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可以拓展教学范围,丰富教学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大学创新教育课程建设比较薄弱,课程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学中重视理论较多,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对教师而言,教师不但是创新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而且是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者,还是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创新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

长春师范大学 张婧群

摘 要: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传统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向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现代教育方式转变的前提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显得尤其重要,但实际教育教学过程却大打折扣。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可以拓展教学范围,丰富教学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课程体系模块、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5个维度对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教育 课程体系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首次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在哲学意义上,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再创造,改造物质世界,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创新是实践范畴的超越,推动自我生命的发展过程,由于世界的无限性也就决定了创新将在肯定与否定、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发展过程中无限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创新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不断突破人的传统思维范式,突破常规,不断改进和创造新的事物,以推动经济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超速积累,国际竞争格局开始转向人才的竞争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也成为了实现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活的灵魂。在这一形势之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场域,也正经历着应用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型期,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已成为一项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和历史责任。

一、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国内,大多数高校能够按照教高厅7号文件的要求,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其中《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为大一年级学生开设,1个学分,16学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为大三年级学生开设,1个学分,24学时。而创业课程多半是在大四年级为毕业生集中开设,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将《创业基础》课程以讲座的形式贯穿于大学4年始终。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的方法,及早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并结合目标职业有计划地培养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素养,进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但是创新教育类课程为选修课和系列讲座,由于师资匮乏,一般是由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目前我国大学创新教育课程建设比较薄弱,课程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学中重视理论较多,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社会的现实需求。笔者从创业课程教学中了解到,学生更多的是希望知道如何衡量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创业的基本要素组成有哪些,创业生涯规划中如何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等这类实际的问题。对于既具有启发性,又具有实践性的创新教育课程来说,实践环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就业创业中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活动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精心设置的课程结构,而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堆砌。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同学科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既是一个创新过程,也是一个改革过程,但是,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教育课程理念滞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目前,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有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从社会的总体形势来看,对其普及及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提出的,开展实施得较晚,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创新教育课程理念和创新改革的意识不足,教师依然沿袭传统既定的课程模式和方法照本宣科,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课程改革规律的现实思考,以及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结构使整个课程体系缺乏弹性。然而,即使是已经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也存在授课和考察流于形式的问题。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大有人在,以应付老师为目的,而教师的宽松,督学不到位,使得学生顺利通过课程结业考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认知理念所导致的。

(二)创新教育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从目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庞杂、结构混乱,课程定位模糊,创新类教育课程设置较少,课程辐射面较窄,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较小,难以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效果。曾有研究发现,我国沿海一带发达城市中较早开展创新教育的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多被设置成选修课,课程开设的类型都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材多年无更替,教学方法单一,课程中列举的案例与学生实际相距甚远,任课教师对于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研究不透,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这成为了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创新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各高校对教学资源的购买处于盲目的状态,由于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各类培训机构无法针对现实的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资源,难以从个性指导的方面满足学校的要求,只能从通识的角度去迎合大众的需求。对教师而言,教师不但是创新教育活动的管理者,而且是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者,还是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创新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职的教师较多,而专职的教师较少,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上,多以理论讲授加案例分析的形式展开,教学的组织和评价形式单一,这也是制约我国创新教育课程开展的主要瓶颈。

(四)创新教育缺乏适宜课程的宽松环境,教师不能全程参与教学

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依靠力量是教师。教师水平的滞后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国家和地方只是在宏观上对课程大纲进行预编,教师需要理解和把握编制者的真正意图。然而对我们有真正借鉴价值的是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他为了解决教师在课程创新中的地位,提出了一种课程编制的“集体审议制度”。这种制度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创新的实质。在课程编制的初期就让教师参与到其中,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材的编写、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在我国,以往的课程改革都是在课程编制完之后,通过对教师的集中培训来实现预期的课改效果,但是这种让教师游离于课程编制之外的突击培训方式很难达到课改的创新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参与到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来,这样的创新教育课改才有意义。

创新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有良好宽松的课程创新环境,优质的课程设计,这样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然而正是这样的配套措施不能与之相匹配,以至于创新教育课改只能付诸东流。[1]为此,高校首先要建立课程创新实施的指导机制,其次要建立与课程相适配的创新评价体系,第三要建立相适应的评价测试体制,最后变革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教师进行课程知识的培训和课程实施的指导和督导;有利于让社会、家长、教育者了解课程创新的背景、过程、主旨、措施;有利于做好课程创新的理论、舆论宣传和指导工作;有利于摒弃传统的重知识重结果重外在评价的做法,有利于对学生发展、教师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课程组织的灵活性

大学生创新教育作为一门现代教育课程,应当说没有固定的教育范式,不同的专业设置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课程的门类和教学组织形式较多,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公共专业课程、专业技术与实践课程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课的形式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结构,可以通过大型综合课、小型独立课、专题研讨课、专题讲座、创新实践课和交流课等多种方式灵活展开。另外,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组织可以打破传统的班级建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专业,实行自主选修课,同时,还需要打破传统的学分制度,构建创新教育弹性学分制度,积极开设双学位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奠定基础。[2]

(二)课程体系的开放性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要遵循市场规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变更课程内容,这种对外界信息的接纳也体现了创新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弹性,这样才能解决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3]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各类课程要素要打破专业限制,体现当前的时代特征,引导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使之能够随着外界信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由此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逻辑过程。

其次,对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我们应该摒弃,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做文章,开展课内的游戏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维策略,变通开放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是创新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

(三)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性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创业凸显重要。作为大学生而言,创业是就业的渠道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却浇灭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目前还有部分高校的创新教育课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重理论轻实践,或者是根本无实践的纸上谈兵。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难以发挥其本该具有的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结构中,各课程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由此决定了大学生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性。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整合方式上,可以分为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在纵向整合的课程结构中,可以把大学阶段创新教育课程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分阶段实施教学,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横向整合的课程结构中,要根据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比例,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评价标准。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纵横向组合关系的相互协调,各类要素资源的相互整合,由此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结构。

