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增加自身多样性

如何增加自身多样性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发掘和培养多种性格性格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上一章讨论了复杂多样性格是具有较高创造力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如何增加性格多样性就成为提高个人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创造性人才来说,性格无好坏之分,在一个人身上性格越是多样,性格差异越大,相矛盾的性格成对出现,越有利于创造。即便如此,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性格仍然是处于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发掘和培养多种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上一章讨论了复杂多样性格是具有较高创造力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如何增加性格多样性就成为提高个人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简单地把性格分为“好”和“坏”两种,鼓励形成“好”性格,力图避免“坏”性格。这实际上是把人简单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人才,缺乏个性,没有了个性也就失去了灵性,创造力也就随之消失。

对于创造性人才来说,性格无好坏之分,在一个人身上性格越是多样,性格差异越大,相矛盾的性格成对出现,越有利于创造。因为性格多样的人,在考虑问题时,自己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来思考,就像多个人进行讨论一样,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方面,产生创造。那么如何培养多种性格呢?

实际上人是一个复杂系统,本身就具有形成多种性格的潜力,单一性格的人实际上很少,甚至没有的。我们常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说男人性格中也包含了女人性格,同样女人性格中也有男人的成分,只不过社会规范了男人只能是什么性格,女人必须是怎样性格,因此,男人和女人各自向着社会规定的方向发展。即便如此,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性格仍然是处于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形成多种性格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性格是天生的,不可能更改!但是请注意,我这里强调的是要增加性格种类,而不是改变原有性格。只要在生活中注意培养,从小处一点一滴积累,性格是可以拓展的。性格内向的人,注意多培养外向性格,当你鼓起勇气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或引吭高歌时,你就会有一种全新感觉;性格容易冲动的人,注意培养安静沉稳的方面,就能发现过去所忽略的东西;细心的人注意在有些方面不妨大意一些,你会发现有时粗心也是一种艺术和境界;一向谦虚的人,不妨表现一下骄傲的一面,自我感受一下高人一头是怎样感觉。总之,发掘和体验你所没有表现的性格。

通过转变观念,认识到性格是可以拓展以后,就要采取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能真正拓展性格。例如,勇于承担过去认为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有意开展与现有工作跨度较大的工作,尝试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熟悉的工作方式工作,要经常改变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还可以根据环境采取相应的性格反应方式,在热闹场合就表现外相性格,该打闹就打闹;在安静场合就表现内向性格,躲进房间埋头看书,几天不与人说话也能乐在其中;增加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兴趣越广泛,越有利于形成多种性格,因为兴趣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行为多样性。

随着性格多样性不断增加,其包容性就会越来越大,过去不能理解的行为会突然感到能与之相通,过去所理解不深的知识会突然发现其内在规律。

2、兴趣广泛而又专一

兴趣是增加一个人多样性最好的老师,世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关键看你有没有兴趣,兴趣广泛则知识丰富。科学、艺术等等很多创造也都是兴趣所致,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在他不感兴趣的领域有大创造。当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毕业后好不好找工作,以及追逐社会上时髦专业,而恰恰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此胡适的经历值得借鉴,胡明(1996)在《胡适传论》中讲了一个关于胡适的故事。胡适刚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时,他二哥(几乎就是他家长,因他父亲早死)要他选铁路工程或矿冶工程,不要学他爱好的文学、哲学历史等,认为文科没有价值。但胡适不愿意,妥协的结果,他学了农学。但是他对农学并不感兴趣,最终决定放弃农学是在一次“果树课”的实习后,那次实习,每个学生分得大约30~35个苹果,要根据一本培育学指南上所列举的项目,把这30来个苹果进行分类,包括茎的长短、果脐的大小、果上棱角和圆形的特征、果皮的颜色光泽,以及切开后所测出的果肉的韧度和酸甜的尝试、肥瘦的记录等等。这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太容易了,因为他们早就吃过,很熟悉,再根据指导上的要点很快就检索完了,最后拣几个大的苹果,塞入大衣口袋,扬长而去。而对美国苹果无感性知识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便觉得很头疼。胡适与其他二三位中国学生,费了半天劲,还是错误百出,成绩很差。为此,胡适后来写下了一段很实际的感慨:

