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立足国情,特色发展

立足国情,特色发展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相似的邻国——韩国则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打造了一个立足国情、特色发展的农业科技体制,并且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本国的农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韩国以丘陵地貌为主,总体土壤及气候条件不太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其农业生产条件远不如我国。探究韩国农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其农业科技的发展功不可没。

立足国情,特色发展

——韩国农业科技体制解析及给予我们的启示

朱世桂 王亚鹏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210095)

[摘 要]文章在介绍韩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解析梳理了提供有效发展保障的韩国农业科技体系与运行机制,即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科研与推广、教育培训体系的衔接、农协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农业科技体制中的立法保障与经费支持推动农业科技体系有效运行等,为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韩国;农业;科技体制;启示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已出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指出需统筹农业科技全局发展,深化改革,加快农业科技体制与机制创新,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相似的邻国——韩国则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打造了一个立足国情、特色发展的农业科技体制,并且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本国的农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借鉴韩国发展农业科技体制的经验做法,对于新时期深化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1韩国农业的基本情况

韩国国土面积99,408平方公里,其可耕地面积有限,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9%。总人口约48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7.3%,共有农户128万户,约占总户数的8.5%,户均耕地约1.42公顷,农业产值只占GDP的5.2%。韩国以丘陵地貌为主,总体土壤及气候条件不太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其农业生产条件远不如我国。

20世纪,在经济起飞前的50、60年代,韩国农村还是一片萧条,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民生活困苦不堪,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均需要大量进口。70年代以后,韩国抓住有利时机,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扶持和加强农业生产的措施,强力实施了新村运动和以工补农的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仅仅经过30余年的时间,农业就实现了现代化,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得到满足,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城乡差别基本消除。探究韩国农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其农业科技的发展功不可没。

1967年韩国科技人员用粳型和籼型水稻成功培育出IR667稻种,它比一般品种增产约30%。这个成就引起了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极大关注,并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以普及新稻种为中心的“大米自给运动”,开始了“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是韩国政府根据本国自身土地资源的特点,将发展农业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有限可耕地的产量,舍弃推进大农场模式的政策,转而以农业科学技术来主导农业发展的政策。通过“绿色革命”,韩国的农业科技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从“绿色革命”开始,韩国政府逐渐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采取一系列符合本国国情的得力措施,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农业科技体制,在当今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占得先机。

2韩国农业科技体制的解析

韩国的农业发展得益于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农业科技体制,这个体制大体上由科研、教育、推广三个体系组成,但这三个体系彼此并不孤立,而是在强有力的行政机构指挥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个体制经过多次的改革和完善,在机构设置、立法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均具有符合本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科技的研究,并保证将农业科技成果及时推广到广大农民和涉农单位当中去,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科研体系

韩国农业的科研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存在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国家农林部对应农林振兴厅,道农政局对应农业技术院,市、郡对应农业技术中心,各级科研人员均纳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管理。从表1可以看出,整个农村振兴厅系统中超过60%的科研人员集中于中央,这保障了中央能够宏观配置农业科研的人力资源,对科研项目的管理非常有效。科研项目的确定,由研究人员深入农村广泛征集意见,或者与涉农单位联合进行选题,再汇总上报上级科研机构和行政管理组织,经组织专家论证后确定下一阶段的主研方向。各级科研机构经费充足,各类科技人员潜心于农业科技事业,全力进行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农业科技的教育、普及和应用指导。以市、郡的农业技术中心为例,其中心的主任与所在市、郡的郡首(相当于我国的县长)同级,有利于中心的工作少受干扰,有利于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顺利开展;每个技术中心都有自己的综合农业研究所、培训楼(含教室、宿舍和食堂)和实习操作场,配备l5名左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般均为大学毕业),另外还配有8~10名实验工人。这些软硬件上的措施,极大地保障了农业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表1 农村振兴厅人员

img22

除政府层面的农业科研之外,农协、农业大学及其他涉农单位均具有一定的农业科研职能,并且与农业振兴厅、农业技术院和农业技术中心等政府农政机构紧密合作,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共同构筑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

2.2农业推广体系

韩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2.2.1由政府组织实施

由农村振兴厅、农业技术院、农业技术中心具体负责农业推广事宜。政府主导下的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紧密结合,由各级农政机构统一管理。在韩国整个农业科技管理体系的一万余人中(详见表1),其中推广指导人员4910名,约占总数的50%,并且98%的人员工作在地方上各级农政机构,这就保证了基层能够拥有充足的推广人员来进行推广工作。

