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银河系的发现

银河系的发现

时间:2023-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所看到的银河,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星星组成的。银河系银河系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望远镜发明以后,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测银河,发现银河由恒星组成,在银河系中恒星至少有1000多亿颗。而后,赖特、康德、朗伯等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和全部恒星可能集合成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20世纪20年代,银河系自转被发现以后,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公认。
银河系的发现_炽热气体组成的恒

1.银河系的发现

其实,在辽阔的太空中是不存在什么天河的。我们所看到的银河,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星星组成的。只是这些星星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用肉眼不可能分辨出一颗颗单独的星,看上去也就形成了一条银白色的河了。

那么,银河系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img110

银河系

银河系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望远镜发明以后,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测银河,发现银河由恒星组成,在银河系中恒星至少有1000多亿颗。而后,赖特、康德、朗伯等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和全部恒星可能集合成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18世纪后期,赫歇尔用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开始恒星计数的观测,以确定恒星系统的结构和大小,他断言恒星系统呈扁盘状,太阳离盘中心不远。他去世后,其子赫歇尔继承父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把恒星计数的工作扩展到南天。20世纪初,天文学家把以银河为表观现象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卡普坦应用统计视差的方法测定恒星的平均距离,结合恒星计数,得出了一个银河系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太阳居中,银河系呈圆盘状,直径8千秒差距,厚2千秒差距。沙普利应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测定球状星团的距离,从球状星团的分布来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大小。他提出的模型是:银河系是一个透镜状的恒星系统,太阳不在中心。沙普利得出,银河系直径80千秒差距,太阳离银心20千秒差距。这些数值太大,因为沙普利在计算距离时未计入星际消光。20世纪20年代,银河系自转被发现以后,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公认。

img111

夏季星空中的银河

银河系是一个巨型旋涡星系,共有4条旋臂。包含一二千亿颗恒星。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太阳处自转速度约220千米/秒,太阳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目视绝对星等为—20.5等,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我们太阳质量的1万亿倍,大致相当于10倍的银河系全部恒星质量的总和。这是我们银河系中存在范围远远超出明亮恒星盘的暗物质的强有力证据。关于银河系的年龄,目前占主流的观点认为,银河系在宇宙诞生的大爆炸之后不久就诞生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我们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45亿岁左右,上下误差各有20多亿年。而界内认为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大约发生200亿年前。

img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