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银河系的由来银河系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银河系的由来银河系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时间:2022-0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01年,卡普坦用统计视差的方法测定恒星的平均距离,求得银河系的直径为8000秒差距,厚2000秒差距,太阳居中,中心的恒星密集,边缘稀疏。20世纪20年代,银河系自转被发现以后,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天文界的公认。银河系在茫茫宇宙中,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非常均匀,只有万分之几的起伏。银河系核在宇宙中的速度, 约为600 多千米/秒。
发现之旅_银河系的由来_宇宙中的岛屿星

2.发现之旅——银河系的由来

银河系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是第一个用望远镜发现银河由恒星组成的人。而后,托马斯·赖特、康德、约翰·朗伯等人认为,银河和全部恒星可能集合成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

img100

赫歇尔的40英尺望远镜

img101

沙普利

18世纪后期,威廉·赫歇尔用自制的反射望远镜进行了系统的恒星计数的观测。他计数了117600颗星,绘制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其中心的银河系结构图。由于他不知道星际消光的存在,再加上作了恒星的光度都相同的简化假设,导致他的结论与事实相差甚远。威廉·赫歇尔死后,其子约翰·赫歇尔把恒星计数工作扩展到南半天,并绘制了全天星图

1901年,卡普坦用统计视差的方法测定恒星的平均距离,求得银河系的直径为8000秒差距,厚2000秒差距,太阳居中,中心的恒星密集,边缘稀疏。1918年,沙普利提出了太阳不在中心的银河系透镜形模型。这项工作是建立在对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上。

20世纪20年代,银河系自转被发现以后,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天文界的公认。但沙普利也未考虑星际消光效应,把银河系估计过大。1930年,这一偏差被特朗普勒纠正。

射电天文学诞生后,科学家利用中性氢21厘米谱线勾画出银河系旋涡结构,并发现太阳附近有三条旋臂。并用射电天文方法观测OH、CH、CN等多种星际分子,丰富了银河系的整体结构。

img102

旋臂

按大爆炸宇宙学假说,银河系是由100多亿年前的大爆炸出现的引力不稳定而逐步形成的。近年,人们还从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元素丰度的变迁、银核的活动及其在演化中的地位等角度去探讨银河系的整体演化过程。20世纪60年代,林家翘等人提出的密度波理论,较好地说明了银河系旋涡结构的维持机制。

知识小百科

你知道银河系穿过空间的速度有多快吗

一般而言,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任何物体通过空间时的绝对速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太空中没有合适的惯性参考系统可以作为测量银河速度的依据(运动的速度, 总是需要与另一个物体比较才能度量)。

img103

银河系

在茫茫宇宙中,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非常均匀,只有万分之几的起伏。银河系核在宇宙中的速度, 约为600 多千米/秒。许多天文学家相信银河以每秒600千米的速度相对于邻近被观测到的星系在运动,大部分的估计值都在每秒130千米~1000千米之间。如果银河的确以每秒600千米的速度在运动,地球每天就会移动5184万千米,或是每年189 亿千米。相较于太阳系内,每年移动的距离是地球与冥王星最接近时距离的4.5倍。银河在空间中运动的方向是指向长蛇座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