2.2.2由农协组织实施

农协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韩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一个亮点。韩国农协是根据《农业协同组合法》于1961年在原农业协同组合和韩国农业银行合并的基础上建成的,是由农民出资、代表农民利益的互助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生产、流通、加工、技术、信用、保险等系列化服务。农协在韩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负责一些与农业推广有关的教育、培训和出版等支持性活动。目前韩国农协中央会共拥有1404个基层农协组织,在全国各个道、市、邑、面、洞均设有总会的派驻机构,共有农协会员200多万人,占全国农户的90%以上。农协中央和农协在各地的基层组织,与农民联系紧密,及时了解农民对科技的需要,能够将最需要的农业科技推广到农村基层,并且保证农民能够真正使用这些科学技术,取得最直接的收益。

2.2.3由各地的村民会馆组织实施

在韩国的基层农村中,村民会馆是普遍存在的,农民可以参与集体大小事务的决策,这就方便了各级政府农业政策的推行,以及加速了最新最有成效的农业科技的推广。村民会馆除了用来开各种会议之外,还单独或者与各级政府的农政机构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交流会,培训班和交流会采用各种通俗易懂的工作方法,使农民能够最直接的与农业推广人员交流,使农业推广工作能够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并且效果明显,受到农村和农民的普遍欢迎。

2.3教育培训体系

介绍韩国的农业科技体系不能不提其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因为韩国深知没有教育的配合,农业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工作难以做到位。韩国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农协系统的农业教育和培训;二、政府和私立学校的农业教育和培训。

农协系统的教育培训由农协中央和各级地方的农协举办,教育网遍布全国,是一个功能齐全、涵盖层次较多的教育服务体系,从实用技术培训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培训一般农民、各级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到培训农政公务员,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科研的开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农协系统的教育机构可分为三类:第一,农协指导者教育院。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民,教学内容主要是普及各种农业知识,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等。培训以短训班为主,由农协负担培训费用,农民只需要自理生活费。第二,专门农协大学。农协大学的培训对象是农协工作人员和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讲授内容主要为农业科技、农村管理、农业经营、农产品流通等。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基层农协工作。第三,农协研究院。主要培养各级农协的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管理素养,类似于我国的干部管理学校。

政府和私立学校的农业教育分为中专、大专和本科及本科以上层次,有关资料显示,到1996年韩国设有农科的大学有44所,在校生50487人;农业专门大学85所,在校生14000余人;农业高中27所,在校生20000人。

在政府和私立学校的农业教育中,体系最完整,也是最重要的是本科及本科以上的高等农业教育。本科以上的高等农业教育主要在涉农综合性大学的农科学院及研究生院中进行,本科以下的高等农业教育则是在专门的农业大学或非农专门大学的农科系中实施。韩国本科以上的高等农业教育主要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农科学院独立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农科学院并入综合性大学或在综合性大学框架下新设立农科院系。目前,韩国比较有名的农业大学中有韩国农业大学以及庆尚大学、江原大学和汉城大学的农学院等。

政府层面的农民培训也非常到位。每年的元月,是韩国农民接受农业技术中心进行全面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涉及国家的农业政策法规、各项农业实用技术、一些最新的农业情报等,由技术中心的职员和聘请的一些专家对农民进行讲解。除了这些定期的教育培训外,在一些农闲季节,或者根据需要,农业技术中心还会经常分门别类的组织农民到本地或者外地进行参观学习。正是由于这些教育培训的学习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开拓了农民的视野和眼界,增强了农民科技兴农的信心,提高了农民经营农业的方法和措施。

2.4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设置

鉴于以往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重叠和低效率,韩国政府依据《农村振兴法》的规定,大刀阔斧的对原有的农业科技职能机构进行改革,使农业科技的机构体系完善而又精简。其中,最重要的管理机构是农村振兴厅。

