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就业

加强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就业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与院就业办密切配合从2006年3月份起对接受学生学习的企业和251名企业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顶岗学习”展开全面跟踪调查已近9个月,取得了一些阶段的研究成果。(二)企业管理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1.专业对口率低。

加强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就业——对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研究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温常青

一、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企业管理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学习”概况及存在问题

(一)概况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响应职业教育“2+1”模式改革的精神在2006年6月份开始对二年级学生实施了为期9个月的“顶岗实习”工程。所谓“顶岗学习”就是指学生直接到企业工作岗位与企业招聘员工同工同酬学习锻炼。学生通过市场化的实践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企业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与院就业办密切配合从2006年3月份起对接受学生学习的企业和251名企业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顶岗学习”展开全面跟踪调查已近9个月,取得了一些阶段的研究成果。

(二)企业管理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对口率低。据统计,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人数占总实习人数的比例随实习时间长短分开始、3个月、6个月的别为10%、13%、18%。绝大部分同学仍在基层一线工作,而且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同学跨专业情况高达42%。

2.实习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由于允许双向选择,据统计企业管理专业流动率(已变动岗位的人数跟实习总人数之比)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从工作第1至6个月每月的流动率分别为18%、26.8%、28.2%、29.6%、30.2%、30.4%。显现第1个月流失情况特别严重,到第3个月以后开始趋于相对稳定。而从企业调查的数据来看年流动率一般在10%左右,显然学生的流动率太高。同时学生实习的这种大流动性给学习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3.选择岗位和企业时对生活条件和待遇的要求过高,而对劳动时间的要求要短。调查表明从开始就乐意接受每个工作日加班3小时的同学不足65%,乐意接受两班倒工作制的不足72%。而期望的生活条件和待遇却高于企业现实水平近20%。

4.与企业管理者和同事发生矛盾的情况多,且处理方式简单。据调查,实习学生较社会招聘一般员工与别人发生矛盾的事件多15%左右,且处理方式中有80%的学生以辞职离岗的形式解决。

二、企业管理专业顶岗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透过对学生“顶岗学习”的深入调查和综合企业、学生、指导教师的意见分析,产生学生“顶岗学习”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学院原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首先,原有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理论学习,虽然近几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大大地提高了实训实践课的比例,已经基本使得教学与实训实践课程比例达到1∶1。但也还存在实训实践课与市场接轨差、停留在校内多等情况,为此导致学生进入市场时不能适应企业要求,实际操作技能较差。

其次,目前的课程过分强调课程和内容的系统性、稳定性和完整性,而且过于强调专业细分,以至于割裂了交叉知识的联系。从而对培训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受某种定式影响严重的学生到企业后应变能力差,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差,从而不适应。

(二)教育方式注重“教”的成分多,而调动“学”的成分少

学生在校期间重试教育,教师过多过细的知识传授,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等其他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不够,“高分低能”的现象还屡有发生。在就业或实习时,因社会情商不够而被企业以“实践经验不足”为由拒之门外的例子仍大量存在。同时,由于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缺陷从事管理工作先天不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导致“顶岗学习”出现问题的因素。

(三)企业对人才的高要求与家庭对学生培养的缺失产生矛盾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爱,导致劳动观念和纪律意识差,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私自利意识膨胀等一系列问题。而就业市场竞争剧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能承受各种压力的“千斤顶式”人才,这样矛盾的产生就在所难免。

(四)学生个人主观方面的问题

其一,没有创业的思想准备、理想和目标;其二,自我意识强,合作和团队精神差,从而易与别人发生矛盾;其三,意志品质较差,道德水准较低,缺乏敬业精神,违纪现象严重,在企业不受欢迎;其四,主动学习的精神不够,创新精神差;其五,心理素质差,畏难情绪重。

总之,素质教育的落后是造成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当“产教结合”模式已成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共识时,结合我们的研究,融入了创业教育精神的“产教结合”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实效。

三、加强创业教育,提高企业管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才

(一)加强创业教育,走产教结合之路,促进课程体系改革与教育方式改革

1.课程设置要符合创业教育需求和产教结合实际,深化“顶岗学习”改革。课程体系的完善是教育提高的核心,我院的经验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其一,增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结合高职教育实际编写相应的教材,侧重于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调创业的意识、思想和定位,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教育等。其二,透过“项岗实习创业”等创业教育内容对原有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并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针对管理专业特点,从入学就开设心理教育和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并在第一年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时,不严格分专业。第二年上半学期专业学习时,则把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与企业定单培养(企业人才测评)结合起来确定专业方向和“顶岗学习”单位,增强学生培养的前瞻性和规划性。例如,一般管理突出融入企业角色定位,了解企业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生产工艺、车间组织、社会关系建设;营销类突出企业背景、成功案例、心理承受与人际沟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突出熟悉招聘与考核日常工作流程、人事调度等相关事宜,以及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工作技巧;物流和车间管理了解科学工艺和有序安排、管理创新、成本意识等。第二年下半学期至少安排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先安排车间一线至少完成1到3个月的实习,其后,结合企业实际进入可能岗位。第三年上半年返校分专业学习,深化实践理解;第三年下学期,毕业学习、毕业论文设计。

2.校企结合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学生主动参与,转变教育方式。其一是要在教师中树立“争创事业”良好风气。其二是鼓励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通过“顶岗学习”等多种形式让专业教师走出学校,深入企业,主动开展咨询服务,承担科研项目;带队指导学生生产学习,开展就业调研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使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紧密的结合。在此基础上重视培养与更新现有的知识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从而真正使之成为能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双师型人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拟制定每位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工作计划,并对下企业学习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其三是所有教学计划都必须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内容。

(二)加强创业教育,促进高职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务实定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就业是否满意,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目前企业所要招聘的管理人员除了要求其具有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具备具体管理岗位的操作技能,并熟悉企业工艺。因此,必须从基层做起,务实地找到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需要,树立从基层创事业的正确导向。通过“顶岗实习”调研我们发现,学生经过创业教育和融入企业的一段时间磨合实践后,专业对口率大幅上升(第6个月是刚开始的近两倍),而流动率变化放缓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加强创业教育,促进学生的自身主动发展能力

通过创业教育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通过就业教育,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关注了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情感的陶冶,而这些比获得知识和技能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在当今学习型时代,人们将面临知识不断更新,岗位内容不断丰富变化,工种频繁更换的考验,只有通过加强创业教育,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和对此持有良好态度,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做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例如,有了创业意识、学习能力的学生先打工就业后回乡办企业的很多鲜活例子就会不断在学生群体中扩大延伸。

参考文献:

[1]姚胜兴等,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思考[M].质量与发展(2),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叶运生,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M].四川成都人民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