“在这些实验之后,我开始反躬自省:我勉力学农,是否已铸成大错呢?我对这些课程基本上是没有兴趣,而我早年所学,对这些课程也派不到丝毫用场,它与我自信有天份有兴趣的各方面也背道而驰。这门果树学的课——尤其是这个实验——帮助我决定如何面对这个实际问题。我那时很年轻,记忆力又好。考试前夕,努力学习,我对这些苹果还是可以勉强分类和应付考试的,但是我深知考试之后,不出三两天——至多一周,我会把那些当时有四百多种苹果的分类,还是要忘记得一干二净。我们中国实际也没有这么多种苹果。所以我认为学农实在是违背了我个人的兴趣。勉强去学,对我来说实在是浪费,甚至愚蠢。因此我后来在公开讲演中,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作为选择的标准才是正确的。”

年轻胡适的这一关键学业选择与事业选择不仅对他本人实际上也对中国现代的学术文化、思想潮流与政治理论结构发生了巨大影响,他从人文学科里散发出来的文化生命的火光,实际上照亮了中国二十实际前半叶的整个新文化史。

可是,兴趣广泛而专一本身是一个矛盾的命题,然而,恰恰是这一对矛盾成就了无数伟大科学家、艺术家。没有广泛兴趣不能形成多样的知识,进行创造的预制件就少,不利于创造。然而广而不专,则各方面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也不可能有大成就。只有广泛涉足以积累丰富知识,一旦选定方向,则能深入进去,忘掉其他一切,甚至达到忘我境界,才能有大的创造。

但要注意,兴趣广泛不是说在同一个时间内干很多事情,由于人的精力和时间所限,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内开展太多项目,否则能量发散,最终一事无成。这就要求把兴趣广泛同专一、专注结合起来,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某一个兴趣,养成长时间专注一个问题的习惯,将它踏踏实实地做好后,再将兴趣转移到别的方面,这样逐渐积累,兴趣和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也能养成集中能量、长期专注的习惯。

这种将广泛兴趣同专注思考有机结合的人常常是最有创造力的。因为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广泛兴趣所积累的知识有利于联想,产生知识交叉而提出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同时能长时间专注一个问题,在面对难题时会表现出契而不舍,专心致志,甚至达到忘我境界,这种“无我”境界最有利于刺激灵感,产生顿悟。因为,在正常状态下,人必定受自己习惯和知识的束缚和局限,各个学科或领域界限,无时不在限制着人的思维范围,无数定律和规律告诉你,这不可能,那也不可能。可是当你入迷,进入无我状态,学科界限也就消失了,知识障碍也没有了,只有思维任意驰骋,甚至只在梦中才会出现的潜意识也会参与进来,灵感、顿悟常常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

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其重点是在培养意识层次的理性思维,相对来说这是比较容易的方面,因为它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和自我阅读的方式直接传授和学习,但是这只能解决增加知识。可是如何提高悟性,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属于最高层次、最高境界的培养。因为悟性不是随叫随到,想使它产生就产生的,它既需要知识,又不完全依赖知识,既靠训练又不完全如此。但是,悟性的提高同生活中能够长时间专注一个问题的习惯有直接关系。在这方面,佛教和道教都有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

按佛家看法,人要想脱离苦海,想要成佛,只有一条路,就是修行。修行就其性质来说,就是忘掉一切杂念,专注于对佛的体验,这是一种心灵准备。例如释迦牟尼六年苦行修炼,达摩禅师十年面壁等等。但是仅靠这样渐进积累不足以成佛。成佛还要有一个心灵的顿悟感应,就好像人突然跳过深渊,由此岸达到彼岸,跳过去则成佛,跳不过就还是凡人,这中间道路是没有的。人一旦“顿悟”,现实世界就成为佛的世界,这就是中国佛教里常说的“迷则为凡,悟则为圣。”对于人的创造来说同样如此,知识积累是必须的,但是仅仅是机械地积累知识,无法产生创造,“顿悟”是将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之后,产生认识突变,才会出现创造。

