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清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

认清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农产品上规模的批发市场有4000多家,加上遍布城乡的农贸市场和各类超市,形成了庞大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农产品区域流通不足,导致一到农产品上市季节,大批农产品集聚在产地附近外销不出去,造成产地农产品供过于求,出现滞销困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着手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本着“多渠道、少环节”的原则,大力培育新的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体系,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相对应的“小生产、大市场”为特征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条流通渠道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格局。目前,我国农产品上规模的批发市场有4000多家,加上遍布城乡的农贸市场和各类超市,形成了庞大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但整个农产品渠道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渠道过长

典型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是从生产者(广大农民)开始,然后把农产品卖给产地的批发商,很多批发商本身承担着物流商的功能,然后再把农产品批发给销地的批发商,再批发给各类农贸市场的零售商,最后才转移给最终的消费者。一般要经过4~5级渠道长度。过长的渠道,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1.农产品的整个流通时间过长 这造成了很多生鲜和水果类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变质和损耗。

2.价格差异及变化更大 从初级生产者到最终的消费者的价格差异由于流通渠道过长,差异往往非常大,甚至能达到好几倍。而且由于渠道过长,对各级市场的价格行情变化就不能很好掌握,造成价格变化很大。

3.农产品的信息流不畅 由于渠道过长,相关利益群体过多,很多农产品的供需信息流通不畅,造成了整个渠道效率不高。

(二)营销渠道参与成员过多

农产品的渠道参与人员包括数量非常庞大的各类生产者和各类消费者,并且还包括衔接两类成员的各类中间商,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中间商主要以私人和个体为主,规模小、实力弱。这些过多和过散的渠道参与成员对农产品的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由于参与成员过多,造成了利益的重新分配、农产品信息的过滤、地区保护主义等相关问题的存在。

(三)渠道组织功能不健全

当前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主导的营销渠道体系虽然在农产品的集散、销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能有效解决产销环节中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生产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式的小规模生产,菜田面积小,种植品种多,基本是手工操作,而农产品在大中城市的消费又有集中性的特点。如何将分散的、小批量的农产品集中起来,多数城市尚未很好解决。另外,已建立的批发市场无论从市场设施、交易方式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离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的现代化还有一定的差距。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四)流通半径过小

我国农产品销售呈现出很强的地域限制,以产地批发市场为例,大多数农产品在产地附近销售,产品外销到销地的数量及比重有限,时常出现农产品产地过剩销地短缺的尴尬局面。农产品区域流通不足,导致一到农产品上市季节,大批农产品集聚在产地附近外销不出去,造成产地农产品供过于求,出现滞销困局。营销渠道的畅通和高效可以有效保证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使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