三、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相一致,保持一致性的基本原则;其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适应多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所涉及的课程门类较多,因此要坚持普适性的原则;第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分层实施,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课程的组织活动过程一般从创新实践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创新价值观;第四,坚持开放性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要把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根植于一个内外开放的系统当中,建立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高等院校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的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需要从重组→优化→嵌入:第一步,重组思路。大学生创新教育意味着打破常规、开拓创新,重新组建结构完整、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调研了解各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特征,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第二步,优化思路。组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发现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三步,嵌入思路。在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上,需要按照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把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嵌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同时,还要向校外延伸,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创新教育课程模式。

(三)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模块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模块的设计需要根据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4]同时,创新教育课程还要根据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并按照创新教育理念来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方案等;另外,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块进行了设计,大致可分为4个方面的模块,即项目任务模块、原理方法模块、实践创作模块和考核评价模块。[5]其中,项目任务模块主要是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项目任务,做好创新教育课程的科学选题工作,课程内容主要有项目引领课程和发现问题课程;原理方法模块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创新谋略课程、创新原理课程和创新技术方法课程三类,其目的在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学习创新技术方法,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践创作模块主要开设创新心理训练课程和创新实践案例课程,旨在进一步探索发现问题,形成创新心理,塑造创新人格,学习创新工具的应用知识;考核评价模块主要开设的课程内容有调研报告课程、作品创作设计课程和产品制作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回顾总结,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而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前文也有提到,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结构包括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因此,对于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也应当从横向目标与纵向目标维度来加以确立。其中,横向目标是建立在高等教育目标基础上的,也是教育目标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以创新能力和个性化人才培养为基点,构建大学生的创新知识目标、创新人格目标和创新智能目标。大学生创新知识目标的实现不仅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展开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创新人格目标需要从创新个性目标(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形成自主探究的兴趣)、创新精神目标(主要培养大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异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超越意识和进步意识)来入手;创新智能目标需要从创新智力(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新颖、独特的智力品质)来入手。

纵向目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来加以制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第一个阶段为模仿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在专科、中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第二个阶段为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在本科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第三个阶段为开创型创新人才培养,一般在研究生阶段创新教育课程中实施。其中,专科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模仿技术应用问题,做到触类旁通;本科阶段的创新教育目标应当以大学生求取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专门性人才;研究生创新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把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作为目标价值取向,在知识方面,除了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多学科综合知识,增强社会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能力方面,需培养创造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综合素质上,要具备科学精神、务实精神、严谨求实精神、兼容并包精神、开拓进取精神,以及敢于批判质疑的态度和较高的科学素养

(五)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第一,创新教育管理与制度评价。首先,要对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计划进行评价,分别对创新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计划的短期、中期、长期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其次,对创新教育制度进行评价,需要从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进行评价,这些制度的建设是否具有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效果。第二,创新教育投入的评价。首先,对创新教育人力资源投入情况进行评价,重点针对创新教育教师的薪酬、补贴、资助、培训等方面,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对创新教育物力资源的评价,主要针对实施创新教育课程教学的场地、仪器设备、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第三,创新教育内容评价。首先,在课程的开设上,是否能够体现不同阶段的创新教育课程特点,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其次,对创新教育学习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自评、他们和教师评价的形式展开,旨在了解课程本身对大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合作性,以及在创新观念、品质、情感、习惯、个性和创造力等方面的教学效果。第四,创新教育成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成效展开,其中,在个体教育成效的评价中,可以对学生参与科技对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频率,以及学生个体参加创新性活动的获奖情况进行评价;集体创新教育成效需要从学校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和创新教育竞赛组织情况进行评价。

四、搭建时间平台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据相关调查显示,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曾对上过就业指导课程的5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35%的学生毕业后有创业需求,并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基地,在课程讲授中,能涉猎身边人的成功或失败案例的内容。鉴于此,本研究建议在吉林省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能够将创业意识、创业者素质、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故事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向学生灌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一种类型;创业的关键是创新,创业者需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与创业内容同质,功能同效,目标同向等思想。同时,更注重用创新的理念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创建“创新创业”学生社团组织,为学生搭建自主创业的实践平台。创新创业社团,是各高校在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支新生力量,旨在帮助大学生拓展专业应用能力,及时了解社会行业发展动态,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学生组织。组织内由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成员由选修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自愿组成。根据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各专业学生的特点,社团组织下设传媒文化产业部、创新创意工作室、食用菌栽培基地、模拟法庭、心理咨询工作室、创业帮扶部等。根据学生需求,社团下设机构和成员每年都在扩大。这个组织在每年的招聘季都成为高校就业的一支主力军,一些招聘单位与学生们达成了合作意向。我们相信,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必将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展示学生创新个性,历练学生创业本领的重要阵地。

创新教育课程在吉林省高校中还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文化的演变不断加以改革。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进程中,只有不断地积累,提高认识,把创新意识培养贯彻到教学全过程当中,凸显课程特色,完善课程模块设置,优化专业平台建设,拓展创新教育空间,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才能真正构建与创新教育相匹配的课程模式,进而实现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华危持,张铮.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职教通讯,201234(12):8-11。

[2]徐新华.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80-83。

[3]孙洪义.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基本问题——兼叙“3·3·3”课程体系和7P教学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2(2):8-14。

[4]徐辉.创新教育的理论及其哲学、人类学基础[J].教育研究,2001,14(1):25-28。

[5]张震.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体系优化[J].职业圈,2007(16):34-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