当禅僧在顿悟前夕,特别需要有师傅帮助,但这种帮助不是长篇大论地讲解要如何如何才能会出现顿悟,因为顿悟是个人的领悟,无法替代。师傅常常是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甚至“一声棒喝”等等,如果时间恰到好处,徒弟往往因此而得到顿悟。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就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禅师,每当被问到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是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一招。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他飞快地拿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拇指。小和尚哭着跑开去,这时禅师喊住他,他刚回头,禅师又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就此得到了“顿悟”。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王阳明弟子的故事。这位弟子有一次半夜里捉到了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讲说“良知”的道理。那小偷笑着问道:“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气很热,王阳明的这个弟子就请小偷脱掉外衣,随后又请他脱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接下去请小偷脱掉裤子时,小偷犹豫说,这恐怕不妥吧。王阳明的弟子便对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

这个故事没有说,小偷是否在这次谈话中得到顿悟,但是,这个两个故事都使用了禅师启发禅僧顿悟的方法。

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就如同禅师一样,主要是通过启发使学生顿悟,而不是什么事都手把手教,没有自己的顿悟,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悟性也无法提高。这其中个人修行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另外,在积累大量知识和经历后,个人在没有别人点化情况下,经长时间专注思考,同样也可能达到顿悟。

王阳明是明朝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从11岁开始就有了成圣成贤的生命志向,早年追随程朱理学,并且专心依照朱熹的思想,不断以向外“格物”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甚至花费了七天七夜专心致志地求竹子之理,结果毫无所悟,他不竟感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于是不得不放弃了“格物”这条路。后来在1508年,他36岁的时候得罪朝廷权贵,被贬贵州,经过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终于躲脱了宦官刘谨一路派人追杀的生死险境,到达了他的谪居地——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生活在原始落后的山区,与过去的生活环境有着巨大反差,日夜端居静默,希望自己不仅从世俗外部的得失荣辱中超脱出来,而且从生命内部的生死存在困扰中解脱出来。有一天晚上忽然大彻大悟,“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对《大学》的主旨有了新的认识,由此而对《大学》有了全新的诠释,完成了心学的思想体系(冯友兰,2004;张新民,2003)。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龙场悟道”的故事。

3、提高综合能力

个人的多样性增加后,如何把多样性集中在创造上,形成多而不散,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创造力来说非常重要。沃森-克里克的高度综合能力,是他们发现DNA螺旋结构的关键之一。这首先表现在分析的基础上善于综合各门科学、各种学派的多方面成果,把他们揉合在一起,当时主要是信息学派、结构学派和生物化学对遗传学的问题探讨结合在一起。这些成果中主要有:威尔金斯的X射线衍射资料,布拉格父子的X射线结晶技术,马丁和辛格的色层分离法,查加夫的碱基规律,鲍林的蛋白质螺旋结构,格里菲斯对碱基的计算结论和多诺休对碱基配对的分析等。

沃森、克里克的这种综合能力,也正是他们的同行所欠缺的。例如,鲍林是结构化学的权威学者,在DNA结构的探索中,他从化学角度解决了许多问题,认识到了它的多键、氢键等等。但由于没有运用生物学的原理,而在碱基互补等问题上束手无策。弗兰克林在发现DNA结构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大部分工作是由她完成的。然而,早在1951年沃森就察觉到她的弱点,即她以为“建立DNA结构(模型)的唯一办法是使用纯结晶手段”。因而在两个关键性问题(即碱基配对和双股键的反走向)的认识上,失去了综合分析能力。威尔金斯在结晶学方面的成就居于世界前列,1951年他已认识到DNA的螺旋,并计算过其螺距及直径。但是,也正如沃森所说,他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分子本身的结构;他并未打算在他的结构理论中考虑通过任何实际的途径去说明生物(遗传)的功能。”因而不能象沃森那样运用生物学上对称现象去思考问题,误认为DNA分子结构是单链的,工作进展不快(李难,1987)。

