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厂制企业模式的产生及其背景

工厂制企业模式的产生及其背景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1 工厂制企业模式的产生及其背景企业或称厂商,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一直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或最基本单元,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现代社会最早出现的企业模式称为“工厂制”企业模式。工厂制企业模式作为近代工业文明史上最早的主流企业模式,其包含的实质内容恰好体现机器大工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2.1.1 工厂制企业模式的产生及其背景

企业或称厂商,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一直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或最基本单元,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进行考察,易于得到如下结论:虽然作为社会生产最基本环节、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组织单元的企业,其基本职能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它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模式、内部管理制度安排,甚至外在形式都随着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历史内容的变化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归结起来,这些变化可以简约地理解为企业模式的演变。

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看来,企业模式的这种时序性运动与发展变化并不难理解。而且,就其变化所显示出的有序性来看,企业模式的演变无非是一系列社会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近现代社会最早出现的企业模式称为“工厂制”企业模式。十八世纪后半叶,欧洲爆发了第一次科技革命,随后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之后的社会生产是分散在许多“工厂”这种新组织里进行的。在“工厂”大量出现之前,人们所从事工商业活动的规模和程序,均受到了“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小商店”这些“前企业模式”的桎梏。工厂之所以能取代“工场”而成为主流企业模式,或者机器大工业之所以能代替“工场手工业”而成为当时的主流生产方式,首先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后,工厂这种组织强化了原先手工作坊的内部分工协作和由许多作坊形成的社会分工。工厂的大量出现使社会生产从微观到宏观的专业性有了质的飞跃。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中研究了这种飞跃:“在机器生产中,这个主观的分工原因消失了。在这里,整个过程是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他还引用尤尔著《工厂哲学》里的结论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所以,工厂制度的原则是:……把劳动过程分成其它的各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代替各个手工业者之间劳动的分工或分级。”其次是因为机器和机器体系的使用,使得用工厂组织生产,能够获得大规模和批量生产带来的经济和规模效率。由于机器为集约地社会化地使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成为可能,因此,厂商单位产出所分摊的成本会下降,这样一来,规模生产产生了经济性。第三个原因是工厂制企业模式比工场形式更符合管理生产过程所必须遵循的信息制造与传输规律的要求。毕竟生产不能自行组织起来,因此生产过程必须纳入到一个“他组织”而不是“自组织”的框架中,这个框架的实质是信息制造与传输结构。工厂所包含的信息与传输结构,就其节省成本和经济性来讲,优于工场手工业。尽管工场手工业包含的信息管理成本的绝对值可能较小,但是其相对于产出量的百分比远高于工厂制度中的同类指标。

工厂制企业模式与手工工场模式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前者对专业分工进行深化,有效地利用了规模的经济性和便于发挥管理效能,它之所以能成长为当时主流企业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辩证地看,生产力革命决定着企业模式的变迁,因为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组织单元或称其组织要素,生产力发展变化了,其组织方式当然也要随之发展变化;同时,新的企业模式一旦产生并经受了一段时间考验,被实践证明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那么它就会成为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工厂制企业模式作为近代工业文明史上最早的主流企业模式,其包含的实质内容恰好体现机器大工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工厂制企业模式的实质是:它是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新生产函数或者说新投入产出关系的化身。这种新生产函数要求各种投入性要素以较以前大得多的规模,按一定比例关系(又称为技术关系)不可再分地集聚在一个能统一配置它们的组织结构中。工厂正如保罗·萨缪尔森所形象地比喻地那样,“它们似乎是任何人都能操纵的机器;从一端放进猪肉另一端生产出香肠[1]。工厂是一个专门从事投入产出的专业组织,它的边界由三个因素决定:(1)企业主所能支配的生产要素的数量;(2)技术上新动力机、传输机和工作机所能有效处理的要素最低规模;(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揭示的“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的原理。由此可见,工厂制企业模式的产生是生产力革命,具体地说是机器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与组织制度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原理的具体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