1947年,韩国政府成立了农业改良院,以农业科研和推广为中心工作,农业改良院是韩国光复后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农业科技管理机构。1962年4月1日,韩国政府又将各个农业科技的管理机构整合到一起,在首都首尔附近的京畿道水原市成立了农村振兴厅。农业科技研究、科技推广和科技教育培训由农村振兴厅全面负责,进行一元化领导。并且将原农林水产部的农政局、山林局、培训院以及农协中央会、水利组合联合会、山林组合联合会的科技、推广和培训管理,以及业务指导职能也转交农村振兴厅全面统一负责。从管理体制上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农科教结合得更紧密、更彻底。农村振兴厅的主要任务包括四个方面,农业科学技术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将已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到农村,肥料、农药、农机器等农业材料的品质管理,专门农业家的培养以及农村生活改善的指导。经过不断的改革,目前的农业振兴厅机构设置精简而又完善,其结构如表2。

农村振兴厅在韩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既有农业科研、推广、教育的职能,又具有农林部技术局的职能。这种集行政、科研、推广、教育职能于一体的组织机构,从农业科研项目的立项到经费划拨,再到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能与现有的科技成果紧密结合,对基层农民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克服了原来农业科研中出现的资源和经费分散、重复、浪费的弊端,深受广大农民和涉农单位的欢迎。

在地方上,韩国各道、市、郡与中央保持一致,设立了与农村振兴厅相应的组织机构,道(相当于我国的省)设立有农村振兴院(近年改为农业技术院),全国共有9所;市、郡(相当于我国的市县)设有农村指导所(近年来改为农业技术中心),全国共有182所;每3至4个面、邑(相当于我国的乡镇)设有1个农村指导所(近年改为农业技术中心),各指导所又分为作物、生产基地、区域开发和指导等站。农村振兴院、农村指导所由农村振兴厅和各道、市、郡政府双重领导。各个层级机构的设置都很充实,拥有自己的综合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训楼和实验场地,人员配置也很充足,拥有近万名工作人员。

2.5农业科技体制中的立法保障

韩国的农业法律体系很完善,切实撑起了农业发展的法律之伞,确保了农业生产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法可依,真正走上了依法治农、兴农、利农的道路。1967年1月16日,韩国政府颁布了有“农业宪法”之称的《农业基本法》,后经过历届政府不断的修订,这部法律已经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大纲,同时也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法律保障。在《农业基本法》的基础上,韩国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立足于农业发展的专门性和综合性的法律,如《农村振兴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民协同组织法》、《农业教育法》等100多部相关农业的法律,这些法律都专门或部分的涉及到农业科技的发展问题,可见农业科技立法在韩国政府的立法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何等重要。

表2 农村振兴厅组织

在这些立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法律是《农村振兴法》和《农业产、学协同审议会规则》。《农村振兴法》制定于1962年,到现在已经修改过十余次,该法对如何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作了详细规定,包括农业试验研究、技术指导、教育培训等方面,并且还规定了实施的机构和资金筹措来源。《农业产、学协同审议会规则》制定于1971年,这部法律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农业教育、农业试验研究及农村指导机构的有机联动,构筑农政机构与农业大学、农业团体(包括研究机构)及农人员间农业‘产、学、管、研’的协同体系,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及产业化效率。”

2.6农业科技体制中的经费支持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的工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农业发展的速度却相对较慢,因此,韩国政府从1970年实施新村运动以来,一直实行以工补农,向农业倾斜的政策,“政府从工业和商业流通所获取的收入中,加5%的农业特别税,将此资金投入到农业中去,支持农业现代化”。这些资金,除一部分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补贴农民收入外,其余部分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政府通过农村振兴厅、农业技术院、农业指导中心等各级农政机构来管理经费的使用,各种非营利的农业科研、农民培训、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均能得到经费补助,并且有关科研成果均无偿转让给农民或相关企业。同时,大幅增加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投资,使农业技术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0.5%提高到近年来的1%。据有关方面统计,“近二十年来,累计向农业投入资金约合人民币700亿元”。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投入实行项目管理,按比例增长投入经费。

韩国农业科技研究的导向性很明确,政府重点支持一些符合本国需要的技术项目及一些前沿的农业科技。例如,“2004年重点研究开发方向归纳起来共有十项:高品质大米、旱田作物生产技术开发;高品质园艺、畜产品生产技术开发;绿色农业技术开发;促进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强化农业技术共同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及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普及;农业技术开发、普及的信息化进程;培训农业科技人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年农业研发费用为3059亿韩元,主要投资于高品质农产品开发(711亿韩元)、绿色农业技术开发(205亿韩元)、生物技术开发(496亿韩元)、产业化(283亿韩元)”。