没错,科学的重大发现常常就是综合的结果,丹皮尔(1975,第20页)指出“知识的大综合是时常进行的。字谜画中的各个方块突然配合起来了;不同的孤立的概念由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融合起来了,这时就会出现壮观的盛况——牛顿创立天体演化学,麦克斯韦把光和电统一起来,爱因斯坦把万有引力归结为空间和时间的一个共同特性,都是这样的情况。一切迹象都说明,还会有这样一次综合。在这样一个综合中,相对论,量子论和波动力学可能会归入到某一个包罗万象的、统一的、单一的基本概念里去。”胡适更是明确提出:“学问的进步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材料的积聚与剖解,一是材料的组织与贯通。前者需靠精勤的功力,后者全靠综合的理解。”

如何才能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呢?首先是增加包容性,因为综合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多样的可综合的东西,包容性越大,可综合的材料就越多,才有可能综合出符合实际的理论。在复杂系统中,起作用的是多种因素,任何结果都不可能是单一原因造成,仅根据单一原因得出结论常常与复杂系统实际不符。实际上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即使是谬误,如果利用得好,也同样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启迪。因此包容性越大,综合的基础就越牢。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恰恰缺乏包容性,只认为自己观点正确,别人都不对,固执己见,看不见别人长处,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站在科学最高峰。

怎样提高自己的包容性?我们来看看自然界中包容性最大的是什么?也许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从地球生态系统来看,包容性最大的便是大海,俗话说:“千条江河归大海”就充分体现了海的巨大包容性,由于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才能够孕育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那么,大海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包容性呢?最根本一点,就是它地势低下。反映在人身上,则是谦虚和不带偏见,只有谦虚才能看到别人优点,只有不带偏见才能容纳别人缺点。而在一个复杂系统中,缺点和优点都是相对,没有绝对的优点,也没有绝对的缺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形成了人这个复杂系统。

其次,有了包容性,就会有很多可综合的材料,但很多材料之间并无直接联系,甚至毫不相关,如何将其关联起来,这就要培养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对此,诗、词、对联、音乐等等都有奇妙的作用,学习欣赏多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这方面能力。

大文豪苏轼就具有把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的能力。他称自己是东坡居士,就是佛教的俗家弟子,带发修行。他还经常和高僧谈经论道,甚至开玩笑,有一次和一个和尚坐船游览,看见岸边有一条狗正在啃骨头,就对和尚说,我们用当前的景物对一个对子,但不能说话,只能做动作,和尚说行啊,你出上联吧。于是,苏东坡就把手指向河岸上那条正在啃骨头的狗,这就是上联。这个出家人一看就明白了,想了想,就把手中的扇子仍到水中,苏东坡也明白了,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上联为“狗啃河上(和尚)骨”,下联则是“水流东坡诗(尸)”,因为纸扇山有苏东坡题的一首诗。

我为了提高自己这方面能力,经常用人名来写诗,当作游戏来做。记得是2005年我给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专业的同学上课,在实习结束的讨论会上,我发现这班同学的名字很有趣,就用全班27个同学的名字写了一首打油诗。没想到同学们特别喜欢,并把它当成了班歌,在参加全校优秀班集体评选中还成为他们班的亮点。以下就是这首诗:

草上飞

彭程带起庄千燕,飞过宋之梁。

寅寅丽丽陈巧玲,在化黄嫕岩。

小梅方君皆由英博,晓如舒藜更劲键。

王乔二磊护翁帅,子文宇博保何平。

孔晨起床胡望舒,国华更鲜艳。

金鹏展翅草上飞,却原来,草业03一勇军!

