体系建设发展,为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4.东软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软”)是国内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成立于1991年,现拥有2万余名员工,在国内建立了6个软件研发基地,8个区域总部,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在40余个城市建立了营销与服务网络,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了三所东软信息学院和一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并在美国、日本、欧洲、中东、我国香港地区、印度设有子公司。东软坚持以软件技术为核心,向企业及社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产品、平台及服务。其中,行业解决方案主要涵盖电信、能源、金融、政府、制造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行业;产品工程解决方案方面,东软拥有自有品牌的医疗和网络安全产品,并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合作,提供数字家电、移动终端、车载信息产品等嵌入式软件开发和服务;在服务领域,东软主要提供应用开发和维护、ERP实施与咨询服务、专业测试及性能工程服务、软件全球化及本地化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业务流程外包、IT教育培训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医疗卫生方面的业务,东软集团于1998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东软医疗”),在美国、中东设有子公司,在越南设有办事处,主要产品已经销往全国三十余个省市,在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葡萄牙、阿根廷、印度及东欧、中东、非洲等全球九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设备安装,为全球五千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设备产品与服务。作为唯一的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东软医疗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磁共振、数字X线机、彩超、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放射治疗设备以及核医学成像设备等十大系列五十余种医疗产品,其中CT、磁共振、超声、PET等主要产品还相继通过了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

2011年东软医疗进一步完善医疗产品销售服务网络,完成了全球服务备件中心布局,不断优化全球直销和分销网络,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医疗设备持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营业利润率比上年增长1.91个百分点,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4%,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实现出口收入2549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1%。从表5.3中可以看出,虽然东软医疗的营业利润率多年保持在35%以上,但是营业收入一直不稳定,且营业利润率呈现出微跌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多年来,东软医疗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不断完善销售服务网络和组织结构,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份额和范围,追求开发高端的医疗设备产品,如64层CT产品、核医学影像设备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NeuViz16层螺旋CT、1.5TMRI(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由此可见,虽然东软医疗的营业收入在不断增加,营业利润率也比较高,但是其发展态势并不十分乐观。此外,东软医疗和飞利浦共同出资于2004年成立的东软飞利浦,一直从事CT、X线、MRI及超声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实现了多项技术的突破和专利成果,相继推出了四大类、十个系列、二十余个型号的产品,其中获得FDA产品注册和CE认证各十七个,产品销往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5],有力地提升了东软医疗的创新、研究、开发能力。但东软与飞利浦于2013年2月分道扬镳,飞利浦将只是购买合资公司中与CT产品相关的产品和知识产权,这对东软医疗研发和创新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东软与飞利浦合作的结束,毫无疑问将对东软医疗的整体创新和研发能力造成一定的冲击。

表5.3 东软医疗系统2006—2007年营收情况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东软各年度年报整理制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发现,在数字设备领域中,我国企业的创新绩效尤为突出,如数字通信设备领域的华为和数字医疗设备领域的迈瑞,抓住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开拓进取,注重自主创新和研发,实现了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以数字通信设备领域的巨龙通信和数字医疗设备领域的东软为代表的企业,却相去甚远。巨龙通信由20世纪90年代的“巨大中华”中基础最好、势头最猛、实力最强的行业排头兵,不仅跌出了通信行业的第一阵营,而且彻底沦落成为濒临破产的企业,主要是由于错过了21世纪之初数字经济发展给通信行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死抱住04机不放,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对于东软医疗而言,虽然近几年依靠与飞利浦的合作和集团公司的雄厚实力,实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已经出现了问题,一味地将创新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医疗设备公司所擅长的大型高端的医疗设备器械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瞄准广大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创新、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小巧、便宜、易操作和使用的高性能价格比的医疗设备器械,来支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