3韩国农业科技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与韩国的经济起飞阶段类似,两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相似的难题,比如小农结构、人均耕地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少等。虽然韩国的农业规模小,农产品自给率低,农业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不突出,但韩国的农业科技体制却是很完善的,工作效率很高,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特色发展,能够完全满足本国的需要,并且在生物工程、育种、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因此,认真分析韩国的农业科技体制及其特点,将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大有裨益。

3.1加强政府对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作用

农业是弱势产业,在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因此,只有加大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主导力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科研予以经费上的保障,积极促进农业立法的完善,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韩国政府成立的农村振兴厅,具有农业科技管理的强大职能,能够集中财力和人力完成农业最需要的科研项目,并且及时推广到农民中间去。而我国尚缺少这样一个农业科技管理的综合机构,机构职能重叠,多龙治水,往往造成农业科研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要以政府的主导来统一协调各涉农部门的农业科技管理机构,规范农业科研计划与项目管理,充分显示出国家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这一点势在必行

3.2明确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工。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韩国整个农业科技管理体系中,中央的农村振兴厅集中了超过60%的研究人员,而地方上各个农业技术院和技术中心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推广指导人员,技能职人员也占三分之二。这表明,韩国农业科技体制中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央的农村振兴厅,科技的推广和农业教育的工作由各个地方的农业技术院和技术中心负主要责任。这样的人员配置使中央与地方分工明确,工作搭配合理,这是韩国农业科技体制在机构设置上的一大优点。我国的农业科研工作开展面大,但不集中,研究力量极为分散,研究项目低层次重复;地方上县以下的农业推广人员队伍比较小,推广工作难以进行。因此,我们应结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将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进行全面整合,将科研工作适当集中于中央和省一级进行,而推广工作适当下放于县及县以下,重点压缩地级市及地级市以下的研究机构,使其一部分转制成试验基地或技术推广中心,形成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科研和推广衔接协作的有效工作体系。

3.3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业教育。韩国的农协发展早、体系健全、服务周全,在科技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做得富有成效,已经成为韩国农业科技体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由各级政府牵头,并给予指导,把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使他们亲自参与管理自己的各种事务,并且形成层次明晰的组织系统,使之成为联结政府与农民合作的中介组织,充当农民的代言人,既能维护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又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

3.4创造良好的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的环境

韩国政府将各级农业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系统之中,其待遇较高,工作环境优越,能够提供充足的经费和先进的实验仪器,使科技人员真正做到潜心工作,保证农业科研项目和推广项目的顺利进行。而我国从事农业科技特别是从事农业应用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迫于经济压力,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开发上,导致的后果是科研上不去,而开发又因科研的停滞不前而收效甚微;基层农业推广人员则得不到充足的推广经费和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使农业推广效果大打折扣。在这一方面,我国应该加强对农业科研机构的管理,精简管理人员,提高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并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开发与推广环节进行跟踪指导,避免三个环节相互脱节,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

3.5政府对农业教育的重要性既要有深刻的认识又要有行动落实

农业教育和培训对于农业科研的开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关系重大,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我国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方面,但重视程度还不够。韩国的农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很完整,结构合理,能够吸引人才接受高等农业教育,引导农民接受技能培训,并且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收到预想的效果。农村振兴厅所属的农业专门学校,还免费为农村培养农业推广和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的农业教育实际上还只是停留在各级学校里面,并且对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农民培训还没有真正走入到农民当中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学习韩国,深刻认识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建立层次明晰的农业学校内外的教育网络,并根据农民的需要,由当地的农政部门和农民组织协作进行,利用各种设施和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开放式、巡回式讲座等,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农村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使农业教育和培训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http://www3.rda.go.kr/cn/index.html.

[2]张苏林.韩国农业的特点及对我国农业的启示[J].当代韩国,2004(秋季号):46.

[3]缪丽华.韩国教育制度及其借鉴[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7.

[4]http://www3.rda.go.kr/cn/index.html.

[5]http://www3.rda.go.kr/cn/index.html.

[6]李水山.韩国农业科技教育创新体系建设[J].职教论坛,2005(12月号上):62.

[7]王超.韩国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措施[J].政策与管理,2004(10):9.

[8]王慧军.韩国农业与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借鉴[J].科技成果纵横,1997(5):24.

[9]王慧军.韩国农业与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借鉴[J].科技成果纵横,1997(5):24.

[10]王超.韩国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措施[J].政策与管理,2004(10期):9.

[11]王超.韩国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措施[J].政策与管理,2004(10期):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