最后,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进行概括,才能达到很好综合。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实际上不仅看得远,更重要的是能够看得更全面,看到事物本质。这里的站得高,可以从高维空间来理解,高隆昌(2004,第186页)在其《大自然的复杂性原理》一书中,将此总结为只有“高维”空间才能认识低维空间的问题,他举的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如图6-1(a)在一维空间的点人A是无法宏观地看到线段ab的,只有到二维空间(图6-1(b))才能完全看清线段ab;同样,二维空间里的“平面人”A却无法宏观地看到在二维集子P(平面)的,只有站在三维空间里的人A才可以一眼看完平面块P(图6-1(c)),但是却又不能一眼看完三维集子B,同样,也只有到四维空间才能完全看完一个三维体(图6-1(d))。

图6-1 空间维度与观察的关系(高隆昌,2004,第186页)

生活中同样如此,当我们身在其中时,常常看不清问题的本质,只有跳出本体,站在更高位置,问题也就一目了然。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然而物理上的更高比较容易,只要“更上一层楼”即可,但是思想上如何才能站在更高位置、更高维度来看问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可是,怎样培养一个人站得更高的能力呢?我以自己的经历来谈这个问题也许更直观。我的专业是森林培育,博士论文研究苗木质量的形态、生理及活力基础,这是一个很窄、很深的范围。论文答辩以后,我的导师沈国舫院士对我讲了一句话:“你要做到,既能钻得进去,又能退得出来。”这句话影响了我后来的发展,导师又把我推荐到《世界林业研究》刊物当编委,当时我刚三十出头,在所有编委中是最年轻的。这个刊物综合性强,主要介绍国内外林业发展情况,这使得我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林业。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有今天的见解,十分感谢导师,他使我跳出了专业局限,站的位置越来越高。可是,导师并未告诉我要退多远,而我自己这一退便没有停止,一直退到了复杂系统的高度,才有了如今《复杂系统创造论》的理论。

当然,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不同,没有统一道路。对此,道家有其独到的理解,可以借鉴。在庄子看来,要成为圣人必须做到“无知之知”,就是在学习知识后又“忘”掉知识,进入“无知”状态,其目的并不是真正要忘掉知识,而是不为各种知识所局限,忘掉的只是各种知识的局限性。在做决策、看问题时,不以某一方面知识片面地解决问题,而是在更高层次,在所有知识之上来看问题。因为人是有局限的,人在看问题时常常从各自的局限性出发,因此其观点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往往只认为自己对,别人错。这样一来,“我”的意识越强,局限性就越大。

道家使自己站得更高的办法就是“无我”,忘掉自我也就去除了限制,也就进入了“无知”状态,这种状态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于做学问来说,在广泛涉猎知识的基础上,达到“无我”与“无知”是一种最高境界。世界上很多深刻的道理,很多自然的奥秘,很多变化的规律,只有在无我的状态下才能被理解和发现。

可怎样才能达到“无我”境界呢?我认为学习哲学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科学,哲学的功能不是增加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站在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对人生进行系统反思,从而增加人的智慧,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柏拉图曾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当然,这不是提倡自杀,而是要练习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就好像死亡一样。因为人活着必定受到身体控制,身体的各种需求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俗话就深刻体现了人和动物被其身体控制的事实。难怪苏东坡在他的词《临江仙》里感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由于受到身体的控制,就无法站得更高,达到“无我”境界。

谈到哲学,一般人认为是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与现实生活差得太远。其实不然,哲学不仅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近,而且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的,因为人类天性之中就有一种哲学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希望能够做自己,能够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傅佩荣,2005)。

在我看来,哲学是通过抽去事物的具体内容,从本质或者说是从最高层次来把握复杂系统,一旦对复杂系统的根本运行规律有了清楚认识后,这一规律就可适用于包括人、社会、生态,甚至整个宇宙等在内的复杂系统,也就可以用一种系统的现象去解释另一种系统的现象。当一个人达到这样的境界,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站得更高,不受学科或知识局限,并且想象力十分丰富!

总之,保持谦虚和不带偏见,才能增加包容性;欣赏和从事多种形式的文学艺术有助于培养把不相关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学习哲学使人站得更高。这样一来,在创造活动中,包容性使得可综合的材料更多,通过把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就找到了他们的内在规律和共同之处;最后,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得更全、看到本质,融会贯通达到综合再创造,就能极大地提高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